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高筋搟面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立式高筋搟面皮機,包括機架、電動機、螺旋擠出器及電加熱圈,電動機和螺旋擠出器分別垂直固定在機架的兩側,電動機主軸上的皮帶輪通過皮帶與螺旋擠出器的螺旋軸上端固定的皮帶輪連接,電加熱圈套裝在螺旋擠出器上。所述螺旋擠出器的擠出口上連接有攪拌艙,且攪拌艙的底面上具有擠出孔;所述螺旋軸的下端連接有攪拌頭,且攪拌頭位于攪拌艙中;所述攪拌艙的下端連接有擠出頭。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螺旋擠出器擠出口與成形頭之間增設攪動、擦動裝置,摸擬人工攪動、擦動動作,使搟面皮機工業化生產方法最大限度的接近傳統人工制作工藝,進而使工業化生產的搟面皮的口感達到人工制作的效果,甚至更筋道。
【專利說明】立式高筋搟面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式高筋搟面皮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搟面皮的制作方法是:將發酵好的適量面水加入鍋內加熱后,用木棒攪動,待面水糊化粘稠時用力快速擦動,直到面團全部沾在木棒上,用手捏之不沾即可;然后將糍好的面團趁熱放到砧板上迅速搟制成薄厚均勻的面片;將面皮放進蒸鍋里大火蒸熟;將蒸好的面皮晾涼,面皮間抹油防止沾連。可見搟面皮傳統人工制作方法存在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不衛生等缺點,難以大批量、工業化生產。為此人們實用新型了搟面皮機,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但已有搟面皮機由電動機、螺旋擠出器和電加熱圈構成,并在螺旋擠出器的擠出口連接成形頭。在電加熱的同時通過螺旋擠出推進方式自擠出口擠出來生產搟面皮。對比傳統人工制作方法和搟面皮機工業化生產方法,不難發現,搟面皮機工業化生產時,面水糊化粘稠時單憑螺旋擠出器要想達到人工用力快速攪動、擦動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導致了機器生產的搟面皮的口感難以達到人工制作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立式高搟搟面皮機,通過在螺旋擠出器擠出口與成形頭之間增設攪動、擦動裝置,摸擬人工攪動、擦動動作,使搟面皮機工業化生產方法最大限度的接近傳統人工制作工藝,進而使工業化生產的搟面皮的口感達到人工制作的效果,甚至更筋道。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立式高筋搟面皮機,包括機架、電動機、螺旋擠出器及電加熱圈,電動機和螺旋擠出器分別垂直固定在機架的兩側,電動機主軸上的皮帶輪通過皮帶與螺旋擠出器的螺旋軸上端固定的皮帶輪連接,電加熱圈套裝在螺旋擠出器上,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擠出器的擠出口上連接有攪拌艙,且攪拌艙的底面上具有擠出孔;所述螺旋軸的下端連接有攪拌頭,且攪拌頭位于攪拌艙中;所述攪拌艙的下端連接有擠出頭。
[0005]所述攪拌艙的內腔為圓柱形,且其底面與側壁下端通過弧面過渡;所述攪拌頭的上端為連接頭,且連接頭套裝在螺旋軸的下端;所述攪拌頭的下端呈倒錐形,且倒錐形的下端固定有3-5個均布的攪拌球,并使攪拌球的半徑與弧面的半徑一致。
[0006]所述連接頭與螺旋軸鍵聯接且通過螺絲定位固定。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和效果:通過在螺旋擠出器擠出口與成形頭之間增設攪動、擦動裝置,摸擬人工攪動、擦動動作,使搟面皮機工業化生產方法最大限度的接近傳統人工制作工藝,進而使工業化生產的搟面皮的口感達到人工制作的效果,甚至更筋道,口感好,品質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螺旋擠出器的結構剖視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艙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4為本實用新型攪拌頭的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1、2、3、4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
