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及其制造方法,屬于保健品制劑的技術 領域。本專利所稱保健品可以為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補充食品、增 強食品、新資源食品、營養品或其它食品形式。
本制劑為提供特殊營養素或具有特定之保健功效,特別加以標示或廣告,而 非以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為目的之食品。
(二)
背景技術:
現有的保健品除少數采用傳統中藥或食品的制劑方法, 一般均采用西藥的制 劑方法,如膠囊、片劑、口服液、沖劑、顆粒劑等口服制劑。保健品的主成分來 源廣泛、差異性大,消費者多為健康或亞健康人,對于口感及方便性的需求遠遠 高于藥品,采用西藥的制劑方法往往由于載藥量的限制及口感、便利性的局限, 難以滿足對保健品的要求。
中國傳統的保健品種類繁多,常用的如酸梅湯、梨膏、涼茶、龜芬膏等不勝 枚舉。酸梅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祌,常飲確可 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龜苳膏是廣西梧州的傳 統藥膳,已有200多年歷史,主要以龜板、土茯苓為原料,具有清熱祛濕、潤肺止 咳、去暗瘡、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秋梨膏傳為魏征所創,過去是宮廷內專用藥 品后流入民間,其味酸甜、性寒涼,能生津、止渴、潤肺、清心、利腸解毒,是 北京傳統特產;涼茶是嶺南當地傳統保健品,具有秋冬防燥、春夏祛暑濕之功效。 這些傳統保健品也需要新的制劑載體有效傳承,以滿足服用便利性、產品新穎性 及口味不斷提升的消費新需求。
中國將花卉作為食品由來已久,它對人體有獨特的營養、美容和醫療價值,
5據現代營養學家測定證明,花朵大多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而且 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鋅、鐵、鉀等微量元素,而且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化學 素,又富含大量氨基酸和維生素。已發現300多種鮮花的香味中含有不同殺菌素, 其中許多是對人體有益的,不同的花香對不同的疾病有輔助治療功效。目前花卉 的產品深度研發不足,鮮有口服保健品能夠同時保留并體現花卉的色香味,產品 檔次及口味、便利性又能夠滿足現有的消費水平。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 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消費者普遍使用方法均為沖水飲茶湯或飲用包裝茶 飲料,固體化的使用方式較為少見。由于茶葉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液體化 飲茶的方式往往會使一部分有益成分損失。茶的固體化食用是對現有液體化飲茶 的有益補充,且攜帶更為方便。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 服之神仙。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國外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 的提高,"食金之風"重又吹來,國內已批準為新資源食品,除少數金箔酒面市 其他固體制劑少見。
口腔速釋劑型作為一種新型制劑方式,以其獨特的優越性將會越來越受到消 費者的喜愛。這種制劑不需水送服,在口內遇到唾液迅速溶解,給一些吞咽功能 不好和取水不便的病人服藥提供了方便,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此類劑型可迅速 崩解及溶解,起效快,提高了功效成分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減少對食管和胃腸 道的刺激作用。
目前口腔速釋制劑包括口腔速溶制劑及口腔速崩制劑兩種,均以快速吸收口 腔水分為制劑速釋要領。這些制劑存在較多缺陷,如崩解后的顆粒感,制劑方 法復雜,過強的吸水性難于保存,片劑強度低等等。由于本質上片劑的速釋與片 劑的強度成反比,造成輔料用量大、主藥量受限。這些劑型完全依靠口腔中的少 量水分產生速釋,口中唾液分泌不足時片劑會粘附于口腔粘膜造成不適。這些問 題就現有制劑方式難以突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提供一種利用熱熔機理的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及其 制造方法,以具備廣譜適應性的制劑平臺技術,對現有的保健品制劑方法加以改 造,形成一種非常理想的口腔速釋分散體系,水溶性分散劑與主料成分共同均布 于油性分散劑中,能夠在達到較好口感的前提下,提高保健品功效成分在口中的 分散速度和吸收率。
本發明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該制劑的基本原料分為主料和輔料;該主 料為保健品原料或保健品原料與功能性填充劑的組合,輔料為油性分散劑或者為 油性分散劑與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主料的重
量百分比為O. 1% 80%,輔料的重量百分比為20% 99. 9%。
其中,該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占輔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85%。 其中,所述的功能性填充劑包括但不限于天然來源的高分子聚合物、糖類、
纖維素及其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環糊精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無機鹽、pH
調節劑,它們可以單一使用或組合使用。該功能性填充劑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不
大于98%。
其中,本發明的原料較優的配比為油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23 56%,主 料的重量百分比為34 76. 9%,乳化劑0. 1 10%。
其中,本發明的原料更優的配比為油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23 56%,主 料的重量百分比為O. 1 76%,水溶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01 76%,乳化劑 0. 1 10%。
其中,本發明的原料最優的配比為油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23 46%,主 料的重量百分比為O. 1 66%,水溶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 1 76%,矯味劑 0. 01 36%,乳化劑0. 1 10%。
本發明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其步驟如下
1、 備料按照主料及輔料的組分要求備料;
2、 槳料制備將固體顆粒細化并均勻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中而成為漿料,顆粒
細度為制劑重量的80%在300微米以下,采用攪拌的方式使固體顆粒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中;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以漿 料在22 6(TC條件下能夠流動為準;根據油性分散劑添加的階段不同,固體顆粒 細化方式為干法粉碎、半干法粉碎或濕法粉碎;
3、成型采用冷卻成型法或粉末成型法制成成品。
其具體制備過程詳述如下
1、備料
