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具體是一種黑木耳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及專用培養基。
背景技術:
黑木耳俗稱耳子、黑菜等,屬于菌物界真菌門,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屬。黑木耳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品種。
黑木耳含有多糖、纖維素、蛋白質、鈣、鐵、磷、卵磷脂等,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豐富,還含有大量必需氨基酸。
黑木耳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防治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補鐵補血、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糖、預防糖尿病、排毒、養顏、美容等作用。有關研究表明,黑木耳及其提取物對人體無毒無害,即使長期大劑量服用亦無任何毒副作用。
黑木耳通常作為菜進行烹制,也有人將黑木耳制成果泥等即食食品,很少有將黑木耳制成口服液的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黑木耳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及專用培養基,從根本上解決了用生物發酵技術填補野生黑木耳不足的現狀,還提高了口服液中黑木耳主要成分的含量,為食品工業和制藥行業,為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新的保障和途徑。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黑木耳口服液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搖瓶種:將培養基裝入三角燒瓶內,裝液量25-35%,封口后在121-123℃的溫度下滅菌35分鐘,待培養基溫度降到20-28℃時,在無菌條件下將斜面菌種接入三角瓶內上搖床培養,當菌液微稠,菌液色澤淡黃色或橙褐色,菌絲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鏡檢無雜菌時,備用;
2)發酵罐培養:將培養基裝入發酵罐中,裝液量為發酵罐總容量的55-75%,當罐溫升至121-123℃、罐壓0.11-0.13Mpa時,滅菌50min,然后通冷卻水降溫,待罐內溫度降到30℃時停止,調整罐壓0.05Mpa,進入培養狀態;
將培養好的搖瓶種菌種接入罐內進行培養,接種量5-15%,罐溫20-28℃,罐壓0.04-0.05MPa,氣體流量1.5m3/h,罐內培養36-48h時,取樣檢驗;
繼續培養5-7d,當菌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菌液呈淡黃色、pH5-6左右、殘糖量降至0.3%左右時,培養結束,進行分裝。所述分裝是在無菌無塵車間內,采用冷鏈專用灌裝設備,將發酵液灌至滅過菌的瓶內。
進一步地,將步驟1)的搖瓶種接入種子罐放大培養,再擴接到發酵罐培養。
進一步地,所述的糖為葡萄糖與二糖的混合,其各占50%質量百分比。所述的二糖為蔗糖、白糖或者紅糖。
進一步地,視產品需要或者工藝要求,分裝前也可過濾除去菌球。
進一步地,步驟1)搖瓶培養基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計為:麩皮0.5-1.5%、玉米1.5-2.5%、黃豆1.5-2.5%、燕麥0.5-1.5%、糖1.5-2.5%,酵母粉1-2%,蜂花粉0.1-0.2%,磷酸二氫鉀0.2%,余量為水。
進一步地,步驟1)和步驟2中培養基的pH值為5.5-7.5。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培養基的配方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為:麩皮0.5-1.5%,玉米1.5-2.5%,黃豆1.5-2.5%,燕麥0.5-1.5%,糖1.5-2.5%,酵母粉1-2%,蜂花粉0.1-0.2%,磷酸二氫鉀0.2%,植物油0.3-0.6%,余量為水。
進一步地,步驟1)中搖床轉速180-240r/min,搖床培養是20-28℃下振蕩培養7-10天。
