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

文檔序號:461286閱讀:949來源:國知局
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將培養好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培養基中添加0.005%~0.05%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發酵溫度控制35~37℃,通氣量1:0.5~1,用濃氨水調節PH值至6.5,控制溶氧20~5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1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發明采用該發酵工藝,有利于提高L-色氨酸的發酵產量。
【專利說明】提局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產量的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基因工程技術和高細胞密度培養技術的有機結合,使得原本無法大規模微生物發酵的產品能大量生產。目前生產L-色氨酸的主要方法為微生物發酵法,基本都是利用基因工程菌發酵生產L-色氨酸,大腸桿菌的遺傳背景研究清晰,易于改造,容易培養,發酵周期也不長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從葡萄糖到L-色氨酸的代謝途徑漫長,代謝流弱,代謝調控復雜,導致生產過程中L-色氨酸積累緩慢,積累濃度和轉化率偏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采用該發酵工藝,有利于提高L-色氨酸的發酵產量。
[0004]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將培養好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培養基中添加0.005%~0.05%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發酵溫度控制35~37°C,通氣量1:0.5~1,用濃氨水調節PH值至6.5,控制溶氧20~5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 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
[0005]優選地,所述發酵培養8~20小時,向發酵液中流加總量為0.01~0.1%谷胱甘肽。
[0006]優選地,所述發酵培養基的體積為4.5 L0
[0007]優選地,所述大腸桿菌種液的體積為500ml。
[0008]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在發酵過程中添加丙酮酸鈉和谷胱甘肽,并利用精確控制流加葡萄糖的方式應用于L-色氨酸發酵法生產過程,使得發酵終點L-色氨酸產量得到有效提高,工藝穩定,實用性強。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以下通過實施案例來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0]本發明采用的菌種是以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K_12 W3110)為出發菌株構
建的基因工程菌。
[0011]本發明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培養好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培養基中添加0.005%~0.05%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發酵溫度控制35~37°C,通氣量1:0.5~I,用濃氨水調節PH值至6.5,控制溶氧20~5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
[0012]實施例1:
對照組:
將培養好的500ml重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4.5 L發酵培養基中(采用上述原工藝發酵培養基配方,原工藝發酵培養基配方(%):磷酸氫二鉀1.6,七水硫酸鎂0.4,硫酸銨0.2,檸檬酸0.2,葡萄糖0.7,酵母粉0.2,微量元素0.3 (Al2(SCM)3.18H202,CoSO4.7H20 0.75,CuSO4.5H20 2.5,H3BO3 0.5,Na2MoO4.2H20 3,MnSO4.H2O 2.4,NiSO4.6H20 2.5,ZnSO4.7H20 15,FeSO4.7H20 50),按 8 ~12% 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所用發酵容器為IOL自動發酵罐,發酵溫度控制37°C,通氣量1:0.8,用濃氨水控制發酵PH值到6.5,控制發酵過程溶氧20~3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葡萄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批發酵周期46小時,發酵液終點L-色氨酸產量33.2g/L。
[0013]實驗組: 將培養好的500ml重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4.5 L發酵培養基中,本次發酵培養基在對照組基礎上另添加0.01%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所用發酵容器為IOL自動發酵罐,發酵溫度控制37°C,通氣量1:0.8,用濃氨水控制發酵PH值到6.5,控制發酵過程溶氧20~30%,發酵至8小時,向發酵液補加0.01%谷胱甘肽,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葡萄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批發酵周期42小時,發酵液終點L-色氨酸產量43.8g/L。
[0014]實施例2:
對照組:
將培養好的400ml重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4.5 L發酵培養基中(采用上述原工藝發酵培養基配方),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所用發酵容器為IOL自動發酵罐,發酵溫度控制36°C,通氣量1:1,用濃氨水控制發酵PH值到6.5,控制發酵過程溶氧30~4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葡萄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批發酵周期48小時,發酵液終點L-色氨酸產量36.lg/L。
[0015]實驗組:
將培養好的400ml重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4.5 L發酵培養基中,本次發酵培養基在對照組基礎上另添加0.05%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所用發酵容器為IOL自動發酵罐,發酵溫度控制36°C,通氣量1: 1,用濃氨水控制發酵PH值到
6.5,控制發酵過程溶氧30~40%,發酵至12小時,向發酵液補加0.08%谷胱甘肽,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葡萄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批發酵周期43小時,發酵液終點L-色氨酸產量46.3g/L。
[0016]實施例3:
對照組:
將培養好的5L重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4.5 L發酵培養基中(采用上述原工藝發酵培養基配方),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所用發酵容器為IOOL自動發酵罐,發酵溫度控制35°C,通氣量1:0.5,用濃氨水控制發酵PH值到6.5,控制發酵過程溶氧30~5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葡萄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批發酵周期47小時,發酵液終點L-色氨酸產量35.4g/L。
[0017]實驗組:
將培養好的5L重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4.5 L發酵培養基中,本次發酵培養基在對照組基礎上另添加0.005%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所用發酵容器為100L自動發酵罐,發酵溫度控制35°C,通氣量1:0.5,用濃氨水控制發酵PH值到6.5,控制發酵過程溶氧30~50%,發酵至20小時,向發酵液補加0.1%谷胱甘肽,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葡萄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本批發酵周期45小時,發酵液終點L-色氨酸產量47.lg/L。
[0018]本發明以重組大腸桿菌為生產菌株,采用高密度培養發酵,通過培養基中添加
0.005%~0.05%丙酮酸鈉,可以使得L-色氨酸發酵產量得到有效提高。并在發酵過程中補加0.01~0.1%谷胱甘肽,也可以使得L-色氨酸發酵產量得到有效提高。影響微生物高密度發酵的影響因素很多,在達到溶氧條件,PH值到控制要求條件下,調節細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發酵過程中補料控制等尤為重要,可以提高菌體生物量和產物的比生產率,減少培養體積,減少設備投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在發酵過程中添加丙酮酸鈉和谷胱甘肽,并利用精確控制流加葡萄糖的方式應用于L-色氨酸發酵法生產過程,使得發酵終點L-色氨酸產量得到有效提高,工藝穩定,實用性強。
[0019]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型和改變。因此,本發明覆蓋了落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的`范圍內的各種改型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將培養好的大腸桿菌種液接入到已經滅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培養基中添加0.005%~0.05%丙酮酸鈉,按8~1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容器,發酵溫度控制35~37°C,通氣量1:0.5~1,用濃氨水調節PH值至6.5,控制溶氧20~50%,當發酵培養基中初始糖耗盡,流加800g/L的葡萄糖溶液,整個過程控制發酵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0.lg/L,當體系中L-色氨酸不再積累時發酵結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培養8~20小時,向發酵液中流加總量為0.01~0.1%谷胱甘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培養基的體積為4.5 L。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L-色氨酸發酵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腸桿菌種液的體積為500ml。
【文檔編號】C12P13/22GK103627743SQ201310692893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黃建民, 肖江鋒, 邵麗琴, 杜爾鳳, 聞亞紅 申請人: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