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具有食療功能的食品,特別涉及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失眠是指人經久不眠,無法入睡或睡眠不足,可診斷為失眠癥,睡眠不足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很大,必然導致精力衰退首先表現在神經系統過度疲勞,以至可能發生神經衰弱,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降低,精力不足,記憶力減退,出現頭昏腦脹,眼花耳鳴,全身乏力,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嚴重者還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誘發高血壓、 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甚至導致器質性病變或早衰,會使人的壽命縮短,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如果睡眠受到失眠的困擾,將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失眠是一種困擾人們常見疾病,老年人易失眠,現在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易失眠,學生因學業壓力大易失眠,失眠給人們帶來痛苦,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另外,現有的安眠藥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在吃藥時藥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可小看。在現有技術中,針對防治失眠病的藥品繁多,但既是食品又是藥物的產品不多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和保健,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多采用藥物治療和飲食療法相結合的方法,而且特別提倡飲食療法,目前市場上調理睡眠的食療產品少見,還存在效果不顯著,攜帶飲用不方便,人體攝取量少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據中醫的藥食同源理論和食療養生理論,研制開發一種適合人們需要的食用方便的新型功能性現代化工業加工的食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以藥食兼用的食品為原材料、提供一種方便食用的、調理失眠的食療產品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中其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由以下原料藥制成按重量份計葛根12-32. 5份、酸棗仁10-38份、茯苓3. 5-33. 5份、烏梅9-36. 5份、龍眼肉8-17份。本發明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中由以下原料藥制成按重量份計葛根22-26份、酸棗仁24-28份、茯苓14-18. 5份、烏梅923份、龍眼肉12. 5-17份。本發明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中優選為按重量份計葛根22份、酸棗仁24份、茯苓18. 5份、烏梅23份、龍眼肉12. 5份。本發明組方由龍眼肉、酸棗仁、茯苓、葛根、烏梅組成,龍眼肉入心、脾二經,補益心脾,養心安神為君,酸棗仁歛汗生津,安神養心,茯苓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為臣,佐以烏梅除煩安心,葛根益脾養胃為使,諸藥合奏具有養心安神之功。本發明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的制備方法,其中具體加工步驟如下將葛根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量8倍,每次I. 5小時,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50°C )的清膏制成醇提清膏備用,將藥渣、酸棗仁、茯苓、烏梅、龍眼肉加10倍溫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I. 09-1. 15 (700C )清膏制成濃清膏,將所述濃清膏冷至40°C時攪拌下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 (500C )的清膏成為濃清膏,將所述濃清膏與所述醇提清膏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噴霧微細粉,另取若干份茯苓粉碎成微細粉制成粉碎微細粉,將所述粉碎微細粉和噴霧微細粉合并加入若干份糊精混合均勻,制粒壓片裝瓶,每片重0. 4克,每日3次,每次3-5片,餐后溫開水送服。本發明醇提清膏出膏率為10%,煎煮清膏的出膏率為11% -11. 5%。本發明選用藥食同源“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質為原料,繼承中醫藥傳統組方,結合現代藥理學研究,科學配比,采用現代生物技術萃取,精煉其有效成分,制成高品質的 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本發明食療產品的治療協同作用,利用龍眼肉主治五臟邪氣、通神明、補虛長智;酸棗仁安中、養脾氣、除煩悶;茯苓安魂養神、開胸腑、調臟氣;葛根胸膈煩熱、解諸毒;烏梅除熱煩滿、安心;龍眼肉含維生素么、81、82、(、?、酒石酸等,利用龍眼肉提取液能選擇性的對腦MAO-B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具有補虛益智、養血安神的作用,成為潛在的具有MAO-B抑制活性的抗衰老食品,可用于腫瘤患者的康復調理;酸棗仁主要成分脂肪油、皂苷、維生素C、棗酸、有機酸等,利用酸棗仁的安定催眠作用,與安定藥有相似之處,能夠為失眠患者鎮靜、催眠;茯苓中含有B-茯苓聚糖、茯苓多糖、茯苓酸、乙酰茯苓酸、松苓酸等有效成分,利用茯苓多糖抗癌機理與增強免疫,特別是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有關,同時具鎮靜、利尿、保肝的作用;葛根主要成分含異黃酮、葛根黃素、黃醇、葛苷等化學成分,利用葛根的有效成分具有調節心臟功能,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同時能擴張心腦血管,改善心腦微循環,從而達到安眠作用;烏梅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效成分,利用烏梅辨證加減治療神經性頭痛,神經衰弱,頑固性失眠獲得一定的療效,本發明組方由龍眼肉、酸棗仁、茯苓、葛根、烏梅組成,龍眼肉入心、脾二經,補益心脾,養心安神為君,酸棗仁歛汗生津,安神養心,茯苓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為臣,佐以烏梅除煩安心,葛根益脾養胃為使,諸藥合奏具有養心安神之功。