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凍干梨脆片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凍干梨脆片,其采用快速冷凍干燥技術,將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保留在梨片上,同時最大限度保留了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使制備的凍干梨脆片具有營養豐富、原料為純天然綠色食物,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且保質期長易儲存、食用方便快捷,同時起到很好的潤肺止咳效果。
【專利說明】—種凍干梨脆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凍干梨脆片及其制備方法。
[0002]【背景技術】
休閑食品(leisure food)凍干果蔬類產品,是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先進生產工藝制作而成,將產品速凍后放入真空倉,使水分冰晶升華,是最安全最健康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凍干食品越來越受親睞。凍干食品將引領未來食品行業發展,采用冷凍干燥技術,最大限度保留了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
[0003]梨子具有養肺的作用:吃較多梨的人遠比不吃或少吃梨的人感冒機率要低。所以,有科學家和醫師把梨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稱為“全科醫生”。中醫認為,梨性味甘,微酸,性涼,能夠生津止渴,滋陰潤肺,清熱瀉火,止咳化痰,被中醫稱為“天生甘露飲”,可以治療熱病傷津,高熱煩渴。
[0004]萊陽梨亦稱茌梨,因產于萊陽市而得名,是山東省的著名特產之一。多為倒卵形,果實碩大,果皮為黃綠色,萊陽梨表面粗糙,有褐色銹斑,萼部凹入。果肉質地細膩,汁水豐富,口感清脆香甜,是梨中的上品。
[0005]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風燥傷肺、肺失清潤、宣降失司而為咳。小兒的臟腑嬌弱,肌膚嬌嫩,形氣未充,衛外不固,寒溫不可自調,肺主皮毛,肺氣通口鼻,外邪易由皮毛口鼻入,由感冒引起呼吸道疾病較為多發,咳嗽等癥則最為常見。正所謂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肺脾兩虛必會導致痰生、咳嗽等癥。
[0006]本發明就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研制出一種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凍干梨脆片,采用快速冷凍干燥技術,將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保留在梨片上,同時最大限度保留了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使制備的凍干梨脆片具有營養豐富、原料為純天然綠色食物,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且保質期長易儲存、食用方便快捷,同時起到很好的潤肺止咳效果。
[0007]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凍干梨脆片,其包含有中草藥組合物有效成分,與梨聯合使用,能有效起到潤肺止咳的功能,同時保持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使制備的凍干梨脆片具有營養豐富、原料為純天然綠色食物,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且保質期長易儲存、食用方便快捷。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凍干梨脆片,其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而成的:
第一步,將紫苑、桑白皮、牛蒡子、桑葉、南沙參、刺五加、蘆根、山藥、枸杞子、百合、板藍根、明黨參、小肺筋草、黃精、太子參、胖大海、榧子、浙貝母、龍脷葉、知母、山茱萸、沙果、山麥冬、桑寄生和菟絲子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5?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該混合物質量3飛倍的蒸餾水,先浸泡30mirTlh,再煎煮2tT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2?4倍的蒸餾水,再煎煮ItTl.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冷卻至室溫; 第二步,將代加工的梨清洗、去皮、去核、切片;
第三步,將第二步切片后的梨浸入第一步獲得的粘稠的漿體中至梨片的表面全部浸有第一步獲得的漿體;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浸有漿體的梨片取出,在零下35度的條件下速凍,隨后投入到真空凍干倉里,進行低溫冷凍干燥25?30小時后,停止干燥;
第五步,將第四步干燥后的產物按照常規生產許可要求進行包裝、入庫即可。
[0009]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25g?35g、桑白皮30g?40g、牛蒡子25g?35g、桑葉20g?30g、南沙參15g?25g、刺五加25g?35g、蘆根30g?40g、山藥25g?35g、枸杞子30g?40g、百合15g?25g、板藍根35g?45g、明黨參20g?30g、小肺筋草20g?30g、黃精35g?45g、太子參30g?40g、胖大海25g?35g、榧子15g?25g、浙貝母20g?30g、龍脷葉25g?35g、知母45g?55g、山茱萸25g?35g、沙果20g?30g、山麥冬20g?30g、桑寄生25g?35g和菟絲子20g?30g。
