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方法,屬于試管薯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首先將MS培養基,腐植酸鈉等物質混合,高溫殺菌,制備基礎培養基,再將剪成莖段的試管薯接種至基礎培養基中培養,利用鹽酸溶液調節pH后,在黑暗處培養后,接著將其進行光照培養,并加入制備的誘導劑,待培養一段時間后,即可完成對試管薯的誘導。本發明制備的試管薯質量高,單粒薯重為0.12~0.15a,誘導率達到85%以上,優質薯率達到98%以上。
【專利說明】
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方法,屬于試管薯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馬鈴薯試管薯是指在培養瓶內通過誘導,于試管苗葉腋間形成的直徑為2—10毫米大小的塊莖。試管薯不僅保持了試管苗的所有優點,而且由于體積小、重量輕,繁殖期間杜絕了外來病菌的再次侵染,具有貯藏、運輸、種植方便的優點。因此,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與生產,對于馬鈴薯種質保存、種子交換、脫毒苗繁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0003]采用植物組織培養工廠化生產進行馬鈴薯育種是國內國際應用的先進技術。現有培養技術分成兩大部分:即指組織培養和試管薯誘導出薯兩部分。這兩部分可以直接一步進行,也可以分步誘導進行,先培養母苗,然后再加入誘導培養基誘導結薯。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直接誘導有利于工廠化生產,減少中間環節,減少生長時間,減少污染,但是直接誘導的培養基到后期養分不足,會引起試管薯質量不高。結合直接誘導和分步誘導的優勢,使用液體培養,即直接誘導培養,簡化了生產工序,同時使用了營養緩釋添加劑,解決了試管薯后期營養不足,造成試管薯個數不多,單薯質量不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利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直接誘導的培養基到后期養分不足,導致試管薯質量不高,或者添加營養緩釋添加劑,會造成試管薯個數不多,單薯質量不高等問題,提供了一種首先將MS培養基,腐植酸鈉等物質混合,高溫殺菌,制備基礎培養基,再將剪成莖段的試管薯接種至基礎培養基中培養,利用鹽酸溶液調節PH后,在黑暗處培養后,接著將其進行光照培養,并加入制備的誘導劑,待培養一段時間后,即可完成對試管薯的誘導的方法。本發明制備的試管薯質量高,單粒薯重為0.12?0.15a,誘導率達到85%以上,優質薯率達到98%以上。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數計,取52?68份MS培養基、10?15份腐植酸鈉、8?12份氯化銨、4?6份硝酸鉀及10?15份質量分數為15%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后,將其放置于高溫滅菌鍋中,于150 0C下進行殺菌消毒,得基礎培養基;
(2)取有7?9葉脫毒馬鈴薯試管薯,將其剪成帶有I?2葉的莖段,取90mL上述制備的基礎培養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向其中接種4?7個莖段,使用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調節pH 至 6.0 ?6.5;
(3)待上述pH調節完成后,將三角瓶移至恒溫培養箱中,設定溫度為28?35°C,使用黑布將恒溫培養箱遮蓋,培養4?6天;
(4)待培養結束后,撤除黑布,使用光強為800?9001ux的白熾燈進行照射,同時向其中加入5?8mL上述制備的誘導液,每3?5h,增加光強200?250lux,同時增加誘導液2?4mL,待光強增加至2800?35001ux,將三角瓶移至自然光下照射8?12天,即可完成對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
[0006]所述的誘導液是按重量份數計,取30?35份質量分數為20%蔗糖溶液、10?15份吲哚乙酸、25?30份碳灰、16?18份酪氨酸及40?50份蒸餾水,攪拌均勻制備而成。
[0007]本發明與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制備的試管薯質量高,單粒薯重為0.12?0.15a,誘導率達到85%以上,優質薯率達到98%以上;
(2)本發明制備步驟簡單,所需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08]首先按重量份數計,取52?68份MS培養基、10?15份腐植酸鈉、8?12份氯化銨、4?6份硝酸鉀及10?15份質量分數為15%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后,將其放置于高溫滅菌鍋中,于150°C下進行殺菌消毒,得基礎培養基;再取有7?9葉脫毒馬鈴薯試管薯,將其剪成帶有I?2葉的莖段,取90mL上述制備的基礎培養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向其中接種4?7個莖段,使用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調節PH至6.0?6.5;待上述pH調節完成后,將三角瓶移至恒溫培養箱中,設定溫度為28?35°C,使用黑布將恒溫培養箱遮蓋,培養4?6天;待培養結束后,撤除黑布,使用光強為800?900Iux的白熾燈進行照射,同時向其中加入5?8mL上述制備的誘導液,每3?5h,增加光強200?2501ux,同時增加誘導液2?4mL,待光強增加至2800?35001UX,將三角瓶移至自然光下照射8?12天,即可完成對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其中誘導液是按重量份數計,取30?35份質量分數為20%蔗糖溶液、10?15份吲哚乙酸、25?30份碳灰、16?18份酪氨酸及40?50份蒸饋水,攪拌均勾制備而成。
