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

文檔序號:10518560閱讀:1023來源:國知局
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選擇低需冷量桃品種進行栽培,然后在8月底、9月上旬?11月上旬進行人工補光,花芽萌動后可停止補光,每日補光時間依據外界日照情況,于日落前1小時開始補光,共補光3小時;開花坐果后初期,結合葉面追肥或者單獨全樹噴布2次20umol.L?1 GA3+20umol.L?16?BA效果較好,兩次噴布間隔時間為7?10天。采用此方法可以實現桃子的促成栽培,實現春節吃上桃子的愿望。
【專利說明】
-種設施桃無休眠哉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設施果樹栽培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果樹設施栽培作為區別于露地自然栽培的特殊栽培形式,主要是利用溫室、塑料 大棚或其他保護設施,改變或控制果樹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達到果品生產目標的人工調 節。上世紀90年代W來,由于果品淡季供應的超高效益,使得果樹設施栽培迅速發展,已成 為高效果樹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
[0003] 目前,我國設施果樹生產采用的栽培模式有:半促成栽培、簡易設施栽培、抑制栽 培Ξ種。半促成栽培:桃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花芽分化,并滿足低溫需求,在自然休眠解除后, 再提供生長發育需要的環境條件,提前開花結果上市。采用鋼架塑料大棚、竹木結構拱棚栽 培,桃果實上市時間較促成栽培晚,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中旬成熟。目前所采用的桃子設施半 促成栽培模式要在特殊地區如:新疆、內蒙古采用能把桃子的果實成熟期提前的極限是3月 初。簡易設施栽培:一般指采用小拱棚或地膜覆蓋栽培,較露地提早上市,可調節集中上市 的矛盾,是上市較晚的栽培形式。一般在4月底到5月中旬成熟。抑制栽培:桃花芽分化后,采 用冷藏秩苗的辦法,使其停止生長,延長休眠期,使桃收獲期相對延遲的栽培方式。原則上 所有桃品種均可進行抑制栽培,因抑制栽培的時間不同,品種對抑制栽培的適宜程度有差 異。一般在12月底到1月中下旬成熟。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針對W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采用此方法可W 實現桃子的促成栽培,實現春節吃上桃子的愿望。
[0005]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其特 征在于,選擇低需冷量桃品種進行栽培,然后在8月底、9月上旬-11月上旬進行人工補光,花 芽萌動后可停止補光,每日補光時間依據外界日照情況,于日落前1小時開始補光,共補光3 小時;開花坐果后初期,結合葉面追肥或者單獨全樹噴布2次20umol丄-1 GA3+20umol丄-16- BA效果較好,兩次噴布間隔時間為7-10天。
[0006] 所述低需冷量桃品種設置為需冷量在500C.HW下的短休眠期桃樹品種。
[0007] 人工補光時人工燈源設置方式為:單棟日光溫室可設立東西方向兩排人工光源, 靠近北側內墻一排光源,設置于北側第二株樹體上方;靠近南側屋面角一排光源,設置于南 側第Ξ株樹體上方;燈源距離樹頂端約50cm左右,相鄰兩排燈源的距離4.0~5. Om。
[000引人工補光時光源可選擇白識燈40-100W、普通日光燈40-80W或生物效能燈中的任 一種。
[0009]在人工補光過程中,要加強修剪防止樹體郁閉,去除背上擋光直立枝和擋光大枝, 疏除過密枝條;應遵循"疏枝為主,長留長放"的原則,長放中長果枝,短截下垂細弱果枝,疏 除無花強營養枝、病蟲枝、競爭枝。
[0010] 無休眠栽培的理論研究 1、自然休眠誘導因子試驗 試驗在山東農業大學果樹實驗站(山東泰安,東經117.13°,北締36.18°,全年最長日照 時期在6月21~23日,最長日照時間為14 h 36 min)進行,海拔150m,年平均氣溫12.8°C,年 降水量685.0 mm,年相對濕度65%,無霜期187天,極端最低溫度-22°C,極端最高溫度40°C。
