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養殖飼料制備的
技術領域:
,具體是以食用菌菌糠為原料二次發酵生產牛羊全價飼料的方法及產品。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務院早在1996年就指出:必須使畜牧業產值占到農業總產值50%以上。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隨著農業生產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要及時把畜牧業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積極發展牧區畜牧業,加快發展農區畜牧業,突出發展節糧型畜牧業。因此,加大對甘蔗尾葉和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發展節糧型、草食畜牧業則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及“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畜牧業迅速發展。我國的飼料總產量已經達到450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第-位,年飼料產量為14000萬噸)。飼料工業總產值已達526億元,在整個國民經濟工業行業中升到了第20位。但隨著養殖業及飼料工業的發展,導致飼料原料緊缺、價格攀升,依賴飼料糧為主要原料的畜禽產品市場疲軟,養殖戶紛紛轉型,向規模化養牛、養羊發展,急需價格便宜,營養全面的草食性動物飼料。“十二五”期間,草畜產業被確定為資源優勢產業進行重點開發。縱觀中國草食動物的發展現狀,我國草食動物的飼養主要集中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但這些地區已經出現了過度放牧、植被退化的現象;如今國家又鼓勵向南方發展,雖然南方草地的總面積不少,但是連片的草地少,要形成規模化放牧養殖很難,這也是那么多年來,一直制約南方草食動物發展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說在南方,要發展草食動物,只有圈養!那么圈養就要有飼料,而且,是精粗搭配合理的、營養全面的飼料。南方氣候溫暖、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牧草生長快,牧草保持旺盛的生長時間長且產量高、營養價值高,而且可開發利用的農作物秸桿也很多,如玉米秸稈、甘蔗尾稍、鮮稻草、甘蔗尾稍等,如果能夠開發利用這些資源,把它轉化成人們愛吃的草食性動物肉類食品,將變廢為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近幾年,隨著養牛羊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各種牛羊飼料也隨之迅速發展,現階段市場的各種牛羊飼料品種繁多,作用各異,其中牛羊在不同的生長、生理時期對營養的要求不相同,其喂養的飼料也不能-樣,需要特別配制。挖掘飼料的營養潛力、科學合理利用飼料、不斷提高飼料利用效率,不僅可以降低養牛羊生產的飼料成本,而且也可以降低養牛羊生產的營養成本,節約飼料,從而提高養牛羊生產的效率和效益,促進養牛羊業的發展。如何合理利用飼料資源、科學加工飼料,對養牛養羊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飼料糧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飼料糧是糧食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飼料糧變化對我國糧食供需平衡影響越來越大,飼料糧供應已成為研究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重點和關鍵之一。因此,為了緩解糧食的供需問題,開發非糧飼料迫在眉梢。開發非糧飼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殖效益。非糧飼料是以工農業加工副產物、農作物秸稈、動物副產品、木本飼料、地方特色副產品等含有大量能量及營養成份的副產物,配與糧食及微量元素加工而成的飼料。這一配合能很好地開發利用副產物的價值,充分地為工農業的發展服務。而上述一系列的副產物存在營養限制的缺陷,所以利用其他糧食產品的組合加工后,其有效成份得到更進一步的利用。通過一系列的配方更改后,其飼料價值對某一種動物有可能會比同類飼料的高。在我國,食用菌的生產原料主要是農林業產生的棉籽殼、鋸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種農作物秸稈等副產品。食用菌菌糠,又可稱為蘑菇渣、菇渣和菌渣等,是以棉籽殼、木屑、稻草、玉米芯或多種農作物秸稈、工業廢料為主要原料,生產食用菌后廢棄的固體培養基。這些培養料經過食用菌菌絲體分泌的各種酶的酶解作用后,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和利用。而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提高;且富含氨基酸、多糖及鈣、磷、鐵、鋅等多種礦物元素;同時還產生了有機酸和生物活性物質等,這就增加了菌糠中營養成分的含量。