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采茶機技術類,特別是一種新型便攜式名優茶電動采摘機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的電動采茶機器存在結構復雜,體積大,重量大,生產成本高,操作不方便,采茶效率不高,攜帶不易等問題,給人們采茶工作帶來困難。
同時,現有技術的電動采茶機器采來的茶葉中包含嫩葉、老葉、枝條等,難以分級,僅適用于采取大宗茶,不能用于大量采摘名優茶,使得名優茶的采摘仍要人工進行。
故以上所述的這些問題都亟待于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新型便攜式名優茶電動采摘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便攜式名優茶電動采摘機,包括采摘架、旋轉桿、旋轉底座、電機、機殼、采摘板,其中,所述機殼包括電機倉、采集倉、把手,所述電機倉設置于采集倉的右側;所述采集倉包括進茶口、出茶口,所述采集倉的前端為進茶口,所述采集倉的后端為出茶口;所述把手豎直設置于采集倉上方的中部;所述電機安放于電機盒倉內;所述進茶口的下端設置有一個長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后端豎直設置有一塊采摘板;所述采摘板包括倒l形塊,所述采摘板上面的左端、右端分別設置有一塊倒l形塊;所述采摘架呈長方形,所述采摘架由上鋼棍、下鋼棍、邊鋼棍焊接而成,所述上鋼棍、下鋼棍之間的左部、右部分別焊接有一根邊鋼棍;
所述旋轉桿的橫切面呈正六邊形,所述旋轉桿從左往右水平設置于采集倉的中部,且所述旋轉桿與電機相連接,所述電機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所述旋轉桿的左部、右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旋轉底座;所述旋轉底座包括滑動底座,所述旋轉底座上等距離地垂直設置有四個滑動底座;所述旋轉桿左部的四個滑動底座與旋轉桿右部的四個滑動底座的位置一一對應,且所述旋轉桿左部的四個滑動底座與相對應的旋轉桿右部的四個滑動底座之間,分別連接有一個采摘架,即兩個旋轉底座之間連接有四個采摘架;
所述電機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轉動桿帶動旋轉底座進行逆時針旋轉,旋轉底座再帶動四個采摘架進行逆時針旋轉;四個采摘架旋轉著一一與采摘塊相接觸,用以扯斷并摘下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名優茶葉。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底座包括中間洞,所述旋轉底座的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間洞,所述中間洞的橫切面呈正六邊形;所述旋轉底座通過旋轉桿穿過中間洞設置于旋轉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底座包括彈簧、彈簧倉、通洞、滑動槽、鉤掛圈,所述滑動底座呈梯形,所述滑動底座的下部設置有一個通洞,所述滑動底座的正面上部設置有一個滑動槽,所述滑動底座的背面上部設置有彈簧倉,所述彈簧倉內的頂端設置有一鉤掛圈;所述彈簧放置于彈簧倉內;所述采摘架的下鋼棍的一端穿過通洞,所述采摘架的上鋼棍位于滑動底座的上方,所述采摘架的邊鋼棍可置入滑動槽內,且所述邊鋼棍可在滑動槽內上下滑動。
優選地,所述彈簧包括掛鉤、掛圈,所述彈簧的上端設置為掛鉤,所述彈簧的下端設置為掛圈;所述彈簧通過掛鉤掛在滑動底座的鉤掛圈上,且所述下鋼棍的一端穿過通洞后穿過掛圈。
優選地,所述上鋼棍、下鋼棍、邊鋼棍、采摘板均由不銹鋼制成,且所述上鋼棍、下鋼棍、邊鋼棍、采摘板的外表面均被拋光處理,所述上鋼棍、下鋼棍的長度相同,所述上鋼棍的長度為進茶口長度的十分之九。
優選地,所述通洞呈長方形,所述通洞的長度為3mm-4mm,所述通洞的寬度比下鋼棍的直徑大0.8mm-1mm。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還包括渦桿,所述旋轉桿還包括渦輪,所述電機的轉軸上焊接有渦桿,所述旋轉桿的右端焊接有渦輪,所述渦桿與渦輪相互配套,且渦桿與渦輪相互咬合,所述電機帶動渦桿轉動,渦桿帶動渦輪旋轉,進而渦輪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
