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食品的生產工藝,具體地,涉及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魚籽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和核黃素,還富含膽固醇,是人類大腦和骨髓的良好補充劑、滋長劑。每100克白魚籽含有營養素含量(每100克)水分(克)63.85~85.2脂肪(克)0.63~4.19粗蛋白(克)12.08~33.0粗灰分(克)1.24~2.06。魚籽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對兒童生長發育極為重要。因此多食魚籽不僅有利于促進發育、增強體質、健腦等,而且還可起到烏發的作用,使人煥發青春;在日常生活中,魚籽主要是用來炒食、炸食、或做湯。用魚籽作原料加工的食品主要有腌制、干制品等,其所產生的附加值低。近幾年,隨著人們對魚籽營養價值的認識,其精深加工成為了人們一研究的課題。在漁業養殖中,有時候需要脫去魚籽的粘液,以避免魚籽粘結成團,粘結成團的魚籽影響孵化率,甚至粘結的魚籽會滋生霉菌。現有的做法是,將魚籽放入盆中,加入清水和滑石粉,用手揉搓使魚籽上的粘液被脫去,存在的問題是,揉搓時用力不易掌控,很容易損傷卵膜,而手指指甲也會刮傷魚卵。因此,對帶魚魚籽進行深加工,不僅能夠開發一種新型、風味獨特的產品,而且可以提高帶魚的附加值。專利文獻(公開號為CN101647582A,公開日為2010年2月17日)公開了一種魚籽醬的加工工藝,該工藝包括選魚準備、魚籽醬選制、裝罐包裝,魚籽醬選制包括開腹取卵巢、降溫保存、搓洗、稱重腌制、瀝水。專利文獻(公開號為CN102461926A,公開日為2012年05月23日)公開了一種帶魚魚籽醬配方及其制作工藝,該魚籽醬采用新鮮帶魚魚籽、食用鹽、白砂糖、味精、料酒、陳醋、淀粉、柚子水、純凈水為原料制成,所述的魚籽醬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分別為:帶魚魚籽100、食鹽6-7、糖20-22、味精0.5-0.7、料酒0.4-0.6、淀粉15-17、陳醋0.4-0.6、柚子水145-155、純凈水140-160,所述的帶魚魚籽醬制作工藝包括將所述新鮮魚籽清洗、除膜、再經打漿、過濾、調味、蒸煮。但是,上述兩份現有技術中,為了達到脫粘的目的,施加了搓洗或除膜的步驟,此過程會導致魚籽的破裂,無法實現魚籽的飽滿,影響了口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利用該方法生產的調味魚籽具有魚籽飽滿、咀嚼口感清脆而富有彈性的優點,適合大眾消費者食用。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預處理將魚籽清洗完畢后,加入胡蘿卜素,充分攪拌,所述胡蘿卜素與所述魚籽的重量比為3-8:100;步驟(2)配制調味底液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料:白醬油10-14%、果葡糖漿18-22%、扇貝粉.5-1.5%、鰹魚粉0.5-1.5%、食鹽2-4%、超白調味液1-3%、味精0.5-1.5%、余量的水,然后充分攪勻;步驟(3)腌制調味將所述預處理后的魚籽和所述調味底液進行混合、腌制,腌制時間在12小時以上,腌制溫度在10℃以下,且定期攪拌;步驟(4)將腌制調味后的魚籽瀝干,包裝密閉,靜置。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胡蘿卜素與所述魚籽的重量比為5:100。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攪拌的時間為20分鐘。優選的,步驟(2)中,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料進行配制調味底液:白醬油12%、果葡糖漿20%、扇貝粉1%、鰹魚粉1%、食鹽3%、超白調味液2%、味精1%、余量的水。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預處理后的魚籽和所述調味底液的重量比為3:1,且腌制過程每隔2小時充分攪拌一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對魚籽水產品獨有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在對魚籽實施預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對人體無毒的胡蘿卜素,可以使得脫粘魚籽,分析可能是胡蘿卜素特有的兩端環狀結構和中間多烯鏈結構影響了魚籽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魚籽之間的表面張力,消除了粘性,避免了搓洗或除膜的步驟,防止魚籽的破裂,使得魚籽飽滿,咀嚼口感清脆而富有彈性,適合大眾消費者食