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優點本發明所述食療產品選用天然的、藥食兼用的中藥合理配伍,是失眠患者的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可預防并發癥,調理和改善飲食結構,長期食用無任何副作用,方便快捷、增強機體免疫力、是專門為失眠患者研制的食療產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優選配方組成如下按重量份計葛根22份、酸棗仁24份、茯苓18. 5份、烏梅23份、龍眼肉12. 5份。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的制備方法是具體加工步驟如下第一步將葛根22份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量8倍,每次I. 5小時,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50°C )的清膏為醇提清膏備用,藥渣備用;第二步將所述藥渣、酸棗仁24份、茯苓15份、烏梅23份、龍眼肉12. 5份加10倍溫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09-1. 15 (70 0C )清膏成為煎煮清膏,將煎煮清膏冷至40°C時攪拌下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こ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 (500C )的清膏為濃清膏備用;第三步將濃清膏與所述醇提清膏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噴霧微細粉;第四步另取茯苓3. 5份粉碎成微細粉為粉碎微細粉;第五步將所述粉碎微細粉和所述噴霧微細粉合并加入糊精I份混合均勻,制粒壓片裝瓶,每片重0. 4克,毎日3次,毎次3-5片,餐后溫開水送服。實施例ニ 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優選配方組成如下按重量份計葛根26份、酸棗仁28份、茯苓14份、烏梅9份、龍眼肉17份。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的制備方法是具體加工步驟如下第一歩將葛根26份用80%こ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量8倍,每次I. 5小時, 合并三次こ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こ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 (500C )的清膏為醇提清膏備用,藥渣備用;第二步將所述藥渣、酸棗仁28份、茯苓11份、烏梅9份、龍眼肉17份加10倍溫水浸泡半小吋,煎煮2次,每次2小吋,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I. 09-1. 15 (70°C )清膏成為煎煮清膏,將煎煮清膏冷至40°C時攪拌下緩緩加入こ醇,使含醇量達6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こ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 (500C )的清膏為濃清
膏備用;第三步將濃清膏與所述醇提清膏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噴霧微細粉;第四步另取茯苓3份粉碎成微細粉為粉碎微細粉;第五步將所述粉碎微細粉和所述噴霧微細粉合并加糊精I份混合均勻,制粒壓片裝瓶,每片重0. 4克,毎日3次,毎次3-5片,餐后溫開水送服。實施例三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配方組成如下按重量份計葛根12份、酸棗仁10份、茯苓33. 5份、烏梅36. 5份、龍眼肉8份。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的制備方法是具體加工步驟如下第一歩將葛根12份用80%こ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量8倍,每次I. 5小時,合并三次こ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こ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50°C )的清膏為醇提清膏備用,藥渣備用;第二步將所述藥渣、酸棗仁10份、茯苓30份、烏梅36. 5份、龍眼肉8份加10倍溫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09-1. 15 (70 0C )清膏為煎煮清膏,將所述煎煮清膏冷至40°C時攪拌下緩緩加入こ醇,使含醇量達6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こ醇,濃縮至相對密度
I.19-1. 35 (500C )的清膏為濃清膏;第三步將所述濃清膏與所述醇提清膏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噴霧微細粉;第四步另取茯苓3. 5份粉碎成微細粉為粉碎微細粉;第五步將所述粉碎微細粉和所述噴霧微細粉合并加糊精2份混合均勻,制粒壓片裝瓶,每片重0. 4克,毎日3次,毎次3-5片,餐后溫開水送服。實施例四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配方組成如下按重量份計葛根32. 5份、酸棗仁38份、茯苓2份、烏梅9份、龍眼肉17份。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的制備方法是具體加工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葛根32. 5份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量8倍,每次I. 5小時,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 ,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 (500C )的清膏為醇提清膏備用,藥渣備用;第二步將所述藥渣、酸棗仁38份、茯苓3. 5份、烏梅9份、龍眼肉17份加10倍溫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09-1. 