[0011] 試驗一:設施毛桃休眠誘導的自然因子。選取兩種不同需冷量生態型且生長健壯 的兩年生毛桃樹(2006年試驗時為兩年生,2007年試驗時為Ξ年生)為試驗材料,分別是低 需冷量生態型毛桃品種春捷(Primus persicalX.) Batsch. Persica vulgaris Mill.),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于1995年引自美國新墨西哥州(屬亞熱帶氣候區),2002年通過山東 省品種審定,需冷量108~122CU;高需冷量生態型毛桃品種青州冬雪蜜桃(Primus persica 化.)Batsch. Persica vulgaris Mill.),源產于山東青州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為地方良種,需冷量1050~1100CU。化木均為青州冬雪蜜桃,栽植在口徑40cm,深30cm的無 紡布定植袋中。(1)人工補光處理:于2006年7月1日開始至11月1日結束。具體措施是春捷毛 桃和青州冬雪蜜桃各選擇10株生長健壯且一致的植株利用白識燈進行人工補光保持長日 照條件(晝/夜,16 h/8 h);WlO株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桃樹為對照。(2)人工遮光短日處理: 于2007年6月1日開始直至9月1日結束。具體措施是春捷毛桃和青州冬雪蜜桃各選擇10株生 長健壯且一致的植株用2.0 m高的小室進行遮光保持短日照條件(晝/夜,8 h/16 h);WlO 株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桃樹為對照。
[0012] 試驗二:設施油桃休眠誘導的自然因子。試驗于2007 -2008年進行,為確定光周期 在休眠誘導期內對桃芽的誘導效應,設W下3個光周期處理,每處理選取15棵曙光油桃,單 株小區,隨機取樣,至8月17日起連續4周對樹體進行W下處理:(1)短日照處理(SD):樹體周 圍設不透光小室遮光,維持化光照處理;(2)長日照處理化D):樹體上方50cm左右安裝日光 燈(因樹體稍有差異),光照強度約40皿〇1 ·πΓ2 · s^i,使每日光照時間延長至16h;(3)對照 (CK): W自然光照條件下生長的桃樹為對照。
[001引 2、激素(GA沸ΑΒΑ)與自然休眠誘導試驗 試驗于2006年6月1日開始直至9月1日結束。具體措施是選擇40株生長健壯且一致的春 捷毛桃為試材,進行如下處理:其中10株植株進行短日處理(晝/夜,8 h/16 h,處理方法同 試驗一);10株植株短日處理的同時噴施GA3(濃度10化pm,用0.5%吐溫配制),每兩天噴施 一次(預備試驗表明GA3處理W每兩天噴施一次為宜);10株植株進行噴施ΑΒΑ處理(濃度為 75ymol/L,用0.5%吐溫配制),每兩天噴施一次(預備試驗表明ΑΒΑ處理W每兩天噴施一次 為宜);剩余10株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植株作為對照。
[0014] 3、試驗結果 3.1自然休眠誘導的自然因子 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不同需冷量生態型桃樹,當日照長度逐漸縮短,而大氣溫度仍然 較暖和時,植株新梢的生長速度就隨著日照長度變短而逐漸降低并最終完全停止生長,然 后開始進入休眠并同時發展植株的抗凍性(圖1、圖2、圖3)。不同生態型桃樹其新梢停止生 長、開始休眠和冷適應的時間因需冷量不同而異:高需冷量生態型的青州冬雪蜜桃新梢停 止生長、開始休眠和冷適應的時間早于低需冷量春捷桃,其新梢停止生長的時間為8月5日, 開始休眠的時間為8月12日,冷適應的時間為8月12日,而低需冷量生態型的春捷分別為8月 26日,9月2日和9月2日。
[0015] 人工補光(自然低溫)條件下生長的不同需冷量生態型的桃樹雖然沒有光周期日 照長度的變化,但是隨著自然氣溫的逐漸降低,植株新梢的生長速度也逐漸降低并最終停 止生長,然后發展抗凍性,最后進入休眠,其新梢停止生長、開始休眠和冷適應的時間顯著 遲于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各需冷量生態型的桃樹,并且同一時期人工補光條件下生長的各需 冷量生態型桃樹的抗凍能力和休眠深度顯著低于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各需冷量生態型的桃 樹。與低需冷量春捷桃樹相比,高需冷量青州冬雪蜜桃對自然溫度的降低更為敏感,其誘導 新梢停長、休眠和冷適應所要求的自然溫度比低需冷量春捷桃所要求的自然溫度高,因此 人工補光條件下,高需冷量青州冬雪蜜桃新梢停止生長、休眠誘導和冷適應的時間顯著早 于低需冷量春捷桃,并且其抗凍能力和休眠深度強于低需冷量春捷桃。
[0016] 2007年遮光實驗表明:單一的短日照光周期(晝/夜,她/16h)和低溫一樣也可誘導 不同需冷量生態型的桃植株生長停止進入休眠并發展抗凍性,只是誘導休眠和冷適應的順 序與低溫不同,短日照首先誘導植株進入休眠然后誘導植株冷適應。W低需冷量春捷桃樹 為例,當短日照處理14天后桃植株新梢生長變緩,處理36天后新梢生長完全停止,短日照處 理50天后春捷桃進入休眠狀態,此時清水插枝培養第一葉芽開放所需時間為12天,比未休 眠時的開放時間延遲4天,而此時抗凍能力與未進入休眠時一致;春捷桃進入休眠后7天發 展了抗凍性,短日照處理70天后春捷桃半致死溫度為-7.3°C,顯著低于對照自然條件的- 4.2°C。不同需冷量生態型桃樹的光周期反應常常存在差異,其對短日照的敏感性不同,其 中W高需冷量生態型青州冬雪蜜桃最為敏感,而低需冷量生態型春捷最為遲純,因此,在遮 光短日照條件下,高需冷量青州冬雪蜜桃新梢停止生長、冷適應和休眠誘導的時間顯著早 于低需冷量春捷桃,并且同一時期其抗凍能力和休眠深度強于低需冷量春捷桃。
[0017] 3.2桃芽自然休眠誘導進程的界定 表1油桃新梢生長量km)
表2第一芽萌發所需時間(d)