我國每年食用菌廢料30萬噸以上,菌農無定點堆放,只能沿公路堆放,或傾倒到河流內,或房前屋后亂堆亂放,造成交通堵塞,河道堵塞和環境污染。對于廢菌糠的處理,除少數菌糠被進一步加工利用外,絕大多數菌糠仍然是廢棄或進行就地燃燒,這樣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菌糠中所富含的生物質能量和有用物質。有些地方直接將菌糠傾倒在河中,造成了河流的擁堵和野生魚類的大面積死亡,嚴重破壞了當地自然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食用菌產業發展迅速,產生大量菌糠。大量固體廢物菌糠的處理問題成為影響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食用菌菌糠用做飼料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飼喂、堆肥發酵后飼喂及調配后飼喂。由于這些方式制備的食用菌菌糠飼料沒有很好地對菌糠做熟化處理,所以適口性較差,采食量少,增重率低,以至于在被飼養畜、禽、魚、蝦類的生長周期長。經過我們科技人員的研究發現經食用菌轉化后的菌糠,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還含豐富的菌體蛋白、多糖、維生素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可與麥麩、玉米面相比;且作物秸稈經食用菌轉化以后呈疏松多孔狀,易于粉碎,氣味芳香,適口性好。據測定,每100公斤菌糠干料中,仍有40%~55%的食用菌絲體殘留在肥料中,菌糠中粗蛋白含量大多在6%~8%,粗纖維素降低50%,木質素降低30%左右。這為充分利用菌糠作飼料提供了科學依據。經過適當處理,可以做成飼料、餌料或其它添加劑,用于豬、牛、羊、雞、鴨、兔、松鼠、北方鹿及魚類等動物的飼養,替代部分糧食,降低生產成本。公開文獻也報道了一些以食用菌菌糠飼料的制作方法,例如:1、中國專利:利用食用菌渣生產生物菌肥的方法,申請號:201410080204.0,申請日:2014.03.06,申請人:黨偉,地址:273500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太平東路458號,發明人:黨偉,摘要:一種利用食用菌渣生產生物菌肥的方法,首先將食用菌渣進行室外發酵,發酵堆高50-80cm,食用菌渣發酵料質量含水量65-70%,上用塑料薄膜覆蓋,堆內溫度達到55-65℃維持6-8小時,進行翻堆后再次發酵,食用菌渣經過兩次發酵后晾曬至含水量為18-22%,移入室內進行菌肥生產;選用每克含30億的哈茨木霉菌和地衣芽孢桿菌接種于發酵后的食用菌渣內,哈茨木霉、地衣芽孢桿菌、發酵的食用菌渣按質量比為1∶2∶300,接種后堆積5-7天,在堆積過程中堆內溫度不得高于30℃,堆內出現絲狀菌絲體時,在陰涼處風干至含水量15%包裝后放在室內保存得到產品。該發明充分利用了廢棄的食用菌渣,規避了食用菌渣對環境的污染,施肥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中微生物群體結構,增強了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以及活性,達到了土傳性病害生物預防的目的。2、中國專利:食用菌下腳料飼料技術,申請號:201410027004.9,申請日:2014.01.22,申請人:河北燕凱寶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地址:052460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郝莊鄉牛辛莊村村國慶路30號,發明人:王英海,摘要:該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下腳料飼料技術,所述食用菌下腳料飼料技術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食用菌菌渣10%~18%、玉米粉25%~40%、米糠20%~35%、山芋粉5%~15%、貝殼粉1%~5%、麥麩1%~5%、菜餅粉1%~5%、豆餅粉1%~5%、硫酸銅0.01%~0.05%、食鹽0.1%~0.6%。該發明含豐富的菌體蛋白、多糖、維生素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可與麥麩、玉米面相比;且作物秸稈經食用菌轉化以后呈疏松多孔狀,易于粉碎,氣味芳香,適口性好。3、中國專利:一種用食用菌培養基廢料作飼料的方法,申請號:201110386685.4,申請日:2011.11.29,申請人:張立民,地址:125000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里環路150棟150號,申請人:侯國英,發明人:張立民、侯國英,摘要:該一種飼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食用菌培養基廢料經過粉碎處理作飼料,飼料全部或部分是食用菌培養基廢料,食用菌培養基廢料經過發酵處理或不發酵、加EM菌處理或不加EM菌處理。該飼料可用作喂養牲畜類、禽類、特種養殖類、水產類、蠅蛆、蚯蚓、土元類等動物。