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包括魚肉松的制備和拌餡兩部分。本發明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中的魚肉松的燒熟方法是蒸制,其溫度在110℃左右,且后道的炒松溫度為70℃~80℃,從而本發明的餡料中的魚肉的營養物質保留情況較好,因此由該餡料制成的魚餅營養豐富。本發明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中的魚肉松的含水率較低,為15%~18%,而其它輔助餡料為酒或油,因此真空包裝后魚肉松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在干燥陰涼處存放6個月不變質,從而由本發明的餡料制成的魚餅中可以不加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以保證魚餅食品的天然性。
【專利說明】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
[0001]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210326841.2,申請日為2012年9月6日,發明創造名稱為“即食型外包式魚餅及其加工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食品的加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即食型的外包式魚餅尤其是即食型的外包式淡水魚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3]帶餡食品例如包子、餃子、湯圓、月餅等傳統食品一直以來廣受人們歡迎。當這些帶餡食品的餡料為肉餡時,通常所選的肉餡為豬肉餡。但是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更新,人們認識到豬肉餡含有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經常食用的話對人體健康不利。
[0004]為了保證人們既能食用美味的肉餡食品,又能對健康有利,就需要尋找一種動物肉來代替豬肉制成餡料。
[0005]總所周知,魚肉是動物肉中公認的美食。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和易于消化吸收等優點。但是目前食品工業中使用魚肉時,主要是將魚肉絞碎成泥后與淀粉及其他調料混勻。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 101991145 A (申請號201010527018.9)公開了一種魚餅及其制備方法,它是將魚糜與淀粉攪拌均勻,所述的魚糜為碎魚肉經過擂潰碾磨后的糜狀。再加入其它輔料、調味料后,在魚餅成型模中成型后,裹面、速凍、包裝。這種魚餅需要經過蒸煮或油炸后才能食用,屬于半成品。
[0006]即食型魚餅是指可以直接食用的魚餅。中國專利文獻CN 101491351A (申請號200810043078.6)公開了一種方便型魚餅食品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以魚漿為原料,加入淀粉、味精、鹽等調味料攪拌均勻后,用模具制成魚餅形狀,將魚餅蒸熟,再切成小塊油炸得到直徑為10厘米,厚度為1厘米的魚餅。所述的魚漿通常是由新鮮小雜魚加0.1%?0.3%食鹽后粉碎研磨成魚糜蛋白,使其中鹽溶性蛋白肌球蛋白溶解出來所形成的黏稠糊狀物。
[0007]中國專利文獻CN 1706284A (申請號200510067167.0)也公開了一種即食調味魚餅加工方法,它以白鰱魚為主要原料,以洋蔥、香草、食鹽、咖喱粉等為輔助原料,將魚肉絞碎后,將絞碎的魚肉與輔助原料混合均勻,然后在魚餅成型模中成型,成型的魚肉混合物預加熱、烘干后切成小塊,然后油炸炸酥。
[0008]上述兩篇文獻所公開的魚餅是即食型魚餅,可以直接食用,為方便型魚餅食品,但是由于魚肉經過了油炸處理,魚肉的大部分營養已經流失,而且油炸的魚肉對于身體健康也是不提倡的。另外,上述三種魚餅均為不含外包皮的魚餅。市場上也未發現以魚肉為餡料的餅類食品。
