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用米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營養保健米茶及其制作方法,屬于食品、飲用茶料及其制備
背景技術:
大米是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谷物類食品之一,在很多地方有將大米飯用水泡吃的習慣,特別是在早餐、夜宵等非正餐中,輔以一些小菜,成為一些地方的一道飲食風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簡單的水泡飯也要有所改進,在炎熱的地區或炎熱的季節,如果在傳統的食品中加入一些清涼解暑、清熱解毒的中草藥不但可以食用,還對增進人們的身體健康大有裨益。中國專利申請號99100155.9和00112936.8分別公開了“營養米茶及其制作方法”“米湯飲料”,上述發明均為飲料類,前者需經蒸熟、發酵、冷凍等工序完成,工藝較為復雜,后者提供的熱量有限,不能作為食品食用,都有一定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清涼解暑、清熱解毒作用,口感好,可以作為食、飲兩用的營養保健米茶。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用米茶,它含有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采用如下工序制得a.備料將大米或大麥仁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冷卻至室溫;將金銀花用紗袋分裝;b.煮制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按1∶80~120∶800~1500的配比(重量份)放入鍋中,煮沸10~20分鐘;c.取出金銀花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為進一步增強本發明食用米茶清熱、生津的功效,在所述煮制工序的原料組份中,還配入用紗袋分裝好的蘆根0.8~1.2重量份,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一同煮沸10~20分鐘,然后將蘆根取出;上述食用米茶,所述的大米為秈米。
上述食用米茶,在所述炒制工序后,還設有篩分工序將炒制后的大米或大麥仁用10-12目篩篩過,取篩上物;一種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工序a.備料將大米或大麥仁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冷卻至室溫;將金銀花用紗袋分裝;b.煮制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按1∶80~120∶800~1500的配比(重量份)放入鍋中,煮沸10~20分鐘;c.取出金銀花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上述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在所述煮制工序的原料組份中,還配入用紗袋分裝好的蘆根0.8~1.2重量份,或將蘆根與金銀花同裝于一個紗袋中,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一同煮沸10~20分鐘,然后將蘆根取出;上述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大米為秈米。
上述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在所述炒制工序后,還設有篩分工序將炒制后的大米或大麥仁用10-12目篩篩過,取篩上物;上述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懸空冷卻的容器為陶制容器。
這種食用米茶的成品可水、米分離,飲、食兩用。既可以分而食、飲,又可以混合食用。盛在容器中,上部液體清亮、不渾湯,具有金銀花特有的清香,可以作為飲料飲用;下部的米飯爽口不粘,柔軟甘香,口感好,可以作為主食食用。由于這種米茶加入了金銀花、蘆根等藥用植物,除可以飲食外,還具有一定的健身作用。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主治溫病發熱、斑疹、咽痛、熱毒下痢、癰腫瘡瘍等癥。蘆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之功能,主治熱病煩渴、胃熱、肺熱咳嗽、肺癰、熱淋小便不利等癥。經常食用加入上述米茶,可以清熱解毒、健胃減肥、增進食欲、解除煩熱厭食困擾。
上述米茶在制作過程中,應該選用硬性大米,如秈米等,同時大米經過炒熟后用篩網過篩,去除碎米和米粉,采用上述工藝,可以使大米煮沸后不發粘、不渾湯,口感好、湯色清亮。大米煮沸的時間為10~20分鐘,技術人員以觀察大米米粒開花、米湯呈茶色為度。冷卻時,最好放置在陶制容器中,懸空冷卻(即容器體及底部不接觸地面,吊在空中),這樣可使其冷卻均勻,米茶不粘、不變味。
實施例1稱取原料(重量份)金銀花1秈米100水1100制作方法如下先將秈米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再將炒熟后的秈米用10目的篩網過篩、冷卻至室溫;再按上述配比把用紗包好的金銀花、炒熟的秈米、水入鍋中,常壓下煮沸20分鐘,至米粒開花、米湯呈茶色為度;取出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陶制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實施例2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重量份)金銀花1蘆根1大麥仁120水800將大麥仁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再將炒熟后的大麥仁秈米用12目的篩網過篩、冷卻至室溫;再按上述配比把用紗包好的金銀花、炒熟的大麥仁、水入鍋中,常壓煮沸10分鐘,至米粒開花、米湯呈茶色為度;取出金銀花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陶制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實施例3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重量份)金銀花1蘆根0.8大米80水1500將大米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冷卻至室溫;再將上述用紗包好的金銀花、蘆根及炒熟的大米、水入鍋中,常壓煮沸15分鐘,至米粒開花、米湯呈茶色為度;取出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還可向食用米茶中加入公知的防腐劑,以延長本發明食用米茶的保質期限。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米茶,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采用如下工序制得a.備料將大米或大麥仁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冷卻至室溫;將金銀花用紗袋分裝;b.煮制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按1∶80~120∶800~1500的配比(重量份)配料,煮沸10~20分鐘;c.取出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米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煮制工序的原料組份中,還配入用紗袋分裝好的蘆根0.8~1.2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米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為秈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米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炒制工序后,還設有篩分工序將炒制后的大米或大麥仁用10-12目篩篩過,取篩上物。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米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炒制工序后,還設有篩分工序將炒制后的秈米用10-12目篩篩過,取篩上物。
6.一種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序a.備料將大米或大麥仁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冷卻至室溫;將金銀花用紗袋分裝;b.煮制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按1∶80~120∶800~1500的配比(重量份)配料,煮沸10~20分鐘;c.取出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之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煮制工序的原料組份中,還配入用紗袋分裝好的蘆根0.8~1.2重量份。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之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為秈米。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炒制工序后,還設有篩分工序將炒制后的大米或大麥仁用10-12目篩篩過,取篩上物。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之食用米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懸空冷卻的容器為陶制容器。
全文摘要
食用米茶及其制作方法,屬食品、飲用茶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具有清涼解暑、清熱解毒作用,口感好,可作為食飲兩用的營養保健米茶。技術方案是,其含有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水,采用如下工序制得a.備料將大米或大麥仁用溫火炒熟至深黃色,冷卻至室溫;將金銀花用紗袋分裝;b.煮制將炒熟的大米或大麥仁、金銀花加水煮沸10~20分鐘;c.取出金銀花紗袋,將煮好的米茶盛入容器中,常溫下懸空冷卻,灌裝。其成品水、米分離,上部液體清亮、清香,可以飲料飲用;下部的米飯爽口不粘,柔軟甘香,可作主食食用,口感好。既可將二者混合食用,又可分而食、飲。經常食用可清熱解毒、健胃減肥、增進食欲。
文檔編號A23L2/38GK1484993SQ0314323
公開日2004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日
發明者游林, 游 林 申請人:游林, 游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