4、中國專利:一種食用菌菌糠飼料的制備方法,申請號:201110443391.0,申請日:2011.12.27,申請人: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地址:300192天津市南開區白堤路航宇公寓5-1-901,發明人:陳曉明、張志軍、喬建軍、李淑芳、周永斌、劉連強、訾惠君、魏雪生、羅瑩、李鳳美、王玫,摘要:該發明提供一種食用菌菌糠飼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將干燥的食用菌菌糠粉碎并過篩,然后再加入輔料后攪拌均勻,接著加水調整好其水分含量后,再放入雙螺桿擠壓膨化機進行擠壓膨化,待膨化后,干燥到一定水分,即制備成了食用菌菌糠飼料。該發明方法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還可節約糧食。通過該發明所制備的食用菌菌糠飼料營養豐富,適口性好,采食量增加,可作為畜禽的全價飼料或飼料營養添加劑使用。5、中國專利:一種食用菌菌糠飼料的制備方法,申請號:201110443391.0,申請日:2011.12.27,申請人: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地址:300192天津市南開區白堤路航宇公寓5-1-901,發明人:陳曉明、張志軍、喬建軍、李淑芳、周永斌、劉連強、訾惠君、魏雪生、羅瑩、李鳳美、王玫,摘要:該發明提供一種食用菌菌糠飼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將干燥的食用菌菌糠粉碎并過篩,然后再加入輔料后攪拌均勻,接著加水調整好其水分含量后,再放入雙螺桿擠壓膨化機進行擠壓膨化,待膨化后,干燥到一定水分,即制備成了食用菌菌糠飼料。該發明方法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還可節約糧食。通過該發明所制備的食用菌菌糠飼料營養豐富,適口性好,采食量增加,可作為畜禽的全價飼料或飼料營養添加劑使用。6、中國專利:食用菌廢料加工羊飼料的方法,申請號:201310493503.2,申請日:2013.10.11,申請人:張效峰,地址:715499陜西省韓城市通盛世紀城D7號樓西單元一樓東戶,發明人:張效峰:摘要:該發明提供了一種食用菌廢料加工羊飼料的方法,其配制加工方法分為食用菌廢料處理、新材料購備和新飼料混配包裝三段步驟,可以利用食用菌廢料來批量加工出羊只喜食的飼料,且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飼料營養豐富口感好,不僅實現了栽培食用菌廢料的循環利用又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大量節約糧食。經研究發現,上述公開的文獻的食用菌菌糠制作飼料,只經過一次發酵,飼料的適口性未達到最佳。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經過二次發酵制備得到牛羊全價飼料的方法,該方法加工制作簡單、成本低,采用生產食用菌的下腳料食用菌菌糠經過發酵制備得到牛羊飼料,屬于農作物廢料再利用的變廢為寶項目,不對外排放廢渣,綠色環保;制作方法簡單、成本低,發酵后制備得到的牛羊飼料營養全面、有香甜味、提高了牛羊的食欲,牛羊愛吃,生長快。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以食用菌菌糠為原料二次發酵生產牛羊全價飼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糠20-35份;植物料25-40份;玉米粉8-10份;米糠5-8份;豆粕3-5份;紅薯3-4份;糖蜜2-3份;發酵菌種0.1-1份;微量元素0.1-0.3份;所述的植物料包括甘蔗尾梢、玉米秸稈、新鮮的牧草、麥稈、稻草、構樹、花生藤和野草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植物料為新鮮的植物料,即剛收割得到,不能使用泛黃、干枯和發霉的植物料。所述的食用菌菌糠為栽培香菇、平菇、金針菇、秀珍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食用菌菌糠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發酵菌種的制備過程為:(1)菌種的一級培養基培養:將購買得到菌種分別用一級培養基在22-35℃培養1-2天;所述的菌種包括假絲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菌、白腐菌、綠色木霉、沼澤紅假單胞菌、糞鏈球菌和纖維素酶;所述的一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分數為:葡萄糖5-8%、瓊脂粉5-8%、磷酸二氫鉀3-5%、氯化鈉2-5%,硫酸亞鐵1-3%、硫酸鋅1-2%、牧草汁5-10%,其余為煮熟的馬鈴薯泥;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5-10分鐘;(2)菌種的二級培養基培養:將一級培養的所有菌種按照同等重量比例合并后,放到二級培養基中接種,在22-35℃培養3-5天,得到發酵菌種;所述的二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份數為:紅糖5-8份、玉米粉5-8份、氯化鈉2-5份,磷酸二氫鉀3-5份、硫酸亞鐵1-3份、硫酸鋅1-2份、牧草汁5-10份,麥麩10-15份,煮熟的馬鈴薯泥10-20份;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5-10分鐘;二級培養基蒸熟后加入從牛羊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混合均勻,重量份數為二級培養基總重量的1-3%。