自然條件下的曙光油桃隨著日照長度的變短和溫度的逐漸降低,新梢的生長速率逐漸 降低,并于9月6日停止生長;9月6日采樣測得第一芽萌發所需時間為12 d,說明芽體開始進 入自然休眠誘導期。補光處理條件下的曙光油桃,即保持長光周期,沒有日照長度的變化, 隨著秋季自然溫度的降低,新梢生長速度也逐漸降低,并于9月13日最終停止生長;9月13日 采樣測得第一芽萌發所需時間為11 d,說明芽體開始進入休眠誘導期,比自然條件晚一周 左右。遮光處理條件下的曙光油桃,即保持短光周期,新梢在8月30日最終停止生長;此時采 樣測得第一芽萌發所需時間為13 d,說明芽體開始進入休眠誘導期,比自然條件早一周左 〇
[0018] 3.3赤霉素和脫落酸在自然休眠誘導中的作用機制 3.3.1不同處理春捷桃樹的自然休眠發展進程 從圖4可W看出短日照、短日照+GA3(噴施GA3)、自然條件+ABA(噴施ΑΒΑ)和自然條件 下生長的春捷桃植株其自然休眠發展進程各不相同。短日照條件下生長的春捷桃植株在短 日處理42天后開始進入自然休眠,并且休眠深度隨短日處理時間的延長而加深,至短日處 理約70天后春捷桃植株達深度休眠狀態。與短日照處理春捷桃植株相比,噴施ΑΒΑ處理的春 捷桃植株進入自然休眠的時間推遲,比短日照處理春捷桃植株大約延后14天進入自然休 目民,并且同一時期其休眠深度顯著淺于短日處理春捷桃植株的休眠深度,例如處理70天后 噴施ΑΒΑ處理的春捷桃植株第一葉芽萌發所需時間為23天,顯著短于短日處理的28天。與短 日處理和噴施ΑΒΑ處理春捷桃植株不同,短日照+GA3處理春捷桃植株一直保持旺盛生長未 進入自然休眠,其第一葉芽萌發所需時間一直為7~8天。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春捷桃植株在 實驗前期一直未進入自然休眠,但夏至(6月21日)之后,隨著日照時間的縮短春捷桃植株開 始進入自然休眠,8月31日采樣培養第一葉芽萌發所需時間為11天,表明此時春捷桃植株已 開始發展休眠。從圖4還可看出,各處理春捷桃植株進入自然休眠后其休眠深度均W短日照 處理最深,噴施ΑΒΑ處理其次,自然條件最淺,而短日+GA廠直未進入休眠。例如8月31日采 樣培養第一葉芽萌發所需時間分別為短日處理28天,噴施ΑΒΑ處理26天,自然條件11天,短 日+GA3處理7~8天。
[0019] 3.3.2不同處理春捷桃葉芽內赤霉素和脫落酸含量水平和變化趨勢 圖4是短日照、短日照+GA3、噴施ΑΒΑ和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春捷桃植株葉芽赤霉素含量 水平的動態變化及差異比較圖。短日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赤霉素含量水平隨著短日處理時 間的推遲而不斷下降,在短日處理前期下降平緩,至處理56天(7月27日)后急劇下降(統計 分析表明顯著水平達Ρ<〇.01),下降幅度達1.3化g · g-中W,而后保持相對穩定的較低水平。 短日+GA3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赤霉素含量水平由于外源GA3的噴施在實驗前期急劇上升 (統計分析表明顯著水平達?<〇.〇!),至6月15日達最大值5.8化g,g斗W,然后開始緩慢下 降至7月27日后在一個較高的水平(4.98~4.8yg · g^FW)上保持穩定。噴施ΑΒΑ處理和自然 條件下生長的春捷桃植株葉芽赤霉素含量水平變化趨勢相同,實驗前期赤霉素含量呈上升 趨勢,至6月29日達最大值4.25~4.2化g · g-中W,隨后開始緩慢下降,然后保持相對穩定,至8 月24日出現一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達0.45~0.4化g · g-中W(統計分析表明顯著水平達 P<0.05)。實驗期間各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赤霉素含量水平W短日照+ GA3處理最高,噴施 ΑΒΑ處理和自然條件春捷桃植株居中,兩者相差不大,短日照處理春捷桃植株最低。將赤霉 素水平和變化趨勢與自然休眠發展進程和自然休眠深度對比發現,春捷桃植株各處理葉芽 的赤霉素水平和變化趨勢與各自的休眠進程和休眠深度不相吻合。
[0020] 短日照、短日照+GA3、自然條件+ΑΒΑ(噴施ΑΒΑ)和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春捷桃植株 葉芽脫落酸水平和變化趨勢如圖5所示。各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脫落酸含量均隨時間推移 而升高。從圖5可W看出實驗期間各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脫落酸水平W噴施ΑΒΑ處理最高, 短日處理和短日+GA3處理居中,自然條件最低。將脫落酸水平和變化趨勢與自然休眠發展 進程和自然休眠深度進行比較發現,各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脫落酸水平和含量變化趨勢, 和赤霉素相同,也與各自的自然休眠發展進程和自然休眠深度不相吻合。
