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谷子聯合收獲機及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農作物收獲技術領域,尤其設及一種用于谷子收獲的聯合收獲機 及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近幾年,隨著國產優質雜交谷子的推廣和市場對雜糧消費需求的大幅增加,谷子 生產開始得W重視和擴大,農民的生產收益和種植積極性也大大提高。然而,目前影響谷 子生產最大的"瓶頸"當屬收獲,近兩年雖有幾家企業一直都在進行谷子機械聯合收獲的探 索,但都不順利。成熟的谷穗低垂相互絞纏性大,割臺兩側絞穗嚴重;谷子大穗包含了無數 的小穗,脫粒小穗困難;谷穗穗骨易被擊碎,增加谷粒清選難度,運也是至今尚未有成熟的 谷子聯合收獲機投放市場的主要原因。再說,谷子有后熟作用,且有相當面積還種植在收 割機上不去的半山坡上,故傳統的谷子收獲都采用的是分段收割、場上石磅娠壓的方式。為 解決運一瓶頸,有個別企業正嘗試采用將傳統小麥聯合收割機稍加改進而直接用于收獲谷 子,但仍未取得較理想的效果,特別在割臺掉穗、清選損失、含雜率等問題上相對突出,不能 被廣大農民所接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控制割臺掉穗,兼揉磋與打擊于一體,能聯 合收獲的適應谷子等小巧粒脫粒的谷子聯合收獲機及其系統。
[0004]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谷子聯合收獲機,包括用于分段收獲的撿 拾臺、喂入輸送部、脫粒分離部、谷物清選部、粉碎排草部、集糧卸糧部、底盤行走部,在底盤 行走部的前方設置有用于聯合作業的撿拾臺,撿拾臺的后部與喂入輸送部連接;所述喂入 輸送部后端與脫粒分離部較接;所述底盤行走部的后方設置有上下布局的脫粒分離部與谷 物清選部;所述粉碎排草部設置于脫粒分離部、谷物清選部的右側,與脫粒分離部聯成一 體;
[0005] 所述撿拾臺包括撿拾機架、撿拾器、螺旋輸送攬龍、撥禾輪、傳動機構;所述撿拾器 位于所述撿拾機架的正前方,并通過加強連接板與所述撿拾機架連接;所述螺旋輸送攬龍 橫邸在所述機架后方而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撥禾輪轉動支承在經由橫向安裝在撿拾機架 的后側橫梁上;所述傳動機構分別與所述撿拾器、所述螺旋輸送攬龍、所述撥禾輪傳動連 接;
[0006] 所述脫粒分離部包括脫粒箱體、前脫粒滾筒、后脫粒滾筒、前分離篩、后分離篩、過 渡分離篩、前脫粒頂蓋、后脫粒頂蓋、W及為所述前脫粒滾筒和所述后脫粒滾筒提供動力的 動力機構;所述前脫粒滾筒和所述后脫粒滾筒橫邸在所述脫粒箱體內,且兩者之間隔斷,所 述前脫粒滾筒與所述后脫粒滾筒之間設有交接口E;所述前分離篩位于所述前脫粒滾筒的 正下方且外包于所述前脫粒滾筒;所述后分離篩位于所述后脫粒滾筒的正下方且半包于所 述后脫粒滾筒靠近所述前脫粒滾筒的前段;所述過渡分離篩的前側與所述前分離篩的后側 對接,所述過渡分離篩的后側與所述后分離篩的喂入口F對接;所述前脫粒頂蓋安裝在所 述前脫粒滾筒上,所述后脫粒頂蓋安裝在所述后脫粒滾筒上;
[0007] 所述谷物清選部包括清選框架、前風機、往復振動篩、W及使所述往復振動篩振 動的振動機構;所述前風機設置在所述清選框架內的前上方;所述往復振動篩為雙層振動 篩,安裝于所述清選框架內的后上方。
[0008]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撿拾器包括支撐安裝部、撥禾喂入部、左支撐傳動部、 右支撐傳動部、防纏部;所述支撐安裝部橫邸在所述撿拾機架上;所述左支撐傳動部與所 述撥禾喂入部傳動連接,且經所述加強連接板固定在所述支撐安裝部左側而與所述撿拾機 架左側連接;所述右支撐傳動部與所述撥禾喂入部傳動連接,且經所述加強連接板固定在 所述支撐安裝部右側而與所述撿拾機架右側連接;所述防纏部一端設置在所述支撐安裝部 上,其另一端與所述撥禾喂入部留有間隙。
[0009]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撥禾喂入部包括彈黃撥齒、齒桿、轉臂焊合件、軸承、撥 禾轉動件;所述撥禾轉動件與所述左支撐傳動部同軸屯、設置且分設在所述撿拾機架兩側; 所述齒桿與所述軸屯、平行而與所述撿拾機架兩側的所述撥禾轉動件連接;所述彈黃撥齒設 置在齒桿的圓周面上;所述轉臂焊合件一端與所述齒桿轉動連接,其另一端上設置有所述 軸承。
[0010]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左支撐傳動部包括皮帶輪、傳動箱體、兩個相互曬合且 其中一個與所述左支撐傳動部同軸屯、設置的齒輪;所述傳動機構依次傳動連接所述皮帶 輪、所述齒輪、所述撥禾喂入部;所述傳動箱體內設置有與所述撥禾喂入部傳動連接的凸輪 槽,W使所述撥禾喂入部在撿拾過程中呈撿拾T、升舉R、卸草W、空行V四個階段的非圓周運 動。
[0011]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凸輪槽的對稱中屯、線X呈向前方傾斜,并與水平基準 面A所成角度;糜在50度至60度之間。
[0012]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傳動箱的中屯、Y到水平基準面A的距離h設置為不低 于 240mm。