所述的以食用菌菌糠為原料二次發酵生產牛羊全價飼料的過程為:(1)取玉米粉8-10份、米糠5-8份、豆粕3-5份、紅薯3-4份、糖蜜2-3份、發酵菌種0.1-1份和微量元素0.1-0.3份,先利用粉碎機將紅薯粉碎,過50目或50目以上的篩,將上述的物料混合均勻后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得到預混料,密封備用;(2)取食用菌菌糠20-35份和植物料25-40份;首先食用菌菌糠打松散,植物料切斷打碎,長度不超過2厘米,再將食用菌菌糠和植物料混合均勻后,最后與預混料混合,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即得到二次發酵生產的牛羊全價飼料。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的重量份數:硫酸亞鐵1-5份,硫酸鋅1-4份,草酸鈣2-5份,硫酸錳1-4份。所述的牧草汁是禾本科牧草或豆科牧草,包括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grass)、六月禾(kentuckybluegrass)、細麥、皇竹草、蘆竹草、羊茅、棕葉、狗尾草、紫苜蓿、三葉草、三葉豆,花生藤、野豌豆和雞眼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制備過程是將上述新鮮草料打成漿汁,不過濾直接使用。利用本發明的以食用菌菌糠為原料二次發酵生產牛羊全價飼料的方法可以制備得到牛、羊全價飼料產品。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又叫產朊圓酵母或食用圓酵母,拉丁名為Candidautilis,產朊假絲酵母的細胞呈圓形、橢圓形或臘腸形,大小為(3.5~4.5)um×(7~13)um;液體培養不產醭,管底有菌體沉淀。產朊假絲酵母能利用糖蜜、木材水解液等生產出人畜可食用的蛋白質,能調節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飼料消化率,增強動物機體免疫力。產朊假絲酵母可以利用纖維質原料生產營養增富的發酵飼料,而甘蔗渣中就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此外,由于產朊假絲酵母細胞富含維生素B和蛋白質,還能提供動物所需的部分營養物質。作為飼料酶添加劑酵母細胞壁裂解后可產生多種酶類,活的酵母細胞也可胞外分泌多種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纖維素酶等。因而,酵母可加強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促進畜禽生長,增進其食欲,增強抵抗疾病和抗應激的能力。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拉丁學名:Bacillussubtilis,是芽孢桿菌屬的一種。枯草芽孢桿菌具有較強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可將體內酶原激活為有活性的酶,還可分泌一系列其他酶,如果膠酶、葡聚糖酶、纖維素酶等,可幫助分解植物飼料中非淀粉多糖等物質,改善飼料利用率,并且酸性腸道環境可刺激動物的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吸收。所述的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LAB)是一類能利用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的通稱。這類細菌在自然界分布極為廣泛,具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它們不僅是研究分類、生化、遺傳、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論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在工業、農牧業、食品和醫藥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領域應用價值也極高。所述的光合細菌,英文名:PhotosyntheticBacteriaAbbr,(簡稱PSB)是地球上出現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是一類沒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蘭氏陰性菌,是一類以光作為能源、能在厭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條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機物、硫化物、氨等作為供氫體兼碳源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細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澤、湖泊、江海等處,主要分布于水生環境中光線能透射到的缺氧區。