[0009]對于本發明涉及的魚肉松,現有技術中未發現能將有刺淡水魚在蒸制后進行魚肉和魚刺的徹底分離的記載,所記載的只是不能將魚肉與魚刺徹底分離的魚肉松。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 1846536A (申請號為200610031288.4)公開了一種以魚刺分離機為主體的生產魚松的工藝,先用蒸煮機把魚肉蒸熟,用壓榨機把蒸熟的魚肉壓干,壓干后立即搓松,搓松后的魚肉放入炒松機內炒松,再用魚刺分離機處理,分離得到的魚松進行調味、炒酥、包裝,檢測合格后得到成品。但是,該文獻將魚肉和魚刺的分離放在炒松之后,而且分離方法復雜,成本較高,且分離效果較差。該文獻的方法在分離魚松和魚刺時,先在螺旋式氣流和重力作用下,使得較重的魚刺落入機體底部的收渣布袋,在機體后部則用分離篩網使得較輕的魚刺不能通過篩網,而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收渣布袋。由于魚松與魚刺纏繞在一起,這種分離方法不能將魚松和魚刺徹底分開。
[0010]中國專利文獻CN 102144785 A (申請號為201010110090.1)公開了一種魚肉松的加工方法,其所選擇的原料主要是已經分割后的深海魚的魚塊。對于淡水魚,則將原料魚除去鱗、內臟、頭、尾,再用水洗去血污雜質,浙水待用。然后將分隔好的魚塊放入鍋內用開水煮20分鐘左右,撈出冷卻;將調味的配料與魚塊在炒松機內用中火炒潰至魚絲肌纖維松散,出鍋,揀去魚肉松中的焦塊等雜質,剩余魚松用玻璃瓶灌裝。該方法只適用于無需去掉魚刺的淡水魚或者深海魚塊為原料的魚肉松的制作。若采用有刺的淡水魚作為原料魚時,則最終得到的魚肉松中包含有大量的魚刺。因此,這種方法不適用原料魚為有刺的淡水魚,否則,會在人們食用這種魚肉松時,對人體造成危害。另外,中國專利文獻CN102144784A(申請號為201010110085.6)也屬于這種情況。中國專利文獻CN102379432A (申請號為201010274730.2)雖然在蒸煮和搗碎后趁熱揀出魚刺,但是用人工操作一是勞動強度大,二是也揀不干凈,仍然存在對人體造成危害的隱患。
[0011]中國專利文獻CN 102524836 A (申請號為201210027313.7)公開了一種金槍魚肉松的加工方法,將金槍魚解凍后,剖成魚片清洗后與調味料進行調味,調味后的魚肉片送入烘房中烘干至魚片水分為25%至30%,取出魚片使用烘烤機進行烘烤后在軋松機上壓延,然后在成松機內成松,最后再經干燥至水分為16%至18%,魚松冷卻至室溫后進行包裝即為成品。該方法需在解凍后由人工將金槍魚剖成魚片后才能進行后續的加工,還需人工去除骨刺,因而工作效率較為低下。另外,金槍魚是一種海魚,沒有淡水魚的那種存在于魚肉內的小刺。
[0012]中國專利文獻CN2483956Y (專利申請號:01235878.9)公開了一種輥輪擠壓滾筒式采魚肉機,該設備“是靠擠壓輥輪副產生擠壓力進行采魚肉的輥輪擠壓滾筒式采魚肉機”(說明書第1頁倒數第9行)。其中的“多孔滾筒與環形帆布帶接觸面為采肉區域,將魚切除頭部、內臟后,魚體對稱剖開,送入盛料盤,在自重作用下,經魚體導向道,進入由多孔滾筒與環形帆布帶所構成的空間,進行采肉”(說明書第4頁第4行至第6行)。有上述描述可知,該采魚肉機的采肉是對生魚的采肉。
【發明內容】
[001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即食型、健康美味的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
[0014]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魚肉松的制備,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①魚的宰殺:將原料魚去魚鱗、內臟、魚頭、魚腹黑膜和魚尾而得到魚體,然后用冷水洗凈魚體待用;所述原料魚為有刺淡水魚。[0015]②魚體的腌制:將步驟①洗凈的魚體在腌制料中浸泡10h?14h完成魚體的腌制,腌制料中食鹽的濃度為8wt%?15wt%。
[0016]③魚體的蒸制:將步驟②腌制后的魚體用水漂洗去除表層腌制料,然后送入蒸箱中蒸熟,從蒸箱中取出后用清水漂冷。