本制劑的基本原料由主料和輔料兩部分組成。 ①主料
主料的主要成份為保健品原料,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 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 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所述的保健品原料,包括但不限于中藥或天然來源物質品種、化學品及生物
制品,單獨或組合使用。可選自但不限于以下一種及多種成分維生素及維生素 原、礦物質、真菌、益生菌、食用菌、氨基酸及其螯合物、蛋白質及多肽、酶、 微生物發酵物、多糖、中草藥(中藥材、草藥)、膳食纖維、香辛料、茶、食用或 藥用花卉、花粉及蜂產品。某些成分可能為非傳統中藥范疇的動植物及礦物來源 物質品種。
該保健品原料的形態可為原生藥材、鮮藥、飲片、顆粒、粉末、提取物及其 精制物或純化物、合成或半合成物、萃取物及其精制物或純化物、發酵產物、水 解或酶解物、有效部位、單體成分等單獨或組合形式。
其中礦物質包括但不限于鈣(Ca)、鎂(Mg)、鉀(K)、鐵(Fe)、鋅(Zn)、 硒(Se)、鉻(Cr3+)、銅(Cu)、錳(Mn)、鉬(Mo)。維生素包括但不限于維 生素A (VitA)、胡蘿卜素、維生素D (Vit.D)、維生素E (Vit.E)、維生素K
(Vit,K)、維生素Bi (Vit.B!)、維生素B2 (Vit.B2)、維生素PP (煙酸、煙酰胺)、 維生素B6 (Vit.B6)、葉酸、維生素Bu (Vit.B12)、泛酸、膽堿、肌醇、生物素、維 生素C (VitC)。
真菌——可食大型真菌和小型絲狀真菌的菌絲體或子實體及其孢子,來源包括并不限于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產朊假絲酵母(Candidautilis)、 孚L酸克魯維酉孝母(Kluyveromyces lactis)、卡氏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蝙蝠蛾擬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 et Dai, sp. Nov)、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 Chen et Shen)、靈芝(Ganoderma lucidum)、 紫芝(Ganoderma sinensis)、 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紅曲霉(Monacus anka)、紫紅曲霉(Monacus purpureus )、靈芝孢子。
益生菌——能夠促進腸道菌群生態平衡,對人體起有益作用的微生態產品, 來源包括并不限于兩岐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嬰兒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短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德氏孚L 桿菌保力口利亞禾中(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嗜酸乳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桿菌干酪亞禾中(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Casei)、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脆弱擬桿菌(BF — 839)、乳酸菌。
中草藥——是指在食品或保健品中允許使用的中草藥,包括但不限于丁香、 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 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 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蠣、芡 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酸棗、黑棗)、羅漢 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模子、枸杞子、梔子、 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桔梗、益智仁、 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 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莢、蜂蜜、榧子、酸 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人參、人參葉、人參果、三七、土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 母、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門冬、 天麻、太子參、巴戟天、木香、木賊、牛蒡子、牛蒡根、車前子、車前草、北沙參、平貝母、玄參、生地黃、生何首烏、白及、白術、白芍、白豆蔻、石決明、 石斛、地骨皮、當歸、竹茹、紅花、紅景天、西洋參、吳茱萸、懷牛膝、杜仲、 杜仲葉、沙苑子、牡丹皮、蘆薈、蒼術、補骨脂、訶子、赤芍、遠志、麥門冬、 龜甲、佩蘭、側柏葉、制大黃、制何首烏、刺五加、刺玫果、澤蘭、澤瀉、玫瑰 花、玫瑰茄、知母、羅布麻、苦丁茶、金蕎麥、金櫻子、青皮、厚樸、厚樸花、 姜黃、枳殼、枳實、柏子仁、珍珠、絞股藍、胡蘆巴、茜草、蓽茇、韭菜子、首 烏藤、香附、骨碎補、黨參、桑白皮、桑枝、浙貝母、益母草、積雪草、淫羊藿、 菟絲子、野菊花、銀杏葉、黃芪、湖北貝母、番瀉葉、蛤蚧、越橘、槐實、薄黃、 蒺藜、蜂膠、酸角、墨早蓮、熟大黃、熟地黃、鱉甲。也包括常用作香辛料的中 藥材,例如菖蒲、洋蔥、大蔥、蒜、小蔥、豆蔻、蒔蘿、土茴香、龍蒿、黑芥 籽、辣椒、陰香、藏紅花、枯茗、小豆蔻、小茴香、八角、山奈、木姜子、甘牛 至、留蘭香、九里香、罌粟、歐芹、多香果、白胡椒、迭迭香、白歐芥、胡麻、 苦豆、芥末、山葵、辣根、胡荽、郁金、孜然、月桂、辛夷、香果、鼠尾草、木 香、迷迭香、良姜、紅豆蔻、廣沙仁、廣木香、甘菘、陳皮、草豆蔻、蓽撥、百 里香、紫蔻、肉蔻、辛庚、草果。也包括龜苓膏、涼茶、梨膏等傳統保健品中常 用的中藥材或食品,例如龜甲、蒲公英、廣金錢草、防風、川木通、茵陳、連 翹、雞骨草、金錢草、白癬皮、荊芥。崗梅、夏枯草、菊花、板藍根、大青葉、 豬籠草、野顛茄、鴨腳木、相思藤、五指柑、水翁花、山芝麻、三丫苦、榕樹須、 蒲桃、南板藍根、木蝴蝶、茅根、毛射香、苦瓜干、救必應、九節茶、金盞銀盤、 金櫻根、金沙藤、金鈕扣、金剛頭、雞蛋花、火炭母、葫蘆茶、過天網、鬼針草、 崗梅根、崗梅、甘菊、鳳尾草、風律殼、地膽頭、地膽草、倒扣草、臭屎茉莉、 布渣葉、北板藍根、白背根、溪黃草、黃芩、燈芯花、梨、荊芥穗等。
動物來源——包括但不限于烏雞(烏骨雞)、雪蛤(蛤士蟆油、蛤蟆油)、 鹿產品(包括鹿茸血、鹿角、鹿心、鹿鞭、鹿腎、鹿血、鹿尾、鹿筋、鹿骨、鹿 皮、鹿胎、鹿肉、鹿茸、鹿角膠、鹿角、鹿角霜等)、鯊魚軟骨、海馬、蠶絲、動 物鞭(例如海狗鞭、牛鞭、驢鞭、羊鞭等)、胎盤、燕窩、蜂產品(包括但不限 于蜂王漿、蜂蛹、蜂膠、蜂花乳)、螞蟻、甲殼素、阿膠、胎盤、海參、牡蠣、鮑
10魚、海窩、熊膽、地龍、蝎子、壁虎、蜻蜒、昆蟲蛋白、蛇膽、蛇精等。
植物來源——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籽提取物、大蒜及提取物、番茄紅素、前 花青素、蘆薈、螺旋藻、海藻、仙人掌、魔芋及其多糖、異黃酮、類黃酮、花粉 (包括松花粉、蜂花粉)、酸梅、枇杷(包括枇杷果、枇杷葉)、檳榔、蟲草、甲 殼素及其衍生物、大豆蛋白及多肽、納豆及其精制物、銀杏果、火棘果、紫紅曲、 白藜蘆醇、植物甾醇、姜黃素等。
包括可食用或藥用花卉,例如玫瑰花、桂花、菊花、洋槐花、紅花、木槿 花、桂花、百合花、啤酒花、南瓜花、梅花、荷花、白玉蘭、蘭花、桃花、梔子 花、合歡花、月季花、蝴蝶花、紫菀、曇花、木棉花、石榴花、茉莉花、扶桑花、 連翹花、蜀葵花、米蘭、含笑、丁香花、白蘭花、瑞香、菜芙蓉、茶花、萱草、 金雀花、金蓮花、櫻花、木芙蓉、木香、牡丹、錦帶花、玉簪、藤蘿、玉蘭、蠟 梅、迎春花、美人蕉、蒲公英、雞冠花、仙人掌花、米蘭、香石竹、金球花、棠 梨花、苦刺花、紫藤花、白花、紫羅蘭、海棠、含笑、梨花、車前子花、芋頭花、 韭菜花、金針花、玉蘭花、蓮花、美人蕉、紫椎花等。