可以從滄州市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買,地址:河北滄州滄縣河北省滄縣姚官屯工業園區,網址:http://czzxsw.cn.china.cn。所述的白腐菌,拉丁文名:Phanerochaetcchrysosporium,是屬于擔子菌亞門的真菌,因腐朽木材呈白色而得名,是能夠降解木材主要成分的微生物之一。木材在白腐過程中大部分纖維仍保持完整,且纖維素結晶度變化不大。由此設想利用對降解木質素選擇性好的白腐菌進行生物制漿,能開辟制漿方法的新途徑。白腐菌除了能降解木質素用于預處理、生物漂白、生物制漿外,對其它有機異生物質也有很強的分解能力,因而在廢水處理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從上海谷研實業有限公司購買,地址:上海松江區莘磚公路1290號,網址:http://www.labbase.net/UserCompany/Default-64354.html。所述的綠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是木霉菌的一種,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常腐生于木材、種子及植物殘體上。綠色木霉能產生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產纖維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產生的纖維素酶對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綠色木霉又是一種資源豐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述的沼澤紅假單胞菌(Rhodopseudanonaspalustris)屬于光合細菌(英文縮寫PSB)的一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PSB菌體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65%,沼澤紅假單胞菌屬于光合細菌(英文縮寫PSB)的一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PSB菌體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65%,且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并具有適應性強,能耐受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和較強的分解轉化能力,對酚、氰等毒物也有一定的耐受和分解能力等特點。所述的糞鏈球菌又叫糞腸球菌。應用C多糖抗原,根據蘭氏(Lancefield)血清學分類,可將鏈球菌分成許多群。糞鏈球菌屬于D群。D群鏈球菌分腸球菌和非腸球菌兩類。前者包括糞鏈球菌(S.faecalis)、屎鏈球菌(S.faecium)和堅忍鏈球菌(S.durans),后者有牛鏈球菌(S.bovis)和馬腸鏈球菌(S.equinus)。糞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是革蘭氏陽性,過氧化氫陰性球菌,是人和動物腸道內主要菌群之一,其能產生天然抗生素,有利于機體健康;同時還能產生細菌素等抑菌物質,抑制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微環境;還能抑制腸道內產尿素酶細菌和腐敗菌的繁殖,減少腸道尿素酶和內毒素的含量,使血液中氨和內毒素的含量下降。糞腸球菌(E.faecalis)作為一種益生菌,在醫學和食品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另外,腸球菌為消化道內正常存在的一類微生物,在腸黏膜具有較強的耐受和定植能力,并且是一種兼性厭氧的乳酸菌,與厭氧、培養保存條件苛刻的雙歧桿菌相比,更適合于生產和應用。所述的纖維素酶(英文:cellulase)是酶的一種,在分解纖維素時起生物催化作用。是可以將纖維素分解成寡糖或單糖的蛋白質。纖維素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體中。細菌、真菌、動物體內等都能產生纖維素酶。一般用于生產的纖維素酶來自于真菌,比較典型的有木霉屬(Trichoderma)、曲霉屬(Aspergillus)和青霉屬(Penicillium)。上述的菌種從菌種市場上購買或通過廣西科學院培育得到。