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預處理將魚籽清洗完畢后,按照胡蘿卜素與魚籽的重量比為3:100,加入胡蘿卜素,充分攪拌;步驟(2)配制調味底液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料:白醬油12%、果葡糖漿22%、扇貝粉0.5%、鰹魚粉1%、食鹽4%、超白調味液1%、味精1%、余量的水,然后充分攪勻;步驟(3)腌制調味將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進行混合、腌制,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的重量比可以選擇(5-0.1):1,腌制時間為16小時,腌制溫度為10℃,且腌制過程每隔2小時充分攪拌一次;步驟(4)將腌制調味后的魚籽瀝干,包裝密閉,靜置。本實施例在對魚籽實施預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對人體無毒的胡蘿卜素,使得脫粘魚籽,避免了搓洗或除膜的步驟,防止魚籽的破裂,使得魚籽飽滿,咀嚼口感清脆而富有彈性,適合大眾消費者食用。實施例2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預處理將魚籽清洗完畢后,按照胡蘿卜素與魚籽的重量比為5:100,加入胡蘿卜素,充分攪拌;步驟(2)配制調味底液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料:白醬油14%、果葡糖漿18%、扇貝粉1%、鰹魚粉1.5%、食鹽2%、超白調味液2%、味精1.5%、余量的水,然后充分攪勻;步驟(3)腌制調味將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進行混合、腌制,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的重量比可以選擇(5-0.1):1,腌制時間為20小時,腌制溫度為5℃,且腌制過程每隔2小時充分攪拌一次;步驟(4)將腌制調味后的魚籽瀝干,包裝密閉,靜置。本實施例在對魚籽實施預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對人體無毒的胡蘿卜素,使得脫粘魚籽,避免了搓洗或除膜的步驟,防止魚籽的破裂,使得魚籽飽滿,咀嚼口感清脆而富有彈性,適合大眾消費者食用。實施例3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預處理將魚籽清洗完畢后,按照胡蘿卜素與魚籽的重量比為8:100,加入胡蘿卜素,充分攪拌;步驟(2)配制調味底液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料:白醬油10%、果葡糖漿20%、扇貝粉1.5%、鰹魚粉0.5%、食鹽3%、超白調味液3%、味精0.5%、余量的水,然后充分攪勻;步驟(3)腌制調味將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進行混合、腌制,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的重量比可以選擇(5-0.1):1,腌制時間為24小時,腌制溫度為2℃,且腌制過程每隔2小時充分攪拌一次;步驟(4)將腌制調味后的魚籽瀝干,包裝密閉,靜置。本實施例在對魚籽實施預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對人體無毒的胡蘿卜素,使得脫粘魚籽,避免了搓洗或除膜的步驟,防止魚籽的破裂,使得魚籽飽滿,咀嚼口感清脆而富有彈性,適合大眾消費者食用。實施例4一種調味魚籽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預處理將魚籽清洗完畢后,按照胡蘿卜素與魚籽的重量比為5:100,加入胡蘿卜素,充分攪拌20分鐘;步驟(2)配制調味底液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料:白醬油12%、果葡糖漿20%、扇貝粉1%、鰹魚粉1%、食鹽3%、超白調味液2%、味精1%、余量的水;然后充分攪勻;步驟(3)腌制調味按照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的重量比為3:1,將預處理后的魚籽和調味底液進行混合、腌制,腌制時間在12小時以上,腌制溫度在10℃以下,且腌制過程每隔2小時充分攪拌一次;步驟(4)將腌制調味后的魚籽瀝干,包裝密閉,靜置。本實施例在對魚籽實施預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對人體無毒的胡蘿卜素,使得脫粘魚籽,避免了搓洗或除膜的步驟,防止魚籽的破裂,使得魚籽飽滿,咀嚼口感清脆而富有彈性,適合大眾消費者食用。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