進一步地,所述采集倉還包括承軸一、承軸二,所述承軸一嵌于采集倉左面,所述承軸二嵌于采集倉右面,且所述承軸一與承軸二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旋轉桿穿過承軸二,且所述旋轉桿的左端位于承軸一內。
進一步地,所述采摘板呈長方形,所述采摘板的長度與缺口的長度相同,所述采摘板的高度為3mm-4mm;所述缺口的長度與進茶口的長度相同,所述缺口的寬度為3.5mm-4.5mm;所述倒l形塊的高度為1mm-1.5mm。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還包括電源開關、電源線、電源插頭,所述電源開關設置于把手上,所述電源開關通過電線與電機相連接,所述電源線的一端與電源開關相連接,所述電源線的另一端與電源插頭相連接。
本發明的組裝過程如下:
首先,將電機安放入電機倉內,將電源線與電源開關相連接,再將電源開關設置于把手的前方,將電源開關通過電線與電機相連接。
其次,在每個彈簧倉內分別放置一根彈簧,彈簧再通過掛鉤掛在滑動底座的鉤掛圈上
然后,將承軸一鑲嵌于采集倉左面的中部,承軸二鑲嵌于采集倉右面的中部,且保證承軸一與承軸二的位置相對應;再將旋轉桿從左到右依次穿過承軸一、兩個旋轉底座、承軸二,并在旋轉桿的右端焊接渦輪,再把渦輪與電機的渦桿相互咬合,此時要保證旋轉桿左部設有的旋轉底座的四個滑動底座,與旋轉桿右部設有的旋轉底座的四個滑動底座的位置一一相互對應。
最后,分別將四個采摘架的左端、右端分別插入旋轉桿左部、右部相對應的滑動底座中,此時具體來說,就是將采摘架的下鋼棍的一端穿過通洞后,再穿過掛圈;把采摘架的邊鋼棍置入滑動槽內,而采摘架的上鋼棍是位于滑動底座的上方的,從而完成對采摘架的連接安裝,至此,組裝完畢,邊鋼棍可在滑動底座的滑動槽中上下滑動,并通過彈簧的收縮、伸張,既可以防止采摘架掉落,也可保證采摘架在彈簧收縮與伸張的范圍內上下移動。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發明中,只需將電源插頭插入相應的電源上,打開電源開關,電機開始工作,電機就可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四個采摘架進行逆時針旋轉。通過旋轉的采摘架與采摘塊相接觸,在旋轉中的采摘架扯拉作用下,并伴有在彈簧的張力,處于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名優茶因韌性差、強度小,就會被輕易的扯斷摘下;而老茶葉或茶枝的相對于名優茶葉具有更強的韌性和強度,并且上鋼棍與采摘板的外表面均被拋光處理,故處于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老茶葉或茶枝不能被扯斷或斬斷摘下,同理,通過旋轉的四個采摘架一一與采摘塊相接觸,就可完成對名優茶葉的大量采摘工作,采摘好的名優茶葉再通過采集倉的出茶口進入采集袋中,就可完成名優茶葉的采集。因此,本發明使用操作方便,采集茶葉效率高,適合用于采摘大量的名優茶,同時,本發明簡單、新穎,體積小,生產成本低,并且攜帶方便,故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以下各圖中相同部分標號一致)
圖1是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機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旋轉底座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旋轉底座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采摘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電機與旋轉桿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1-1.渦桿,2.電源開關,3.承軸一,4.承軸二,5.機殼,5-1.電機倉,5-2.采集倉,5-2-1.進茶口,5-2-2.出茶口,5-2-11.缺口,5-3把手,6.旋轉底座,6-1.滑動底座,6-1-1.