包括茶(茶葉及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茶多酚(茶多酚是茶葉中三十多種多 酚類物質的總稱,包括兒茶素、黃酮類、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類物質);生物堿(包 括咖啡堿和茶堿);氨基酸(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精氨酸、絲氨酸、 丙氨酸、組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氨酸、亮氨酸等);茶多糖及蛋白 質。
礦物 來源——包括但不限于金(金箔)、銀(銀箔)、珍珠、鐘乳石、瑪瑙、 龍骨、龍齒、碘、氟、倍半氧化羧乙基鍺(Ge132)、賴氨酸鍺。
其他來源——包括但不限于褪黑素、L-肉堿、透明質酸及其衍生物、牛磺酸、 SOD、磷酸果糖等。
保健品原料也包括上述原料與其它食品、藥品的組合。
根據產品或工藝的實際需要,主料中可以加入功能性填充劑,該功能性填充 劑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為不大于98%。主要成份中的揮發性、油性成分可作為油性 分散劑直接添加,也可以通過功能性填充劑固體化后(包括包合、吸附、固體分散等)作為固體成分添加,以保護成分防止在制備中損失。
在主料單次服用劑量較少時,可加入功能性填充劑以改善制備、服用的劑量 穩定性及便利性。為了改善功效及保護成分也可以在主料中選擇性加入功能性填 充劑。當主要成份含有噴霧干燥法制備的提取物時,干燥之前往往會加入乳糖、 糊精、變性淀粉等填充劑,以盡量避免干燥過程中的粘壁現象。當主要成份含有 活菌制劑或其它易氧化、遇熱不穩定成分時,往往會使用包覆、包埋、吸附等預 處理工藝,并采用功能性填充劑。功能性填充劑也可以選擇不添加。
其中,天然來源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蟲膠、桃膠、阿拉伯膠、黃 原膠、刺槐豆膠、愈創膠、帚叉藻聚糖膠、果膠、角叉菜膠、明膠、刺梧桐膠、 印度膠、白芨膠、田菁膠、紅藻膠、西黃芪膠、西黃耆膠、卡拉膠、塔拉膠、刺 槐豆膠、瓜爾豆膠、洋菜膠、古阿樹膠、英豆膠、梧桐膠、鹿角菜膠、海藻酸及 其鹽、杏膠、瓊脂、葡聚糖、甲殼素及其衍生物、玉米朊、干酪素等。
所述的功能性填充劑中的糖類包括但不限于
葡萄糖、果糖、蔗糖、紅糖、黃糖、白糖、冰糖、淀粉糖、麥芽糖、毛蕊糖、 乳糖、糊精、赤蘚糖醇、木糖醇、果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半乳 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酮糖醇、異麥芽糖醇、帕拉金糖醇、益壽糖、低聚異麥 芽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異麥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 低聚果糖、低聚麥芽糖、低聚木糖、低聚葡甘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 蔗果糖、分枝低聚果糖、牛乳低聚糖、海藻糖、甲殼低聚糖、菊粉低聚糖、龍膽 低聚糖、殼質低聚糖、棉子糖、潘糖、葡萄糖基蔗糖、偶合糖、乳果糖、乳果低 聚糖、乳酮糖、水蘇糖、野芝麻四糖、異構乳糖、蔗糖低聚糖、塔格糖、帕拉金 糖、異麥芽酮糖、纖維低聚糖、低聚乳蔗糖、氫化淀粉水解物、阿拉伯糖、木糖、 普魯藍、卡多藍、愈瘡膠酶分解物等。
纖維素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
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苯二 甲酸醋酸纖維素、微晶纖維素、乙基纖維素、乙基甲基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 素鈉、醋酸纖維素等。淀粉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
變性淀粉、羧甲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鈉、羥甲基淀粉、羥基淀粉丙酸酯、預 膠化淀粉、糊精等。
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
環糊精、甲基環糊精、羥丙基環糊精、羥乙基環糊精、聚合物環糊精、乙基 環糊精、支鏈環糊精等。 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丁醛、苯乙烯一乙烯吡啶共聚物、丙烯酸樹脂、交聯 聚丙烯酸樹脂(卡波姆)、交聯聚維酮、聚維酮、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 物、聚乳酸、聚氨基酸、聚羧乙酸、聚乙二醇、聚醚、離子交換樹脂等。
無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滑石粉、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磷酸氫鈣、磷酸鈣、氧化鎂、氫氧化鋁、 二氧化硅、活性炭、活性白土、氧化鋁、氯化鈉、二氧化鈦等。 pH調節劑包括但不限于
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 檸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富馬酸、己二酸、蘋果酸、乳酸等。 ②輔料 油性分散劑
油性分散劑的熔點需滿足成品制劑在常溫下為固體形態,相近于人體體溫時
油性分散劑熔化。制劑的熔點為23 46。C之間,更優的是26 39。C之間,最優的 是27 36"C之間。當然,熔點越高速釋性越差,熔點越低成品越易于熔化難于保 存。在低溫使用條件下,熔點可低至18"C。制劑的熔點基本上取決于油性分散劑 的熔點。
油性分散劑采用油脂單獨或組合使用,通過調整油脂的品種或兩種以上不同 熔點油脂的配比量,以滿足制劑的熔點要求。油性分散劑所采用油脂的熔點一般 處于-20 7(TC,較好的是熔點處于1(TC 6(TC,更優的是熔點處于22 4(TC,最 優的是熔點處于26 37。C之間。該油性分散劑包括但不限于人造油脂、天然油脂或經過加工(包括但不限于 精制、煉制、脫膠、冬化、結晶分離、氫化、固體化、酯交換、酯化、油脂重組、 分提、改質、油氫分離、水解、醇解、酸解等油脂加工手段)的油脂,它們單獨 或組合而成。該油性分散劑可劃分為兩類,即植物類油脂和動物類油脂。
其中,該植物類油脂是指植物來源的油脂,包括但不限于植物油、精煉植物
油、氫化植物油或氫化精煉植物油。如可可脂(CB)、代可可脂(CBS或CBR)、 類可可脂(CBE),以及采用棕櫚油、棕櫚仁油、椰子油、玉米油、豆油、菜籽油、 棉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芝麻油、米糠油、橄欖油、紅花油、木棉油、月見 草油、牛油樹油、娑羅雙樹油、小麥胚芽油、山蒼子油、香果脂、烏桕脂、桃仁 油、核桃油、葡萄籽油、沙棘油、南瓜籽油、松籽油、芥花籽油、蘋果籽油、石 榴籽油、蘇籽油、胡蘿卜籽油、黑加侖油、紫蘇油、薺藍油、胡麻油、蓖麻油、 杏仁油、巴巴蘇油、茶樹油、茶籽油、山茶油、榛果油等為原料經過加工或未加 工的油脂,它們單獨或組合形式使用。
其中,該動物類油脂是指動物來源的油脂,包括但不限于奶油、奶油代用品, 以及采用牛油、雞油、羊油、豬油、魚油、鯨油、豚脂、角鯊烯等為原料經過加 工或未加工的油脂,它們單獨或組合形式使用。
油性分散劑也可以采用溶于油脂的表面活性劑,包括但不限于卵磷脂、聚乙 二醇(PEG)、聚醚(poloxamer)、司盤(span)、吐溫(tween)、蔗糖脂肪酸
