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保健食品領域,尤指一種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的工藝與配方。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然伴隨著對生命的重視和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另一方面,在社會文明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生存環境的污染;此外,高度緊張的工作節奏、過度精細的食品等因素也造成某些疾病發病率的上升。因此,人們不斷地在尋求能有效防御疾病、延年益壽、促進健康的保健食品。中草藥保健食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華藥藥膳和中華傳統保健飲食有幾千年積累起來的經驗和實踐,這是國內外人士所一致認可的。
中草藥系列保健品使用人群較為廣泛。可用于健康者、作為增強體質,抵御疾病的保健品,更可用于亞健康者、作為調節機體平衡失調所引起的種種不適而恢復健康狀態,還可用于患有疾病者作為輔助康復用品。由此可見,一個中草藥保健食品,只有經過現代化實驗手段證明具有明確的功能,才能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產品才有生命力。也就是說首先要具有科學的有效性、然后才有可能具有被廣泛認同,廣泛使用的普及性。
玉米須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開水沖泡代茶飲,可以消暑清熱。常飲有減肥作用,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大有裨益。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葉,又名冬桑葉、霜桑葉。。桑葉性味甘苦寒,歸肺、肝經。桑葉含甾體及三萜類化合物:如牛膝甾酮、蛻皮甾酮、豆甾酮、菜油甾酮、β-甾酮、β-香樹脂醇等;黃酮及其苷類:如蕓香苷、槲皮苷、桑苷等;香豆精及其苷類:香柑內酯、東莨菪素等;還含有揮發油、生物堿等,主治風熱感冒、發燒頭痛、咳嗽胸痛、肺燥干咳無痰、咽干口渴、目赤腫痛等。具有降血糖、抗菌、降血壓作用。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現有技術中,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已有生產,但不同配方、工藝方法,保健效果也不相同。
技術實現要素:
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確有保健作用、方便人們食用,本發明提供一種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的工藝與配方,具有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的工藝與配方,配方:玉米須、桑葉、綠茶、麥冬、木糖醇、蛋白糖、檸檬酸、水組成。
工藝流程
①玉米須浸提液的制備
玉米須→清洗→粉碎→水浸提→過濾→醇浸提→過濾→浸提液→浸提液合并→減壓蒸餾→玉米須浸提液;
②桑葉浸提液的制備
桑葉→清洗→粉碎→乙醇浸提→蒸餾桑葉浸提液;
③麥冬汁的提取
麥冬→除雜→浸提→過濾→麥冬汁;
④綠茶浸提汁的制備
綠茶→浸提→過濾→綠茶浸提液;
⑤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
玉米須浸提液、桑葉浸提液、麥冬汁、綠茶浸提液→調配→精濾→脫氣→殺菌→冷卻→成品;
操作要點
①玉米須浸提液的制備:選取干燥、色澤正常、無霉變的玉米須,除雜后用清水進行清洗,去除所黏附的泥土及蟲卵,然后用粉碎機粉碎成60目以上的細粉狀;將玉米須置于3倍重量的沸水中進行60min的煮制,冷卻后過濾得濾液I;濾渣加入其2倍重量的95%的乙醇溶液,在60℃的溫度下浸提60min,過濾除渣得醇提液,醇提液經減壓蒸餾回收乙醇得濾液II,濾液I和濾液II合并即得玉米須浸提液。
②桑葉浸提液的制備:選取葉片完整、大而厚、色黃綠、質脆、無雜質、無霉變的桑葉,清洗粉碎后定量投入乙醇回流浸提罐中,加入10倍重量的95%的乙醇溶液,加熱至60℃回流60min,然后放出乙醇溶液,過濾得浸提液I,濾渣再次加入5倍量的乙醇溶液,在同樣的條件下浸提60min,過濾除渣得浸提液II,將兩次所得浸提液合并,并進行減壓蒸餾回收乙醇,蒸餾后即得桑葉浸提液。
③麥冬汁的提取:原料麥冬除去雜質后,置于15倍重量的沸水中煮制45min,然后用160目以上的尼龍濾布過濾即得麥冬汁。
