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培養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細胞培養、組織培養、微生物培養等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培養箱。
背景技術:
目前,培養箱外形都采用柜式結構,外殼通常用石棉板或鐵皮噴漆制成,內部采用電加熱和紫銅皮制的貯水夾層,在柜體內建立人工氣候,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和特種氣體 (常用有二氧化碳、氮氣等)。現有的培養箱由于上述結構原因,存在諸多不足之處1、質量重,體積大,不易搬動;2、由于內部容積大,離加熱面遠與近的溫度有差別;3、培養箱培養的都是微生物、細胞、細菌和真茵等,徹底消毒比較困難,容易產生交叉感染;4、內壁易腐蝕生銹等;5、無論培養物的多與少,都要加熱整個箱體,產生能源浪費;6、加熱精確度差;7、當取存培養樣品時要打開培養箱門,使箱體內溫度變化過大;8、制造所需材料多,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加熱精確度高的新型培養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培養箱,包括頂蓋、箱體、底座,所述的箱體四周箱壁的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腔體,所述的頂蓋內部設有內腔, 該內腔通過連接口與箱體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的底座內部也設有內腔,底座的內腔通過另一個連接口與箱體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的箱體的箱壁上設有培養物送入窗口,培養物送入窗口連通箱體內、夕卜,所述的培養物送入窗口中設有抽屜。所述的頂蓋與箱體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的底座與箱體之間也設有密封墊。所述的密封墊為硅膠密封墊。所述的箱體的箱壁上設有連通箱體內、外的通孔。所述的頂蓋上設有連通頂蓋內腔與頂蓋外部的出水口。所述的底座上設有連通底座內腔與底座外部的進水口。所述的箱體為至少一個以上。所述的頂蓋、箱體、底座均采用有機玻璃、玻璃或二者混合物。所述的底座內設有加熱管。所述的培養箱外部套有保溫外罩。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具有以下優點1、質量輕,模塊化組合結構,便于搬運;
2、由于六個面同時加熱保溫,得到更精確的溫度;3、內部容積大小可以根據實驗需求,增減中段的個數,來控制并得到培養箱的各種性能;4、由于箱體是組合式的,消毒更加方便;5、 由于體積小,節省能源;6、箱體的溫度和各種氣體濃度,濕度分體控制,精度更高7、由于它的構造,可以適應多種場合,如震動、光照等;8、改變箱體中段輸送培養物窗口的形狀,水改成熱氣等可以生產出系列產品;9、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應用綠色設計和綠色制造理念,便于市場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保溫外罩的外部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抽屜的結構示意圖;在圖I 圖3中,I、頂蓋;2、箱體;3、底座;4、連接口 ;5、抽屜;6、密封墊;7、通孔; 8、出水口 ;9、進水口 ;10、保溫外罩。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 圖2所示一種新型培養箱,包括頂蓋I、箱體2、底座3,箱體2四周箱壁的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腔體,該腔體為貯水夾層。頂蓋I內部設有內腔,該內腔也為貯水夾層。該內腔通過連接口 4與箱體2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的底座3內部也設有內腔,內腔為貯水夾層結構。底座3的內腔通過另一個連接口 4與箱體2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箱體2的箱壁上設有培養物送入窗口,培養物送入窗口連通箱體2內、外,培養物送入窗口中設有輸送被培養樣品的抽屜5。培養物放入抽屜5中,再送入(推入)培養物送入窗口中,隨即關緊窗口。頂蓋I與箱體2之間設有密封墊6,底座3與箱體2之間也設有密封墊6。密封墊6為硅膠密封墊,連接口 4穿過密封墊6。連接口 4為導通管,其兩端外部形狀為椎狀,連接口 4在連通箱體2的箱壁腔體與底座3 (或者頂蓋I)的內腔時,起到導通水流的作用,同時避免水的外溢。箱體2的箱壁上設有連通箱體2內、外的通孔7。通孔7為多個(個數根據實際需要而定)。通孔7不僅可以安放各種傳感器(包括溫度和二氧化碳等)的入口,而且還是輸送特殊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氮氣和一定濕度氣體)的出入口。箱體2的箱壁內腔與上、 下部件由進出水連接口 4相連,上、下進出水口位于箱體的對角線上。頂蓋I上設有連通頂蓋內腔與頂蓋外部的出水口 8。底座3上設有連通底座內腔與底座外部的進水口 9。箱體 2為至少一個以上,箱體2可以為兩個,兩箱體2之間設有密封墊6,兩箱體2的腔體之間通過連接口連通,連接口穿過該密封墊6。