酯、單脂肪酸甘油脂、雙脂肪酸甘油脂、三脂肪酸甘油脂、聚甘油脂肪酸酯、聚 甘油蓖麻醇酯、木糖醇酐單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十八醇、十六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有機酸一甘油酯、 一元醇 脂肪酸酯,它們單獨或組合形式使用,部分或全部代替植物類油脂或動物類油脂。 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需要滿足制劑在槳料狀態下,油為連續相。 若主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油性成分, 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油性分散 劑的作用,根據需要可對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進行調整。當然,主料中的油性成 分可能會影響成品的熔點,根據需要可對油性分散劑的熔點進行調整。
油脂的凝固點與熔點會有不相同的情況,且有時會出現油脂不同結晶形成的
14組合熔點差異,可以通過調整結晶種類及比例以調整熔點(俗稱調溫),形成高熔 點結晶以提高穩定性。
其它輔料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乳化劑等。
水溶性分散劑可以在油性分散劑熔化后吸收口腔中的水分并溶解,從而進 一步改善本制劑的速釋特性。
水溶性分散劑的成份為糖類,其主要特點為具備水溶性,分為單糖、二糖、 糖醇、低聚糖和多糖。該糖類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果糖、蔗糖、紅糖、黃糖、 白糖、冰糖、淀粉糖、麥芽糖、毛蕊糖、乳糖、糊精、赤蘚糖醇、木糖醇、果糖 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半乳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酮糖醇、異麥 芽糖醇、帕拉金糖醇、益壽糖、低聚異麥芽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異麥芽糖、 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低聚果糖、低聚麥芽糖、低聚木糖、低 聚葡甘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蔗果糖、分枝低聚果糖、牛乳低聚糖、 海藻糖、甲殼低聚糖、菊粉低聚糖、龍膽低聚糖、殼質低聚糖、棉子糖、潘糖、 葡萄糖基蔗糖、偶合糖、乳果糖、乳果低聚糖、乳酮糖、水蘇糖、野芝麻四糖、 異構乳糖、蔗糖低聚糖、塔格糖、帕拉金糖、異麥芽酮糖、纖維低聚糖、低聚乳 蔗糖、氫化淀粉水解物、阿拉伯糖、木糖、普魯藍、卡多藍、愈瘡膠酶分解物, 這些具備水溶性的成分單一或組合使用。同時這些原料具備一定的矯味能力。水 溶性分散劑也可以采用具備水溶性的蜂蜜、蜂王漿、氨基酸、氨基酸鹽、食鹽、 肽、蛋白質,它們可以單一使用或組合使用。
主料中有時也會具備一定的水溶性成份,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水溶性分散劑。 可以根據具體主料中水溶性成份含量的多少決定水溶性分散劑是否添加及添加比 例。如果主料原料采用水提取物,則有可能水溶性分散劑不添加或少添加。
水溶性分散劑一般具有矯味功能,如果添加量不夠、不添加或矯味能力不足, 則需加入適當矯味劑。
矯味劑為了改善制劑口感,可以加入矯味物質(矯味劑)。矯味劑可根據 主料的口味特點及最終產品定位選擇性單一或組合添加。矯味劑包括但不限于非 糖類甜味劑、芳香劑、包合劑、吸附劑、調香劑、酸味劑、增香劑、調味劑;也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行業常用的可可粉(可可液塊)、咖啡、奶粉、奶油、香蘭素、 乙基麥芽酚及食用香精、香料或香辛料。
矯味劑中若含有油脂或表面活性劑, 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油性分散 劑的作用,根據需要可對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及熔點進行調整。
乳化劑為了幫助形成油脂的連續相,需加入乳化劑降低表面能。乳化劑一 般采用油包水型,達到降低物料粘度或降低油脂用量的目的,也可以采用油包水/ 水包油乳化劑復配。若配方中油性分散劑已含有表面活性劑,則此項可省略。
乳化劑包括但不限于卵磷脂、聚乙二醇(PEG)、聚醚(poloxamer)、司盤 (span)、吐溫(tween)、蔗糖脂肪酸酯、單脂肪酸甘油脂、雙脂肪酸甘油脂、 三脂肪酸甘油脂、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蓖麻醇酯、木糖醇酐單脂肪酸酯、山 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八醇、十六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丙二 醇脂肪酸酯、有機酸一甘油酯、 一元醇脂肪酸酯,它們可以單一使用或組合使用。
③主料及輔料的重量百分比主料的重量百分比占整體制劑比例的O. 1% 80%,輔料的重量百分比占整體制劑比例的20% 99.9%。輔料為油性分散劑及水溶
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其中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之總和占輔料 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85%。 2、漿料制備
漿料制備首先將固體顆粒細化,也可將細化后的固體顆粒液化,將細化的固 體顆粒均勻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中而成為漿料,該細化的最終細度為制劑重量的80% 在300微米以下,液化過程是采用攪拌的方式使固體顆粒分散與油性分散劑中;油 性分散劑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以漿料在22 60 』C條件下能夠自由(或強制)流動為準;根據油性分散劑添加的階段不同,細化 方式為干法粉碎、半干法粉碎或濕法粉碎三種;其中濕法粉碎為細化與液化兩者 也可同時進行,干法粉碎與半干法粉碎也可采用先細化再液化的方法。
該細化采用的研磨方法有輥式研磨法、精磨法、球磨法、振動研磨法、混合法。
液化是固體原料成為漿料的必要過程,目的是使固體物料成為分散相(非連續相)、油性分散劑為液態連續相,攪拌是實現分散的必要實施手段。油性分散劑
的溫度須保證物料中的油性分散劑為液體形式,原則上不低于22i:(當液體的油
脂形成結晶前,會出現低于熔點溫度但仍為液體的情況), 一般為26t:以上;油性
分散劑達到連續相須保證其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
一般為20%以上,固體物料越粗則必要的添加量越低,含油量越低流動性越差,反
之亦然。
根據工藝需要,可以將三種方法結合使用,如先采用干法粉碎,在未達到最 終細度之前再加入部分油性分散劑使之具備濕法粉碎條件,再進行濕法粉碎直至 最終細度。這三種粉碎方法的結合使用需按照干法——半干法——濕法的工藝順 序實施,以兩種或三種方法結合。
(1) 干法粉碎(如圖3):本工藝采用先細化再液化的方法。在物料含油量
低的條件下細化,物料粉碎狀態為具備流動性的干粉狀。油性分散劑的添加與否 及量的大小決定于粉碎物料的總含油量是否滿足干法粉碎狀態及工藝要求,固體 物料的原始含油量計入到該總含油量中。
細化——具體是將所有不溶于油的固體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劑)混合, 添加(或不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劑,粉碎至最終細度,細度達到后為干粉狀,該 粉碎為產熱過程,原則上不作溫度限定,但要避免功效成分變質,其物料含油量為
10%以下,最大不超過15%。再進行液化——加入剩余油性分散劑攪拌均勻成為漿
料后出料,油性分散劑可分段加入。
此干法粉碎也可以在粉碎至最終細度之前的任意細度時,加入部分油性分散 劑使之具備半干法粉碎條件,再進行半干法粉碎直至最終細度。
此干法粉碎也可以在粉碎至最終細度之前的任意細度時加入部分油性分散劑 使之具備濕法粉碎條件,再進行濕法粉碎直至最終細度。