進一步地,步驟1)和步驟2)中培養基的制備方法為:麩皮直接煮汁過濾,玉米、黃豆、燕麥浸透無硬心后打漿過濾去渣,將過濾后的汁液一次加入其它輔料,按比例補足水,裝入三角燒瓶內。
進一步地,步驟2)中,當罐溫升至80℃時,先打開排氣閥,排出冷空氣,此時排氣閥處于微開狀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改變了以往發酵的化學合成培養基,而是以天然植物為主,天然綠色無化學殘留,微量元素多,營養全面;2、傳統配方中只添加葡萄糖這樣的單糖,現改為葡萄糖與蔗糖、白糖、紅糖之一的二糖共同添加,讓成分全面持久;3、傳統發酵中用消泡劑來處理發酵產生的泡沫,該技術用植物油來替代,既有營養,又無化學殘留;4、口服液在生產和加工灌裝過程中,全程不采用高溫、干燥、萃取、破碎等傳統或現代的物理或化學方法,不僅有效地保留了口服液中所有的活性成分,而且使活性成分不被損傷或被破壞;5、口服液中改變以往添加防腐劑、增稠劑、穩定劑、著色劑等添加劑的方法,從制備搖瓶種至產品灌裝都不添加任何不符合國家要求的化學添加劑;6、該種方法生產的口服液經權威檢測部門檢測有效成分含量高;7、采用液體發酵的方法,縮短了生產周期,產量高,成分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釋說明。
實施例1
1、搖瓶種配方: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為:麩皮0.5%,玉米2.5%,黃豆2.5%,燕麥0.5%,糖2.5%(其中,糖為葡萄糖和蔗糖,各占50%),酵母粉1%,蜂花粉0.2%,磷酸二氫鉀0.2%,余量為水,pH值為5.5。
2、方法:麩皮直接煮汁過濾,玉米、黃豆、燕麥浸透無硬心后打漿過濾去渣,將過濾后的汁液一次加入其它輔料,按比例補足水,裝入三角燒瓶內,裝液量30%左右,將棉塞(把棉花用紗布包好做成的)或硅膠塞塞入瓶口,用牛皮紙包好后進行高壓滅菌,排凈冷空氣后升溫至121℃,計時35min,待表針歸零時打開排氣閥開啟鍋蓋。當瓶中培養基溫度降到25℃時,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鏟將斜面菌種接入三角瓶內,接完菌的三角瓶移入培養室上搖床培養,搖床轉速200r/min,25℃下振蕩培養8天,當菌液微稠,菌液色澤淡黃色或橙褐色,菌絲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鏡檢無雜菌時,備用。
二、發酵罐培養
1、培養基: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為:麩皮1.5%,玉米2.5%,黃豆1.5%,燕麥0.5%打漿過濾,糖(其中糖為葡萄糖和蔗糖,各占50%)1.5%,酵母粉1%,蜂花粉0.1%,磷酸二氫鉀0.2%,植物油0.6%,余量為水,pH值為5.5。制備方法同搖瓶培養基。
2、液體發酵培養方法和條件:將原料按比例稱重,處理方法同搖瓶種,攪拌均勻,上料滅菌。裝液量為發酵罐總容積的60%。當罐溫升至80℃時,打開排氣閥,排出冷空氣,此時排氣閥處于微開狀態,罐溫升至121-123℃、罐壓0.12Mpa時,計時開始,滅菌50min,計時結束通冷卻水降溫,罐內溫度降到30℃時停止降溫,調整罐壓0.05Mpa,進入培養狀態。將培養好的搖瓶種或種子罐菌種接入罐內進行培養,接種量10%,罐溫28℃,罐壓0.04Mpa,氣體流量1.5m3/h,罐內培養36h時,取樣檢驗。繼續培養6天,當菌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菌液呈淡黃色、pH5-6左右、殘糖量降至0.3%左右時,培養結束,經檢驗合格即可分裝(分裝時視產品需要或工藝要求保留菌球或濾去菌球)。
三、分裝、旋蓋、燈檢、貼標、裝箱
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凈化無菌無塵車間內,采用冷鏈專用灌裝設備,將發酵液灌至30-150mL的滅過菌的瓶內,旋蓋后進行燈檢、貼標、裝箱。
實施例2
1、搖瓶種配方: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為:麩皮1.0%,玉米1.5%,黃豆2%,燕麥1.5%,糖1.5%(其中,糖為葡萄糖和紅糖,各占50%),酵母粉2%,蜂花粉0.1%,磷酸二氫鉀0.2%,余量為水,pH值為6.5。
