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開發的產品,其原料亞麻籽是一種陸生植物,俗名壁虱胡麻,屬于亞麻屬亞麻科。它作為人類必需的營養物質,用現代工業的方法,經過不同的配方組合,以強化的乳狀液及其干燥后的粉末結晶體為基本產品,應用到某些食品和軟飲料之中。
中國歷代中醫把亞麻籽作為藥物。《本經逢原》谷部指出亞麻微溫,無毒,性潤入陽明經,專于解散風熱濕毒。《藥用植物學》指出亞麻補益肝腎,祛風潤燥。是否古代民間有人食用,古藉沒有明確的考證。
目前國內外,主要用亞麻籽炸油,然后用于油漆、油墨等工業和供產地作為食用油脂。由于亞麻籽油富含多不飽合脂肪酸,在儲存和烹調加熱中極易氧化變味,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成份,故難形成美味佳油。國外有廠家從亞麻籽油中提出α-亞麻酸做成藥品。美國有個面包師把亞麻籽成份放入面包里。國內有的地區用亞麻籽炒食。
亞麻籽主要營養成份是ω-3系列脂肪酸α-亞麻酸,它在陸生生物中含量最高,每100g亞麻籽油含α-亞麻酸48g,而每100g大豆油中含α-亞麻酸8g,和亞麻籽比α-亞麻酸含量降低6倍,由于食物鏈的中斷,人類從陸生生物中很少吃到富含ω-3系列的脂肪酸。
海生生物中ω-3系列脂肪酸EBA和DHA,俗稱魚油,雖然比α-亞麻酸直接作用于人體。但魚類食物資源并不豐富,加之魚類及魚油產品易于氧化,污染嚴重,價格昂貴。許多富含ω-3系列脂肪酸的海洋資源開發緩慢。人類遠不能從海洋中獲取此類充足的營養。
分析亞麻籽沒有作為食品加以普及,其原因是它存在四大缺點其一,它含有氰甙,水解后產生氫氰酸,使人中毒;其二,它含有活性很強的脂肪氧化酶,在加工中極易變味;其三,它極難脫殼;其四,它本身的氣味不佳,一般方法不易脫臭和調味。為使亞麻籽變為人人可以接受的食品和軟飲料,本發明通過使亞麻籽首先成為一種產品,其次是制造這種產品的方法這兩個方面的開發來實現的。
怎樣使它成為一種產品呢 這就需要將亞麻籽加工成一種強化的乳狀液及其干燥后的粉末結晶體。這樣首先可以解決亞麻籽的脫毒、脫酶、脫殼、脫臭;其次方便了對亞麻籽的品質改良,需要在這種乳狀液中加入九類添加劑,其中七類添加劑為天然成份,同時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再次方便了亞麻籽和其它成份的配方重組,形成營養功能和風味各異的軟飲料。這些成份是①動物和植物蛋白;②果汁和蔬菜汁;③生物和礦物的營養抽取物;④天然和化學合成的風味劑;⑤滋補類中藥;最后它不僅可以生產出液態或固態的飲料,還可以加工成其它食品或成為多種食品的有益成份。諸如冷凍食品、彭化食品、發酵食品、酶制食品以及糖果糕點、果凍果醬、面、粥、飯、酒類及豆腐類等。
為完好的生產出這種強化的乳狀液及其干燥后的粉末結晶體,需要具備一定的加工方法和良好的工藝條件。概括起來要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將帶殼整粒亞麻籽加壓加熱預脫酶脫氣。其二需制備定溫度定PH值定抗氧化劑的研磨水溶液,繼續對亞麻籽脫酶;其三,亞麻籽乳化液需要2-3次加壓、加熱真空脫氣。在滿足上述條件和工藝后,其它程序按目前飲料生產方法相應調整即可。
從營養學上分,脂肪應為三大系列;①飽含脂肪酸和一價不飽合脂肪酸系列;②亞油酸系列;③亞麻酸系列。它們相應的化學結構稱謂是①ω-9系列油酸;②ω-6系列多不飽合脂肪酸;③ω-3系列多不飽合脂肪酸。
我們已知ω-9系列飽合脂肪酸,不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它們是造成人類心腦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風濕類風濕、癌癥的元兇。再來看ω-6系列多不飽合脂肪酸亞油酸,雖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但是它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適量食用可降低血脂,預防現代人的文明疾病;另一方面,多食可損壞人的血管細胞壁,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人類最后認識到ω-3系列多不飽合脂肪酸α-亞麻酸在某些動物體內,包括人體可通過加長碳鏈和脫氫生成同系列更長、更不飽合脂肪酸EPA和DHA,俗稱魚油、腦黃金。臨床醫學已經證明,這一類脂肪酸對于腦神經機能的維持,降低血脂、血壓、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狀況,對風濕類風濕、糖尿病、腫瘤的預防等起了決定性作用。從攝取ω-3系列脂肪酸EPA、DHA最多的愛斯基摩人和日本沖繩人來看,他們是世界上患這一類疾病最少的人群。他們攝入ω-3系列脂肪酸和ω-6系列脂肪酸的比率是4∶1,這個比率其它地區根本達不到。
α-亞麻酸轉化EPA和DHA的過程見下式。
增加α-亞麻酸的攝取時進而增加EPA和DHA的生物合成量。
來自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資料,在一項撥款兩千零五十萬美元尋找抗癌藥物的研究中,第一個證明最有前途的食品就是亞麻籽。在亞麻籽的細胞間質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作木酚素,含量比谷類、豆類等高出100-800倍,木酚素對雌激素具有調整作用。明顯減少預防婦科癌癥和結腸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委員會已經批準亞麻油等含α-亞麻酸高的保健食品可能有下述8個方面的益處①降低高血脂、膽固醇;②預防腦中風和心肌梗塞;③防止心絞痛發生;④降低高血壓;⑤輔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⑥輔助治療多發性硬化;⑦用于皮膚病和濕疹;⑧癌癥的預防和治療。