[0010]進一步,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30g?35g、桑白皮35g?40g、牛蒡子30g?35g、桑葉25g?30g、南沙參20g?25g、刺五加30g?35g、蘆根35g?40g、山藥30g?35g、枸杞子35g?40g、百合20g?25g、板藍根40g?45g、明黨參20g?25g、小肺筋草20g?25g、黃精35g?40g、太子參30g?35g、胖大海25g?30g、榧子15g?20g、浙貝母20g?25g、龍脷葉25g?30g、知母45g?50g、山茱萸25g?30g、沙果20g?25g、山麥冬20g?25g、桑寄生25g?30g和英絲子20g?25g。
[0011]最優先,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30g、桑白皮35g、牛蒡子30g、桑葉25g、南沙參20g、刺五加30g、蘆根35g、山藥30g、枸杞子35g、百合20g、板藍根40g、明黨參25g、小肺筋草25g、黃精40g、太子參35g、胖大海30g、榧子20g、浙貝母25g、龍脷葉30g、知母50g、山茱萸30g、沙果25g、山麥冬25g、桑寄生30g和英絲子25g。
[0012]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凍干梨脆片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第一步,將紫苑、桑白皮、牛蒡子、桑葉、南沙參、刺五加、蘆根、山藥、枸杞子、百合、板藍根、明黨參、小肺筋草、黃精、太子參、胖大海、榧子、浙貝母、龍脷葉、知母、山茱萸、沙果、山麥冬、桑寄生和菟絲子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5?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該混合物質量3飛倍的蒸餾水,先浸泡30mirTlh,再煎煮2tT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2?4倍的蒸餾水,再煎煮ItTl.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冷卻至室溫;
第二步,將代加工的梨清洗、去皮、去核、切片;
第三步,將第二步切片后的梨浸入第一步獲得的粘稠的漿體中至梨片的表面全部浸有第一步獲得的漿體;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浸有漿體的梨片取出,在零下35度的條件下速凍,隨后投入到真空凍干倉里,進行低溫冷凍干燥25?30小時后,停止干燥;
第五步,將第四步干燥后的產物按照常規生產許可要求進行包裝、入庫即可。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凍干梨脆片,其包含有中草藥組合物有效成分,與梨聯合使用,能有效起到潤肺止咳的功能,同時保持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使制備的凍干梨脆片具有營養豐富、原料為純天然綠色食物,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且保質期長易儲存、食用方便快捷。
[0014]【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凍干梨脆片,其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而成的:
第一步,將紫苑、桑白皮、牛蒡子、桑葉、南沙參、刺五加、蘆根、山藥、枸杞子、百合、板藍根、明黨參、小肺筋草、黃精、太子參、胖大海、榧子、浙貝母、龍脷葉、知母、山茱萸、沙果、山麥冬、桑寄生和菟絲子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5?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該混合物質量3飛倍的蒸餾水,先浸泡30mirTlh,再煎煮2tT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2?4倍的蒸餾水,再煎煮ItTl.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冷卻至室溫;
第二步,將代加工的梨清洗、去皮、去核、切片;
第三步,將第二步切片后的梨浸入第一步獲得的粘稠的漿體中至梨片的表面全部浸有第一步獲得的漿體;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浸有漿體的梨片取出,在零下35度的條件下速凍,隨后投入到真空凍干倉里,進行低溫冷凍干燥25?30小時后,停止干燥;
第五步,將第四步干燥后的產物按照常規生產許可要求進行包裝、入庫即可。
[0015]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25g?35g、桑白皮30g?40g、牛蒡子25g?35g、桑葉20g?30g、南沙參15g?25g、刺五加25g?35g、蘆根30g?40g、山藥25g?35g、枸杞子30g?40g、百合15g?25g、板藍根35g?45g、明黨參20g?30g、小肺筋草20g?30g、黃精35g?45g、太子參30g?40g、胖大海25g?35g、榧子15g?25g、浙貝母20g?30g、龍脷葉25g?35g、知母45g?55g、山茱萸25g?35g、沙果20g?30g、山麥冬20g?30g、桑寄生25g?35g和菟絲子20g?30g。
[0016]進一步,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30g?35g、桑白皮35g?40g、牛蒡子30g?35g、桑葉25g?30g、南沙參20g?25g、刺五加30g?35g、蘆根35g?40g、山藥30g?35g、枸杞子35g?40g、百合20g?25g、板藍根40g?45g、明黨參20g?25g、小肺筋草20g?25g、黃精35g?40g、太子參30g?35g、胖大海25g?30g、榧子15g?20g、浙貝母20g?25g、龍脷葉25g?30g、知母45g?50g、山茱萸25g?30g、沙果20g?25g、山麥冬20g?25g、桑寄生25g?30g和英絲子20g?25g。
[0017]最優先,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30g、桑白皮35g、牛蒡子30g、桑葉25g、南沙參20g、刺五加30g、蘆根35g、山藥30g、枸杞子35g、百合20g、板藍根40g、明黨參25g、小肺筋草25g、黃精40g、太子參35g、胖大海30g、榧子20g、浙貝母25g、龍脷葉30g、知母50g、山茱萸30g、沙果25g、山麥冬25g、桑寄生30g和英絲子25g。