[0009]實例I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取68份MS培養基、10份腐植酸鈉、8份氯化銨、4份硝酸鉀及10份質量分數為15%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后,將其放置于高溫滅菌鍋中,于150°C下進行殺菌消毒,得基礎培養基;再取有9葉脫毒馬鈴薯試管薯,將其剪成帶有2葉的莖段,取90mL上述制備的基礎培養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向其中接種7個莖段,使用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調節pH至6.5;待上述pH調節完成后,將三角瓶移至恒溫培養箱中,設定溫度為35°C,使用黑布將恒溫培養箱遮蓋,培養6天;待培養結束后,撤除黑布,使用光強為9001UX的白熾燈進行照射,同時向其中加入8mL上述制備的誘導液,每5h,增加光強2501ux,同時增加誘導液4mL,待光強增加至35001uX,將三角瓶移至自然光下照射12天,即可完成對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其中誘導液是按重量份數計,取35份質量分數為20%蔗糖溶液、10份吲哚乙酸、25份碳灰、16份酪氨酸及40份蒸餾水,攪拌均勻制備而成。本發明制備的試管薯質量高,單粒薯重為0.12a,誘導率達到86%,優質薯率達到98.5%。
[0010]實例2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取52份MS培養基、15份腐植酸鈉、12份氯化銨、6份硝酸鉀及15份質量分數為15%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后,將其放置于高溫滅菌鍋中,于150°C下進行殺菌消毒,得基礎培養基;再取有7葉脫毒馬鈴薯試管薯,將其剪成帶有I葉的莖段,取90mL上述制備的基礎培養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向其中接種4個莖段,使用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調節pH至6.0;待上述pH調節完成后,將三角瓶移至恒溫培養箱中,設定溫度為28°C,使用黑布將恒溫培養箱遮蓋,培養4天;待培養結束后,撤除黑布,使用光強為SOOlux的白熾燈進行照射,同時向其中加入5mL上述制備的誘導液,每3h,增加光強2001ux,同時增加誘導液2mL,待光強增加至28001uX,將三角瓶移至自然光下照射8天,即可完成對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其中誘導液是按重量份數計,取30份質量分數為20%蔗糖溶液、10份吲哚乙酸、25份碳灰、18份酪氨酸及50份蒸餾水,攪拌均勻制備而成。本發明制備的試管薯質量高,單粒薯重為0.15a,誘導率達到87%,優質薯率達到98.8%。
[0011]實例3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取60份MS培養基、10份腐植酸鈉、8份氯化銨、4份硝酸鉀及10份質量分數為15%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后,將其放置于高溫滅菌鍋中,于150°C下進行殺菌消毒,得基礎培養基;再取有8葉脫毒馬鈴薯試管薯,將其剪成帶有I葉的莖段,取90mL上述制備的基礎培養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向其中接種6個莖段,使用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調節pH至6.2;待上述pH調節完成后,將三角瓶移至恒溫培養箱中,設定溫度為30°C,使用黑布將恒溫培養箱遮蓋,培養5天;待培養結束后,撤除黑布,使用光強為8501UX的白熾燈進行照射,同時向其中加入7mL上述制備的誘導液,每4h,增加光強2201ux,同時增加誘導液3mL,待光強增加至30001UX,將三角瓶移至自然光下照射10天,即可完成對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其中誘導液是按重量份數計,取32份質量分數為20%蔗糖溶液、12份吲哚乙酸、25份碳灰、18份酪氨酸及45份蒸餾水,攪拌均勻制備而成。本發明制備的試管薯質量高,單粒薯重為0.14a,誘導率達到85.6%,優質薯率達到99%。
【主權項】
1.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誘導步驟為: (1)按重量份數計,取52?68份MS培養基、10?15份腐植酸鈉、8?12份氯化銨、4?6份硝酸鉀及10?15份質量分數為15%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后,將其放置于高溫滅菌鍋中,于150 0C下進行殺菌消毒,得基礎培養基; (2)取有7?9葉脫毒馬鈴薯試管薯,將其剪成帶有I?2葉的莖段,取90mL上述制備的基礎培養基放入150mL三角瓶中,向其中接種4?7個莖段,使用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調節pH 至 6.0 ?6.5 ; (3)待上述pH調節完成后,將三角瓶移至恒溫培養箱中,設定溫度為28?35°C,使用黑布將丨旦溫培養箱遮蓋,培養4?6天; (4)待培養結束后,撤除黑布,使用光強為800?9001UX的白熾燈進行照射,同時向其中加入5?8mL上述制備的誘導液,每3?5h,增加光強200?250lux,同時增加誘導液2?4mL,待光強增加至2800?35001ux,將三角瓶移至自然光下照射8?12天,即可完成對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脫毒馬鈴薯試管薯的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誘導液是按重量份數計,取30?35份質量分數為20%蔗糖溶液、10?15份吲哚乙酸、25?30份碳灰、16?18份酪氨酸及40?50份蒸餾水,攪拌均勻制備而成。
【文檔編號】A01H4/00GK105875407SQ201610228461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3日
【發明人】袁春華, 薛培龍, 宋奇
【申請人】袁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