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豆類覆膜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31626閱讀:533來源:國知局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豆類覆膜播種機。



背景技術:

在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農作物種植一般小麥和玉米兩季種植,小麥種植一般需要多次澆灌,造成地下水浪費。由于地下水開采嚴重,造成導致集中開采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從而使周邊地下水流場發生改變,周邊的地下水向集中開區流動,形成區域性漏斗狀凹面。地下水漏斗區的水位明顯低于周圍地區,潛水面呈現漏斗狀曲面的地區。

為了節約地下水,避免浪費,必須改變現有種植模式,采用豆類和玉米、小麥,馬鈴薯等輪作,既省水又可提高效益。但普通種植模式造成玉米、馬鈴薯和土豆成長期短,產量低,質地差。如果采用地膜覆蓋種植豆類,可以使豆類收獲期提前。由于豆類粒圓種重的特點,采用現有播種覆膜機如棉花播種覆膜機,由于種子放置在覆膜滾筒的內膽中,播種時雖然株距一致,但每個種坑中豆類種子的數量不相等,不但造成種子浪費,還需要疏苗,勞動強度大大增加,不利于大面積推廣,而且產量相對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播種均勻、節水效果好、勞動強度低、適于大面積推廣、產量高的豆類覆膜播種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豆類覆膜播種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頂部設置有種

肥箱,種肥箱下方設置有連接在機架上的帶播種輪的播種器,所述播種器前方的機架上設置有長度可調的連接桿Ⅰ,連接桿Ⅰ底部設置有開溝器,播種器的排種口伸入開溝器內,開溝器后方連接有覆土板;播種器后方的機架上設置有長度可調的連接桿Ⅱ,所述連接桿Ⅱ下端通過端部帶鏈輪Ⅰ的轉軸轉動連接有橫向延伸的覆膜輥,所述覆膜輥后上方的機架上設置有主傳動鏈輪,機架后端設置有輪叉架,所述輪叉架頂部貫穿機架并且與機架之間設置有減震彈簧,輪叉架上設置有車輪,車輪中心設置有鏈輪Ⅱ,所述鏈輪Ⅰ與主傳動鏈輪之間以及主傳動鏈輪與鏈輪Ⅱ之間連接有鏈條。

上述連接桿Ⅰ和連接桿Ⅱ結構相同,均包括上下套接的套管和桿體,所述套管上設置有緊固螺栓。

上述機架前端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下方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下端設置有導向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實現豆類的播種和覆膜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顯著提高了機械一體化程度,降低了勞動強度。操作靈活性更強。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2種肥箱,3播種器,4車輪,5輪叉架,6減震彈簧,7導向輪,8覆膜輥,9連接桿Ⅱ,10開溝器,11連接桿Ⅰ,12覆土板,13扶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豆類覆膜播種機,包括機架1,機架1頂部設置有種肥箱2,種肥箱2下方設置有連接在機架1上的帶播種輪的播種器3,播種器3前方的機架1上設置有長度可調的連接桿Ⅰ11,連接桿Ⅰ11底部設置有開溝器10,播種器3的排種口伸入開溝器10內,開溝器10后方連接有覆土板12;播種器3后方的機架1上設置有長度可調的連接桿Ⅱ9,連接桿Ⅱ9下端通過端部帶鏈輪Ⅰ的轉軸轉動連接有橫向延伸的覆膜輥8,覆膜輥8后上方的機架1上設置有主傳動鏈輪,機架1后端設置有輪叉架5,輪叉架5頂部貫穿機架1并且與機架1之間設置有減震彈簧6,輪叉架5上設置有車輪4,車輪4中心設置有鏈輪Ⅱ,鏈輪Ⅰ與主傳動鏈輪之間以及主傳動鏈輪與鏈輪Ⅱ之間連接有鏈條。

連接桿Ⅰ11和連接桿Ⅱ9結構相同,均包括上下套接的套管和桿體,套管上設置有緊固螺栓。機架1前端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下方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下端設置有導向輪7。

操作人員在手握扶手13向前推動播種機時,車輪4轉動帶動主傳動鏈輪轉動,進而帶動覆膜輥8轉動,從而在播種豆類的同時進行覆膜,簡化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證了播種和覆膜的同步性,提高了覆膜的平整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