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桑樹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 株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我國是養蠶大國,桑樹種植居世界首位,近幾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 力價格的增長等多種因素的變化,栽桑養蠶的比較效益在逐漸下降,桑園面積呈減少趨勢, 搞好桑園套種,提高桑園的整體綜合效益已成為當前蠶桑生產的當務之急,低干桑大、小行 錯位栽培法,能夠改善桑園通風透光條件,減少操作面積,提高桑田效益,增加桑園整體收 入。
【發明內容】
[0003] 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以解 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0004]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桑樹種植時,分為 大行和小彳丁種植,其中大彳丁彳丁距2.6-3.0m,小彳丁彳丁距0.8_1.2m,株距約為0.53-0.56m;第1 年,桑樹生長至0.15-0.20米時,掐苗定干,在定干處下方選留3枝萌發的腋芽作為第一枝干 生長,其中有一枝干朝小行方向,二枝干朝大行方向;立冬后在距地面1.3m處剪稍;第2年, 飼養春蠶結束后,在第一枝干距地面0.3-0.4米處剪伐,每枝選留3株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 桑葉的生長條生長,以后每年春季在此處剪伐,留成桑拳,萌發桑條,循環往復。
[0005] 優選的,相鄰兩小行的桑樹實行錯株栽植。
[0006] 優選的,平時的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均在大行內進行。桑園的一般管理可在小行內 進行。
[0007] 優選的,平時的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包括作物套種、施肥和澆水。
[0008] 優選的,掐苗定干時,留下的3枝腋芽中,2枝腋芽的方向朝向大行,1枝腋芽的方向 朝向小行。
[0009]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桑樹實行大、小行種植,改善了通風透光條件,使桑樹更加充 分的生長,增加了桑葉產量。由于大行空間加大,適合套種作物生長,增加了套種作物產量, 從而增加了桑田的整體收入。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11] -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桑樹種植時, 分為大行和小行種植,其中大行行距2.6-3. Om,小行行距0.8-1.2m,種植密度600-700株/ 畝,株距約為0.53-0.56m;第1年,桑樹生長至0.15-0.20米時,掐苗定干,在定干處下方選留 3枝萌發的腋芽作為第一枝干生長,其中有一枝干朝小行方向,二枝干朝大行方向;立冬后 在距地面1.3m處剪稍;第2年,飼養春蠶結束后,在第一枝干距地面0.3-0.4米處剪伐,每枝 選留3株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桑葉的生長條生長,以后每年春季在此處剪伐,留成桑拳,萌 發桑條,循環往復。
[0012]相鄰兩小行的桑樹實行錯株栽植。
[0013]平時的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均在大行內進行。
[0014]平時套種作物的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包括作物套種、施肥和澆水。
[0015] 掐苗定干時,留下的3枝腋芽中,2枝腋芽的方向朝向大行,1枝腋芽的方向朝向小 行。
[0016] 實施例1 1.桑樹按大、小行的方法栽植,大行行距2.4米,小行行距1.2米,相鄰兩小行為錯株栽 植。株距0.46米,每畝植桑樹800株,套種作物為生姜。對比試驗ck為常規純作種植桑樹,行 距為實施1中的平均行距1. 8米。
[0017] 2.兩小行實行錯株栽植,平時的作物套種、施肥、澆水等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均在大 行內進行。
[0018] 3.第1年,桑樹生長0.15~0.20米開始掐苗定干,在定干處下方選留3枝萌發的腋芽 作為第1枝干生長,3枝第1枝干中2枝方向朝向大行,1枝方向朝向小行。
[0019] 4.立冬后在距稍1.3m處剪稍。
[0020] 5.第2年飼養春蠶結束后,在第1枝干距稍0.3米處剪伐,每枝選留3株生長旺盛的 枝條作為桑葉的生長條生長,以后每年春季在此處剪伐,留成桑拳,萌發桑條,循環往復。
[0021] 桑樹純作與桑園套種產值比較見表1。
實施例2 1.桑樹按大、小行的方法栽植,大行行距2米,小行行距0.8米。株距0.48米,每畝植桑樹 1000株,套種作物為生姜。對比試驗ck為常規種植桑樹,行距為實施2中的平均行距1.4米。 [0023] 2.兩小行實行錯株栽植,平時的作物套種、施肥、澆水等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均在大 行內進行。
[0024] 3.第1年,桑樹生長0.15~0.20米開始掐苗定干,在定干處下方選留3枝萌發的腋芽 作為第1枝干生長,3枝第1枝干中2枝方向朝向大行,1枝方向朝向小行。
[0025] 4.立冬后在距稍1.3m處剪稍。
[0026] 5.第2年飼養春蠶結束后,在第1枝干距稍0.3米處剪伐,每枝選留3株生長旺盛的 枝條作為桑葉的生長條生長,以后每年春季在此處剪伐,留成桑拳,萌發桑條,循環往復。
[0027] 桑樹純作與桑園套種產值比較見表2。
[0028] 表 2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 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桑樹種植時,分 為大行和小行種植,其中大行行距2.6-3m,小行行距0.8-1.2m ;第1年,桑樹生長至0.15- 0.20米時,掐苗定干,在定干處下方選留3枝萌發的腋芽作為第一枝干生長,其中有一枝干 朝小行方向,二枝干朝大行方向;立冬后在距地面1.3m處剪稍;第2年,飼養春蠶結束后,在 第一枝干距地面〇. 3-0.4米處剪伐,每枝選留3株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桑葉的生長條生長, 以后每年春季在此處剪伐,留成桑拳,萌發桑條,循環往復。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鄰兩小行的桑樹實行錯株栽植。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平時的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均在大行內進行。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平時的田間常規管理措施包括作物套種、施肥和澆水。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掐苗定干時,留下的3枝腋芽中,2枝腋芽的方向朝向大行,1枝腋芽的方向朝向小行。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宜桑園套種的低干桑大、小行錯株栽培方法,在桑樹種植時,分為大行和小行種植,種植密度為600?700株/畝,其中大行行距2.6?3.0m,小行行距0.8?1.2m;第1年,桑樹生長至0.15?0.20米時,掐苗定干,在定干處下方選留3枝萌發的腋芽作為第一枝干生長,其中有一枝干朝小行方向,二枝干朝大行方向;立冬后在距地面1.3m處剪稍;第2年,飼養春蠶結束后,在第一枝干距地面0.3米處剪伐,每枝選留3株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桑葉的生長條生長,以后每年春季在此處剪伐,留成桑拳,萌發桑條,循環往復。本發明的桑樹實行大、小行種植,改善了通風透光條件,使桑樹更加充分的生長,增加了桑葉產量。由于大行空間加大,適合套種作物生長,增加了套種作物產量,從而增加了桑田的整體收入。
【IPC分類】A01G17/00
【公開號】CN105706832
【申請號】CN201610122758
【發明人】劉萬順, 鄧興然
【申請人】劉萬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