彈簧,6-1-2.彈簧倉,6-1-3.通洞,6-1-4,滑動槽,6-1-5.鉤掛圈,6-1-11.掛鉤,6-1-12.掛圈,6-2.中間洞,7.采摘塊,8.采摘架,8-1.上鋼棍,8-2.下鋼棍,8-3.邊鋼棍,9.旋轉桿,9-1.渦輪,10.倒l形塊,11.電源線,12.電源插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圖6所示,一種新型便攜式名優茶電動采摘機,包括采摘架、旋轉桿、旋轉底座、電機、機殼、采摘板,其中,所述機殼包括電機倉、采集倉、把手,所述電機倉設置于采集倉的右側;所述采集倉包括進茶口、出茶口,所述采集倉的前端為進茶口,所述采集倉的后端為出茶口;所述把手豎直設置于采集倉上方的中部;所述電機安放于電機盒倉內;所述進茶口的下端設置有一個長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后端豎直設置有一塊采摘板;所述采摘板包括倒l形塊,所述采摘板上面的左端、右端分別設置有一塊倒l形塊;所述采摘架呈長方形,所述采摘架由上鋼棍、下鋼棍、邊鋼棍焊接而成,所述上鋼棍、下鋼棍之間的左部、右部分別焊接有一根邊鋼棍。
所述旋轉桿的橫切面呈正六邊形,所述旋轉桿從左往右水平設置于采集倉的中部,且所述旋轉桿與電機相連接,所述電機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所述旋轉桿的左部、右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旋轉底座;所述旋轉底座包括滑動底座,所述旋轉底座上等距離地垂直設置有四個滑動底座;所述旋轉桿左部的四個滑動底座與旋轉桿右部的四個滑動底座的位置一一對應,且所述旋轉桿左部的四個滑動底座與相對應的旋轉桿右部的四個滑動底座之間,分別連接有一個采摘架,即兩個旋轉底座之間連接有四個采摘架。
所述電機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轉動桿帶動旋轉底座進行逆時針旋轉,旋轉底座再帶動四個采摘架進行逆時針旋轉;四個采摘架旋轉著一一與采摘塊相接觸,用以扯斷并摘下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名優茶葉。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旋轉底座包括中間洞,所述旋轉底座的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間洞,所述中間洞的橫切面呈正六邊形;所述旋轉底座通過旋轉桿穿過中間洞設置于旋轉桿上。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滑動底座包括彈簧、彈簧倉、通洞、滑動槽、鉤掛圈,所述滑動底座呈梯形,所述滑動底座的下部設置有一個通洞,所述滑動底座的正面上部設置有一個滑動槽,所述滑動底座的背面上部設置有彈簧倉,所述彈簧倉內的頂端設置有一鉤掛圈;所述彈簧放置于彈簧倉內;所述采摘架的下鋼棍的一端穿過通洞,所述采摘架的上鋼棍位于滑動底座的上方,所述采摘架的邊鋼棍可置入滑動槽內,且所述邊鋼棍可在滑動槽內上下滑動。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彈簧包括掛鉤、掛圈,所述彈簧的上端設置為掛鉤,所述彈簧的下端設置為掛圈;所述彈簧通過掛鉤掛在滑動底座的鉤掛圈上,且所述下鋼棍的一端穿過通洞后穿過掛圈。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上鋼棍、下鋼棍、邊鋼棍、采摘板均由不銹鋼制成,且所述上鋼棍、下鋼棍、邊鋼棍、采摘板的外表面均被拋光處理,所述上鋼棍、下鋼棍的長度相同,所述上鋼棍的長度為進茶口長度的十分之九。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通洞呈長方形,所述通洞的長度為3mm-4mm,所述通洞的寬度比下鋼棍的直徑大0.8mm-1mm。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具體來說,通過通洞的設置,可規定下鋼棍上下移動的范圍,進而可規定采摘架的上下滑動范圍,以保證采摘架在此工作范圍內進行工作。