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222449閱讀:497來源:國知局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業科技領域,尤其是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 物。
【背景技術】
[0002]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每年由于稻瘟病的危害給水稻的生產造成了十 分嚴重的經濟損失,有的水稻種植區由于稻瘟病的發生面積大,病情嚴重,有時幾乎是絕 收,給水稻種植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在生產實踐中,防治水稻稻瘟病一般都是選 用單一或復配化學農藥。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化學農藥的重復、不合理使用,導致稻瘟病菌對 當前的許多化學防治藥劑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抗藥性的產生會在生產上造成防治 次數和農藥用量的成倍增加,防治費用也相應提高,對環境的污染也較為嚴重。因此,如何 解決稻瘟病菌的抗藥性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其中研制出一種高效、安全和環 保型的新型農藥制劑是一大關注的解決熱點。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它高效 的、安全,對環境友好,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4]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它由香茅醛 和甲基庚酮組成。
[0005] 所述的香茅醛和甲基庚酮的質量比為1:1。
[0006] 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將本發明的產品進行條件試驗。
[0007] 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1.1.1供試病原菌 水稻稻瘟病病菌ZB15 grisea)采自田間自然發病水稻植株上的病菌,經 本實驗室分離、純化、鑒定后保存備用。
[0008] 供試藥劑 供試藥劑:香茅醛、甲基庚酮(貴州大學作物保護研宄所自制,含量均大于90%。) 1. 2試驗方法 1.2.1菌絲生長速率抑制法 參照慕立義的研宄方法,將供試活性化合物分別稀釋成系列濃度梯度的母液,按一定 比例加入到融化好的PDA培養基中,混合后倒入滅菌的培養皿中,制成系列濃度梯度的含 朽1檬醛培養基平板。供試的稻瘟病菌株,先在PDA培養基上,置于28°C下培養7-10 d,菌落 長至培養皿邊緣時,用直徑為5 mm的打孔器在菌落邊緣打取菌餅,然后將菌餅移到上述含 藥的培養基平板中央。以不加藥的平板培養基為對照。每平板接種1塊,每處理3次重復, 28°C全黑暗培養。待對照菌絲長至培養皿直徑的三分之二時,用"十"字交叉法測定各處理 的菌落生長直徑,每皿用十字交叉測量四次直徑,計算菌絲生長速率抑制率及EC5(I值。
[0009] 孢子萌發抑制法 a.采用米糠培養基產孢的方法:稱取20 g米糠加入到約800 mL水中,煮沸約10 min, 然后加入10 g蔗糖和10-15 g瓊脂,瓊脂融化后,定容1000 mL,再加熱煮沸。將培養基分 裝在三角瓶中,滅菌后倒入直徑90 mm的培養皿中,30-40 mL/皿,不加蓋,使培養基表面水 分風干(培養基表面有冷凝水會影響稻瘟病的生長)。取培養好的菌絲塊,分多點接種到培 養基平板上,置于28°C恒溫培養箱中大約10 d,菌絲長滿全皿進行產孢培養,將少許無菌水 倒入培養皿中,用滅菌過的毛筆輕輕刷洗培養基表面,刷洗力度適中,太輕氣生菌絲未被洗 掉,產孢量少,刷的太重,平板表面的菌絲容易受傷,影響產孢量。然后置于365 nm黑光燈 下12:12(L:D)、T: 28°C左右培養,48 h后,培養基表面即產生大量孢子,表現為一層青灰色 的新鮮霉層,倒入少量無菌水,用毛筆輕輕刷洗霉層表面,過濾、鏡檢,調配成所需濃度的孢 子懸浮液。
[0010] b.測定:將供試藥劑配成系列濃度的稀釋液,各取0.5 mL藥液至10 mL的試管 中,再加入4.5 mL孢子懸浮液,混勻,配成含活性化合物系列濃度的孢子懸浮液,以不含藥 孢子懸浮液作空白對照,每處理3次重復,于28°C恒溫黑暗培養20-24 h后,搖勻,用滴管 各吸取少量孢子懸浮液置于潔凈的凹型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在20 X 10倍顯微鏡下觀察 孢子萌發情況,每個處理隨機檢查孢子200個左右,凡孢子芽管大于孢子的短半徑時即算 萌發,否則不算萌發,對照萌發率95%以上,計算孢子萌發抑制率及EC 5(I值。
[0011] 共度系數(CTC)值計算 采用孫云沛法求出毒力指數、理論毒力指數、實際毒力指數及混劑的共毒系數CTC值, 并據此作出綜合評價,CTC>120表示增效作用,80〈CTC < 120表示相加作用,CTC < 80表示 拮抗作用。
[0012] 共毒系數CTC值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x-藥劑A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 Bx-藥劑B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