④綠茶浸提液的制備:選用福建產優質綠茶,按茶∶水體積比為1∶20的比例將綠茶及軟化水一同加到浸提罐中,然后在80℃的溫度下浸提45min,過濾除渣即得綠條粗汁。
⑤調配:按配方比例稱取木糖醇、蛋白糖、檸檬酸等并加入適量水使其充分溶解,并經雙聯過濾器過濾后與玉米須浸提液、桑葉浸提液、麥冬汁、綠茶浸提液等進行混合調配,然后用硅藻土精濾去除混合汁液中的細小懸浮顆粒。
⑥脫氣、灌裝、殺菌、冷卻、成品:精濾后的混合茶汁用真空脫氣機在0.07MPa的真空度下對其進行脫氣處理,以除去汁液中的氧,以防止營養物質的氧化,然后利用玻璃瓶自動灌裝機注入消毒的玻璃瓶中,并自動封蓋,密封后混合茶汁在100℃的熱水中水浴加熱殺菌20min,分段冷卻至室溫,擦干瓶外水分后貼標、裝箱即得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成品。
產品質量指標
①感官指標:產品為黃綠色清亮透明的液體茶飲料,口感、酸甜適度,清香爽口,具有綠茶、桑葉等的天然香氣,無異味。
②理化指標:可溶性固形物4%-4.5%,總酸0.15%-0.25%,鉛≤1.0mg/kg,砷≤0.5mg/kg,銅≤10.0mg/kg。
③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100個/ml,大腸菌群≤3個/100ml,不得檢出致病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酸甜適度,味道清香,富含多種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消暑解渴等功效,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家庭保健食療的理想食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的工藝與配方,配方:玉米須、桑葉、綠茶、麥冬、木糖醇、蛋白糖、檸檬酸、水組成。
工藝流程
①玉米須浸提液的制備
玉米須→清洗→粉碎→水浸提→過濾→醇浸提→過濾→浸提液→浸提液合并→減壓蒸餾→玉米須浸提液;
②桑葉浸提液的制備
桑葉→清洗→粉碎→乙醇浸提→蒸餾桑葉浸提液;
③麥冬汁的提取
麥冬→除雜→浸提→過濾→麥冬汁;
④綠茶浸提汁的制備
綠茶→浸提→過濾→綠茶浸提液;
⑤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
玉米須浸提液、桑葉浸提液、麥冬汁、綠茶浸提液→調配→精濾→脫氣→殺菌→冷卻→成品;
操作要點
①玉米須浸提液的制備:選取干燥、色澤正常、無霉變的玉米須,除雜后用清水進行清洗,去除所黏附的泥土及蟲卵,然后用粉碎機粉碎成60目以上的細粉狀;將玉米須置于3倍重量的沸水中進行60min的煮制,冷卻后過濾得濾液I;濾渣加入其2倍重量的95%的乙醇溶液,在60℃的溫度下浸提60min,過濾除渣得醇提液,醇提液經減壓蒸餾回收乙醇得濾液II,濾液I和濾液II合并即得玉米須浸提液。
②桑葉浸提液的制備:選取葉片完整、大而厚、色黃綠、質脆、無雜質、無霉變的桑葉,清洗粉碎后定量投入乙醇回流浸提罐中,加入10倍重量的95%的乙醇溶液,加熱至60℃回流60min,然后放出乙醇溶液,過濾得浸提液I,濾渣再次加入5倍量的乙醇溶液,在同樣的條件下浸提60min,過濾除渣得浸提液II,將兩次所得浸提液合并,并進行減壓蒸餾回收乙醇,蒸餾后即得桑葉浸提液。
③麥冬汁的提取:原料麥冬除去雜質后,置于15倍重量的沸水中煮制45min,然后用160目以上的尼龍濾布過濾即得麥冬汁。
④綠茶浸提液的制備:選用福建產優質綠茶,按茶∶水體積比為1∶20的比例將綠茶及軟化水一同加到浸提罐中,然后在80℃的溫度下浸提45min,過濾除渣即得綠條粗汁。
⑤調配:按配方比例稱取木糖醇、蛋白糖、檸檬酸等并加入適量水使其充分溶解,并經雙聯過濾器過濾后與玉米須浸提液、桑葉浸提液、麥冬汁、綠茶浸提液等進行混合調配,然后用硅藻土精濾去除混合汁液中的細小懸浮顆粒。
⑥脫氣、灌裝、殺菌、冷卻、成品:精濾后的混合茶汁用真空脫氣機在0.07MPa的真空度下對其進行脫氣處理,以除去汁液中的氧,以防止營養物質的氧化,然后利用玻璃瓶自動灌裝機注入消毒的玻璃瓶中,并自動封蓋,密封后混合茶汁在100℃的熱水中水浴加熱殺菌20min,分段冷卻至室溫,擦干瓶外水分后貼標、裝箱即得玉米須桑葉麥冬降糖茶成品。
產品質量指標
①感官指標:產品為黃綠色清亮透明的液體茶飲料,口感、酸甜適度,清香爽口,具有綠茶、桑葉等的天然香氣,無異味。
②理化指標:可溶性固形物4%-4.5%,總酸0.15%-0.25%,鉛≤1.0mg/kg,砷≤0.5mg/kg,銅≤10.0mg/kg。
③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100個/ml,大腸菌群≤3個/100ml,不得檢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