[0021] 3.3.3不同處理春捷桃葉芽內赤霉素與脫落酸比值的變化趨勢 不同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之間的赤霉素與脫落酸比值變化趨勢不同(圖5)。短日照處 理春捷桃植株葉芽GA3/ABA比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呈下降趨勢,在進入休眠前夕的6月15日~ 6月29日,GA3/ABA比值急劇下降,下降幅度達1.51,統計分析表明顯著水平達P<0.01;至剛 進入休眠的7月13日(此時第一芽萌發所需時間為12天)GA3/ABA比值降至1.15,隨后隨著 休眠的發展,GA3/ABA比值進一步降低;當植株進入深休眠階段時,GA3/ABA比值維持在一個 穩定的低水平,其值在0.39~0.42之間。短日+GA3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GA3/ABA比值6月15 日由于外源GA3的噴施高于6月1日的GA3/ABA比值,但隨后隨著處理時間的推移GA3/ABA比值 呈下降趨勢,至8月10日降至最低水平,其后一直穩定維持在1.55~1.57的較高水平。噴施 ΑΒΑ處理桃植株葉芽GA3/ABA比值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呈下降趨勢,6月15日由于外源ΑΒΑ的 噴施使得GA3/ABA比值急劇下降(統計分析表明顯著水平達Ρ<0.01),隨后在植株進入休目民 前夕的6月29日GA3/ABA比值下降幅度較大,達0.32(統計分析表明顯著水平達Ρ<0.05),然 后隨著休眠的進一步發展GA3/ABA比值緩慢下降,至植株進入深休眠狀態時,其GA3/ABA比值 維持在0.82~0.84之間,隨后由于自然日照時間縮短的原因,GA3/ABA比值進一步下降至 0.67的低水平,同時休眠深度進一步加深。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桃植株葉芽GA3/ABA比值前期 呈上升趨勢,隨后隨著日照時間的縮短,比值呈下降趨勢,至進入休眠前夕的8月10日比值 急劇下降,降至1.23,此時第一葉芽萌發所需時間為11天(圖5)。從上述結果可W看出不同 處理的GA3/ABA比值變化趨勢與自然休眠發展進程非常吻合,并且GA3/ABA比值急劇下降的 時間早于休眠開始和進入深休眠的時間,而且GA3/ABA比值變化存在一個臨界闊值(大約在 1.15~1.32之間),此臨界闊值決定春捷桃植株能否進入自然休眠。圖11顯示在各處理春捷 桃植株進入自然休眠的實驗后期不同處理春捷桃植株葉芽GA3/ABA比值W短日照處理最 小,其值在0.39~0.42之間;自然條件+ΑΒΑ處理其次,其值在0.84~0.67;自然條件下生長 的桃植株葉芽GA3/ABA比值為1.23;短日照+GA3處理最大,其值在1.55~1.57之間,運與實 驗后期春捷桃植株各處理的自然休眠深度相吻合。
[0022] 桃無休眠栽培關鍵技術的研究 1無休眠栽培品種的選擇試驗 桃樹進行無休眠栽培,品種選擇與組合是基礎。試驗中先后采用了 Ξ個不同需冷量的 桃樹品種,根據自然休眠誘導的環境因子效應,經過進行人工補光處理,創造長日照生長環 境,防止進入自然休眠,探討無休眠栽培的效果。
[0023] 表3不同需冷量桃品種無休眠栽培試驗(2007)
試驗發現,短休眠期品種更適合無休眠栽培,而需冷量較高的品種無休眠栽培的效果 不理想,達不到超早期尤其是春節前成熟上市的要求。在栽培過程中,低需冷量品種二次休 眠的現象較輕,且容易控制;而高需冷量品種容易出現二次休眠且往往恢復效果不良。超低 需冷量的品種春捷,經過人工補光處理,于11月5日進入盛花期,花期整齊,花器官發育良 好,在11月22日果實成熟,實現了春節前上市的效果。
[0024] 2無休眠栽培對樹體生長發育的影響試驗 2.1光周期處理對油桃枝條生長的影響 經過不同光周期處理后,曙光油桃枝條的生長動態,夏末秋初油桃新梢的生長速度逐 漸減小。短日照處理的桃樹新梢生長速度較對照明顯變緩,8月31日即出現停長,較對照提 前約7d,而長日照處理的桃樹新梢仍具有較強生長能力,至處理之后28d。(即9月14日)后仍 可觀察到新梢的緩慢延長,處理結束時(9月21日)短日照處理新梢長度增加了 12.71%,而對 照和長日照處理的新梢則分別延長了29.26%和45.78%。由此可見長日照對曙光油桃枝條延 長生長的停滯具有推遲作用,短日照處理則能明顯的促進油桃枝條生長的提前到來。
[0025] 2.2光周期處理對桃芽生長量的影響 芽體的重量代表物質積累和細胞分裂和生長的結果,由圖7可知在休眠誘導期間桃芽 的鮮重持續增加,光周期對桃芽的鮮重影響較為顯著。8月17日至9月7日在進入休眠誘導期 前,油桃生長速度較小,而此時花芽和葉芽的鮮重變化較小,略有增加。9月中旬,桃芽進入 休眠誘導期后花芽和葉芽鮮重均迅速顯著增加,說明此階段桃芽處于細胞快速生長期;10 月26日至11月16日桃芽結束休眠誘導期后,花芽和葉芽的鮮重增加的速度明顯降低。各處 理花芽鮮重均顯著高于葉芽,其鮮重增加速度也明顯高于葉芽。不同光周期處理對桃芽的 鮮重影響差異明顯,長日照處理的桃芽鮮重則顯著高于對照,短日照處理的桃芽鮮重則最 低,顯著低于長日照及對照處理。長日照處理的花芽鮮重增加速率高于對照,而短日照處理 的桃芽鮮重增加速率則最低。可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是桃芽細胞分裂和生長速度迅速增 加的時期,而至11月初起,桃芽細胞分裂和生長速度則開始降低。