[0017]④魚體的采肉:將步驟③得到的用清水漂冷的魚體送入魚肉魚刺分離機中對魚體進行采肉而得到顆粒糊狀魚肉,采肉的同時,所采魚肉與魚刺徹底分離。
[0018]⑤顆粒糊狀魚肉的脫水:將步驟④得到的顆粒糊狀魚肉放入離心機中離心脫水,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含水率為45%?50%。
[0019]⑥顆粒糊狀魚肉的炒松及調味:將步驟⑤得到的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置于炒松機中炒松,在炒松的過程中放入調味料,使得在顆粒糊狀魚肉中的水分蒸發的同時與調味料混合均勻,其中的顆粒糊狀魚肉則逐漸成為蓬松的卷曲絲狀物,該卷曲絲狀物即為魚肉松待用,魚肉松的含水率為15%?18% ;所述調味料包括食鹽、白糖、白胡椒粉和香辛料。
[0020]2)拌餡,將調料、輔料和步驟1)制備的魚肉松拌合成餡料,所述調料包括黃酒和蔥油,所述輔料包括綿白糖或食鹽。
[0021]上述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①中,所述的有刺淡水魚宰殺時的重量不限,對于重量大于等于1500克的單條原料魚,在將原料魚去魚鱗、內臟、魚頭、魚腹黑膜和魚尾之后,還需再沿著魚的脊髓骨將原料魚對半剖開而得到魚體;所述有刺淡水魚為草魚鰱魚、青魚、鳙魚、鯉魚、鮰魚、白魚、河豚魚、笑殼魚或昂公魚,或者是上述各種魚中的兩種或三種。
[0022]上述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②中,腌制魚體時,所用的腌制料中還包括生姜、香菜、大蒜、米醋和米酒。
[0023]上述步驟2)中,所述輔料還包括松子粉和核桃粉;所述松子粉是將松子油炸至冒出香氣時取出搗碎而得到,所述核桃粉是將核桃仁油炸至冒出香氣時取出搗碎而得到;根據餡料的口味,當為甜味餡料時,輔料包括綿白糖,當為咸味餡料時,輔料包括食鹽。
[0024]優選的,上述步驟2)中,當為甜味餡料時,所拌合的餡料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如下:魚肉松30?60份,黃酒4?8份,蔥油4?8份,松子1?4份,核桃1?5份,色拉油3?7份,綿白糖1?3份;當為咸味餡料時,所拌合的餡料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如下:魚肉松30?60份,黃酒4?8份,蔥油4?8份,松子1?4份,核桃1?5份,色拉油3?7份,食鹽1?3份。
[0025]上述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⑥中,調味料與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重量比為(2?3): 100 ;調味料的組成及其重量份數如下:食鹽15?25份、白糖400?600份、白胡椒粉80?120份、香辛料20?40份;所述香辛料為五香粉。
[0026]優選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⑥中,顆粒糊狀魚肉調味時,還加入干果粉,干果粉與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重量比為(5?25): 100 ;干果粉為豌豆粉、核桃粉、松子粉或芝麻粉,或者是所述的各種干果粉中的兩種或三種或四種的組合。
[0027]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發明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中的魚肉松的燒熟方法是蒸制,其溫度在110°C左右,且后道的炒松溫度為70°C?80°C,從而本發明的餡料中的魚肉的營養物質保留情況較好,因此由該餡料制成的魚餅營養豐富。
[0028](2)本發明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中的魚肉松的含水率較低,為15%?18%,而其它輔助餡料為酒或油,因此真空包裝后魚肉松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在干燥陰涼處存放6個月不變質,從而由本發明的餡料制成的魚餅中可以不加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以保證魚餅食品的天然性。