干法粉碎設備包括但不限于振動磨機、轉子式粉碎機、氣流粉碎機、球磨 機、砂磨機(珠磨機)、雷蒙磨機、行星磨機、沖擊式粉碎機、錘式粉碎機、輥 式研磨機、立磨機等。
(2) 半干法粉碎(如圖4):本工藝采用先細化再液化的方法。在物料含油量適中的條件下細化,物料粉碎狀態為濕潤的半干狀態。油性分散劑的添加與否 及量的大小決定于粉碎物料的總含油量是否滿足半干法粉碎狀態及工藝要求,固 體物料的原始含油量計入到該總含油量中。
細化——具體是將所有不溶于油的固體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劑)混合, 添加(或不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劑,粉碎至最終細度,細度達到后為濕潤的半干 狀態,粉碎時物料溫度一般在26。C以上,粉碎過程產熱,連續生產需要冷卻,其
物料含油量原則上10% 23%, 一般15% 20%。再進行液化——加入剩余油性分散 劑攪拌均勻成為漿料后出料,油性分散劑可分段加入。
此半干法粉碎也可以在粉碎至最終細度之前的任意細度時加入部分油性分散 劑使之具備濕法粉碎條件,再進行濕法粉碎直至最終細度。
半干法粉碎設備包括但不限于輥式研磨機、振動磨機、轉子式粉碎機、錘
式粉碎機、球磨機、砂磨機(珠磨機)、鼓式精磨機(刮板式精磨機)、膠體磨等。
(3)濕法粉碎(如圖5):本工藝為細化與液化同時進行。在物料含油量高
的條件下細化,物料粉碎狀態為液體(或膏體)狀態。油性分散劑的添加與否及 量的大小決定于粉碎物料的總含油量是否滿足濕法粉碎狀態及工藝要求,固體物 料的原始含油量計入到該總含油量中。
細化與液化——具體是將所有不溶于油的固體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劑) 混合,添加(或不添加)部分(或全部)油性分散劑成為漿料,粉碎至最終細度,
細度達到后為漿料狀態,油性分散劑可分段加入。粉碎時物料溫度32'C以上,粉 碎過程產熱, 一般產生的熱量不足以抵消環境溫差所帶來的降溫,連續生產需要 對設備加熱。其物料含油量原則上20%以上, 一般23%以上。
濕法粉碎設備包括但不限于鼓式精磨機(刮板式精磨機)、球磨機、砂磨
機(珠磨機)、籃式研磨機、輥式研磨機、振動磨機、轉子式粉碎機、膠體磨、 行星磨機、高剪切分散劑、均質機等。
在這三種粉碎方法中,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需根據物料的粘度特性是否適應階
段的工藝效率,來掌握添加時間及添加量。最終的成品添加量以22 6(TC條件下能夠流動為準。
固體物料的原始含油量由于原料的不同而有差異,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固體物 料原始含油量已經達到成品含油量要求,則不需再添加油性分散劑。
在漿料制備工序中,油性分散劑如果在常溫下為固態可通過加熱成為液態。 油性分散劑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含油量不低于15%,更優是不低于
20%,最優的是不低于26%。成品含油量是指在成品中包括油脂、溶于油的表面活
性劑及其他溶于油的物質占成品重量百分比的總和。
制劑的最終細度制劑重量的80%可以在300微米以下(即大于300微米的不超 過20%,細者不限),較優的是制劑重量的90%在200微米以下(即大于200微米的 不超過10%,細者不限),更優的是制劑重量的90%在74微米以下(即大于74微米 的不超過10%,細者不限),最優的是15 39微米(此處專指食品行業常用的千分 尺檢測法)。細度檢測時制劑以漿料狀態為佳。若漿料顆粒粗則口中有顆粒感, 顆粒過細則可能糊口。細度的檢測可以在成型前也可以在成型后加熱或加入溶媒 成為液體或漿料狀態下進行。
為了改善細化工序的效果,需將主料的進料粒度控制在10誦以下,較好的是 主料控制在10目以下,更好的是主料控制在100目以下超過95%,最好的是主料控 制在200目以下超過95%。
添加乳化劑一般常用卵磷脂,可以根據需要在成型前的任何一個時段添加。
三種制備方法在液化過程中對于分散的比較
由于本制劑為固體分散的熱熔性速釋體系,固體物料應良好分散于油相分散 劑中,必須有良好的攪拌方可完成。良好的攪拌也能夠將固體物料中的油脂游離 出來,并入油相中,以減少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
濕法粉碎工藝流程中,固體顆粒細化的過程同時也是攪拌分散的過程,油性 分散劑添加量高,研磨過程為液態(漿狀),細化與分散同時進行,出料時固體 顆粒已完成細化及分散。
干法粉碎與半干法粉碎工藝在細化完成后,需要逐步添加油性分散劑并攪拌 使其成為液態漿料的液化工序。攪拌的目的除了提高固體物料在油脂中分散均勻
19度防止形成大顆粒團塊,還能夠適當降低水分。此處的攪拌也可稱之為精煉。在 此過程中通過攪拌使團聚的顆粒逐步打開,使油性分散劑逐步涂敷于固體粒子表 面,直至固體粒子完全被油性分散劑所浸潤、包覆后,形成油性分散劑為連續相 并液化。在團聚顆粒打開并油性分散劑浸潤的過程中,需要很高的攪拌功率,當 油性分散劑成為連續相時,則功率大幅降低,直至油性分散劑添加完畢。在功率 大幅降低之前務必將團聚顆粒分散開,否則油脂形成連續相之后僅用攪拌很難再 使團聚顆粒分散。
3、成型
(1) 冷卻成型法——利用物料的熱流動性及冷卻固化特性實施。包括模具澆 注成型法、平面澆注成型、冷壓模成型、切制成型、擠壓成型、免脫模澆注成型等。
模具澆注成型法是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6(TC)定量澆入預設定的 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脫模、取出后包裝。
平面澆注成型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60°C)定量非連續澆在靜 止或連續運動的平面上,經冷卻凝固后取出包裝。
冷壓模成型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60°C)尚未冷卻成型之前, 由低溫(低于2(TC)金屬模具定位壓制快速冷卻成型,脫模、取出后包裝。
切制成型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50°C)連續擠出或澆注在靜止 或連續運動的平面上,在完全冷卻凝固之前定量切制,凝固后取出包裝。
擠壓成型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50°C)在完全冷卻凝固之前, 由兩個等速向內轉動的帶有對稱印模的圓形輥將物料擠壓成型,去毛邊后包裝, 包裝前也可拋光、涂糖衣或薄膜衣。
免脫模澆注成型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60°C)定量澆入預設定 的模具中,而后封口再冷卻凝固,也可在凝固過程中或凝固后封口。此方法模具 隨產品一同銷售。
(2) 粉末成型法將物料冷卻固化成粉或顆粒,而后壓制成型。粉末或顆粒 的制備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噴霧制粒法、擠出制粒法、攪拌制粒法、切削法等。壓制成型的方法可采用壓片機或其它模具壓制方式成型。
噴霧制粒法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60°C)由噴頭以霧滴形式噴
出,經過冷卻的氣體將運動中的霧滴冷卻,使物料冷卻凝固成為粉末或顆粒。
擠出制粒法是指用擠出機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50°C)連續擠出成顆粒。
攪拌制粒法是指將完成細化與液化的物料(22 50°C)在冷卻的條件下,連
續攪拌成為顆粒或粉末。
切削法是指將已經將完成細化與液化并凝固的物料通過切、肖U、銼、粉碎等
方式制成顆粒或粉末。
這些方法制成的顆粒或粉末也可以直接使用。
成品制劑水分的含量一般情況不應高于成品制劑重量百分比的9%,較好是6%, 最佳是1%。
本發明成品制劑的熔點為23 46。C之間,該制劑可以含化,也可以嚼服。嚼 服時,不但通過增大制劑的表面積而提高速釋效果,且咀嚼的過程也是機械能轉 化為熱能的過程,通過咀嚼的產熱也會促進油性分散劑的熔化,以提高主要成分 的釋放速度。本專利所述制劑在消費者使用時,也可以將本制劑加熱成為膏狀或 液體服用。
利用本制劑的加熱液化——冷卻固化的可逆特性,在成品完成之前可重復此 過程,以利于生產加工。冷卻的溫度一般在6 26t:之間,溫度越低凝固速度越快。