[0018]進一步,所述中藥組合物僅由上述原料藥構成。
[0019]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藥理如下:
紫苑: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疏通肺經氣血、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種咳嗽氣逆,咳痰不爽,痰中帶血等證,尤適用肺氣郁滯之咳逆,游客防治肺癰之咳血吐膿,外感咳嗽,無論風寒風熱,皆可適用,紫苑能增加支氣管的分泌,以利咳出,并有鎮咳的作用。[0020]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經,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于肺熱咳喘,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
[0021]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腫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風熱或肺熱咳嗽、咯痰不暢;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及風疹瘙癢;瘡瘍腫毒及痄腮等證。
[0022]桑葉: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目赤腫痛,風火目疾,肺熱燥咳,吐血熱血等證。
[0023]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經,有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陰虛肺燥、干咳少痰、勞嗽痰血,胃陰不足、口感咽燥、大便秘結、舌紅少苔等證。
[0024]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溫,入脾、腎、心經,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祛風除濕的功效,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行動遲緩、體虛羸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等證。
[0025]蘆根: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胃熱,利尿,開郁滌痰,養陰生津的功效,主治溫熱病入營分之煩熱口渴,舌燥津少,麻疹之疹出不透,熱邪犯肺之咳嗽咳痰,肺癰之咳嗽吐膿,濕熱阻滯于胃之嘔吐呃逆等證。
[0026]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胃經,有補脾養胃,益肺固腎,養陰生津的作用,主治脾胃虛弱,脾失健運之食少納差,脘悶腹瀉等證。
[0027]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益肝腎、養血補血、益精明目、潤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耳鳴、自汗乏力;腎陽不足之陽痿、不育;陰精虧損、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陰虛勞嗽等證。
[0028]百合: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證。
[0029]板藍根:味苦、性寒,入心、肝、膽、胃經,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作用,用于治療溫毒發斑;高熱頭痛;大頭瘟疫;舌絳紫暗,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瘡腫、癰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腦,乙腦,肺炎,神昏吐紐,咽腫,火眼,瘡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證。
[0030]明黨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脾、肝經,具有潤肺化痰,養陰和胃,平肝解毒的功效,用于肺熱咳嗽,嘔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暈,疔毒瘡瘍等證。
[0031]小肺筋草:味甘、苦,性涼,具有清肺,止咳,平喘,活血,殺蟲的功效,主治咳嗽,咳血,百日咳,氣喘,肺癰,乳癰,經閉,產后乳少,風火牙痛等證。
[0032]黃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具有養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填精的功效,用于脾胃氣陰虧虛,食少無力,陰虛肺燥,干咳少痰,陰虛內熱之消渴,腎虛精虧、陽痿遺精、頭暈耳鳴、目昏眼花等證。
[0033]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潤肺生津的功效,主治脾氣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肺虛燥咳,喘促氣短,溫病后期,氣津兩傷,內熱口渴等證。
[0034]胖大海:味甘,淡,性涼,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熱聲啞,干咳無痰,咽喉干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的功效。
[0035]榧子:味甘,性平,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殺蟲消積,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鉤蟲病,蛔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肥皂咳嗽,大便秘結等證。[0036]浙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散結解毒的功效,主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疬,瘡瘍腫毒等證。
