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玉米大米高粱麥類彈性筋道面條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機械,隸屬食品機械范疇。準確的講是利用全價玉米、大米、高粱及麥類面粉生產彈性筋道面條的機械。
我們知道,目前社會上所生產銷售的面條機,均采用冷水合面壓制,懸掛涼曬,生產成熟面條的較少。同時,據本發明人了解,淄博市星火技校推出的玉米面條機,盡管出來是熟的,但其工藝是采用去皮、去臍后的玉米淀粉核為加工原料進行面條生產,而使用大米、高粱及麥類面粉則不能生產,它實際上就是原來我國不少地區使用的玉米鋼絲面機,而且所出面條的方法是通過強力擠壓摩擦增溫后由圓形出面頭水平形式擠出,所出的面條均粘合在一起,經涼曬后分條困難。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即能使用玉米、大米、高粱、麥類面粉生產彈性筋道面條,又能使面條垂直性出條后快速分離,適于速食及晾曬的玉米、大米、高粱、麥類面條機。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在本機中,供熱水箱與進出料傳輸筒及端帽連接一體,傳料軸貫穿進出料傳輸筒內,出面頭垂直連接于進出料傳輸筒出面端下部。供熱水箱由外箱及分層板組成,在分層板上,有進水管、出氣水管;進水管位于水箱內分層板后部一角,上端固定在分層板上,頂面與分層板上面形成一平面,下端伸入水箱下層,并形成彎頭;出汽水管位于水箱內分層板出面頭一端上面,并且出汽水管底端連接在分層板上。進出料傳輸筒縱穿供熱水箱熱水膛內,后端處有入料口,傳輸筒出面端下部有可拆式出面頭;被動皮帶輪、定位軸承、傳料軸連為一體,固定于進出料傳輸筒后端法蘭盤上,傳料軸的特征是進料口處的螺紋底面深于出料口處的螺紋底面,以使生產中面粉在傳遞中越向前行空間越小,達到加壓成熟的目的;出料頭位于傳料筒前端下部,通過球閥與傳料筒連接,出面頭分出面頭體、出面板、出面板定位固緊圈,出面板通過出面板定位固緊圈固定在出面頭體上。因玉米、大米、高粱、麥類面粉成熟溫度需100度加熱,與淀粉糊化溫度78度不同,所以本發明利用了三種加壓方式促使面粉成熟,首先水溫加壓加熱,水在水箱中受熱膨脹,由于入水孔進入水箱底部且形成彎頭不能外泄,而出氣、水孔又小,出水量小于水膨脹量,故水在膨脹時,對傳輸筒加熱水壓;其次,由于傳料軸上絲底面自入面孔位置到出面口位置越來越高,間隙越來越小,迫使面粉加速受熱成熟;再由于出料頭配有球閥,調球閥調節把手限制出面量,形成內部面粉漿產生反漿,出面量小于傳送量,對面粉又形成一定壓力,當面進入出面頭后,經堆積后在壓力下漿從出面孔中排出,故而生產出玉米、大米、高粱、麥類彈性筋道面條。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使用玉米、大米、高粱、麥類面粉生產出的面條,不僅熟后即食,富有彈性韌度,而且根與根之間分離,適于晾曬和即食。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水箱結構示意3為本發明傳料軸示意4為本發明出面頭結構示意5為本發明出面板及剖面中1、水箱加水孔;2、水箱;3、水箱分層板;4、進水管;5、出汽、水管;6、傳輸筒;7、進面孔管;8、出面孔管;9、端帽;10、球閥;11、出面頭;12、出面板;13、出面板固緊圈;14、傳料軸;15、傳料軸固位軸承;16、被動皮帶輪;17、皮帶;18、主動皮帶輪;19、電機;20、機架;21、傳料軸進面處螺紋底面;22、傳料軸出面處螺紋底面;23、扁條出面孔;24、圓條出面孔;25、出面頭外絲;26、出面板固緊圈內絲;27、出面頭頂端螺紋。
在圖1中,水箱加水孔1、水箱2、傳輸筒6、進面孔管7、出面孔管8、端帽9連為一體,形成熱水加溫部分及傳輸面料通道。
在圖2中,加熱水箱由水箱2、分層板3、進水管4、出汽、水管5連接在一起,其特征是分層板位于水箱內上側,出汽、水管位于出面孔管8方向分層板上面,而進水管4在水箱的后方,上面與分層板3連接,管身向下延伸至底板處,且彎向一側。
在圖3中,傳料軸14其螺紋自進面孔位置的絲底面21至出面頭方向的絲底面22是斜線上升的,使軸絲底面向出面方向越來越高,其二者差距大于3mm。
在圖4中,出面頭11通過頂端螺紋27與與球閥10相連接,出面頭11通過出面頭外絲25與出面板固緊圈13上的內絲26相連接,將出面板12固定在出面頭下方,形成出面裝置。
在圖5中,出面板有圓條出面板24和扁條出面板23,以供生產中所需使用。
實施實例使用本發明進行玉米、大米、高粱、麥類面粉彈性筋道面條生產,水箱內加入水并加熱后,將合好的面粉糊倒入進面孔7,開動機器,面粉在傳料軸14的推動下,順傳輸筒6向前推進,在水箱2內水熱量的高溫下,加之傳料軸14越來越小的間隙的擠壓而成熟,通過出面球閥10調節,傳送至可卸出面頭11內并堆積,在壓力作用下從出面板12上的扁條出面孔23或圓型出面孔24孔中排出,形成玉米、大米、高粱、麥類彈性筋道面條。
通過本發明生產的面條即可以掛面晾曬又適合入湯即食,面條口感好,具有彈性韌度、耐煮,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大米、高梁、麥類彈性筋道面條機,在機架中,其特征是能夠增加水壓的增溫水箱、傳輸筒、進面孔管、出面孔管相互連接,傳輸筒位于水箱中的水層中間偏上位置;被動皮帶輪、固位軸承、傳料軸相連接,傳料軸絲的部分裝入傳輸筒內,傳料軸上入面口位置的絲底面低于傳料軸出面端位置的絲底面;傳輸筒、調節球閥出面頭相互連接,旋固于傳輸筒出面端下部,出面板由固定圈固定于出面頭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米、高梁、麥類彈性筋道面條機,其附加技術特征是能夠增加水壓的增溫水箱,內有分層板,出汽水管位于出面頭端分層板上部,底部與分層板為一體;進水管位于進面孔端分層板下部,上部與分層板為一體,且下部形成彎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米、高梁、麥類彈性筋道面條機,其特征是傳料軸入面孔位置的絲底面低于傳料軸出面端底絲面,其差距在3mm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米、高梁、麥類彈性筋道面條機,其特征是傳輸筒與出面頭是通過球閥連接在一起的。
全文摘要
玉米、大米、高粱、麥類彈性筋道面條機,在機架中,增溫水箱、傳輸筒、出面頭相互連接;傳輸筒縱穿于水箱膛內。被動皮帶輪、傳料軸固位軸承、傳料軸相互連接后,傳料軸縱穿于傳輸筒之內,與前端的端帽及下部出面頭組合,共同形成一個傳送出料整體。在生產中增溫箱裝置、傳送自動增壓傳料軸及具有球閥調節增壓作用的出面頭共同對玉米、大米、高粱、麥類面粉加壓,使面粉充分成熟。從而生產出適應懸掛晾曬或即食的玉米、大米、高粱、麥類彈性筋道面條。
文檔編號A21C11/20GK1582674SQ20041002423
公開日2005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4日
發明者顏世恩 申請人:顏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