本專利所述制劑可以在成型之后二次復配使用,可以全部采用本專利方法所 制成的制劑復配,也可以將本制劑作為其他劑型的原料與其他配料配合使用。復 配時本劑型為固態或加熱成為液態或膏狀,成型的方式可以按照本專利的方式成 型,也可以按照其他劑型成型方式成型。
如涂層——以本制劑的漿料形式對食品涂覆后冷卻硬化成型,或以本制劑
為基礎,外部涂層其他材料;混合——以本制劑的漿料或顆粒、粉末形式與其他 食品混合;夾心——以本制劑為外殼,中間加入液體、膏體或固體;填充——以 本制劑的槳料或固體形式填充至其他食品中。上述幾種方法可以單獨或組合運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及其制造方法,其優點及功效在于根據本方法所制成的藥劑,原料適應性廣、載藥量大,能夠在達到較好口感的前提
下,提高保健品成分在口中的分散速率,1000mg的制劑一般在10 20秒鐘以內即
可全部液化(此數據會由于溫度、配方及形狀等不同而有所差異),且不用飲水, 服用方便。
(四)
圖l是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中各種成分的存在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流程框圖 圖3是干法粉碎工藝流程圖 圖4是半干法粉碎工藝流程圖 圖5是濕法粉碎工藝流程圖 圖6是具體實施例1、 2的輥式研磨法工藝流程圖 圖7是具體實施例3、 4精磨法工藝流程圖 圖8是具體實施例5、 6球磨法工藝流程圖 圖9是具體實施例7、 8振動研磨法工藝流程圖 圖10是具體實施例9混合法工藝流程圖
(五)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及其制造方法,該制劑呈固態預乳化分散體 系,接受口腔熱量融化并吸收少量唾液后以油包水的乳化液態進入體內,遇胃液 相轉換形成水包油分散體,功效成分快速吸水并分散(如圖l)。由于表面吸附有 乳化劑及油溶性分散劑,不出現二次團聚現象。油溶性的功效成分也可以直接分 散于油性分散劑中。
本發明所述的油性分散劑是本發明的重要組份,它的作用是將固體成分均勻 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中。其中油性分散劑的熔點與人體溫度降近,即接近于人體溫 度時為漿料,低于人體溫度時(常溫)為固體。這種熱熔性口腔速釋與傳統的水 性速釋機理截然不同,并未見報道。本發明的固體制劑進入口中,口腔溫度使油性分散劑受熱熔化,隨著油性分 散劑的逐步熔化,包含保健品的固體成分隨液態的油性分散劑以漿料形式分布于 口中,以完成保健品成分的初步釋放過程。
本發明組份中所有的固體成分均勻地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之中,在超過常溫的 溫度下為漿料狀態,在常溫下為固體狀態,固體成分被包裹在呈固體形態的油性 分散劑中。并且這種熱的狀態為漿料、冷的狀態為固體是可逆的。本發明正是利 用這種可逆的性狀,可以在常溫儲存時保持固體成分的分散穩定性(防止漿料狀 態下容易產生的固體成分團聚或沉降,油脂析出)及成分本身的穩定性(吸濕、 氧化等)。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l:梨膏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取梨清膏38份、川貝母6份、麥冬10份、百合3份、款冬花3
份。除梨清膏外的藥材加7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l小時,合并兩次提 取液,過濾,加入梨清膏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 IO后,加糊精10份混勻,進 行噴霧干燥成粉)200kg、輔料(木糖醇300kg,精煉植物油200kg,卵磷脂10kg)
(2) 漿料制備先進行細化——采用半干法、輥式研磨法(見圖6)。具體為
將主料200kg加入300kg木糖醇粉(60 120目)及130kg精煉植物油(39 62°C)混 合,進入五輥研磨機(或三輥研磨機)研磨至22 30微米。再進行液化——將物 料投入精煉機(攪拌機)進行精煉(攪拌)3~6小時,其間根據物料粘度逐步加入 卵磷脂與剩余的精煉植物油至均勻。
(3)成型精煉(攪拌)完畢出料,置入料斗擠出成型,而后冷卻、切斷、 凝固,取出包裝,8g/塊。
實施例2:雪蛤蟲草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雪蛤100份、蟲草菌絲體3份)160kg、輔料(低聚異麥芽糖 30kg,益壽糖100kg,精制棕櫚油100kg,卵磷脂2kg)
(2) 漿料制備先進行細化——采用半干法、輥式研磨法(見圖6)。具體為
將主料160kg加入30kg低聚異麥芽糖、100kg益壽糖及80kg精制棕櫚油(37 48°C)混合,進入二輥研磨機(或三輥研磨機)預磨至70 160微米,而后進入五輥研磨
機(或三輥研磨機)研磨,至16 28微米。再進行液化——將物料投入精煉機(攪 拌機)進行精煉(攪拌)5 7小時,其間根據物料粘度逐步加入卵磷脂與剩余的精 制棕櫚油。
(3)成型精煉(攪拌)完畢出料,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
取出包裝,3g/塊。
實施例3:酸酶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200kg (烏梅100份,山楂100份,甘草10份,糖桂花7份。加 入上述物料量的7倍水,煮沸提取兩次,每次提取l小時,合并兩次提取液,過濾, 濃縮至相對密度1.05 1.10,然后加入糊精及乳糖各30份,混合均勻后,噴霧干 燥成粉)、輔料(糖700kg,精煉椰子油480kg,卵磷脂20kg)
(2) 漿料制備細化與液化同時進行——采用濕法、精磨法(見圖7)。具體 為將390kg精煉椰子油(36 6(TC)、 700kg糖粉與主料陸續加入刮板式精磨機研 磨,至22 26微米后,加入剩余精煉椰子油與卵磷脂至均勻。
(3)成型精磨完畢出料,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取出包裝, 9g/塊。
實施例4:龜苓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300kg (龜板3份、生地黃20份、土茯苓30份、藿香10份、金 銀花6份、甘草7份。藿香、金銀花單獨提取并收集揮發油備用。其余藥材用水煎 煮提取兩次(其中龜板提前浸泡6小時),每次1小時,第一次用水量為藥材量的IO 倍,第二次7倍,兩次提取液與藿香、金銀花提取液過濾后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 度為1.05 1.10,加入乳糖10份,混合均勻后,噴霧干燥成粉)、輔料(糖390kg, 精煉烏桕脂380kg,卵磷脂13kg,薄荷香精O. lkg)
(2) 漿料制備細化與液化同時進行——采用濕法、精磨法(見圖7)。具體 為將300kg精煉烏桕脂(36 48°C)、 390kg糖粉與主料混合后加入刮板式精磨機 研磨,至23~27微米。將薄荷香精與金銀花和藿香的揮發油預先分散于剩余的精煉 烏桕脂(36~39°C)中,研磨粒度合格后,將其與卵磷脂順序加入至均勻。
24(3)成型精磨完畢出料,調溫后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取 出包裝,7g/塊。
實施例5:紅景天復方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200kg (紅景天100份、大棗200份、紅參30份、枸杞70份、干 姜60份、桂皮油2份)、輔料(糖50kg,精煉棕櫚油130kg,卵磷脂6kg)
(2) 槳料制備細化與液化同時進行一一采用濕法、球磨法(見圖8)。具體 為將主料(除桂皮油外)粉碎至200目,與50kg白糖(或糖粉)及130kg精煉棕 櫚油(37 6CTC)混合后加入攪拌式球磨機研磨,至22~26微米。卵磷脂在研磨過 程中陸續加入,桂皮油在粒度達到后加入至均勻。
(3)成型球磨完畢出料,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取出包裝, 3g/塊。