[0037]龍脷葉: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潤肺止咳,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燥咳嗽,咽痛失音,便秘等證。
[0038]知母: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腎經,有清瀉胃火、瀉熱除煩,滋陰潤燥、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熱病,高熱煩躁,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等證。
[0039]山茱萸:味酸、潘,性微溫,入肝、腎經,有補益肝腎、澀精止遺、斂汗固脫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陽痿,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崩漏下血等證。
[0040]沙果:為杜鵑花科白珠樹屬植物紅粉白珠的根、果或全株,味辛、甘,性涼,具有祛風濕,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咳嗽氣喘,胸膜炎等證。
[0041]山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證。
[0042]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的作用,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腰酸疼痛,筋骨痿軟,足膝無力,肝腎不足,精血虛虧,胎元不固之胎動不安,腰腹疼痛等證。
[0043]菟絲子:味甘、辛,性平,歸肝、腎、脾經,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腎陽不足之陽痿,遺精早泄,小便頻數,頭暈耳鳴;腎虛腰疼,婦人帶下,胎氣不固;肝腎兩虧、肝血不足之雙目昏花、視物不清;脾腎兩虛之便溏腹痛,完谷不化等證。
[0044]以下采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45]實施例1中藥組合物I
將紫苑30g、桑白皮35g、牛蒡子30g、桑葉25g、南沙參20g、刺五加30g、蘆根35g、山藥30g、枸杞子35g、百合20g、板藍根40g、明黨參25g、小肺筋草25g、黃精40g、太子參35g、胖大海30g、榧子20g、浙貝母25g、龍脷葉30g、知母50g、山茱萸30g、沙果25g、山麥冬25g、桑寄生30g和菟絲子25g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4倍的蒸餾水,先浸泡lh,再煎煮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3倍的蒸餾水,再煎煮1.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大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降至室溫。
[0046]毒理學實驗
取健康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體重20 ± 1.5g,鼠齡2-3個月,小白鼠禁食不禁水12h后,以30ml漿體/kg容量給小白鼠灌胃,一次灌胃給藥后,以30ml漿體/kg同劑量定點連續給藥一周,給藥期間小白鼠自由攝取飼料、水,飼養室溫度保持在24±4°C,濕度為40?60%。
[0047]藥后觀察-J天給藥期間觀察給藥組和對照組小白鼠的活動、食量、毛色、呼吸等,兩組均一致,無死亡。大、小便正常,給藥組大便成型較軟,而對照組呈較硬顆粒狀。末次給藥24h后,解剖二組小白鼠,肉眼尸檢小白鼠心、肝、肺、脾、腎、胰等臟器,兩組均一致,無任何病理變化。[0048]實驗結果:小白鼠灌胃后未見異常,全部存活。7日后處死小白鼠,對各主要臟器進行肉眼尸檢,各主要臟器位置、顏色、大小均無異常。
[0049]結論:采用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對小白鼠灌胃,小白鼠全部存活,說明該中藥組合物給藥是安全的。
[0050]實施例2中藥組合物2
將紫苑35g、桑白皮40g、牛蒡子35g、桑葉30g、南沙參25g、刺五加35g、蘆根40g、山藥35g、枸杞子40g、百合25g、板藍根45g、明黨參25g、小肺筋草25g、黃精40g、太子參35g、胖大海30g、榧子20g、浙貝母25g、龍脷葉30g、知母50g、山茱萸30g、沙果25g、山麥冬25g、桑寄生30g和菟絲子25g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4倍的蒸餾水,先浸泡lh,再煎煮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3倍的蒸餾水,再煎煮1.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降至室溫。
[0051]實施例3中藥組合物3
將紫苑30g、桑白皮35g、牛蒡子30g、桑葉25g、南沙參20g、刺五加30g、蘆根35g、山藥30g、枸杞子35g、百合20g、板藍根40g、明黨參20g、小肺筋草20g、黃精35g、太子參30g、胖大海25g、榧子15g、浙貝母20g、龍脷葉25g、知母45g、山茱萸25g、沙果20g、山麥冬20g、桑寄生25g和菟絲子20g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4倍的蒸餾水,先浸泡lh,再煎煮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3倍的蒸餾水,再煎煮1.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降至室溫。
[0052]實施例4凍干梨片
