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鱗翅目昆蟲誘捕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發明涉及農林鱗翅目害蟲的誘捕,對現階段市場銷售的三角形粘膠誘捕器進行創新性改進,使用更加方便快捷,捕蟲效率更高。
【背景技術】
[0002]三角形誘捕器是一種裝置簡單,使用便捷的昆蟲誘捕器,廣泛的應用于農林業中小菜蛾、蘋果蠹蛾、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豆莢螟、稻縱卷葉螟、亞洲玉米螟、谷斑螟、棉鈴蟲、金紋細蛾、茶尺蠖等鱗翅目害蟲的誘捕。
[0003]目前使用的三角形誘捕器基本以PP板或PVC板為材料,裁成大小適中的長方形后再將其折分成三塊小長方形,使用時沿折痕折起形成一個空心三棱柱。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以塑料板作為材料,堅硬、防水、輕便,但是在太陽下暴曬下,很容易老化,使用壽命較短。2.在放置或者更換底部粘蟲板時需要使用回形針或活頁夾固定,否則容易滑脫,增加了工作量。3.由塑料圍合成的空心三棱柱兩邊通透,容易使引誘來的害蟲逃脫。4.雨水易從縫隙滲漏到誘捕器內。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誘捕器從材質與細節兩個方面改進了現階段使用的三角形誘捕器的缺陷與不足。達到了使用便捷,誘捕的成功率提高,成本更加低廉環保的效果。
[0005]淋膜紙板輕便、防水、耐曬,未折疊使用時為長方形,折疊使用后為空心三棱柱形。折疊成三棱柱后可用紙扣扣起來從而增加了穩定性;在紙板中間部位鉆有小孔方便置入鐵絲從而連接誘芯并且易固定不會產生滑動;長方形紙板的長邊上設計了 6個可折起的梯形,沿折痕折起組裝成三角形誘捕器后,紙板邊緣向內折入,因為淋膜紙本身的硬度,彎曲后可保持不形變,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空間,即可阻止飛入昆蟲逃出,也可阻止底層的粘蟲板滑落,提高了害蟲誘捕率以及底層粘膠板填裝的更換效率。
[0006]本實用新型誘捕器規格:長:30-60厘米;寬:18-30厘米;高:9~20厘米。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誘捕器平面展開圖1.小孔,2.痕跡線,3.PE淋膜離型紙,4.粘蟲板;圖2是粘蟲板示意圖,使用誘捕器時需要在誘捕器內放入粘蟲板;圖3是誘捕器使用時的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本實用新型誘捕器以厚度為0.5-2.0mm的綠色或白色淋膜紙為材料,整體呈長方形紙板;沿紅色預先壓好的痕跡線2將紙板折起,形成空心三棱柱;將粘蟲板4撕掉PE淋膜離型紙3后放進空心三棱柱內;長側邊多處窄長的長方形同樣以虛線痕跡線為基準折起并依靠淋膜紙的硬度將其壓進空心三棱柱內形成擋板,可起到固定粘蟲板并阻止飛入三棱柱內的蟲子再逃出去的作用;寬側邊的長方形沿痕跡線折下后可起到防止雨水直接滲漏至誘捕器內;最后用鐵絲或線穿過小孔1可懸掛于樹枝或其他支撐桿上;其中寬側邊中間的小孔是放置誘芯的位置。
[0010]本實用新型誘捕器外觀簡約,材質環保,細節處理得當,彌補了以往使用的三角形誘捕器設計過于簡單而導致的實驗數據偏差與制作成本的浪費。
[0011]本實用新型三角形誘捕器的有益效果是:誘捕成功率提高、有效防水防塵防暴曬、生產成本低廉、使用范圍廣,符合害蟲綜合防治的綠色環保、生態防治理念。
【主權項】
1.一種鱗翅目昆蟲誘捕器,其特征是:未折疊使用時為長方形,邊緣有可折疊的平面空間,使用厚度0.5-2.0mm淋膜紙制作,防水,耐曬,折疊使用后為空心三棱柱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鱗翅目昆蟲誘捕器,其特征是:紙板邊緣向內折入,形成一個半封閉空間,即可阻止飛入昆蟲逃出,也可阻止底層的粘蟲板滑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鱗翅目昆蟲誘捕器,其特征是:長:30-60厘米;寬:18-30厘米;高:9-20厘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鱗翅目昆蟲誘捕器是一種裝置簡單,使用便捷的昆蟲誘捕器,廣泛的應用于農林業中小菜蛾、蘋果蠹蛾、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豆莢螟、稻縱卷葉螟、亞洲玉米螟、谷斑螟、棉鈴蟲、金紋細蛾、茶尺蠖等鱗翅目害蟲的誘捕。未折疊使用時為長方形,邊緣有可折疊的平面空間,使用厚度0.5-2.0mm淋膜紙制作,防水,耐曬,折疊使用后為空心三棱柱形。本實用新型使得誘捕成功率提高、有效防水防塵防暴曬、生產成本低廉、使用范圍廣,并符合害蟲綜合防治的綠色環保、生態防治理念。
【IPC分類】A01M1/02, A01M1/16
【公開號】CN204969069
【申請號】CN201420833047
【發明人】張晴雪, 靳秀芳, 張媛媛, 劉志韜, 溫秀軍, 孫朝輝, 崔艮中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