實施例6:益母草復方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200kg (鮮益母草凍干粉8份、松花粉6份、當歸3份、珍珠3 份、蠶絲水解蛋白3份)、輔料(大豆低聚糖200kg,赤蘚糖醇100kg,食鹽lkg,精 煉棕櫚油300kg,卵磷脂10kg)
(2) 漿料制備細化與液化同時進行——采用濕法、球磨法(見圖8)。具體 為將主料中松花粉提前粉碎至破壁率達到90%,當歸與珍珠混合粉碎至200目后, 按主料按配比與200kg大豆低聚糖、100kg赤蘚糖醇、lkg食鹽及300kg精煉棕櫚油
(39 60°C)陸續加入球磨機研磨,至2(T27微米。卵磷脂在研磨過程中加入。 (3)成型球磨完畢出料,澆入預成型的鋁塑泡罩中并用鋁箔熱封,而后冷 卻凝固,6g/塊。
在實施例6基礎上,可將澆注成型之前的漿料與凍干玫瑰或其他花瓣混合,混 合溫度應使漿料保持流動(28t:以上),花瓣形式可以為整片或碎粒。混合完畢可 直接冷卻凝固或置入預設模具而后冷卻凝固,取出包裝。這種組合方式是本專利 的靈活應用的方法之一。
實施例7:復合鈣制劑的制造
(1)備料主料200kg (其中乳鈣12000份、維生素D3油(膽鈣化甾醇,含量為10萬IU/g) 1.2份、CPP (酪蛋白磷酸肽)900份、膠元蛋白20000份、大豆異黃 酮300份),輔料(低聚異麥芽糖80kg,赤蘚糖醇35kg,氫化植物油150kg,卵磷脂 9kg)。
(2)漿料制備先進行細化——采用干法、振動研磨法(見圖9)。具體為 將主料中的乳鈣、CPP、膠元蛋白、大豆異黃酮與低聚異麥芽糖及赤蘚糖醇用振動 磨混合粉碎至300目,再進行液化——將物料投入精煉機(攪拌機)進行精煉(攪 拌)3 7小時,其間根據物料粘度陸續加入135kg氫化植物油(37 60°C),預留 15kg與維生素D3油混合,在結束前l小時與卵磷脂一并加入。
(3)成型精煉(攪拌)完畢出料,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 取出包裝,8g/塊。
在實施例7基礎上,可將成型后的制劑進行彩色糖衣涂層,或直接加熱制劑表 面產生微融后,加入粉末色料附著均勻并冷卻固定。這種組合方式是本專利的靈 活應用的方法之一。
實施例8:復合蜂靈制劑的制造
(1) 備料主料200kg (靈芝10份、蜂膠3份、靈芝孢子粉5份、蟲草多糖3份)。 輔料(低聚異麥芽糖180kg,木糖醇120kg,氫化植物油300kg,卵磷脂9kg)
(2) 漿料制備先進行細化——采用干法、振動研磨法(見圖9)。具體為 將主料、低聚異麥芽糖及木糖醇用振動磨混合粉碎至300目,再進行液化——將物 料投入精煉機(攪拌機)進行精煉(攪拌)3 6小時,其間根據物料粘度陸續加 入氫化植物油(39 60°C)及卵磷脂至均勻。
(3)成型精煉(攪拌)完畢出料,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凝固, 取出包裝,8g/塊。
在實施例8基礎上,可將金箔作為表面覆蓋層,方法是在成型冷卻后包覆金箔, 或澆注前將金箔提前置入模具,這種組合方式是本專利的靈活應用的方法之一。 實施例9:人參(紅參)蜂王漿制劑的制造
(1)備料主料200kg (其中紅參12份和蜂王漿凍干粉8份)、輔料(糖300kg, 奶粉200kg,精煉棕櫚油400kg,卵磷脂10kg)(2) 漿料制備細化與液化同時進行——采用混合法(見圖IO)。具體為將
紅參120kg粉碎至300目,與蜂王漿混合后(或陸續)加入預先研磨好的奶粉200kg、 白糖300kg及精煉棕櫚油370kg的混合漿料,在精煉機(攪拌機)或刮板式精磨機 中進行精煉(攪拌)或研磨6 8小時,期間陸續加入卵磷脂與剩余的精煉棕櫚油 (37 60°C)。
(3) 成型精煉(攪拌)或研磨完畢出料,澆入預設定的模具中,而后冷卻 凝固,取出包裝,10g/塊。
為防止主要成份損失或變化,上述制作全過程溫度控制在7(TC以下,較好的是 在6(TC以下,更好的是在48匸以下。
上述實施例所提供的各種技術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油相包固相的分散體系,要 保證油為連續相,則必須添加足夠油量。油相比例越大,在尚未凝固之前漿料粘 度越低,反之亦然。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本制劑的油性分散劑需要接受口腔的熱量而轉化為液體, 包裹在油性分散劑中的固體顆粒方能夠游離出來與口腔中的唾液接觸,進而混合 粉碎所形成的固體顆粒中的水性分散劑迅速溶解于口腔中的唾液,從而使固體主 要成分快速分散于口腔中。為了達到良好的速釋效果, 一是水性分散劑與主料須 均勻分布于油性分散劑中,且水性分散劑含量越高速釋性越好,這與主要成份的 服用劑量直接相關;二是油性分散劑應盡可能快的熔化。提高油性分散劑的熔化 速度可以通過降低油脂熔點的方法解決,但對于成品的耐溫性影響較大;更實用 的方法是降低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以減少熔化油脂所需要從口腔吸收的熱量, 從而提高速釋效果。
在制劑中往往會含有一定的水分,尤其是油性成分所包裹的固體非連續相,相 對于油性成分更易于與水結合,從而使其吸水膨脹及膠化,增大非連續相體積及 表面積,導致未凝固之前漿料粘度異常增高。為了保持適當的流動性,只得增加 油的含量,但這并不最好的解決辦法。
為完善產品,需注意減少漿料中的水分。首先盡量釆用更低含水率的原料,也 可以在配料之前釆用干燥的方式實現。但這種預先處理的方法不可能全部去除漿料中的水分,因此需要在制備過程中盡量去除水分。
在前述實施方法中,在混合及攪拌(精煉)工序中物料在一定溫度下與空氣 進行交換蒸發水分。混合及攪拌(精煉)的過程是產熱過程,通過調整物料的油 性成分比例及溫度,使其處于有效的粘度,粘度越大對設備的扭力要求越高,物 料產熱量也增大,反之亦然。為改善水分蒸發的效果,可加熱物料及通風。但制 備過程中若超過工藝要求的溫度,則需進行冷卻。
前述的研磨裝置也可以通過設備粉碎腔體的溫度調整、通風或密閉抽真空, 達到物料細化同時蒸發水分的效果。
水分的去除不但有利于降低未凝固之前漿料粘度減少油脂用量,也會由于固 體非連續相脫水而密度提高,提高成品硬度,幫助形成良好的油分散體系,也防 止儲存過程中水分向外部的遷移,改善成品的保存。更重要的是通過避免固體非 連續相的水合作用,提高口腔速釋性能并改善了口感。
下面,再列舉一些常見的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具體原料組合:
油性分散劑主料組分總量
精煉棕櫚油亞硒酸鈉
99.90. 1100
氫化植物油牛初乳粉
2080100
較優的配比為油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23 56%,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為 34 76. 9%,乳化劑0. 1 10%。
油性分散劑主料乳化劑組分總量
氫化植物油葡萄糖胺硫酸鹽司盤60
5643. 90. 1100
精煉植物油酵母單脂肪酸(硬脂酸)甘油脂
563410100
精煉棕櫚油月見草蔗糖脂肪酸酯
2376.90. 1100
烏桕脂橄欖葉聚甘油脂肪酸酯
236710100
28更優的配比為油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23 56%,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為
0. 1 76%,水溶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01 76%,乳化劑O. 1 10%。
油性分散劑主料水溶性分散劑乳化劑組分總量
氫化植物油輔酶QIO糖卵磷脂
230. 1760. 9100
精煉棕櫚油南瓜粉低聚果糖司盤65
23760.010. 99100
氫化植物油軟骨素木糖醇脂肪酸(硬脂酸)鈉
2316.9600. 1100
精煉植物油鹿茸麥芽糖醇吐溫65
2376010100
氫化植物油胃蛋白酶赤蘚糖醇聚甘油蓖麻醇酯
560. 143. 80. 1100
精煉植物油大豆肽低聚木糖木糖醇酐單脂肪酸酯
5643. 890. 010. 1100
精煉椰子油茶多酚乳糖單脂肪酸(硬脂酸)甘油脂
5633110100
最優的配比為油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23 46%,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為 0. 1 66%,水溶性分散劑的重量百分比為O. 1 76%,矯味劑0.01 36%,乳化劑 0. 1 10%。