本發明采用的產朊假絲酵母、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經過一級培養和二級培養后得到的發酵菌種,對食用菌菌糠和植物料起到很好的發酵作用,植物料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發酵菌種中的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利用纖維質原料生產營養增富的發酵飼料,在高效分解因子的作用下,將植物料里的粗纖維、木質素、通過生物生化的作用,把畜禽不能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轉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分碳水化合物;發酵菌種里的多種有益菌群能大量吸取畜、禽難以利用的有機氮、無機氮,使之轉化成營養成份較高的菌體蛋白質;發酵菌種中的有益菌種在發酵中能產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纖維素分解酶等,能降解植物性飼料中復雜的有機物,從而促進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有益菌群在畜禽腸胃里,增強了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通過使用發酵菌種對植物料進行發酵轉化處理,植物料的粗纖維含量比不發酵成倍降低,粗蛋白含量比不發酵成倍提高。且在二級培養基中添加牧草汁和牛羊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牧草汁是禾本科牧草或豆科牧草,包括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grass)、六月禾(kentuckybluegrass)、細麥、皇竹草、蘆竹草、羊茅、棕葉、狗尾草、紫苜蓿、三葉草、三葉豆,花生藤、野豌豆和雞眼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制備過程是將上述新鮮草料打成漿汁,不過濾直接使用。添加牧草汁能讓微生物在培養過程中更好的適應存在大量粗纖維、木質素的植物料環境,通過粗纖維、木質素、通過生物生化的作用,把畜禽不能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轉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分碳水化合物;發酵菌種里的多種有益菌群能大量吸取畜、禽難以利用的有機氮、無機氮,使之轉化成營養成份較高的菌體蛋白質。添加牛羊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能讓發酵菌種適應牛羊反芻胃的環境,使發酵菌種在發酵過程中使發酵原料更貼近牛羊反芻胃環境,牛羊吃食后不易產生腸胃不適等情況,能夠增強食欲,促進胃腸蠕動和分泌的作用。本發明的飼料通過二次發酵,有效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且適口性好。本發明利用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二次發酵生產牛羊飼料,采用生產食用菌的下腳料食用菌菌糠為原料,實現了食用菌菌糠低成本、無二次污染的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三廢”,為食用菌菌糠的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為畜牧業提供了大量的飼料資源,降低了飼養成本,對畜牧業、飼料行業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良好的、十分光明的應用前景;對發展環保型、節糧型畜牧業,均具有重大意義。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實施例1: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可以制備得以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二次發酵的牛羊全價飼料:(1)取玉米粉8份、米糠5份、豆粕3份、紅薯3份、糖蜜2份、發酵菌種0.1份和微量元素0.1份,先利用粉碎機將紅薯粉碎,將上述的物料混合均勻后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得到預混料,密封備用;(2)取食用菌菌糠20份和植物料25份;首先食用菌菌糠打松散,植物料切斷打碎,長度不超過2厘米,再將食用菌菌糠和植物料混合均勻后,最后與預混料混合,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即得到二次發酵生產的牛羊全價飼料。所述的植物料包括甘蔗尾梢、玉米秸稈、新鮮的牧草、麥稈、稻草、構樹、花生藤和野草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植物料為新鮮的植物料,即剛收割得到,不能使用泛黃、干枯和發霉的植物料。所述的食用菌菌糠為栽培香菇、平菇、金針菇、秀珍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食用菌菌糠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的重量份數:硫酸亞鐵1份,硫酸鋅1份,草酸鈣2份,硫酸錳1份。