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桑枝種植秀珍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秀珍菇的栽培種植方法,屬于食用菌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秀珍菇很久以來都是人們餐桌上一道鮮美而又價廉的上檔次菜肴,因其得天獨厚的抗病養生功能,讓秀珍菇在菜市上成了炙手可熱的佳品。秀珍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它含蛋白質3.65-3.88%、粗脂肪1.13 -1.18%、還原糖0.87-1.80%、糖分23.94-34.87%、木質素2.64%、纖維素12.85%、果膠0.14%,以及人體自身不能制造的蘇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等。可見,秀珍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它鮮美可口,具有獨特的風味,美其名曰“味精菇”。
[0003]秀珍菇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一種食用菌,原產于印度。自從引進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后,秀珍菇的栽培原料大部分都是棉籽核。但是培養秀珍菇的產地與棉籽核的產地并不集中,導致了某些地區正面臨著棉籽殼原料的短缺,阻礙了秀珍菇的產業迅速發展。而我國南方地區種桑養蠶產業分布比較廣泛,利用桑枝肩種植秀珍菇達到了就地取材高效益經濟,減少生產成本,同時解決桑蠶業廢棄物污染環境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種桑養蠶的農業廢棄物桑枝肩作為主要原料種植秀珍菇的方法,解決當前秀珍菇栽培原料不集中以及把桑枝資源變廢為寶的問題,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化,促進秀珍菇的產業化快速發展。
[0005]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利用桑枝肩為主要原料種植秀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桑枝的處理:選取新鮮或干無霉變的桑枝桿,使用枝椏粉粹機粉碎,得到長度為
0.6-0.8cm桑枝肩,粉碎后曬干或晾干裝袋備用。
[0006]2、培養基的制備:培養基的配方為主料為桑枝肩40%_80%,配料有棉籽核0%_20%,木肩15%-25%,糠皮10%-15%,石灰粉2%,石膏粉或輕質碳酸鈣1%。先加桑枝肩,然后加入配料攪拌使干料混合均勻,接著再邊攪拌邊加水,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調整為8.5-9ο
[0007]3、裝袋:拌料后先悶半個小時后在裝袋,選用聚丙乙烯手工裝袋,裝袋盡量緊、料壓實,滿袋后使用無棉蓋體蓋好。
[0008]4、滅菌接種:在壓力0.1Mpa,溫度100°C _130°C下滅菌2小時,將滅菌后的料袋取出后排放于已消毒的接種室內冷卻,待培養料降至室溫后,在接入秀珍菇菌種。
[0009]5、發菌管理:將接種后的菌袋移入培養室內采用黑暗培養,溫度一般為240C _28°C,空氣的相對濕度為60%-80%,要求室內通風換氣良好。待菌絲長滿菌袋后,移入出葫房進行出葫管理。
[0010]6、出菇管理:菌絲完全長滿后,去除老接種物,接著在5_8°C的冷庫進行打冷12小時,然后霧化噴濕開口面,蓋上菇房薄膜保濕催蕾2-3天,隨著菇蕾的慢慢長大,噴霧量漸漸增加,出菇房的空氣濕度最好保持在85%-95%。
[0011]7、采收:當秀珍菇長至菇蓋2-4cm,同時菇蓋呈褐色還未變白時即可采收。第一潮必須及時清除殘留菇腳、死菇,停水休整6-7天待菌絲恢復后在進行第二潮的出菇管理。
[0012]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解決栽培原料的緊缺問題,節約生產成本,合理利用資源,將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
[0013]2、用該方法種植秀珍菇的優點為菌絲長勢強,出菇潮數多,菇形整齊。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利用桑枝作為原料種植秀珍菇的方法做進一步說明。
[0015]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秀珍菇培養基配方桑枝肩40%、木肩22%、棉籽殼20%、麩皮15%、石膏1%、石灰2%。
[0016]制作方法:
O桑枝的處理:選擇無霉變、無污染的新鮮桑枝利用切碎機粉碎,得到長度為
0.6-0.8cm的桑枝肩ο
[0017]2)培養基的制備:按上述配比先將干料混合均勻,接著再邊攪拌邊加水,PH值為8.5-9,含水量為60%。用手用力緊握一把料,如果指縫間有少量水珠但不滴下或無水珠而手指掌手有水為準。
[0018]3)裝袋:拌料后先悶半個小時,待拌料吸水平衡后在裝袋,選用17cmX33cmX0.05cm的聚丙稀袋,手工裝袋,要求松緊要適度,滿袋后使用無棉蓋體蓋好。
[0019]4)滅菌接種:滅菌采用電熱高壓立式和臥式滅菌鍋滅菌,壓力為0.1Mpa,溫度121°C下滅菌2h。將滅菌后的料袋取出后排放于已消毒的接種室內冷卻。第二天當培養料降至室溫后進行接種,接種要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
[0020]5)發菌管理:接好種的菌袋應及時搬出接種車間,放到干燥、潔凈的培養室內黑暗培養,溫度一般在24°〇-28°〇,空氣相對濕度為60%?80%。室內通風換氣良好。在正常情況下,從接種之日起,歷時50~60天菌絲長滿袋,再過5~7天,即可進行出菇管理。