[0013] 結果與分析 根據農藥生物測定技術中,兩種成分混用的聯合作用計算法,算出各種混合比例的共 毒系數,性化合物香茅醛與甲基庚酮按不同比例組合對稻瘟病菌菌絲生長抑制毒力測定結 果如表1所示,香茅醛與甲基庚酮不同配比對稻瘟病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存在著明顯的差 異。香茅醛與甲基庚酮配比為10:1時,對菌絲生長的抑制表現為拮抗作用;配比為1:10、 1:8、1:6、6 :1、8:1時,對菌絲生長的抑制表現為相加作用;而配比為1:4、1:2、1:1、2:1、 4:1時,對菌絲生長的抑制表現為增效作用,其中以配比為1:1的共毒系數最高,達到了 163. 15, EC5。值為61. 69 y g/mL,增效作用最明顯。
[0014] 活性化合物香茅醛與甲基庚酮按不同比例組合對稻瘟病菌孢子萌發抑制毒力測 定結果如表2所示,香茅醛與甲基庚酮不同配比對稻瘟病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存在著明顯 的差異。香茅醛與甲基庚酮配比為1:1〇、1:8、1:6、1:4、4:1、6:1、8 :1、10:1時,對孢子萌發 的抑制表現為相加作用;而配比為1: 2、1:1、2:1時,對孢子萌發的抑制表現為增效作用。其 中以配比為2:1的共毒系數最高,達到了 150. 35,增效作用最明顯;配比為1:1時,增效作 用也較明顯,CTC達到了 141. 99, EC5Q值為50. 24 y g/mL。
[0015]小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配方,它由香茅醛與甲基庚 酮按1:1的質量比組成。這個配方在室內對稻瘟病菌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的ec5(i值分別為 61.69 1^/1^和50.24 1^/11^,共毒系數(:1'(:值分別達到了163.15和141.99,從這個數 據可看出此配方不僅用量少而且對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的抑制都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故 可以本配方為基礎,研制出一種新型、天然和環保型的防治水稻稻瘟病菌的植物源農藥。由 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將香茅醛和甲基庚酮進行復配混用, 該組合對水稻稻瘟病的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的抑制都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可達 70%左右,防治效果顯著,可用于天然產物農藥開發、生產和應用,為開發和研制出一種新型 農藥提供一定基礎,能有效降低農藥的用量,不僅減小了勞動強度,節省了成本,解決濫施 農藥的問題。本發明簡單易行,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更具體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不限于這些實施 例,實施例中所述的份數均以重量計。
[0017] 本發明的實施例:稱取96%香茅醛原藥10份和98%甲基庚酮原藥10份,加入乳化 劑農乳0202C 10份,0X-7513 20份,助溶劑15份,穩定劑0. 5份,水補足,剪切1小時,即 得20%香茅醛?甲基庚酮微乳劑(ME)。
[0018]用以上所得的20%香茅醛?甲基庚酮ME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間藥效試驗,試驗效果 匯總如下: 2014年8月在貴州黃平縣舊州鎮水稻試驗田,該地區歷年均有稻瘟病的發生,試驗地 水稻品種為凱香優1號,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勢平整,灌溉條件良好,試驗區的水肥管理和 其他栽培條件基本一致。試驗于水稻抽穗至灌漿期穗頸瘟發生時用20%香茅醛?甲基庚酮 ME800倍液噴霧,間隔7天后第二次施藥,施藥器械為3WBJ-16DZ多功能靜電噴霧器。以6% 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WP) 800倍液為對照。
[0019] 防治稻瘟病的效果見表3, 20%香茅醛?甲基庚酮ME800倍液在藥后7天的防效為 70. 98%,藥后14天有所上升,防效達到81. 80%,與6%春雷霉素WP1000倍液相比,防治效果 稍差于6%春雷霉素WP。
【主權項】
1. 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香茅醛和甲基 庚酮組成。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香茅醛和甲基庚酮的質量比為1:1。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組合物,它由香茅醛和甲基庚酮組成。本發明通過將香茅醛和甲基庚酮進行復配混用,該組合對水稻稻瘟病的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的抑制都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可達70%左右,防治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農藥的用量,不僅減小了勞動強度,節省了成本,解決濫施農藥的問題。本發明簡單易行,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IPC分類】A01N35/02, A01N49/00, A01P3/00
【公開號】CN104938514
【申請號】CN201510361352
【發明人】李明, 李榮玉, 吳小毛, 盧春
【申請人】貴州大學
【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8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