[0026] 3無休眠栽培對桃芽營養物質含量的影響 3.1不同光周期處理對芽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如圖8所示,不同光周期處理對淀粉含量的影響有所不同。長日照處理可提高桃芽淀粉 的含量,而短日照則降低桃芽淀粉水平,各處理間差異隨著休眠誘導進程的發展而增大。9 月下旬至10月下旬經長日照處理的花芽和葉芽淀粉含量分別較對照提高11.2mg/gDW和 10.1 mg/gDW,短日照處理后桃芽內淀粉含量變化增加速度小于對照,10月中旬桃芽淀粉含 量較休眠誘導期起點(8月31日)增加35.3mg/gDW和34mg/曲W。長日光周期處理后桃芽可溶 性糖含量高于對照,而短日照處理則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圖9)。處理間差異伴隨休眠誘導 進程的發展而增大。由此可W看出,無休眠栽培影響到了芽內營養物質的積累,運也是此種 栽培模式其產量較低的原因。
[0027] 3.2不同光周期處理對桃芽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不同光周期處理對曙光油桃可溶性蛋白含量影響各不相同。由圖10可知在桃芽未進入 休眠誘導期(8月底9月初)短日照處理后桃芽內可溶性蛋白含量較對照顯著升高,而長日照 處理則顯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該階段短日照處理的花芽和葉芽可溶性蛋白含量最 大值分別為22.6mg/gFW和25.5mg/gFW,分別較對照提高8.65%和10.59%,而長日照處理后花 芽和葉芽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僅為19.3mg/gFW21.5mg/gFW,低于對照。在桃芽轉入休眠 誘導期后,伴隨著休眠進程的發展和休眠狀態的加深,經光周期處理的花芽和葉芽可溶性 蛋白含量差異進一步加大,至休眠誘導期轉入自然休眠期后短日照處理的花芽和葉芽可溶 性蛋白含量分別為11.5mg/gFW和18.5mg/gFW,較對照分別提高43.75%和19.35%。而長日照 處理的花芽和葉芽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別為9.5mg/gFW和17.3mg/gFW,較對照分別降低 18.75%和11.61〇/〇。
[0028] 4無休眠栽培對桃樹花果發育特性的影響 4.1春捷桃無休眠栽培的物候期 表4春捷桃品種無休眠栽培物候期(2008)
春節桃樹經過無休眠栽培,果實成熟期在2月9日,果實發育期為87天;普通設施日光溫 室栽培,果實成熟期在4月11日,果實發育期為75天;可見無休眠栽培模式的桃果實發育期 延長。
[0029] 4.2無休眠栽培對春捷桃花器官發育的影響 表5春捷桃品種無休眠栽培的花器官(2008)

【附圖說明】
[0030] 圖1所示上圖為人工補光和自然條件下不同需冷量生態型桃樹新梢生長的差異比 較,下圖為人工遮光短日照和自然條件下不同需冷量生長的差異比較; 圖2所示上圖為人工補光和自然條件下不同需冷量生態型桃樹休眠狀態的差異比較, 下圖為人工遮光短日照和自然條件下不同需冷量生狀態的差異比較; 圖3所示上圖為人工補光和自然條件下不同需冷量生態型桃樹抗凍的差異比較,下圖 為人工遮光短日照和自然條件下不同需冷量的差異比較; 圖4所示上圖為不同處理桃休眠進程,下圖為不同處理春捷桃赤霉素含量; 圖5所示上圖為不同處理春捷桃葉芽的脫落酸含量,下圖為不同處理春捷桃葉芽的赤 霉素與脫落酸比值; 圖6所示為光周期處理對新梢生長的影響; 圖7所示為光周期處理對桃芽生長量的影響; 圖8所示為光周期處理對桃芽淀粉含量的影響; 圖9所示為光周期處理對桃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圖10所示為光周期處理對桃芽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圖11所示為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低需冷量桃品種主要有W下幾種: 春捷(120 C.H); 旭日(400C.H)。
[0032] 南方早紅(470 C.H); 大早紅(420 C.H); 佛羅里達王(409 C.H); 朝陽(390C.H); 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 (1)低需冷量桃品種選擇 無休眠栽培需要選擇需冷量在500C.H(0-7.2°C估算模型)W下的短休眠期桃樹品種, 如上所述的幾種低需冷量的桃品種。
[0033] (2)設施選擇 設施W塑料薄膜日光溫室為宜。
[0034] 日光溫室的基本構造:綜合溫光效果,拱圓式節能型日光溫室最佳。溫室構造如 下:南北跨度10~12米,東西長度60~80米;前后坡投影比6:1;采光屋面角27度;脊高4.8 米;后墻高3米;后坡仰角50度,后坡長度2.4米;復合墻體厚度1.0米;竹木結構或鋼架結構 或竹木鋼架混合結構。此型溫室與第四代節能型日光溫室比較,采光面積和有效栽培面積 增加,后墻和后坡受光時間延長40~60分鐘,后部光強平均提高30% W上。溫室中部和前部 光照強度與其相當,棚溫提高5°CW上。適合北締33~38度地區進行冬季不加溫促成栽培。