所述的發酵菌種的制備過程為:(1)菌種的一級培養基培養:將購買得到菌種分別用一級培養基在22-35℃培養1-2天;所述的菌種包括假絲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菌、白腐菌、綠色木霉、沼澤紅假單胞菌、糞鏈球菌和纖維素酶;所述的一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分數為:葡萄糖5%、瓊脂粉5%、磷酸二氫鉀3%、氯化鈉2%,硫酸亞鐵1%、硫酸鋅1%、牧草汁5%,其余為煮熟的馬鈴薯泥;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5-10分鐘;所述的牧草汁是禾本科牧草或豆科牧草,包括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grass)、六月禾(kentuckybluegrass)、細麥、皇竹草、蘆竹草、羊茅、棕葉、狗尾草、紫苜蓿、三葉草、三葉豆,花生藤、野豌豆和雞眼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制備過程是將上述新鮮草料打成漿汁,不過濾直接使用。(2)菌種的二級培養基培養:將一級培養的所有菌種按照同等重量比例合并后,放到二級培養基中接種,在22-35℃培養3-5天,得到發酵菌種;所述的二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份數為:紅糖5份、玉米粉5份、氯化鈉2份,磷酸二氫鉀3份、硫酸亞鐵1份、硫酸鋅1份、牧草汁5份,麥麩10份,煮熟的馬鈴薯泥10份;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5分鐘;二級培養基蒸熟后加入從牛羊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混合均勻,重量份數為二級培養基總重量的1%。實施例2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可以制備得以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二次發酵的牛羊全價飼料:(1)取玉米粉9份、米糠6份、豆粕4份、紅薯3.5份、糖蜜2.5份、發酵菌種0.5份和微量元素0.2份,先利用粉碎機將紅薯粉碎,將上述的物料混合均勻后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得到預混料,密封備用;(2)取食用菌菌糠28份和植物料30份;首先食用菌菌糠打松散,植物料切斷打碎,長度不超過2厘米,再將食用菌菌糠和植物料混合均勻后,最后與預混料混合,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即得到二次發酵生產的牛羊全價飼料。所述的植物料包括甘蔗尾梢、玉米秸稈、新鮮的牧草、麥稈、稻草、構樹、花生藤和野草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植物料為新鮮的植物料,即剛收割得到,不能使用泛黃、干枯和發霉的植物料。所述的食用菌菌糠為栽培香菇、平菇、金針菇、秀珍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食用菌菌糠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的重量份數:硫酸亞鐵2份,硫酸鋅2份,草酸鈣3份,硫酸錳3份。所述的發酵菌種的制備過程為:(1)菌種的一級培養基培養:將購買得到菌種分別用一級培養基在22-35℃培養1-2天;所述的菌種包括假絲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菌、白腐菌、綠色木霉、沼澤紅假單胞菌、糞鏈球菌和纖維素酶;所述的一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分數為:葡萄糖6%、瓊脂粉6%、磷酸二氫鉀4%、氯化鈉4%,硫酸亞鐵2%、硫酸鋅1.5%、牧草汁7%,其余為煮熟的馬鈴薯泥;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5-10分鐘;所述的牧草汁是禾本科牧草或豆科牧草,包括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grass)、六月禾(kentuckybluegrass)、細麥、皇竹草、蘆竹草、羊茅、棕葉、狗尾草、紫苜蓿、三葉草、三葉豆,花生藤、野豌豆和雞眼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制備過程是將上述新鮮草料打成漿汁,不過濾直接使用。(2)菌種的二級培養基培養:將一級培養的所有菌種按照同等重量比例合并后,放到二級培養基中接種,在22-35℃培養3-5天,得到發酵菌種;所述的二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份數為:紅糖6份、玉米粉6份、氯化鈉3份,磷酸二氫鉀4份、硫酸亞鐵2份、硫酸鋅1.5份、牧草汁8份,麥麩13份,煮熟的馬鈴薯泥15份;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8分鐘;二級培養基蒸熟后加入從牛羊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混合均勻,重量份數為二級培養基總重量的2%。