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籠養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籠養設備前擋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代化育雛育成設備飼養的蛋雞或種雞的后備雞,蛋雞或種雞在設備內生長周期為0-16周。生長過程中,雛雞體型小、活潑靈動,易逃跑出籠,引起摔傷、碰傷、夾住雞頭,吃污染飼料等造成雛雞的損失,為了減少損失,需要添加許多防護機構。
現代化籠養設備上都有料槽或料盤裝置,料槽放置在籠門前下端,通過料槽支架固定在籠具前端,雛雞頭通過前格網探入料槽內進行采食,因為不同時期的雞對前格網的要求不同,既要滿足雞只的采食又要防止雞只逃出籠具,所以一般都增加了防逃脫的隔板(由于料槽后沿比較低,因雞吃食習慣,喜歡甩頭,造成飼料的浪費。隔板還具有防止成雞浪費料的功能)或隔網。隔板的高度難以控制,且很容易引起雛雞的損傷。
傳統技術方案存在的的問題和缺點:
1)該機構加工制作過程中(梨形網格)的難加工問題;
2)該機構制作成本高;
3)多籠組的擋板高度難以控制一致,經常失效,雞易逃跑出籠或雞無法吃食;
4)籠子柵格易傷雞脖;
5)料車布料時,碰傷雞只;
6)因雞吃食習慣,喜歡甩頭,造成飼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籠養設備前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籠養設備前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格柵、小格柵以及兩安裝支撐;所述前格柵可拆卸的安裝在所述兩安裝支撐之間;所述兩安裝支撐安裝在籠養設備架體的外側;所述前格柵包括多個橫向格柵條和多個彎曲豎直格柵條;所述橫向格柵條焊接于所述彎曲豎直格柵條上;所述前格柵底部兩橫向格柵條的間距大于上部豎直面上橫向格柵條之間的間距;所述小格柵包括兩橫向格柵和等間距設于所述兩橫向格柵之間的多個豎直格柵條;所述小格柵放置在所述前格柵的內側底部上方。
優選地,所述前格柵底部兩橫向格柵條的間距為40mm。
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撐包括安裝本體和位于該安裝本體外側的多個卡入件;所述卡入件上部設有卡口。
優選地,所述橫向格柵條的兩端卡入至所述卡口內。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生產工藝簡單,降低生產成本;
2)安裝方便、使用便捷;
3)不跑雞,不傷雞,可以喂養從1日齡到110日齡喂料;
4)防止雞吃食時甩頭,節省飼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安裝支撐上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技術特征、實用新型目的與技術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籠養設備前擋裝置,包括前格柵1、小格柵2以及兩安裝支撐3。所述前格柵1可拆卸的安裝在所述兩安裝支撐3之間;所述兩安裝支撐3安裝在籠養設備架體的外側。
本實用新型的前格柵1包括多個橫向格柵條10和多個彎曲豎直格柵條11;所述彎曲豎直格柵條11的兩端向內彎曲一定角度,大致呈凹形。所述橫向格柵條10焊接在所述彎曲豎直格柵條11的內側;即橫向格柵條10由彎曲豎直格柵條11的頂部向底部排列焊接而成。
所述前格柵1的底部兩橫向格柵條的間距大于上部豎直面上橫向格柵條10之間的間距;其兩橫向格柵條10的間距為40mm。
本實用新型的小格柵2包括兩橫向格柵20和等間距設于所述兩橫向格柵20之間的多個豎直格柵條21;所述小格柵2放置在所述前格柵1的內側底部上方,以使密布前格柵底部的間距,即將40mm的間距進行臨時性分隔,使其間距進一步的縮小,以防止雛雞掉入料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支撐3包括安裝本體30和位于該安裝本體30外側的多個卡入件31;在卡入件31的上部設有卡口。在安裝時,將所述橫向格柵條10的兩端卡入至所述卡口內以完成裝配。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