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實施例一、基本配方(1)亞麻籽;(2)大豆磷脂3%;(3)甜葉菊糖甙或蔗糖適量;(4)甘露聚糖O.3%-1.0%;(5)檸檬酸(為水溶液PH值4為準);(6)維多酚0.4g/kg;(7)L-抗壞血酸0.005%-0.03%;(8)亞硒酸鉀0.1mg/kg;(9)奶粉4%;(10)LJ1752乳化奶果0.1%+LJ3811黃油香精0.02%;(11)藻酸丙二醇酯0.1%-0.6%;(12)B-胡蘿卜素100-400mg/kg;(13)沒食子酸丙酯O.05g/kg。
本強化乳化液經噴霧干燥后可制成粉末結晶體即固體飲料。
為完成以上強化乳化液的工藝方法(1)亞麻籽需脫酶、脫氣,方法一,將亞麻籽去雜去灰后放進壓力容器內,用0.15Mpa以上壓力,14℃-180℃過熱水蒸氣浮動10S-5min,急速向大氣壓下放出。方法二,將去雜洗凈整粒亞麻籽經彭化機彭化后備用。
(2)制備水溫80℃,加入檸檬酸調PH值3.88,加入沒食子酸脂0.05g/kg的水溶液,將預脫酶脫氣后的亞麻籽降溫至60℃放入水溶液中研磨,粗過濾脫殼。
(3)除風味劑及部分營養劑。放入其它添加劑調制后高速研磨至物料粒度2-4um,用離心分離精濾。
(4)注射蒸氣130℃以上30S加熱殺菌并真空脫臭,真空度控制在26.6-39.9Kpa范圍內。
(5)最后在均質壓力22.5Mpa,溫度80℃條件下均質兩次并加風味劑等即得成品。
將風味劑改成LJ3335巧克力香精0.05-0.05%+可可粉適量即可制成亞麻可可乳。將風味劑改成LJ3185天山密瓜0.1%+LJ1345乳化大白兔0.04%即可制成亞麻密瓜乳。實施例3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填加一定比例的植物蛋白或動物蛋白,適當調整風味劑,即可制成液、固體的亞麻豆乳、亞麻花生乳、亞麻蛋乳、亞麻甲魚乳等。
實施例7以亞麻籽強化乳狀液或粉末結晶體為成份,可配制其它多種食品。例如冷凍食品,彭化食品、發酵食品、酶制食品以及糖果糕點、果凍果醬、面、粥、飯、酒類及豆腐類等。
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1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現有亞麻籽投入工業化生產及民間主要食用方法只限于榨油和制造藥品,本發明的特征是用現代制造軟飲料的方法,在亞麻籽脫毒、脫酶、脫殼、脫臭的同時,加入多種必要的有益成份及添加劑,使亞麻籽成為一種強化的乳狀液,進一步把這種乳狀液干燥后可制成粉末結晶體,使液體和固體可供人直接飲用。
權利要求2在權利要求1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的基礎上,通過相應調整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風味劑而形成的軟飲料。
權利要求3在權利要求1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的基礎上,通過填加一定比例的植物蛋白或動物蛋白而形成的軟飲料。
權利要求4在權利要求1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的基礎上,通過填加一定比例的果汁或蔬菜汁而形成的軟飲料。
權利要求5在權利要求1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的基礎上,通過填加生物的或礦物的功能營養提取物而形成的軟飲料。
權利要求6在權利要求1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的基礎上,通過填加滋補類中藥而形成的軟飲料。
權利要求7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成份配制的冷凍食品,彭化食品、發酵食品、酶制食品以及糖果糕點、果凍果醬、面、粥、飯、酒類及豆腐類食品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亞麻籽的強化乳狀液及其粉末結晶體,亞麻籽在以往的應用中只是榨油和制藥。作為人類營養防病所必要的陸生生物ω-3系列脂肪酸的最好來源,國內外很少在食品上應用,更沒有應用在軟飲料的制造上。鑒于亞麻籽中存在氰甙,水解后生成氰氫酸,食用后易中毒;它又含有脂肪氧化酶,加工中易使脂肪氧化變味;況且它很難脫殼;它本身的氣味不佳,需要進行風味調整。為此本發明以特殊的工藝方法,以軟飲料的形式把它開發出來,使它成為一種強化的乳狀液及其干燥后的粉末結晶體,供人直接食用。還可以和其它食品或營養素相調配,組成風味功能各異的食品和飲料。
文檔編號A23L2/00GK1290492SQ00107878
公開日2001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9日
發明者李南 申請人: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