15(70°C)清膏,冷至40°C時攪拌下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I. 19-1. 35 (500C )的清膏為濃清膏;第三步將所述濃清膏與所述醇提清膏合并噴霧干燥為噴霧微細粉;第四步另取茯苓I. 5份粉碎成微細粉;第五步將所述粉碎微細粉和所述噴霧微細粉合并加糊精I份混合均勻,制粒壓片裝瓶,每片重0. 4克,每日3次,每次3-5片,餐后溫開水送服。本發明醇提清膏出膏率為10%,煎煮清膏的出膏率為11% -11.5%。本發明依據臨床營養學標準,按照失眠臨床疾病病癥,分別選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中藥材,遵從中醫中藥理論,君、臣、佐、使配伍方法組方,運用先進技術,萃取精華,精煉有效成分制成的產品,營養加調理,相輔相成,調養正氣,調和陰陽,安全可靠,食用方便,□感好,合于法度,養生固本,達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的目的。從本發明的食療產品的化學成分和一般藥理綜合來看,本發明組方合理,用藥恰當,促進了各藥之間的協同作用,保證用藥安全,增加了療效,以下通過本發明片劑所進行的有關藥理研究,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食療產品的有益效果,具體材料、方法和結果如下試驗材料受試產品是選本發明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0. 4g/片,由北京天植百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批號為20110506。I.劑量設計本發明產品片劑人臨床日用量為6. 0g,按60公斤體重計算,用藥量為0. lg/kg體重;按動物與人公斤體重比例折算,小鼠劑量為2. 2g/kg體重、I. lg/kg體重、
0.55g/kg體重三個劑量,中劑量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高劑量為中劑量的兩倍,低劑量為中劑量的1/2。陽性對照藥臨床日用量為0. 4g/日,小鼠用量0. 15g/kg。2.動物ICR小鼠,體重18_20g,雌雄各半。3.儀器小鼠自主活動儀。試驗方法本發明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對正常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健康小鼠,18_20g,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本發明產品2. 2g、l. lg、0. 55g生物/kg三個劑量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各組分別灌胃給予相應藥物,空白對照組灌胃給予等體積的蒸餾水,連續三天。末次藥后I小時,將小鼠逐只放入光電自主活動儀中,適應2分鐘,觀察5分鐘內小鼠活動情況,記錄活動次數,以t檢驗進行統計學比較。表I :本發明調節睡眠食療產品對正常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x±SD)
權利要求
1.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特征在干其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由以下原料藥制成按重量份計葛根12-32. 5份、酸棗仁10-38份、茯苓3. 5-33. 5份、烏梅9-36. 5份、龍眼肉8-17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藥制成按重量份計葛根22-26份、酸棗仁24-28份、茯苓14-18. 5份、烏梅9_23份、龍眼肉12. 5_17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葛根22份、酸棗仁24份、茯苓18. 5份、烏梅23份、龍眼肉12. 5份。
4.制備權利要求I或者2或者3所述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由以下具體加工步驟組成將葛根用80%こ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醇量8倍,每次I. 5小時,合并三次こ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こ醇,濃縮至50°C時相對密度I. 19-1. 35的 清膏為醇提清膏備用,將藥渣、酸棗仁、茯苓、烏梅、龍眼肉加10倍溫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毎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I. 09-1. 15清膏為煎煮清膏,將煎煮清膏冷至40°C時攪拌下緩緩加入こ醇,使含醇量達6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回收こ醇,濃縮至50°C時相對密度I. 19-1. 35的清膏為濃清膏,將所述濃清膏與所述醇提清膏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噴霧微細粉,另取若干份茯苓粉碎成微細粉制成粉碎微細粉,將噴霧微細粉和粉碎微細粉合并添加糊精若干份混合均勻,制粒壓片裝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具有食療功能的食品,特別涉及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及其制備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以藥食兼用的食品為原材料、提供一種方便食用的、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及其制備方法,其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組成如下按重量份計葛根12-32.5份、酸棗仁10-38份、茯苓3.5-33.5份、烏梅9-36.5份、龍眼肉8-17份,所述食療產品選用天然的、藥食兼用的中藥合理配伍,通過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是失眠患者的一種調節睡眠的食療產品、可預防并發癥,調理和改善飲食結構,長期食用無任何副作用,方便快捷、增強機體免疫力、是專門為睡眠不好人士研制的調理睡眠的食療產品。
文檔編號A23L1/29GK102640926SQ20121014112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黃宏植 申請人:黃宏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