[0035] 果園建立 5.3.1園地選擇 宜選擇在±質疏松,排水通楊的沙質壤±上栽植。粘重和過于肥沃的±壤容易樹體徒 長,發生流膠病和頸腐病較重。同時要選擇背風、陽光充足的地方,周圍沒有高大遮陰物,排 水灌概方便,交通便利的近郊地快。切忌在低法地和地下水位高及老桃園處建園。輕度鹽堿 地、粘±地需經±壤改良后方可建園栽樹。在丘陵。坡地建棚,應在背風向陽的南坡,梯田寬 度(棚室跨度)應在6米W上,日光溫室的后墻可借靠梯田后壁或坡地后沿。
[0036] 5.3.2± 壤改良 苗木定植前,±壤經改良后方可栽植。結合±壤深翻,每個溫室(一般333.3-500m2)施 人充分腐熟的雞糞3000千克或±雜肥4000千克,氮、憐、鐘復合肥100千克,±肥混勻。
[0037] 5.3.3苗木定植 苗木選擇:選擇芽體飽滿、枝條粗壯、根系完整且發達的成苗。苗木選好后,在定植前將 根系浸水24小時使樹體充分吸水,并用3波美度石硫合劑噴布全株,消毒后待栽。
[0038] 栽植時期:栽植時期W春季地溫上升后的3月中下旬最好,亦可秋季栽植。
[0039] 栽植密度:密度因樹形而定。如采用傳統的自然開屯、樹形,一般株行距為1.0米X 2.5~3.0米;如采用主干型整枝,栽植密度可適當加大,一般為0.8米X 1.5~2.0米;亦可實行 "叢植"建園。
[0040] 起壟栽培:即用表層±與有機肥混勻后起壟,壟向與行向相同,壟高30~40厘米, 壟寬60~80厘米。起壟后將苗木直接定植于高壟上,覆蓋地膜。
[0041] 授粉樹的配置:在所采用的品種中,均是自花結實品種,可W不必配置授粉品種。 但是,配置授粉品種可W顯著提高坐果率。一般授粉樹數量要占20%左右。授粉樹的配置原 則是授粉品種花期和主栽品種一致且兩者花粉親和力高,并且授粉樹品種經濟效益較高。
[0042] 促長整形 5.4.1肥水管理 新梢長至15~20厘米時,開始追施速效肥料,地下追肥和葉面噴肥交替進行,地下追肥 通常每株施40~50克尿素;葉面噴肥為0.3%尿素和0.4~0.5%憐酸二氨鐘,每5~7天噴 布一次,直至7月中旬,此外視±壤水分狀況誘水。
[0043] 5.4.2摘屯、整形 樹形W主干形和自然開屯、形為主。
[0044] 桃樹主干形的樹體結構:樹高1.5~2.5米,主干高度50~60厘米,中屯、干著生12~ 20個主枝(實際上是中大型結果枝組),均勻分布,主枝著生角度自下而上由70度逐漸過渡 到90度,主枝長度由80厘米逐漸過渡到40-50厘米。萌芽后及時抹除化木萌葉。當新梢長至 20~25厘米時,及時摘屯、促發分枝,此時選留一上端健壯新梢設立支架綁縛培養為中屯、干; 當新梢長至50厘米左右時,選留生長健壯、方向適宜的新梢作為骨干枝,進行拉枝開角,其 余新梢作為輔養枝持平或拉平。此期還要及時疏除外圍競爭枝、內膛過密梢、無空間背上旺 長梢。
[0045] 5月中旬掲除地膜,麥收后壟上覆草(可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并使壟上±壤溫度 和水分保持相對穩定),結合噴肥進行病蟲害防治,按無公害果品生產要求選擇農藥。一般 用化蟲嘟、苦參堿等防治曬蟲,用阿維菌素、掃蛾靈等防治紅蜘蛛,用農用鏈霉素等防治細 菌性穿孔病,用多霉清等防治褐腐病。
[0046] 控長促花 控水控氮,增施憐鐘肥。7月中旬始每半月葉面噴施一次0.3%棚砂和0.3%憐酸二氨鐘和 光合葉面微肥,直至10月上旬為止;每月結合誘水施一次果樹專用肥,畝用量50千克,連施 Ξ次;9月上中旬將果樹專用肥適當滲施棚砂、過憐酸巧等施入,施肥后立即誘透水。此期應 適當控水,若±壤墻情好,一般不誘水;雨季注意排潰。
[0047] 拉枝是控旺促花的有效措施,此期應繼續拉枝開角,使枝條協調分布,角度適宜, 并適當控制二、Ξ次梢的生長,摘屯、促花。
[004引人工補光 為防止桃樹進入自然休眠誘導,需要進行人工補光,為桃樹創造長日照環境條件。
[0049] 人工補光起止時間:8月底、9月上旬~11月上旬(花芽萌動后可停止補光)。
[0050] 單日補光時間:一般依據外界日照情況,于日落前1小時開始補光,共計3小時。
[0化1 ] 人工光源選擇:可用白識燈(40-100W)和普通日光燈(40-80W);如有條件,可采用 生物效能燈進行補光,效果更好。
[0052]人工燈源設置:單棟日光溫室可設立東西方向兩排人工光源。靠近北側內墻一排 光源,設置于北側第二株樹體上方;靠近南側屋面角一排光源,設置于南側第Ξ株樹體上 方;燈源距離樹頂端約50cm左右,相鄰兩排燈源的距離4.0~5. Om。
[0化3] 5.7覆蓋棚膜 于9月20日左右覆蓋棚膜,塑料薄膜采用消霧無滴聚乙締薄膜。覆蓋后,白天加大風口 放風降溫,使得白天溫室內氣溫不超過25°C;夜間依據自然溫度決定是否下放保溫層,一般 外界夜間溫度低于15°C時便可覆蓋保溫層。
[0054] 修剪防郁閉 在人工補光過程中,要加強修剪防止樹體郁閉。去除背上擋光直立枝和擋光大枝,疏除 過密枝條;應遵循"疏枝為主,長留長放"的原則,長放中長果枝,短截下垂細弱果枝,疏除無 花強營養枝、病蟲枝、競爭枝。
[0055] 升溫促成生產 于10月中旬開始促成生產,晚上加蓋保溫層,白天注意防止溫度過高。
[0化6] 溫濕度管理 溫濕度管理最為關鍵的時期花期。花期,應保持"適溫低濕"的環境,即氣溫白天22-25 °C,夜間12-15°C為宜,空氣濕度W45%左右為宜。此期要防止晝夜溫差過大(晝夜溫差不能 超過15°C)現象的發生。