[0029](3)本發明的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適合工業化應用,餡料中最重要的主料魚肉松的生產效率高,解決了用淡水魚加工為魚餅的餡料的效率和成本問題。其中的腌制步驟則使得魚肉更加結實,不僅有利于后續步驟中的魚肉的采肉率較高,而且使得魚刺與魚肉的分離徹底。該特點使得魚肉餡料中無任何魚刺,確保了魚餅的食用安全性。
[0030](4)本發明的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在制備魚肉松時,通過蒸制前的除腥、腌制浸泡處理去除魚肉腥味,優選地,在炒松后加入干果、胡椒等調味料,進一步消除了魚肉腥味。
[0031](5)已有的有刺淡水魚的魚肉松中,均不能徹底去除魚刺。食品市場中也未發現有刺淡水魚的魚肉松的產品。正因為在技術上不能同時實現既去除腥味,又將魚刺徹底去除,還使得魚肉成為蓬松的卷曲絲狀物,所以有刺淡水魚肉松遲遲不得問世,也就更無從談起以魚肉松為餡料的魚餅的誕生,從而也不存在由現有魚肉松為餡料制備外包式魚餅的技術啟示。【背景技術】中的三種魚餅均為不含外包皮的魚餅。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1、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
本實施例所涉及的食材均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0033]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魚肉松的制備。本實施例的魚肉松由淡水魚加工獲得,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①魚的宰殺:將原料魚去魚鱗、內臟、魚腹黑膜、魚頭和魚尾,然后用冷水洗凈魚體待用。所述冷水為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以下用水均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
[0034]所述原料魚符合農業行業標準《NY 5053-2005無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魚》的規定,為無公害的有刺淡水魚,所選用的原料魚的單條重量不限,對于重量大于等于1500克的單條原料魚,則在將原料魚去魚鱗、內臟、魚頭、魚腹黑膜和魚尾之后,還需再沿著魚的脊髓骨將原料魚對半剖開而得到魚體。所述有刺淡水魚為草魚、鰱魚、青魚、鳙魚、鯉魚、鮰魚、白魚、河豚魚、筍殼魚或昂公魚,或者是上述各種魚中的兩種或三種。考慮到生產成本,通常選用四大家魚,即草魚、鰱魚、青魚、鳙魚,也可以選用鯉魚,本實施例中的原料魚是單條重量在4千克左右的草魚。
[0035]②魚體的腌制:首先配制腌制料,稱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姜500份、香菜200份、大蒜50份、米醋100份、米酒100份、食鹽一定重量。將上述原料加入75000重量份的冷開水中,攪拌均勻,腌制料中食鹽的濃度為8wt%? 15wt% (本實施例中為10wt%);其中生姜、香菜、大蒜均切成綠豆大小的顆粒以便盡可能發揮其除腥作用。腌制料的總量能夠將所處理的魚體全部浸沒在其中。
[0036]將步驟②洗凈的魚體在上述腌制料中浸泡10h?14h (本實施例中為12h)而完成魚體的腌制,浸泡過程中保證魚體完全浸沒在腌制料中。通常將50千克的魚體浸泡在含有75kg的水的腌制料中。
[0037]由于腌制料中含有生姜、香菜、大蒜、米醋、米酒這些除腥料,因此將魚體浸泡在其中能夠去除魚肉的腥味,浸泡后將魚體取出后基本聞不出魚腥味。
[0038]上述除腥料中的生姜、香菜、大蒜用在魚體的腌制過程中,而不是用在魚肉松的炒制過程中,因此炒制的魚肉松中不會存在生姜、香菜、大蒜,不會在食用過程中吃到生姜等而影響食用口感。因此除腥料不但實現了除腥作用,而且不會在魚肉松中留下殘渣。
