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具體為一種陳皮茯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茯茶加工為保證其茶磚內部生長金花菌,需要將其壓制成磚型,且加工原料均為茶葉,在一定程度上產品形式較為單一,且茶磚體積較大不易攜帶和品飲。陳皮屬于一種中藥,是將橘及其變種植物的成熟果皮,經過特殊的炮制方法制成,其功效主要有理氣健脾,清熱化痰等。本發明將開發一種陳皮茯茶,突破傳統茯茶的磚型產品形式,將茯茶與陳皮的功效風味品質相融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陳皮茯茶的加工方法,打破傳統茯茶產品形式,開發一種兼具茯茶及陳皮功效的新型茯茶。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毛茶預處理→拼配→滅菌→發酵→干燥→復烘提香。其特殊之處在于一是陳皮切片或絲后有助于減少后續發酵過程中雜菌的污染;二是陳皮與毛茶拼配后一同發酵,有助于毛茶充分吸收陳皮的揮發性成分;三是發酵后的茶葉填入果殼中復烘提香,有助于提升茶葉的香氣,并將茯茶與陳皮有機融合。
本發明技術解決方案中的加工步驟按以下方式操作:
(1)毛茶預處理:毛茶渥堆完成后,調節茶葉含水率為20-34%,并室溫晾置0.5-3小時;
(2)拼配:將炮制好的陳皮片或絲及預處理后的毛茶按重量比1:1-100的比例進行拼配勻堆;
(3)滅菌:將拼配好的陳皮和毛茶混合物放入具有透氣性、可隔絕外部雜菌進入的發酵容器中,隨后進行蒸汽滅菌,滅菌溫度控制在100-115℃,時間控制在5-30分鐘;
(4)發酵:將滅菌后的陳皮和毛茶混合物隨同發酵容器擺入發酵間,發酵溫度控制在26-32℃,發酵時間控制在5-20天;
(5)干燥:發酵完成后,將陳皮與茶葉分離,烘干茶葉,使其含水率為8-18%;
(6)復烘提香:取新鮮柑橘,去除果肉,制成果殼,將干燥后茶葉填入果殼中,烘焙至足干。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茯茶的功效與陳皮的風味充分融合,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2、復烘提香使用新鮮果殼進行烘焙,在烘焙完成后,茶葉被緊緊包裹在果殼內,有助于茶葉香氣的保留;
3、陳皮與毛茶一同發酵有助于冠突散囊菌的生長,閉囊殼顆粒飽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一種陳皮茯茶的加工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毛茶預處理→拼配→滅菌→發酵→干燥→復烘提香。
(1)毛茶預處理:毛茶渥堆完成后,用茶汁調節茶葉含水率為29%,并室溫晾置2小時,使毛茶充分吸收水分回潮;
(2)拼配:將陳皮切絲1cm,與預處理后的毛茶按重量比1:10的比例進行拼配勻堆;
(3)滅菌:將拼配好的陳皮和毛茶混合物放入具有透氣性、可隔絕外部雜菌進入的發酵容器中,隨后進行蒸汽滅菌,滅菌溫度控制在105℃,時間控制在10分鐘;
(4)發酵:將滅菌后的陳皮和毛茶混合物隨同發酵容器擺入發酵間,發酵溫度30℃,發酵時間7天;
(5)干燥:發酵完成后,用篩網將陳皮與茶葉分離,烘干茶葉,使其含水率為15%左右;
(6)復烘提香:取新鮮柑橘,去除果肉,制成果殼,將干燥后茶葉填入果殼中,烘焙至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