[0057]果實膨大著色期,要求"適溫適濕"的環境,即白天氣溫25-28°C,夜間13-14°C ;空 氣濕度W60-70%為宜。此期要防止高溫傷害現象的發生,白天氣溫不能超過30°C,并適宜加 大晝夜溫差,W有利于提高果實品質。其它生育期對溫濕度要求如下:坐果期,氣溫白天22- 24°C,夜間12°C W上,空氣濕度W50%-60%為宜;硬核期,氣溫白天23-25°C,夜間10-12°C W 上,空氣濕度W60-70%為宜;果實成熟期,氣溫白天25-28°C,夜間12°C W上,空氣濕度W60- 70〇/〇為宜。
[0化引防止二次休眠 開花坐果后初期,由于外界溫度降低和補光的結束,新梢容易產生二次休眠的發生。此 時,新梢停長或者生長緩慢,嚴重影響果實的發育。結合葉面追肥或者單獨全樹噴布2次 20皿01丄-1 GAs+SOumoLL-ie-BA效果較好,兩次噴布間隔時間為7-10天。
[0化9] 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加強授粉與疏花疏果和提高果實品質。
[0060]棚室內空氣濕度大,并且缺乏傳粉媒介,不利于授粉受精。因此要通過花期放蜂、 人工活體授粉、噴施大棚坐果靈"LXL"等技術措施提高坐果率。
[0061 ]疏花疏果能夠調節負荷,增大果個,改善果實品質。花期疏除崎形花、病蟲花、晚開 花、過密花,并于花后Ξ周及時疏除崎形果、小果、病蟲果、過密果、雙果去一,一般長果枝留 果3-4個,中果枝留果2~3個,短果枝留果1個或不留果。果實著色期將下垂果枝吊起,并摘 除遮光葉片,并于此期在墻上掛或地上鋪反光膜,W改善光照條件,促進果實著色。
[0062] 整形修剪 于鈴鏈花期始抹除背上、背下芽、過密及位置不合理芽。當果臺梢長至7~10cm時,摘屯、 控旺,然后連續摘屯、,使之形成盲梢,使果臺梢具有10~12片大葉。其它旺長新梢的處理,無 空間背上旺長梢可直接疏除,密生新梢可適當間除,其余梢當長至10~15cm時連續摘屯、控 旺。花后及時疏除無果枝及無葉果枝,采前四周回縮過旺結果枝,果臺梢前只留一個新梢, 并可適當短截部分新梢。于果實膨大初期對樹體進行絞鎌,W利于增大果個,促進成熟。
[0063] 肥水管理 花前10天±施尿素一次,每666.7平方米施10kg。果實第一次膨大初期和硬核末期進行 追肥,株施0.15kg果樹專用肥,并誘小水。花后兩周開始葉面噴肥,每10-15天一次噴施0.3% 尿素和0.3%憐酸二氨鐘和光合微肥等,直至果實著色期,果實著色期葉面噴肥改為每半月 一次噴施0.3%憐酸二氨鐘和光合微肥等;葉幕形成后(大約花后2周左右)進行二氧化碳施 月己,一直到果實采收為止。
[0064] 2 施肥 采用酸堿反應法(稀硫酸+碳酸氨氨),關鍵時期是新梢速長期,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 期和果實成熟期;不提倡全天施肥和單獨下午施肥,每天總的施肥時間不能少于化;提倡連 續施肥,陰雨天停止施肥;C〇2施肥的適宜濃度為600~800 umoLl/i。
[0065] 病蟲害防治 曬蟲:設施果樹芽萌動到開花期,W若蟲危害嫩芽、花蕾、子房等。新梢展葉后,群集于 葉片背面危害。常造成葉片失綠、滯育、卷曲等。防治方法:芽萌動期噴施化蟲嘟類的曬風凈 或撲風曬及晚蟲脈類藥劑進行防治。
[0066] 食屯、蟲:防治方法①刮樹皮,殺死越冬幼蟲。②越冬前在枝權處綁草把誘集幼蟲, 誘使幼蟲在內越冬,春季取下,集中燒死。③用糖醋液誘殺成蟲。④樹上噴菊脂乳油或滅幼 脈Ξ號進行防治。
[0067] 蛾類:危害葉片,造成葉片失綠、干枯。防治方法:①葉芽萌動時噴波美3-5度石硫 合劑。②落花后噴蛾死凈、掃蛾凈乳油及阿維菌素類的海正滅蟲靈等藥劑進行防治。
[0068] 潛葉蛾類防治方法:①秋季落葉后,徹底清除落葉,集中燒毀,消滅越冬蛹和幼 蟲。②噴灑農藥:成蟲發生期和幼蟲解化時,噴灑滅幼脈3號或殺鈴脈或滅掃利乳油或氯氨 菊醋乳油。
[0069] 桑白介殼蟲:①人工刮治。在介殼蟲尚未大量危害之前,在春季芽萌前把蠟殼和蟲 體刮掉、燒毀。②藥劑防治。5月上中旬樹上噴菊馬乳油。③6月份結合防治曬蟲噴相應的殺 蟲劑。
[0070] 桃紅頸天牛:①成蟲出現期,捕捉成蟲;②幼蟲解化后,經常檢查枝干,發現蟲糞 時,即將皮下的小幼蟲用鐵絲鉤殺;③成蟲發生前,在枝干上涂白涂劑(生石灰10份,硫橫1 份,食鹽0.2份,油脂0.2份,水40份),防止成蟲產卵;娘蟲孔施藥:幼蟲蛙入木質部新鮮蟲糞 排出蛙孔外時,清除一下蟲糞,將1粒憐化侶(0.6克劑的1/8~1/4)塞入蟲孔內,然后取粘泥 團壓緊壓實蟲孔。
[0071 ]炭痘病①從樹萌芽到發病期剪除病枝,并于落葉前將呈現卷葉癥狀的病枝剪掉, 集中燒毀,W減少病原;②在萌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可伊除病原。發病重的地區,在 開花前、落葉后和幼果期各噴一次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 液。