[0013]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螺旋輸送攬龍包括螺旋筒體、偏屯、伸縮撥齒機構;所述 螺旋筒體包括具有左旋葉片的筒體和具有右旋葉片的筒體;在具有左旋葉片的筒體和具有 右旋葉片的筒體之間設置有偏屯、伸縮撥齒機構;所述傳動機構經輸入鏈輪依次傳動連接所 述具有右旋葉片的筒體、所述偏屯、伸縮撥齒機構、所述具有左旋葉片的筒體。
[0014]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具有右旋葉片的筒體內設置有輸入軸;具有左旋葉片的筒 體內設置有固定半軸;所述偏屯、伸縮撥齒機構包括偏屯、軸、撥齒座、伸縮撥齒、拐臂;所述 偏屯、軸的兩端均通過拐臂分別連接所述輸入軸和所述固定半軸;所述伸縮撥齒的一端與所 述撥齒座較接,其另一端通過球較伸出筒體外。
[0015]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撥禾輪包括撥禾輪支撐桿、撥禾輪軸、固定幅盤、活動 圓盤、帶有彈性撥齒的撥禾桿、油缸;油缸升至最高時,撥禾桿所插入彈性撥齒最低位置的 齒尖距撿拾器的防纏部大于370mm;油缸升至最低時,撥禾桿所插入撥禾齒最低位置的齒 尖剛好能觸碰到撿拾器的防纏部。
[0016]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前脫粒滾筒包括左右朝向的前滾筒軸、鍵連接于前滾 筒軸兩側的幅盤、周向均布連接于幅盤上的多根前脫粒齒桿和固定于前脫粒齒桿上的前紋 桿;所述前脫粒齒桿包括前齒桿、前齒桿兩側向下突出的前齒桿連扳、向上突出的前支撐 座、右側向上突出的多個脫粒齒;前紋桿固定在前脫粒齒桿的支撐座上。
[0017]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后脫粒滾筒包括左右朝向的后滾筒軸、鍵連接于后滾 筒軸兩側的幅盤、周向均布連接于幅盤上的多根后脫粒齒桿W及固定于后脫粒齒桿上的后 紋桿;所述后脫粒齒桿包括后齒桿、后齒桿連扳、后支撐座、后脫粒齒W及高度高于后脫粒 齒的排草齒;后紋桿固定在后脫粒齒桿的支撐座上,安裝后紋桿最高點與右側脫粒齒的齒 尖同局。
[0018]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前分離篩為凹面朝上的由前篩條與前鋼絲圍成的篩格 結構,所述篩格結構的網格不大于40mm災10mm,且內弧面與前脫粒滾筒內的最近距離hi不 大于13mm。
[0019]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后分離篩為凹面朝上的由后篩條與后鋼絲圍成的篩格 結構,所述后篩條與后鋼絲圍成的網格從谷物收割方向至脫粒方向的Ξ分之二至四分之Ξ 段為揉磋段,網格大小不大于50mm茲10mm;余下的Ξ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段為擊打段分離 段,網格大小大于50mm:妓12mm且小于50mm.旅15mm,內弧面與后脫粒滾筒最近周間距h2不 大于16mm。
[0020]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前脫粒頂蓋包括W前脫粒滾筒軸屯、為中屯、旋轉的覆蓋 整個滾筒的向上隆起的前隆罩頂板、設置在隆罩頂板右內側向下延伸的多條并列排列的與 滾筒軸線成夾角的導草板條;所述后脫粒頂蓋包括W后脫粒滾筒的軸屯、為中屯、旋轉的覆蓋 整個滾筒的向上隆起的后隆罩頂板,與設置在隆罩頂板內側向下延伸的多條等距并列排列 的與滾筒軸線成夾角的后導草板條。
[0021]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前脫粒滾筒的前紋桿與后脫粒滾筒的后紋桿具有旋轉方向 相反的紋路。
[0022]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交接口E的寬度e設置為不小于前滾筒長度k的二分 之一;所述喂入口F的寬度f與交接口E的寬度e相等。
[0023]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往復振動篩包括篩框、網框焊合件、上編織篩、下編織 篩、逐稿板;所述網框焊合件與所述上編織篩組合后安裝在所述篩框的上部;下編織篩設 置在所述篩框的下部;所述逐稿板設置在所述篩框內部后端,其最上端高出篩框尾部的后 側板。
[0024]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逐稿板前上方還設置有向后傾斜40度-50度的擋板。 [002引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上編織篩的網孔中屯、規格為12mm>: 12mm至14mmX 14mm;和/或,所述下編織篩的網孔中屯、規格不大于6. 3mm6. 3mm。
[0026]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篩框的兩外側后端還設有可安裝軟皮的向前傾斜30 度-50度的側翼板。
[0027]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谷子聯合收獲系統,包括上述谷子聯合收 獲機,W及控制所述谷子聯合收獲機運行的控制裝置。
[0028] 本實用新型具有W下有益效果:
當前第1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