2、方法:麩皮直接煮汁過濾,玉米、黃豆、燕麥浸透無硬心后打漿過濾去渣,將過濾后的汁液一次加入其它輔料,按比例補足水,裝入三角燒瓶內,裝液量30%左右,將棉塞(把棉花用紗布包好做成的)或硅膠塞塞入瓶口,用牛皮紙包好后進行高壓滅菌,排凈冷空氣后升溫至123℃,計時35min,待表針歸零時打開排氣閥開啟鍋蓋。當瓶中培養基溫度降到28℃時,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鏟將斜面菌種接入三角瓶內,接完菌的三角瓶移入培養室上搖床培養,搖床轉速200r/min,28℃下振蕩培養7天,當菌液微稠,菌液色澤淡黃色或橙褐色,菌絲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鏡檢無雜菌時,備用。
二、發酵罐培養
1、培養基: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為:麩皮1 %,玉米2%,黃豆2%,燕麥1%打漿過濾,糖(其中糖為葡萄糖和蔗糖,各占50%)2%,酵母粉1%,蜂花粉0.15%,磷酸二氫鉀0.2%,植物油0.4%,余量為水,pH值為6.5。制備方法同搖瓶培養基。
2、液體發酵培養方法和條件:將原料按比例稱重,處理方法同搖瓶種,攪拌均勻,上料滅菌。裝液量為發酵罐總容積的70%。當罐溫升至80℃時,打開排氣閥,排出冷空氣,此時排氣閥處于微開狀態,罐溫升至123℃、罐壓0.11Mpa時,計時開始,滅菌50min,計時結束通冷卻水降溫,罐內溫度降到30℃時停止降溫,調整罐壓0.05Mpa,進入培養狀態。將培養好的搖瓶種或種子罐菌種接入罐內進行培養,接種量10%,罐溫28℃,罐壓0.04Mpa,氣體流量1.5m3/h,罐內培養36h時,取樣檢驗。繼續培養7天,當菌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菌液呈淡黃色、pH5-6左右、殘糖量降至0.3%左右時,培養結束,經檢驗合格即可分裝(分裝時視產品需要或工藝要求保留菌球或濾去菌球)。
三、分裝、旋蓋、燈檢、貼標、裝箱
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凈化無菌無塵車間內,采用冷鏈專用灌裝設備,將發酵液灌至30-150mL的滅過菌的瓶內,旋蓋后進行燈檢、貼標、裝箱。
實施例3
1、搖瓶種配方: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為:麩皮1.5%,玉米2.5%,黃豆1.5%,燕麥1.5%,糖2.5%(其中,糖為葡萄糖和白糖,各占50%),酵母粉1%,蜂花粉0.2%,磷酸二氫鉀0.2%,余量為水,pH值為7。
2、方法:麩皮直接煮汁過濾,玉米、黃豆、燕麥浸透無硬心后打漿過濾去渣,將過濾后的汁液一次加入其它輔料,按比例補足水,裝入三角燒瓶內,裝液量30%左右,將棉塞(把棉花用紗布包好做成的)或硅膠塞塞入瓶口,用牛皮紙包好后進行高壓滅菌,排凈冷空氣后升溫至121℃,計時35min,待表針歸零時打開排氣閥開啟鍋蓋。當瓶中培養基溫度降到20℃時,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鏟將斜面菌種接入三角瓶內,接完菌的三角瓶移入培養室上搖床培養,搖床轉速200r/min,20℃下振蕩培養10天,當菌液微稠,菌液色澤淡黃色或橙褐色,菌絲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鏡檢無雜菌時,備用。
二、發酵罐培養
1、培養基: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為:麩皮1.5%,玉米2.5%,黃豆1.5%,燕麥1.5%打漿過濾,糖(其中糖為葡萄糖和蔗糖,各占50%)2.5%,酵母粉1%,蜂花粉0.1%,磷酸二氫鉀0.2%,植物油0.6%,余量為水,pH值為5.5。制備方法同搖瓶培養基。
2、液體發酵培養方法和條件:將原料按比例稱重,處理方法同搖瓶種,攪拌均勻,上料滅菌。裝液量為發酵罐總容積的55%。當罐溫升至80℃時,打開排氣閥,排出冷空氣,此時排氣閥處于微開狀態,罐溫升至121-123℃、罐壓0.13Mpa時,計時開始,滅菌50min,計時結束通冷卻水降溫,罐內溫度降到30℃時停止降溫,調整罐壓0.05Mpa,進入培養狀態。將培養好的搖瓶種或種子罐菌種接入罐內進行培養,接種量10%,罐溫28℃,罐壓0.05Mpa,氣體流量1.5m3/h,罐內培養36h時,取樣檢驗。繼續培養5天,當菌球清晰可見,周邊毛刺明顯,菌液呈淡黃色、pH5-6左右、殘糖量降至0.3%左右時,培養結束,經檢驗合格即可分裝(分裝時視產品需要或工藝要求保留菌球或濾去菌球)。
三、分裝、旋蓋、燈檢、貼標、裝箱
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凈化無菌無塵車間內,采用冷鏈專用灌裝設備,將發酵液灌至30-150mL的滅過菌的瓶內,旋蓋后進行燈檢、貼標、裝箱。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