[0021]6)出菇管理:當菌袋菌絲完全長滿后,每個菌袋先在袋口端開口去除老接種物,接著在溫度為5~8°C的固定冷庫或移動冷庫打冷12 h,然后霧化噴濕菌筒開口面,蓋上菇房薄膜保濕催蕾2~3天,待菇蕾形成后,輕霧保濕,隨著菇蕾的慢慢長大,噴霧量漸漸加大,最好能保持出菇房空氣相對濕度達85%~95%。
[0022]7)采收:當秀珍菇長至菇蓋2~4 cm,同時菇蓋呈灰褐而還未變白色時即可采摘;采摘下的鮮菇,用干凈小刀或剪刀除去過長的菇柄,留下純凈菇柄長度3 cm左右。當第一潮菇采收后,必須及時清除殘留菇腳、死菇,停水休整6~7 d待菌絲恢復。
[0023]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秀珍菇培養基配方為桑木肩77 %、米糠20 %、白糖I %、石膏I %、過磷酸鈣
[0024]制作方法: I)桑枝的處理:選擇無霉變、無污染的新鮮桑枝進行加工,使用枝椏粉碎機粉碎,得到長度0.6-0.8cm的桑枝肩。
[0025]2)培養基配制:按上述配方比例進行配方,總重量為10kg,配方后使用200L混合機加水拌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含水量測定方法可用手用力握培養料,手指縫有水但不往下滴為準。PH值調整為8.5-9。
[0026]3)裝袋:拌料后悶大約半個小時后裝袋,裝袋選用17cmX33cmX0.05cm的聚丙烯袋,手工裝袋,裝料要求松緊適度,以培養料緊貼袋壁為準。
[0027]4)滅菌接種:在100°C溫度下滅菌16小時,待料溫降至70°C時開鍋出灶。出灶的料袋移到經消毒過清潔的接菌室內,袋溫降到30°C以下時關閉門窗,每立方米空間用氣霧消毒盒或菇保I號滅菌劑滅菌5— 6小時,即可開始接入菌種。
[0028]5)發菌管理:接好種的菌筒應及時搬出接種車間,放到干燥、潔凈且周圍設置有60-80目防蟲網、中間通道離地面高1.5-1.6 m處每隔1.8-2 m懸掛黃板的菇棚培養菌絲。如有污染,應及時隔離排放;在正常情況下,從接種之日起,歷時50-60天菌絲長滿袋,再過5-7天,即可進行原位出菇。
[0029]6)出菇管理:菌絲完全長滿后,去除老接種物,接著在5-8 °C的冷庫進行打冷12小時,然后霧化噴濕開口面,蓋上菇房薄膜保濕催蕾2-3天,隨著菇蕾的慢慢長大,噴霧量漸漸增加,出菇房的空氣濕度最好保持在85%-95%。
[0030]7)采收:當秀珍菇菌蓋長到2-3cm、菇蓋邊緣內卷、呈灰褐色、孢子尚未彈射前為采收時期。第一潮必須及時清除殘留菇腳、死菇,停水休整6-7天待菌絲恢復后在進行第二潮的出葫管理。
[0031]利用該方法生長出的秀珍菇菌絲長勢強,出菇潮數多,菇形整齊,節約了生產成本,合理利用資源,將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
【主權項】
1.一種利用桑枝種植秀珍菇的方法,包括桑枝的處理、培養基制備、裝袋、滅菌接種、菌絲培養、出菇管理、采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秀珍菇的原料組份配比為:桑枝肩40%-80%,配料有棉籽核0%-20%,木肩15%-25%,糠皮10%_15%,石灰粉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桑枝種植秀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秀珍菇種植的具體方法如下: a.桑枝的處理:選取新鮮或干無霉變的桑枝桿,使用枝椏粉粹機粉碎,得到長度為0.6-0.8cm桑枝肩,粉碎后曬干或晾干裝袋備用; b.培養基的制備:先加桑枝肩,然后加入配料攪拌使干料混合均勻,接著再邊攪拌邊加水,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調整為8.5-9 ; c.裝袋:拌料后先悶半個小時后在裝袋,選用聚丙乙烯手工裝袋,裝袋盡量緊、料壓實,滿袋后使用無棉蓋體蓋好; d.滅菌接種:在壓力0.1Mpa,溫度100°C_130°C下滅菌2小時,將滅菌后的料袋取出后排放于已消毒的接種室內冷卻,待培養料降至室溫后,在接入秀珍菇菌種; e.發菌管理:將接種后的菌袋移入培養室內采用黑暗培養,溫度一般為24°C_28°C,空氣的相對濕度為60%-80%,要求室內通風換氣良好;待菌絲長滿菌袋后,移入出菇房進行出葫管理; f.出菇管理:菌絲完全長滿后,去除老接種物,接著在5-8°C的冷庫進行打冷12小時,然后霧化噴濕開口面,蓋上菇房薄膜保濕催蕾2-3天,隨著菇蕾的慢慢長大,噴霧量漸漸增加; g.采收:當秀珍菇長至菇蓋2-4cm,同時菇蓋呈褐色還未變白時即可采收;第一潮必須及時清除殘留菇腳、死菇,停水休整6-7天待菌絲恢復后在進行第二潮的出菇管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桑枝種植金針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中,出菇房的空氣濕度保持在85%-95%。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桑枝種植秀珍菇的方法,包括桑枝的處理、培養基制備、裝袋、滅菌接種、菌絲培養、出菇管理、采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秀珍菇的原料組份配比為:桑枝屑40%-80%,配料有棉籽核0%-20%,木屑15%-25%,糠皮10%-15%,石灰粉2%。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種桑養蠶的農業廢棄物桑枝屑作為主要原料種植秀珍菇的方法,解決當前秀珍菇栽培原料不集中以及把桑枝資源變廢為寶的問題,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化,促進秀珍菇的產業化快速發展。
【IPC分類】A01G1-04, C05G3-00
【公開號】CN104620858
【申請號】CN201510106934
【發明人】潘家寬, 梁曉妮, 覃穩梅, 雷軍強, 龍福全, 黃順忠, 莫奇華
【申請人】象州縣科學技術局
【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