[0039]由于腌制料中含有食鹽,魚體在上述濃度的鹽水中浸泡10多個小時后,魚肉更加結實,不僅有利于魚刺與魚肉的分離,而且使得炒制的魚肉松較為蓬松,口感較佳。
[0040]③魚體的蒸制:將步驟②腌制后的魚體用冷水漂洗去除表層腌制料,然后送入蒸箱中用水蒸汽蒸熟,蒸箱內溫度為110°C (水蒸汽壓力為0.14MPa),蒸12分鐘,然后將魚體從蒸箱中取出后用清水漂冷。
[0041]上述腌制后的魚體在漂洗槽中用冷水漂洗時,是在慢速攪拌下,用4?6倍魚體體積的冷水漂洗魚體2?5次,每次漂洗所用的時間為lOmin?20min,所用冷水的溫度為4°C?10°C,優選 4°C?6°C。
[0042]上述蒸箱中取出的蒸熟的魚體用清水漂冷時,在漂洗槽中慢速攪拌下,用4?6倍魚體體積的清水漂洗魚體2?5次,每次漂洗所用的時間為lOmin?20min,所用清水的溫度為15°C?25°C。
[0043]④魚體的采肉:將步驟③得到的用清水漂冷的魚體送入魚肉魚刺分離機中,將魚肉和魚刺分離,收集分離后得到的顆粒糊狀魚肉。所述的顆粒糊狀魚肉為顆粒狀魚肉與擠壓魚體時所擠出的魚體中所含水的混合物。
[0044]魚肉魚刺分離機可以采用滾筒式分離機或者壓榨式分離機,本實施例選用專利文獻號為CN2483956Y的輥輪擠壓滾筒式采魚肉機(將其中的環形帆布帶更換為食品級橡膠輸送帶,將其中的多孔滾筒設定為不銹鋼多孔滾筒,所述的孔即為采肉孔)進行魚肉的采肉,以及魚肉與魚刺的分離,利用帶采肉孔的不銹鋼滾筒和橡膠帶擠壓魚體,采肉孔的孔徑設定為2至5毫米(本實施例為3.5毫米),相鄰采肉孔的邊緣之間的距離設定為2至6毫米(本實施例為3毫米),魚肉經不銹鋼滾筒的采肉孔擠出呈顆粒狀進入不銹鋼滾筒中,擠壓的同時擠出魚體所含的水份,而使得顆粒狀魚肉和魚體的擠出水份共同組成顆粒糊狀魚肉。開始采肉時所得到的魚肉主要是粒度略小于采肉孔孔徑的顆粒狀魚肉,故本實施例開始所采的魚肉主要是粒度為3.0毫米左右的顆粒狀魚肉,隨著滾筒的滾動其粒度會增加,大的可達到5毫米的粒度。魚體的魚刺和魚皮留在滾筒與橡膠帶之間,從而使得所采的魚肉與魚皮和魚刺徹底分離,魚體的采肉率為60%?70%。
[0045]⑤顆粒糊狀魚肉的脫水:將步驟④得到的顆粒糊狀魚肉放入離心機中,在1800rpm?2000rpm轉速下離心脫水,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含水率為45%?50%。
[0046]⑥顆粒糊狀魚肉的炒松及調味:將步驟⑤得到的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置于炒松機中,控制炒制溫度70°C?80°C,鏟刀的轉速為40?50轉/分鐘,炒制5?6小時;在炒松的過程中,放入調味料,使得顆粒糊狀魚肉中的水分均勻蒸發的同時,與調味料混合均勻,其中的顆粒糊狀魚肉則逐漸成為蓬松的卷曲絲狀物,該卷曲絲狀物即為魚肉松,該魚肉松的含水量為17%。
[0047]上述的調味料與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重量比為(2?3): 100。
[0048]所述調味料的組成及其重量份數如下:食鹽20份、白糖500份、白胡椒粉100份、常用食品調味調香用的香辛料30份(本實施例的香辛料為五香粉)。所用調味料均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規定。
[0049]為了增加魚肉松的營養和增加魚肉松的價值,還可以加入干果粉。干果粉與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重量比為(5~25): 100。干果粉包括豌豆粉、核桃粉、松子粉或芝麻粉等。所加的干果粉可以擇一加入,也可以兩種或三種組合加入,也可以四種都加入。
[0050]干果粉的加入不僅提升了魚肉松的營養價值,而且干果粉能夠壓制魚肉的腥味。
[0051]上述核桃粉、松子粉及芝麻粉是由相應的干果碾壓成粉,其中核桃仁符合林業行業標準《LY/T 1922-2010核桃仁》的規定;松子仁選用干燥、無蛀蟲、無霉變、無異味、色澤正常的產品,且衛生指標符合國家標準《GB 16326-2005堅果食品衛生標準》的規定;芝麻同樣符合相應的行業標準。
