<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8468閱讀:438來源:國知局
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包括苗床本體框架,苗床本體框架上層設有栽植面板,苗床本體框架下層設有支撐面板,栽植面板上設有數個圓形的栽植孔,栽植面板和支撐面板之間苗床本體框架上包裹有黑色塑料薄膜,栽植面板下表面安裝有霧化噴頭,霧化噴頭可連接苗床本體框架外部的營養液和壓力泵,苗床本體框架底部安裝有滑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栽過程使馬鈴薯根莖懸空有利于根莖生長,不會造成損傷,根部的環境因子如溫度、營養液濃度和酸堿度等可進行精確調控,形成塊莖數量多,可以規定收獲塊莖的大小規格,并且可以反復多次收獲而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營養液密閉循環,養分可充分利用。
【專利說明】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植物種苗苗床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 苗床。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一般在溫網室內的苗床上進行,傳統的生產方法 是把長成的組培苗扦插在基質上,基質為珍珠巖、蛭石、腐殖土三者之一或者混合物,并在 基質中噴施營養液以保證水肥供應。此種方法在移栽過程中會損傷馬鈴薯根莖,形成塊莖 數量少,并且只能在植株枯萎時一次性收獲,不能規定收獲塊莖的大小。也有人發明了箱式 苗床,可以使馬鈴薯植株的根部在苗床內懸空生長,但是苗床的設計是通過掀開栽植面板 進行觀察和經常收獲,操作不方便,而且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形成塊莖的數量也不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解決了現有技術移 栽過程中會損傷馬鈴薯根莖,形成塊莖數量少,并且只能在植株枯萎時一次性收獲,不能規 定收獲塊莖的大小等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苗床本體框架,苗床本體框架上層設有栽植 面板,苗床本體框架下層設有支撐面板,栽植面板上設有數個圓形的栽植孔,栽植面板和支 撐面板之間苗床本體框架上包裹有黑色塑料薄膜,栽植面板下表面安裝有霧化噴頭,霧化 噴頭可連接苗床本體框架外部的營養液和壓力泵,苗床本體框架底部安裝有滑輪。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栽植面板為不銹鋼材料;栽植面板寬1. 2米,長4至6 米;所述栽植孔直徑2. 5cm,栽植孔與前后的栽植孔孔心間距10cm,栽植孔與左右的栽植孔 孔心間距20cm。栽植面板上設有24列,10行栽植孔。支撐面板具有一定坡度安裝在苗床 本體框架下部;支撐面板和栽植面板之間最短距離為70-85cm。霧化噴頭為10個。
[000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栽過程使馬鈴薯根莖懸空有利于根莖生長,不會造成 損傷,根部的環境因子如溫度、營養液濃度和酸堿度等可進行精確調控,形成塊莖數量多, 可以規定收獲塊莖的大小規格,并且可以反復多次收獲而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營養液密 閉循環,養分可充分利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的結構示意圖。
[0008] 圖中,1.苗床本體框架,2.栽植面板,3.支撐面板,4.栽植孔,5.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0] 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苗床設計:苗床本體框架1上方為栽植面板2,由不銹鋼 板材或者其它耐腐蝕材料板材制作而成的栽植面板水平放置,寬1. 2米,長5米,其上設有 栽植孔4,栽植孔4孔徑2. 5cm,栽植孔4與前后的栽植孔4孔心間距10cm,栽植孔4與左右 的栽植孔4孔心間距20cm,栽植面板2上栽植孔4設置24列,10行。
[0011] 苗床的下層支撐面板3具有一定坡度,兩層面板之間的最短距離為70至85厘米, 兩層面板之間的苗床本體框架1用黑色塑料薄膜制作的的袋子嚴密包裹,防止漏光,其內 均勻設置10個霧化噴頭,連接外部的營養液和壓力泵,可將營養液直接噴到根部,為馬鈴 薯的生長提供營養和水分,根系在此空間內懸空生長。苗床的下方四個支點安裝有四個滑 輪5,可方便移動苗床,方便生產人員進出,可高效利用生產空間。
[0012]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將組培苗培育成具有健壯根系和莖葉的壯苗后用發泡 保溫管包裹主莖移栽至栽植孔4中固定,并通過霧化噴頭將營養液定時定量噴到馬鈴薯苗 的根部即可。
[0013]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14] 1、根系生長的空間大,結薯數量多,單株結塊莖的數量可達50-100粒以上,生產 效率1? ;
[0015] 2、兩層面板之間的黑色塑料薄膜袋打開及封閉時操作簡單,對于生產管理、收獲 塊莖等操作非常方便,可反復多次觀察根部生長情況或收獲,且對植株生長無影響。
[0016] 3、馬鈴薯植株根部的環境因子如溫度、營養液濃度和酸堿度等可進行精確調控。
【權利要求】
1. 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本體框架(1),苗床本體 框架(1)上層設有栽植面板(2),苗床本體框架(1)下層設有支撐面板(3),栽植面板(2) 上設有數個圓形的栽植孔(4),栽植面板(2)和支撐面板(3)之間苗床本體框架(1)上包裹 有黑色塑料薄膜,栽植面板(2)下表面安裝有霧化噴頭,霧化噴頭可連接苗床本體框架(1) 外部的營養液和壓力泵,苗床本體框架(1)底部安裝有滑輪(5)。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面 板(2)為不銹鋼材料;栽植面板(2)寬1. 2米,長5米;所述栽植孔(4)直徑2. 5cm,前后的 栽植孔⑷孔心間距l〇cm,左右的栽植孔(4)孔心間距20cm。
3.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栽 植面板(2)上設有24列10行栽植孔(4)。
4.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撐面板(3)具有一定坡度安裝在苗床本體框架(1)下部;所述支撐面板(3)和栽植面板(2) 之間最短距離為7〇 _85cm。
5.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生產的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霧 化嗔頭為10個。
【文檔編號】A01G9/24GK203840843SQ201420243484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張新永, 包媛媛 申請人:云南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