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充氣式鴨鼻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氣式鴨鼻套。
技術背景:目前,鴨子在屠宰打毛后,在鴨頭和全身還會有很多細毛,需經過蠟池以拔出細毛,在這個過程中,鴨子頭部的鼻孔很容易進入石蠟,且石蠟進入鴨子鼻孔后很難處理干凈,如若實驗用,則會影響實驗效果,如若食用,則會影響食品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充氣式鴨鼻套,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橡膠套管套入鴨頭,經過蠟池去除鴨頭毛時能避免石蠟進入鴨鼻孔,保證了實驗效果及食品衛生,且橡膠套管從鴨頭上取下容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充氣式鴨鼻套,包括一橡膠套管,在橡膠套管的內壁上設有一充氣囊,在充氣囊的一端設有一充氣口,一拉繩的一端與橡膠套管固連,另一端連接一與充氣口相配合的蓋帽。所述充氣囊與鴨頭下端三角處相對的側壁為與鴨頭下端三角相配合的凸起三角形。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在橡膠套管的內壁上設有一充氣囊,將充滿氣的橡膠套管套入鴨頭,經過蠟池去除鴨頭毛時能避免石蠟進入鴨鼻孔,保證了鴨子的安全衛生,利于實驗及食用,且橡膠套管從鴨頭上取下容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橡膠套管,2、充氣囊,3、充氣口,4、蓋帽,5、拉繩。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所示,一種充氣式鴨鼻套,包括一橡膠套管1,在橡膠套管I的內壁上設有一充氣囊2,在充氣囊2的一端設有一充氣口 3,一拉繩5的一端與橡膠套管I固連,另一端連接一與充氣口相配合的蓋帽4。所述充氣囊2與鴨頭下端三角處相對的側壁為與鴨頭下端三角相配合的凸起三角形。[0013]使用時,先將充氣囊2充滿氣體,并通過蓋帽4將充氣口 3封緊,然后將橡膠套管I套入鴨頭,使橡膠套管I密封住鴨鼻孔,充氣囊2的三角形凸起卡住鴨頭下端三角處,使橡膠套管I在鴨頭上固定牢固,然后經過蠟池去除鴨頭毛即可,能避免石蠟進入鴨鼻孔,保證了鴨子的安全衛生,利于實驗及食用。取下橡膠套管I時,只需打開蓋帽4,使充氣囊2中的氣體自動排出,橡膠套管I便可輕松取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充氣式鴨鼻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橡膠套管,在橡膠套管的內壁上設有一充氣囊,在充氣囊的一端設有一充氣口,一拉繩的一端與橡膠套管固連,另一端連接一與充氣口相配合的蓋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充氣式鴨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囊與鴨頭下端三角處相對的側壁為與鴨頭下端三角相配合的凸起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氣式鴨鼻套。一種充氣式鴨鼻套,包括一橡膠套管,在橡膠套管的內壁上設有一充氣囊,在充氣囊的一端設有一充氣口,一拉繩的一端與橡膠套管固連,另一端連接一與充氣口相配合的蓋帽。所述充氣囊與鴨頭下端三角處相對的側壁為與鴨頭下端三角相配合的凸起三角形。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在橡膠套管的內壁上設有一充氣囊,將充滿氣的橡膠套管套入鴨頭,經過蠟池去除鴨頭毛時能避免石蠟進入鴨鼻孔,保證了鴨子的安全衛生,利于實驗及食用,且橡膠套管從鴨頭上取下容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22C21/04GK203015750SQ2013200284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
發明者劉濤, 艾武, 亓麗紅, 王莉莉, 李霞, 孫曉軍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