實施例3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可以制備得以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二次發酵的牛羊全價飼料:(1)取玉米粉10份、米糠8份、豆粕5份、紅薯4份、糖蜜3份、發酵菌種1份和微量元素0.3份,先利用粉碎機將紅薯粉碎,將上述的物料混合均勻后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得到預混料,密封備用;(2)取食用菌菌糠35份和植物料40份;首先食用菌菌糠打松散,植物料切斷打碎,長度不超過2厘米,再將食用菌菌糠和植物料混合均勻后,最后與預混料混合,進行厭氧發酵培養7-15天;即得到二次發酵生產的牛羊全價飼料。所述的植物料包括甘蔗尾梢、玉米秸稈、新鮮的牧草、麥稈、稻草、構樹、花生藤和野草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植物料為新鮮的植物料,即剛收割得到,不能使用泛黃、干枯和發霉的植物料。所述的食用菌菌糠為栽培香菇、平菇、金針菇、秀珍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食用菌菌糠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組成及各組分的的重量份數:硫酸亞鐵5份,硫酸鋅4份,草酸鈣5份,硫酸錳4份。所述的發酵菌種的制備過程為:(1)菌種的一級培養基培養:將購買得到菌種分別用一級培養基在22-35℃培養1-2天;所述的菌種包括假絲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菌、白腐菌、綠色木霉、沼澤紅假單胞菌、糞鏈球菌和纖維素酶;所述的一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分數為:葡萄糖8%、瓊脂粉8%、磷酸二氫鉀5%、氯化鈉5%,硫酸亞鐵3%、硫酸鋅2%、牧草汁10%,其余為煮熟的馬鈴薯泥;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5-10分鐘;所述的牧草汁是禾本科牧草或豆科牧草,包括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grass)、六月禾(kentuckybluegrass)、細麥、皇竹草、蘆竹草、羊茅、棕葉、狗尾草、紫苜蓿、三葉草、三葉豆,花生藤、野豌豆和雞眼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制備過程是將上述新鮮草料打成漿汁,不過濾直接使用。(2)菌種的二級培養基培養:將一級培養的所有菌種按照同等重量比例合并后,放到二級培養基中接種,在22-35℃培養3-5天,得到發酵菌種;所述的二級培養基的原料重量份數為:紅糖8份、玉米粉8份、氯化鈉5份,磷酸二氫鉀5份、硫酸亞鐵3份、硫酸鋅2份、牧草汁10份,麥麩15份,煮熟的馬鈴薯泥20份;制備過程是將上述原料加水調成糊狀蒸熟10分鐘;二級培養基蒸熟后加入從牛羊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混合均勻,重量份數為二級培養基總重量的3%。飼喂試驗:(1)試驗材料(1)試驗材料試驗組:選用實施例中所制得的飼料:對照組:常用的青貯玉米秸稈飼料。供試羊:品種為廣西馬山黑山羊,體重28公斤左右,數量40只。(2)試驗方法將40只廣西馬山黑山羊隨機分成2組,每組20只。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測量初始體重,實驗結束測量末期體重,記錄飼料消耗量、發病率,計算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為自由采食,試驗期l00天。(3)實驗結果期初均重(kg)期末均重(kg)耗料增重比發病率(%)對照組28.132.59.55:12試驗組28.2539.768.45:10。試驗結果表明,將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二次發酵作為羊飼料,用其代替青貯玉米秸稈飼喂羊是可行的,不僅可以達到羊理想的日增重效果,保證肉羊的健康生長,而且可節約飼料投喂量和節省儲存飼料倉庫占用,降低飼養成本,縮短飼養時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食用本發明飼料的羊增重速度較快,生病率低,且羊的精神狀態很好,喜歡食用本發明的飼料,羊肉質量明顯好于對照組。應用實施例1、廣西某肉羊養殖戶,利用本發明的二次發酵生產方法得到的羊全價飼料,飼喂夏南牛,每天飼喂三次,原先體重為平均為150公斤,飼喂100天后,平均體重為287公斤,在飼養過程中不用化學藥品,飼喂一年多以來,牛未出現過上火和其它腸胃疾病,牛胃口好。而利用市場上常用的牛全價飼料,每天飼喂三次,原先體重為平均為151.5公斤,飼喂100天后,平均體重為267公斤,在飼養過程中牛易出現上火,胃口差。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實例,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