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溫室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溫室種植已成為一種主流產業,在溫室農業技術中采用的水循環控制技術也比較多,但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在現有技術中采用的水循環控制裝置比較簡單,利用吸水栗進行抽水進行水體循環,在循環過程中由于水體揮發需要進行補水,傳統的循環裝置在補水時直接在育苗床內補水,補水量難以控制,而且在需要對水體進行礦物增加時也只能在育苗床內進行增加,使水中含礦物質量不均勻;另一方面傳統的水循環裝置沒有控溫裝置,對水體的溫度控制比較缺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
[0004]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包括育苗池本體,所述育苗池本體內設置有育苗槽,還包括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包括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的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育苗池壁夾層內加熱管,所述加熱管連接有溫控管路,所述溫控管路包括溫控注水管、溫控出水管、補水箱,所述溫控注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入口相連接,所述溫控出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出口相連接,所述溫控注水管或溫控出水管上設置有溫控水栗,所述溫度傳感器、溫控水栗均與控制器相連接。
[0005]其中,還包括水循環裝置,所述水循環裝置包括循環水出水管、循環水注水管、儲水箱以及水栗,所述循環水出水管的一端與育苗池本體的下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儲水箱相連接,所述循環水注水管的一端與儲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育苗池本體內連通,所述循環水出水管或循環水注水管上設置有水栗,所述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設置有水位監測器,所述水位監測器、水栗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
[0006]其中,所述循環水注水管與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的注水分布管相連通,所述注水分布管繞育苗池本體內側四周壁設置,其上均勻分布多個出水孔。
[0007]其中,還包括補水裝置,包括水位監測器、補水箱、補水管路,所述補水箱的位置高于育苗池本體的位置,水位監測器設置于所述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補水管路一端與補水箱連接,另一端與育苗池本體內連接,所述水位監測器與控制器連接。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溫控裝置,當育苗池本體內的水溫低于要求時,控制器控制加熱管通過水循環加熱,當滿足要求時,停止加熱,包括水循環裝置,在水循環情況下,育苗池效果較好,包括注水分布管結構,從而使得注入的水,均勻地分布到池內,不會造成水溫不均勻,包括補水裝置使得當水位較低時,自動進行補水。
【附圖說明】
[0009]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補水箱,2-溫控注水管,3-循環水注水管,4-儲水箱,5-水栗,6-循環水出水管,7-育苗池本體,8-水位監測器,9-加熱管,10-注水分布管,11-育苗槽,12-第一電磁閥,13-溫控出水管,14-第二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2]應當說明的是,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和用于表達“連接”的詞語,如“相連接”、“相連”等,既包括某一部件與另一部件直接連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過其他部件與另一部件相連接。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包括育苗池本體,所述育苗池本體內設置有育苗槽,還包括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包括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的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育苗池壁夾層內加熱管,所述加熱管連接有溫控管路,所述溫控管路包括溫控注水管、溫控出水管、補水箱,所述溫控注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入口相連接,所述溫控出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出口相連接,所述溫控注水管或溫控出水管上設置有溫控水栗,所述溫度傳感器、溫控水栗均與控制器相連接。
[0014]其中,還包括水循環裝置,所述水循環裝置包括循環水出水管、循環水注水管、儲水箱以及水栗,所述循環水出水管的一端與育苗池本體的下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儲水箱相連接,所述循環水注水管的一端與儲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育苗池本體內連通,所述循環水出水管或循環水注水管上設置有水栗,所述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設置有水位監測器,所述水位監測器、水栗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
[0015]其中,所述循環水注水管與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的注水分布管相連通,所述注水分布管繞育苗池本體內側四周壁設置,其上均勻分布多個出水孔。
[0016]其中,還包括補水裝置,包括水位監測器、補水箱、補水管路,所述補水箱的位置高于育苗池本體的位置,水位監測器設置于所述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補水管路一端與補水箱連接,另一端與育苗池本體內連接,所述水位監測器與控制器連接。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溫控裝置,當育苗池本體內的水溫低于要求時,控制器控制加熱管通過水循環加熱,當滿足要求時,停止加熱,包括水循環裝置,在水循環情況下,育苗池效果較好,包括注水分布管結構,從而使得注入的水,均勻地分布到池內,不會造成水溫不均勻,包括補水裝置使得當水位較低時,自動進行補水。
[0018]平時工作時,水循環裝置自動運行,溫控以及補水裝置不運行,當需要溫控運行時候,運行溫控裝置,當需要補水時,運行補水裝置。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池本體,所述育苗池本體內設置有育苗槽,還包括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包括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的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育苗池壁夾層內加熱管,所述加熱管連接有溫控管路,所述溫控管路包括溫控注水管、溫控出水管、補水箱,所述溫控注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入口相連接,所述溫控出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出口相連接,所述溫控注水管或溫控出水管上設置有溫控水栗,所述溫度傳感器、溫控水栗均與控制器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循環裝置,所述水循環裝置包括循環水出水管、循環水注水管、儲水箱以及水栗,所述循環水出水管的一端與育苗池本體的下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儲水箱相連接,所述循環水注水管的一端與儲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育苗池本體內連通,所述循環水出水管或循環水注水管上設置有水栗,所述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設置有水位監測器,所述水位監測器、水栗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水注水管與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的注水分布管相連通,所述注水分布管繞育苗池本體內側四周壁設置,其上均勻分布多個出水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補水裝置,包括水位監測器、補水箱、補水管路,所述補水箱的位置高于育苗池本體的位置,水位監測器設置于所述育苗池本體內側壁上,補水管路一端與補水箱連接,另一端與育苗池本體內連接,所述水位監測器與控制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溫控裝置的作物育苗池,包括育苗池本體,所述育苗池本體內設置有育苗槽,還包括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包括設置于育苗池本體內的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育苗池壁夾層內加熱管,所述加熱管連接有溫控管路,所述溫控管路包括溫控注水管、溫控出水管、補水箱,所述溫控注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入口相連接,所述溫控出水管的一端與補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加熱管的出口相連接,所述溫控注水管或溫控出水管上設置有溫控水泵,所述溫度傳感器、溫控水泵均與控制器相連接。通過設置溫控裝置,當育苗池本體內的水溫低于要求時,控制器控制加熱管通過水循環加熱,當滿足要求時,停止加熱。
【IPC分類】A01G9/24, A01G9/16
【公開號】CN204994359
【申請號】CN201520556673
【發明人】張海波
【申請人】天津市月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