連接口 4在連通兩箱體2的腔體之間時,起到導通水流的作用,同時避免水的外溢。底座內設有加熱管或者循環水經過外部加熱后通過進水口 9進入培養箱底座內腔,然后流入箱壁腔體內,經頂蓋內腔后從出水口流出。實施例一底座內可以設有加熱管,在底座內增加200-400W的加熱管,實現蓋培養箱的內加熱。實施例二 可以利用循環水經外部加熱后通過底座進水口送入箱體2的箱壁腔體內,實現加熱。培養箱外可以套有保溫外罩10,起到保溫作用。保溫外罩10的結構如圖3所示。箱體2的長方形窗口幾何尺寸把它改變,放大后可以擺放如錐形燒瓶等各種幾何形狀容器(培養物載體)。箱體內擺放培養物,但是物品擺放時不直接接觸底座,要用架子, 以免水溫的波動,直接傳導給培養物,影響整個實驗。最外層由PU定形海棉為材料的保溫外罩10。頂蓋I、箱體2、底座3均采用采用有機玻璃、玻璃或二者混合物,也可以采用其它金屬材料結構。玻璃材料化學、物理性能最穩定,而且還利用它的透明特性,可以用作日光型培養箱等特殊場合。因此可以采用有機玻璃和普通玻璃一起使用,利用普通玻璃比有機玻璃導熱系數不同,有機玻璃在20攝氏度下為O. 20W/MK,普通玻璃為O. 76W/MK,用普通玻璃作為箱體內壁,其他利用有機玻璃材料,減輕箱體重量。頂蓋I、箱體2、底座3也可以采用不銹鋼板。工作時,熱水從底座3的進水口 9流入內,然后通過連接口 4流入箱體2的箱壁的腔體中,由下面的箱體2流入上面的箱體2的箱壁腔體內,再通過連接口流入頂蓋I的內腔,然后從出水口 8流出。由于六個面同時加熱保溫,內部容積大小可以根據實驗要求,增減中段的個數,來控制培養箱的性能,得到更精確的溫度。溫度控制部分、氣體控制部分、水流量控制部分和電氣電路部分都有成熟的技術, 如501型超級數顯恒溫水浴等,利用它可以起到一機多用的目的。箱體外只增加一個用作循環水的水泵、溫度控制器,在通孔7上安裝上溫度探頭,就可以設計成簡單的溫控培養箱。如果需要輸入特種氣體,輸送到箱體內氣體的管道要在恒溫水中預加熱再輸送到箱體中,以免影響箱體內的溫度,干擾實驗。輸送到箱體恒溫水和氣體的管道越短越好,而且還要有保溫措施,管外要有保溫套管,特別是冬天和天氣比較寒冷的北方地區。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頂蓋⑴、箱體⑵、底座⑶,所述的箱體⑵四周箱壁的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腔體,所述的頂蓋(I)內部設有內腔,該內腔通過連接口與箱體(2)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的底座(3)內部也設有內腔,底座(3)的內腔通過另一個連接口與箱體(2)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的箱體(2)的箱壁上設有培養物送入窗口,培養物送入窗口連通箱體(2)內、夕卜,所述的培養物送入窗口中設有抽屜(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蓋(I)與箱體(2)之間設有密封墊出),所述的底座(3)與箱體(2)之間也設有密封墊(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墊(6)為硅膠密封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2)的箱壁上設有連通箱體(2)內、外的通孔(7)。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蓋(I)上設有連通頂蓋內腔與頂蓋外部的出水口(8)。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上設有連通底座內腔與底座外部的進水口(9)。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2)為至少一個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蓋⑴、箱體⑵、底座(3)均采用有機玻璃、玻璃或二者混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內設有加熱管。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箱外部套有保溫外罩(10) O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培養箱,包括頂蓋、箱體、底座,箱體四周箱壁的內部為中空結構形成腔體,頂蓋內部設有內腔,該內腔通過連接口與箱體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底座內部也設有內腔,底座的內腔通過另一個連接口與箱體的箱壁內的腔體相連通,箱體的箱壁上設有培養物送入窗口,培養物送入窗口連通箱體內、外,培養物送入窗口中設有輸送被培養樣品的抽屜。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質量輕,模塊化組合結構,便于搬運;2、由于六個面同時加熱保溫,內部容積大小可以根據實驗要求,增減中段的個數,來控制培養箱的性能,得到更精確的溫度;3、由于箱體是組合式的,消毒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C12M3/00GK202347002SQ2011204870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沈恒堅 申請人:沈恒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