[0072] 細菌性穿孔病:①清潔果園,及時清除病枝、病葉和雜草。②做好桃園排水,降低園 內濕度。③發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可噴硫酸鋒石灰液(硫酸鋒0.5千克、消石 灰2千克、水120干克或硫酸鋒0.5千克、消石灰0.5千克、水50千克比例配置)。也可在生長期 噴代森鋒500倍液,或落花后15天到8月間每隔15天噴1次0.3~0.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65% 代森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0073] 瘡癡病:①休眠期修剪時,徹底剪除病枝,消滅病原。②萌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 合劑,伊除病原,可W減輕初侵染的程度。③生長期噴布保護劑。于落花后1周至采前半月, 每隔15天噴布一次0.3~0.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5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65 %代森 鋒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④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栽植密度合理,減少枝葉量,防止樹冠 交接,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濕度,造成不利于病菌侵染的環境條件。
[0074] 褐腐病:①及時清除園內病殘體,減少病源。②通風透光,降低棚室濕度。③在開花 70 %左右及果實近成熟時噴大生M-45或世高或甲托防治。
[0075] 流膠病①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樹勢健壯,提高樹體抗病力。②結合修剪,剪除病死 枝干燒毀,并及時做好枝干害蟲的防治,減少傷口。③刮除病斑,扣棚升溫時刮除病斑,并用 內吸性的殺菌劑如多霉清等涂抹傷口,再外涂波爾多漿保護。④發病較重的棚室,發芽前, 全面噴灑多霉清,生長期可結合果實病害的防治,噴布世高或多菌靈等防治,在噴殺菌劑 時,應注意全面噴濕主干和大枝,W保護枝干,防止病菌侵入。
[0076] 越夏更新 5.16.1采后選擇性回縮 果實采收后,及時進行選擇性回縮更新,疏除所有輔養枝;主枝在距基部1/2-1/^3處縮 剪至方位適當分枝處;枝組縮剪至基部分枝處,留1-2個分枝或全部疏除;對所留枝梢疏除 過密、背上無空間梢及背下梢,保留部分平斜中庸中短枝不截(約占總枝量的20%左右),當 新梢長成后可將運部分枝條的過密者疏除,其余新梢留2-4個芽短截。
[0077] 5.16.2斷根處理 回縮更新后立即斷根,施肥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優質有機肥Ξ方并混加200kg新型多 功能生物有機肥和40kg尿素,W調節地上地下平衡并及時補充樹體損耗的營養,減輕或防 止黃化現象的發生;施肥后立即誘透水。
[007引 5.16.3排水防潰 雨季注意排水防潰。
[0079]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 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 保護犯i圍。
【主權項】
1. 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低需冷量桃品種進行栽培,然后在8 月底、9月上旬-11月上旬進行人工補光,花芽萌動后可停止補光,每日補光時間依據外界日 照情況,于日落前1小時開始補光,共補光3小時;開花坐果后初期,結合葉面追肥或者單獨 全樹噴布2次20umol .L-1 GA3+20umol .L-k-BA效果較好,兩次噴布間隔時間為7-10天。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需冷量桃品 種設置為需冷量在500C.H以下的短休眠期桃樹品種。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補光時人工燈 源設置方式為:單棟日光溫室可設立東西方向兩排人工光源,靠近北側內墻一排光源,設置 于北側第二株樹體上方;靠近南側屋面角一排光源,設置于南側第三株樹體上方;燈源距離 樹頂端約50 cm左右,相鄰兩排燈源的距離4.0~5. Om。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補光時光源可 選擇白熾燈40-100W、普通日光燈40-80W或生物效能燈中的任一種。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施桃無休眠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工補光過程 中,要加強修剪防止樹體郁閉,去除背上擋光直立枝和擋光大枝,疏除過密枝條;應遵循"疏 枝為主,長留長放"的原則,長放中長果枝,短截下垂細弱果枝,疏除無花強營養枝、病蟲枝、 競爭枝。
【文檔編號】A01G7/06GK105875315SQ201410809985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
【發明人】高東升, 肖偉, 李玲, 陳修德, 李冬梅
【申請人】山東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