將代加工的萊陽梨清洗、去皮、去核、切片,將切片后的梨浸入實施例1獲得的粘稠的漿體I中至梨片的表面全部浸有漿體,將獲得的浸有漿體的梨片取出,在零下35度的條件下速凍,隨后投入到真空凍干倉里,進行低溫冷凍干燥25?30小時后,停止干燥,將干燥后的產物按照常規生產許可要求進行包裝、入庫即可。
[0053]實施例5潤肺止咳效果實驗 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白鼠20只,雌雄均有,體重2(T22g。
[0054]實驗物質
實施例4制備的凍干梨片,將其碾碎,溶解在蒸餾水中攪拌均勻,獲得溶液I。
[0055]方法
濃氨水噴霧法
取小鼠隨機分成2組,分別灌胃溶液I和生理鹽水,劑量均為20ml/kg,連續給藥2次,間隔時間為lh,末次給藥Ih后,開始接受恒壓18.7kPa濃氨水噴霧,噴霧5s后,立即取出小鼠觀察,以小鼠腹肌收縮,同時張大口為指標,記錄咳嗽潛伏期和2min咳嗽次數,結果見表
1
[0056]表I兩組對小鼠止咳作用的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凍干梨脆片,其特征在于: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而成的, 第一步,將紫苑、桑白皮、牛蒡子、桑葉、南沙參、刺五加、蘆根、山藥、枸杞子、百合、板藍根、明黨參、小肺筋草、黃精、太子參、胖大海、榧子、浙貝母、龍脷葉、知母、山茱萸、沙果、山麥冬、桑寄生和菟絲子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5~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該混合物質量3飛倍的蒸餾水,先浸泡30mirTlh,再煎煮2tT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2~4倍的蒸餾水,再煎煮ItTl.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冷卻至室溫; 第二步,將代加工的梨清洗、去皮、去核、切片; 第三步,將第二步切片后的梨浸入第一步獲得的粘稠的漿體中至梨片的表面全部浸有第一步獲得的漿體;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浸有漿體的梨片取出,在零下35度的條件下速凍,隨后投入到真空凍干倉里,進行低溫冷凍干燥25~30小時后,停止干燥; 第五步,將第四步干燥后的產物按照常規生產許可要求進行包裝、入庫即可。
2.如權利要求1 所述的凍干梨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25g~35g、桑白皮30g~40g、牛蒡子25g~35g、桑葉20g~30g、南沙參15g~25g、刺五加25g~35g、蘆根30g~40g、山藥25g~35g、枸杞子30g~40g、百合15g~25g、板藍根35g~45g、明黨參20g~30g、小肺筋草20g~30g、黃精35g~45g、太子參30g~40g、胖大海25g~35g、榧子15g~25g、浙貝母20g~30g、龍脷葉25g~35g、知母45g~55g、山茱萸25g~35g、沙果20g~30g、山麥冬20g~30g、桑寄生25g~35g和英絲子20g~30g。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凍干梨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30g~35g、桑白皮35g~40g、牛蒡子30g~35g、桑葉25g~30g、南沙參20g~25g、刺五加30g~35g、蘆根35g~40g、山藥30g~35g、枸杞子35g~40g、百合20g~25g、板藍根40g~45g、明黨參20g~25g、小肺筋草20g~25g、黃精35g~40g、太子參30g~35g、胖大海25g~30g、榧子15g~20g、浙貝母20g~25g、龍脷葉25g~30g、知母45g~50g、山茱萸25g~30g、沙果20g~25g、山麥冬20g~25g、桑寄生25g~30g和英絲子20g~25g。
4.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凍干梨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紫苑30g、桑白皮35g、牛蒡子30g、桑葉25g、南沙參20g、刺五加30g、蘆根35g、山藥30g、枸杞子35g、百合20g、板藍根40g、明黨參25g、小肺筋草25g、黃精40g、太子參35g、胖大海30g、榧子20g、浙貝母25g、龍脷葉30g、知母50g、山茱萸30g、沙果25g、山麥冬25g、桑寄生30g和菟絲子25g。
5.一種凍干梨脆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將紫苑、桑白皮、牛蒡子、桑葉、南沙參、刺五加、蘆根、山藥、枸杞子、百合、板藍根、明黨參、小肺筋草、黃精、太子參、胖大海、榧子、浙貝母、龍脷葉、知母、山茱萸、沙果、山麥冬、桑寄生和菟絲子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5~10分鐘,獲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該混合物質量3飛倍的蒸餾水,先浸泡30mirTlh,再煎煮2tT3h,獲得的煎煮液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于濾渣質量2~4倍的蒸餾水,再煎煮ItTl.5h,獲得的煎煮液再次過濾, 獲得濾液,將濾液合并,獲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粘稠的漿體,冷卻至室溫; 第二步,將代加工的梨清洗、去皮、去核、切片; 第三步,將第二步切片后的梨浸入第一步獲得的粘稠的漿體中至梨片的表面全部浸有第一步獲得的漿體;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浸有漿體的梨片取出,在零下35度的條件下速凍,隨后投入到真空凍干倉里,進行低溫冷凍干燥25~30小時后,停止干燥; 第五步,將第四步干燥后的產物按照常規生產許可要求進行包裝、入庫即可。
【文檔編號】A23L1/212GK103907849SQ201410170644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6日
【發明者】周從兵 申請人:安徽戀尚你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