油性分散劑主料水溶性分散劑乳化劑矯味劑組分總量
精煉椰子油乳酸菌山梨糖醇卵磷脂檸檬酸
230. 1760. 890. 01100
精煉植物油枸杞粉葡萄糖卵磷脂香蘭素
2366100. 990. 01100
氫化植物油蘆薈粉低聚木糖聚甘油蓖麻醇酯全脂奶粉
2340. 80. 10. 136100
精煉棕櫚油麥草粉低聚異麥芽糖醇司盤65全脂奶粉
2330.90. 11036100
烏桕脂前花青素乳酮糖卵磷脂脫脂奶粉
560. 10. 11033. 8100
氫化植物油綠藻低聚乳果糖單硬脂酸甘油脂乙基麥芽酚
5633. 890. 1100. 01100
精煉椰子油納豆激酶低聚蔗果糖蔗糖脂肪酸酯奶粉
567. 80. 10. 136100
29
權利要求
1、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該制劑的基本原料為主料和輔料,其特征在于該主料為保健品原料或保健品原料與功能性填充劑的組合;輔料為油性分散劑或者為油性分散劑與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該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為0.1%~80%,輔料的重量百分比為20%~99.9%。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占輔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85%。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功能性填充劑包括天然來源的高分子聚合物、糖類、纖維素及其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環糊精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無機鹽、pH調節劑,它們單獨或組合 形式使用;所述的功能性填充劑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98%。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性分散劑包括人造油脂、天然油脂或經過加工的油脂,它們單獨或組合形式使用,該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該油性分散劑所采用油脂的熔點處于-20 7(TC。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 性分散劑也可采用溶于油脂的表面活性劑;該溶于油脂的表面活性劑是卵磷脂、 聚乙二醇、聚醚、司盤、吐溫、蔗糖脂肪酸酯、單脂肪酸甘油脂、雙脂肪酸甘油 脂、三脂肪酸甘油脂、聚甘油脂肪酸酯、木糖醇酐單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 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八醇、十六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 有機酸一甘油酯、 一元醇脂肪酸酯,它們單獨或組合形式使用。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 溶性分散劑為糖類;該糖類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紅糖、黃糖、白糖、冰糖、 淀粉糖、麥芽糖、毛蕊糖、乳糖、糊精、赤蘚糖醇、木糖醇、果糖醇、甘露糖醇、 山梨糖醇、乳糖醇、半乳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酮糖醇、異麥芽糖醇、帕拉金 糖醇、益壽糖、低聚異麥芽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異麥芽糖、大豆低聚糖、低低聚果糖、低聚麥芽糖、低聚木糖、低聚葡甘糖、低聚 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蔗果糖、分枝低聚果糖、牛乳低聚糖、海藻糖、甲殼低 聚糖、菊粉低聚糖、龍膽低聚糖、殼質低聚糖、棉子糖、潘糖、葡萄糖基蔗糖、 偶合糖、乳果糖、乳果低聚糖、乳酮糖、水蘇糖、野芝麻四糖、異構乳糖、蔗糖 低聚糖、塔格糖、帕拉金糖、異麥芽酮糖、纖維低聚糖、低聚乳蔗糖、氫化淀粉 水解物、阿拉伯糖、木糖、普魯藍、卡多藍、愈瘡膠酶分解物,這些具備水溶性 的成分單一使用或組合使用,所述的水溶性分散劑也可以采用具備水溶性的蜂蜜、 蜂王漿、氨基酸、氨基酸鹽、食鹽、肽、蛋白質,它們可以單一使用或組合使用。
7、 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工藝流程如下:(1) 按照上述任意權利要求所述的組份備料;(2) 漿料制備將固體顆粒細化并均勻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中而成為漿料,顆粒細度為制劑重量的80%在300微米以下,采用攪拌的方式使固體顆粒分散于油性 分散劑中;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以 漿料在22 6(TC條件下能夠流動為準;根據油性分散劑添加的階段不同,固體顆 粒細化方式為干法粉碎、半干法粉碎或濕法粉碎;(3) 成型采用冷卻成型法或粉末成型法制成成品制劑。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固體顆粒細化可采用研磨方法,研磨方法是輥式研磨法、精磨法、球磨法、振動 研磨法或混合法。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干法粉碎是在物料含油量低的條件下細化,物料粉碎狀態為具備流動性的干粉狀;具體是將所有不溶于油的固體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劑混合,添加或不 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劑,粉碎至最終細度。
10、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半干法粉碎是在物料含油量適中的條件下細化,物料粉碎狀態為濕潤的半干狀態;具體是將所有不溶于油的固體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劑混合,添加或不 添加部分油性分散劑,粉碎至最終細度。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該濕法粉碎是在物料含油量高的條件下細化,物料粉碎狀態為液體或膏體狀態; 具體是將所有不溶于油的固體物料——主料及水溶性分散劑混合,添加或不添加 部分或全部油性分散劑,粉碎至最終細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及其制造方法,該制劑的基本原料為主料和輔料,該主料主要為保健品原料;該輔料主要為油性分散劑,必要時添加水溶性分散劑、矯味劑和乳化劑;該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為0.1%~80%,輔料的重量百分比為20%~99.9%。具體制備步驟為(1)備料;(2)漿料制備包括細化與液化;該細化的最終細度為制劑重量的80%在300微米以下,該液化過程是采用攪拌的方式使固體顆粒分散于油性分散劑中;油性分散劑的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應滿足成品中含油量不低于15%;(3)成型采用冷卻成型法或粉末成型法制成成品制劑。本發明的保健品口腔速釋制劑在達到較好口感前提下,提高保健品成分在口中分散速率,不用飲水,服用方便。
文檔編號A23L1/03GK101444273SQ200810180329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2日
發明者煜 何 申請人:煜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