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茶為原料綜合提制茶褐素和茶多糖的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以黑茶為原料綜合提制茶褐素和茶多糖的方法。以一定質量的黑茶為原料,將其攪碎,將水噴施于黑茶碎粒上,噴水量為茶葉質量的3.0~50.0%,將此含水黑茶物料置于膨化罐中,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變溫壓差膨化處理,在此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中加入其質量5-100倍的水,于50-98℃提取0.4-10小時,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得濾液;濾液先以過濾孔徑為0.20-8.0微米的微濾膜過濾,微濾濾液再經截留分子量為1000-7000道爾頓的超濾膜過濾,獲得超濾截留液和超濾濾液;超濾截留液中加入食用級雙氧水脫色,雙氧水終濃度為0.03-3.7%,脫色后的截留液中加入3-4倍體積95%乙醇,靜置2-10小時,獲得乙醇沉淀物,將沉淀物真空冷凍干燥或噴霧干燥,得黑茶多糖;超濾濾液以反滲透膜濃縮或旋轉蒸發濃縮,得濃縮液,濃縮液經噴霧干燥或真空冷凍干燥得到茶褐素。
【專利說明】以黑茶為原料綜合提制茶褐素和茶多糖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深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從黑茶中綜合提取制備茶褐素和茶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黑茶對人體健康具有保健功效如能有效降低血脂、血壓,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顯著預防作用,這與其生化成分茶褐素有顯著相關性,茶褐素是在黑茶的渥堆發酵等加工過程中,以茶葉多酚為主的化合物在熱力、酶促和微生物作用下深度氧化聚合產生的一類分子量不均一、水溶性的復雜天然高聚物,是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黑茶品類的特征性功能品質化學成分,也可作為傳統食品、保健食品的配料和功能原料。
[0003]茶多糖是綠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白茶和黃茶等茶類中含有的一種結合蛋白質的雜多糖,全稱為茶多糖復合物(tea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s, TPC),其多糖鏈部分由鼠阿拉伯糖、木糖、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單糖共價結合而成;十幾種氨基酸組成其結合蛋白質的肽鏈部分。茶多糖在降血糖、增強免疫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顯著功能,是茶葉里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
[0004]目前茶褐素的提制技術甚少。黑茶中的茶多糖和茶褐素含量亦相對較低,因此,在提取過程中保證二者的提取率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變溫壓差膨化處理并結合多級膜分離技術從黑茶中綜合制備茶褐素和茶多糖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O以一定質量的黑茶為原料,將其攪碎,將水噴施于黑茶碎粒上,噴水量為茶葉質量的3.0?50.0%,將此含水黑茶物料置于膨化罐中,施加0.11?0.90 MPa壓強,調節溫度為70?125°C,進行加壓處理,保持時間10?50min,然后開啟泄壓系統,將罐內壓強降至0.01?0.08 MPa,調節溫度為40?96°C,保持時間5?60min,獲得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
[0006](2)將步驟(I)中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加入其質量5-100倍的水,于50-98°C提取0.4-10小時,然后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得濾液。
[0007](3)將步驟(2)的濾液先以過濾孔徑為0.20-8.0微米的微濾膜過濾,微濾濾液再經截留分子量為1000-7000道爾頓的超濾膜過濾,獲得超濾截留液和超濾濾液。
[0008](4)在步驟(3)的超濾截留液中加入食用級雙氧水脫色,雙氧水終濃度為0.03-3.7%,脫色后的截留液中加入3-4倍體積95%乙醇,靜置2_10小時,獲得乙醇沉淀物,將沉淀物真空冷凍干燥或噴霧干燥,得黑茶多糖。
[0009](5)將步驟(3)中的超濾濾液以反滲透膜濃縮或旋轉蒸發濃縮,得濃縮液。
[0010](6)將步驟(5)中濃縮液經噴霧干燥或真空冷凍干燥得到茶褐素。
[0011 ] 所述步驟(I)中的原料黑茶為中國六大茶類中的黑茶,包括云南普洱茶,廣西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康磚、金尖、方包茶,湖北老青茶。
[0012]本發明的創新性及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能實現變溫壓差膨化處理黑茶,通過膨化處理破碎茶葉組織結構,增加后續提取分離過程中茶褐素和茶多糖的釋放率(得率),并結合多級膜分離技術,所制備茶褐素和茶多糖純度高;該方法技術流程簡單,可大幅提高目標產物得率,且不采用有毒害的有機溶劑,成本低廉,工藝技術綠色環保,易于工業化制備。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1:
以1000克普洱茶(熟茶)為原料,將其攪碎,將水噴施于茶葉碎粒上,噴水量為茶葉質量的4.0%,將此含水黑茶物料置于膨化罐中,施加0.21 MPa壓強,調節溫度為78°C,進行加壓處理,保持時間15min,然后開啟泄壓系統,將罐內壓強降至0.075 MPa,調節溫度為56°C,保持時間lOmin,獲得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將此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加入其質量80倍的水,于58°C提取0.8小時,然后用濾網過濾,得濾液。
[0014]濾液先經截留孔徑為0.25微米的微濾膜過濾,微濾濾液再經截留分子量為1500道爾頓的超濾膜過濾,獲得超濾截留液和超濾濾液。在此超濾截留液中加入食用級雙氧水脫色,雙氧水終濃度為0.045%,脫色后的截留液加入3倍體積95%乙醇,靜置3小時,獲得乙醇沉淀物,將沉淀物真空冷凍干燥,獲得茶多糖70克。將前述超濾濾液經過反滲透膜濃縮,得濃縮液,此濃縮液經過噴霧干燥得到茶褐素98克。
[0015]實施例2:
以2000克的安化黑茶為原料,將其攪碎,將水噴施于茶葉碎粒上,噴水量為茶葉質量的20.0%,將此含水黑茶物料置于膨化罐中,施加0.65 MPa壓強,調節溫度為95°C,進行加壓處理,保持時間30min,然后開啟泄壓系統,將罐內壓強降至0.04 MPa,調節溫度為76°C,保持時間30min,獲得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將此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加入其質量20倍的水,于88°C提取4小時,然后用紗布過濾,得濾液。此濾液先經截留孔徑為2.0微米的微濾膜過濾,微濾濾液再經截留分子量為4000道爾頓的超濾膜過濾,獲得超濾截留液和超濾濾液。在超濾截留液中加入食用級雙氧水脫色,雙氧水終濃度為1.7%,脫色后的截留液中加入3.5倍體積95%乙醇,靜置5小時,獲得乙醇沉淀物,將沉淀物噴霧干燥,得茶多糖156克。將前述超濾濾液進行反滲透膜濃縮,得濃縮液,此濃縮液經過真空冷凍干燥得到茶褐素193克。
[0016]
實施例3:
以5000克的六堡茶為原料,將其攪碎,將水噴施于茶葉碎粒上,噴水量為茶葉質量的40.0%,將此含水黑茶物料置于膨化罐中,施加0.80 MPa壓強,調節溫度為125°C,進行加壓處理,保持時間48min,然后開啟泄壓系統,將罐內壓強降至0.015MPa,調節溫度為90°C,保持時間50min,獲得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將此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力口入其質量6倍的水,于98°C提取5小時,然后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得濾液。此濾液先經截留孔徑為8.0微米的微濾膜過濾,微濾濾液再經截留分子量為6000道爾頓的超濾膜過濾,獲得超濾截留液和超濾濾液。在超濾截留液中加入食用級雙氧水脫色,雙氧水終濃度為3.5%,脫色后的截留液中加入4倍體積95%乙醇,靜置9小時,獲得乙醇沉淀物,將沉淀物真空冷凍干燥,得茶多糖312克。前述超濾濾液經過旋轉蒸發濃縮,得濃縮液,此濃縮液經過噴霧干燥得到茶褐素408克。
【權利要求】
1.以黑茶為原料綜合提制茶褐素和茶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述步驟: (1)以一定質量的黑茶為原料,將其攪碎,將水噴施于黑茶碎粒上,噴水量為茶葉質量的3.0?50.0%,將此含水黑茶物料置于膨化罐中,施加0.11?0.90 MPa壓強,調節溫度為70?125°C,進行加壓處理,保持時間10?50min,然后開啟泄壓系統,將罐內壓強降至0.01?0.08 MPa,調節溫度為40?96°C,保持時間5?60min,獲得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 (2)將步驟(I)中變溫壓差膨化處理的黑茶原料,加入其質量5-100倍的水,于50-98°C提取0.4-10小時,然后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得濾液; (3)將步驟(2)的濾液先以過濾孔徑為0.20-8.0微米的微濾膜過濾,微濾濾液再經截留分子量為1000-7000道爾頓的超濾膜過濾,獲得超濾截留液和超濾濾液; (4)在步驟(3)的超濾截留液中加入食用級雙氧水脫色,雙氧水終濃度為0.03-3.7%,脫色后的截留液中加入3-4倍體積95%乙醇,靜置2-10小時,獲得乙醇沉淀物,將沉淀物真空冷凍干燥或噴霧干燥,得黑茶多糖; (5)將步驟(3)中的超濾濾液以反滲透膜濃縮或旋轉蒸發濃縮,得濃縮液; (6)將步驟(5)中濃縮液經噴霧干燥或真空冷凍干燥得到茶褐素。
2.按權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原料黑茶為中國六大茶類中的黑茶,包括云南普洱茶,廣西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康磚、金尖、方包茶,湖北老青茶。
【文檔編號】A23F3/18GK103444943SQ201210343809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陳小強 申請人:陳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