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電機還包括渦桿,所述旋轉桿還包括渦輪,所述電機的轉軸上焊接有渦桿,所述旋轉桿的右端焊接有渦輪,所述渦桿與渦輪相互配套,且渦桿與渦輪相互咬合,所述電機帶動渦桿轉動,渦桿帶動渦輪旋轉,進而渦輪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采集倉還包括承軸一、承軸二,所述承軸一嵌于采集倉左面,所述承軸二嵌于采集倉右面,且所述承軸一與承軸二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旋轉桿穿過承軸二,且所述旋轉桿的左端位于承軸一內。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采摘板呈長方形,所述采摘板的長度與缺口的長度相同,所述采摘板的高度為3mm-4mm;所述缺口的長度與進茶口的長度相同,所述缺口的寬度為3.5mm-4.5mm;所述倒l形塊的高度為1mm-1.5mm。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電機還包括電源開關、電源線、電源插頭,所述電源開關設置于把手上,所述電源開關通過電線與電機相連接,所述電源線的一端與電源開關相連接,所述電源線的另一端與電源插頭相連接。
在各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電機可選用輸入電壓為12v,功率為30w的直流電機。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本發明的組裝過程如下:
首先,將電機安放入電機倉內,將電源線與電源開關相連接,再將電源開關設置于把手的前方,將電源開關通過電線與電機相連接。
其次,在每個彈簧倉內分別放置一根彈簧,彈簧再通過掛鉤掛在滑動底座的鉤掛圈上
然后,將承軸一鑲嵌于采集倉左面的中部,承軸二鑲嵌于采集倉右面的中部,且保證承軸一與承軸二的位置相對應;再將旋轉桿從左到右依次穿過承軸一、兩個旋轉底座、承軸二,并在旋轉桿的右端焊接渦輪,再把渦輪與電機的渦桿相互咬合,此時要保證旋轉桿左部設有的旋轉底座的四個滑動底座,與旋轉桿右部設有的旋轉底座的四個滑動底座的位置一一相互對應。
最后,分別將四個采摘架的左端、右端分別插入旋轉桿左部、右部相對應的滑動底座中,此時具體來說,就是將采摘架的下鋼棍的一端穿過通洞后,再穿過掛圈;把采摘架的邊鋼棍置入滑動槽內,而采摘架的上鋼棍是位于滑動底座的上方的,從而完成對采摘架的連接安裝,至此,組裝完畢,邊鋼棍可在滑動底座的滑動槽中上下滑動,并通過彈簧的收縮、伸張,既可以防止采摘架掉落,也可保證采摘架在彈簧收縮與伸張的范圍內上下移動。
在各實施例中,優選的,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將現有采集茶葉用的采集袋(如布袋、塑料袋等)捆綁到采集倉的出茶口上。
其次,將電源插頭插入相應的電源上,打開電源開關,電機開始工作;電機帶動旋轉桿進行逆時針旋轉,轉動桿再帶動旋轉底座進行逆時針旋轉,旋轉底座再帶動四個采摘架進行逆時針旋轉。
然后,手握把手,將一種新型便攜式名優茶電動采摘機移動到需要采茶葉的茶樹上,并將缺口后端的采摘塊與需要采集的茶葉相接觸。
最后,通過旋轉的采摘架與采摘塊相接觸,此時處于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名優茶葉,就被采摘架扯斷摘下,同理,通過旋轉的四個采摘架一一與采摘塊相接觸,就可完成對名優茶葉的大量采摘工作,采摘好的名優茶葉再通過采集倉的出茶口進入采集袋中,就可完成名優茶葉的采集。
在工作過程中,具體來說,所述采摘架具體是與采摘塊上的倒l型塊相接觸的,在接觸過程中彈簧是處于壓縮狀態,采摘架在滑動底座的滑動槽中往下滑動,此時由于倒l型塊比采摘塊高,故采摘架與采摘塊的上面之間就具有間隙,而所需采集的茶葉就位于該間隙中,當采摘架與倒l型塊接觸完畢,彈簧就會處于伸張狀態,采摘架就在滑動底座的滑動槽中往上滑動,在彈簧的張力與采摘架的旋轉作用下,處于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名優茶因韌性差、強度小,就會被輕易的扯斷摘下;而老茶葉或茶枝的相對于名優茶葉具有更強的韌性和強度,并且上鋼棍與采摘板的外表面均被拋光處理,故處于采摘架與采摘塊之間的老茶葉或茶枝不能被扯斷或斬斷摘下。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