[0052]所制得的魚肉松的感官檢查結果如下表1表1感官檢查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魚肉松的制備,具體包括以下步驟:①魚的宰殺:將原料魚去魚鱗、內臟、魚頭、魚腹黑膜和魚尾而得到魚體,然后用冷水洗凈魚體待用;所述原料魚為有刺淡水魚;②魚體的腌制:將步驟①洗凈的魚體在腌制料中浸泡10h~14h完成魚體的腌制,腌制料中食鹽的濃度為8wt%~15wt% ;③魚體的蒸制:將步驟②腌制后的魚體用水漂洗去除表層腌制料,然后送入蒸箱中蒸熟,從蒸箱中取出后用清水漂冷;④魚體的采肉:將步驟③得到的用清水漂冷的魚體送入魚肉魚刺分離機中對魚體進行采肉而得到顆粒糊狀魚肉,采肉的同時,所采魚肉與魚刺徹底分離;⑤顆粒糊狀魚肉的脫水:將步驟④得到的顆粒糊狀魚肉放入離心機中離心脫水,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含水率為45%~50% ;⑥顆粒糊狀魚肉的炒松及調味:將步驟⑤得到的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置于炒松機中炒松,在炒松的過程中放入調味料,使得在顆粒糊狀魚肉中的水分蒸發的同時與調味料混合均勻,其中的顆粒糊狀魚肉則逐漸成為蓬松的卷曲絲狀物,該卷曲絲狀物即為魚肉松待用,魚肉松的含水率為15%~18% ;所述調味料包括食鹽、白糖、白胡椒粉和香辛料;2)拌餡,將調料、輔料和步驟1)制備的魚肉松拌合成餡料,所述調料包括黃酒和蔥油,所述輔料包括綿白糖或食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①中,所述的有`刺淡水魚宰殺時的重量不限,對于重量大于等于1500克的單條原料魚,在將原料魚去魚鱗、內臟、魚頭、魚腹黑膜和魚尾之后,還需再沿著魚的脊髓骨將原料魚對半剖開而得到魚體;所述有刺淡水魚為草魚鰱魚、青魚、鳙魚、鯉魚、鮰魚、白魚、河豚魚、筍殼魚或昂公魚,或者是上述各種魚中的兩種或三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②中,腌制魚體時,所用的腌制料中還包括生姜、香菜、大蒜、米醋和米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輔料還包括松子粉和核桃粉;所述松子粉是將松子油炸至冒出香氣時取出搗碎而得到,所述核桃粉是將核桃仁油炸至冒出香氣時取出搗碎而得到;根據餡料的口味,當為甜味餡料時,輔料包括綿白糖,當為咸味餡料時,輔料包括食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當為甜味餡料時,所拌合的餡料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如下:魚肉松30~60份,黃酒4~8份,蔥油4~8份,松子1~4份,核桃1~5份,色拉油3~7份,綿白糖1~3份;當為咸味餡料時,所拌合的餡料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如下:魚肉松30~60份,黃酒4~8份,蔥油4~8份,松子1~4份,核桃1~5份,色拉油3~7份,食鹽1~3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⑥中,調味料與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重量比為(2~3): 100;調味料的組成及其重量份數如下:食鹽15~25份、白糖400~600份、白胡椒粉80~120份、香辛料20~40份;所述香辛料為五香粉。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即食型外包式魚餅的餡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制備魚肉松的步驟⑥中,顆粒糊狀魚肉調味時,還加入干果粉,干果粉與脫水后的顆粒糊狀魚肉的重量比為(5~25): 100 ;干果粉為豌豆粉、核桃粉、松子粉或芝麻粉,或者是所述的各種干果粉中的兩種或三種或四種的組合。
【文檔編號】A23L1/326GK103653046SQ20121039690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劉建明 申請人:劉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