[0013]一種立式高筋搟面皮機,包括機架1、電動機2、螺旋擠出器3及電加熱圈4,電動機2和螺旋擠出器3分別垂直固定在機架I的兩側,電動機2主軸上的皮帶輪5通過皮帶6與螺旋擠出器3的螺旋軸7上端固定的皮帶輪8連接,電加熱圈4套裝在螺旋擠出器3上。所述螺旋擠出器3的擠出口上螺紋連接有攪拌艙9,且攪拌艙9的底面上具有擠出孔11 ;所述螺旋軸7的下端連接有攪拌頭10,且攪拌頭10位于攪拌艙9中;所述攪拌艙9的下端螺紋連接有擠出頭12。
[0014]所述攪拌艙9的內腔為圓柱形,且其底面與側壁下端通過弧面13過渡;所述攪拌頭10的上端為連接頭14,且連接頭14套裝在螺旋軸7的下端;所述攪拌頭10的下端呈倒錐形,且倒錐形的下端固定有3-5個均布的攪拌球15,并使攪拌球15的半徑與弧面13的半徑一致。所述連接頭14與螺旋軸7鍵聯接且通過螺絲16定位固定。
[0015]工作原理:啟動電動機2和電加熱圈4,皮帶輪5通過皮帶6帶動皮帶輪8旋轉,使螺旋軸7旋轉,進而帶動連接在螺旋軸7上的攪拌頭10旋轉。在料斗17中添加和好的面水,面水通過進料口進入螺旋擠出器3,電加熱圈4將面水加熱成糊狀,在螺旋軸7上的螺旋齒18推進下熟化形成粘稠狀物料進入攪拌艙9,在攪拌頭10下部的攪拌球15與弧面13相互配合作用下摸擬人工攪動、擦動動作,對熟化形成的粘稠狀物料進行攪動、擦動后,從擠出孔11進入擠出頭12擠出成型產品搟面皮。
[0016]由于本實用新型攪拌球15與弧面13相互配合作用摸擬人工攪動、擦動動作,對熟化形成的粘桐狀物料進行攬動、擦動,不但在提聞物料筋度的同時,進一步提聞了物料的熟化均勻度,使通過機器工業化生產的搟面皮的口感達到了人工制作的效果,甚至更筋道,口感好,品質高。
[0017]此外,本實用新型攪拌艙9與擠出頭12螺紋連接,攪拌艙9與螺旋擠出器3螺紋連接,攪拌頭10與螺旋軸7通過螺絲16定位固定;清洗時可依次卸下擠出頭12、攪拌艙9及攪拌頭10進行清洗,方便快捷,滿足了食品生產的衛生要求。
[0018]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同變化,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高筋搟面皮機,包括機架(I)、電動機(2 )、螺旋擠出器(3 )及電加熱圈(4 ),電動機(2)和螺旋擠出器(3)分別垂直固定在機架(I)的兩側,電動機(2)主軸上的皮帶輪(5 )通過皮帶(6 )與螺旋擠出器(3 )的螺旋軸(7 )上端固定的皮帶輪(8 )連接,電加熱圈(4)套裝在螺旋擠出器(3 )上,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擠出器(3 )的擠出口上連接有攪拌艙(9 ),且攪拌艙(9)的底面上具有擠出孔(11);所述螺旋軸(7)的下端連接有攪拌頭(10),且攪拌頭(10)位于攪拌艙(9)中;所述攪拌艙(9)的下端連接有擠出頭(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高筋搟面皮機,其特征是:所述攪拌艙(9)的內腔為圓柱形,且其底面與側壁下端通過弧面(13)過渡;所述攪拌頭(10)的上端為連接頭(14),且連接頭(14)套裝在螺旋軸(7)的下端;所述攪拌頭(10)的下端呈倒錐形,且倒錐形的下端固定有3-5個均布的攪拌球(15),并使攪拌球(15)的半徑與弧面(13)的半徑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高筋搟面皮機,其特征是:所述連接頭(14)與螺旋軸(7 )鍵聯接且通過螺絲(16 )定位固定。
【文檔編號】A21C3/02GK203776017SQ201420151985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1日
【發明者】張新懷, 張 浩 申請人:張新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