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畜牧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母羊飼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羊是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主要的家畜之一,人類對羊的飼養具有悠久的歷史。羊的經濟價值,體現在羊毛和羊皮,可以做皮靴、服裝、羊絨、毛線等高檔用品,羊肉、羊血、羊奶、羊膽等可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被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近年來養殖數量和規模在不斷增加。但是,羊養殖過程中,也凸顯出一些問題,尤其是母羊繁育方面。母羊授精前和懷孕中,未及時補充足夠營養飼料,飼料中營養成分配制結構不合理,會導致母羊瘦弱、營養不良、受孕率低、容易流產或者羊羔存活率低下等問題;母羊在哺乳期,缺乏相應的營養補充和合理的營養結構,會引起羊羔營養不良、免疫能力差、母羊瘦弱嚴重等狀況。另外,將未經處理的飼料直接喂養母羊,會使飼料中有害病菌傳染給母羊,造成羊發生疾病疫情;同時,未經處理的飼料,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均以穩定結合狀態存在,羊大量的吃食后吸收利用率極低,飼料中含有的大量抗營養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劑、植酸、凝集素等,它們阻礙了羊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甚至會對羊本身健康造成潛在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的現有問題:飼料營養方面,在養授精前、懷孕中和哺乳期,未為母羊及時提供合理的營養飼料量和營養成分配制結構,造成母羊瘦弱、營養不良、受孕率低、容易流產,羊羔存活率低、免疫能力差、營養不良等狀況;母羊喂養方式方面,未對母羊懷孕前、懷孕中和哺乳期,分階段提供不同營養成分結構的飼料;飼料處理方面,將未經過處理的飼料原料混合后直接喂食,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均以穩定結合狀態存在,飼料中含有的大量抗營養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劑、植酸、凝集素等,它們阻礙了羊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羊大量的吃食后吸收利用率較低,甚至會對羊本身健康造成潛在傷害。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母羊飼料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母羊飼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處理及初配制:對原料分別進行篩選,剔除腐敗變質部分;然后,將玉米、紅豆渣和大豆粕粉碎至細顆粒狀,青草、苜蓿等植物性原料粉碎至2-4cm的長度;按照質量稱取粉碎后的玉米、紅豆渣、大豆粕、青草、苜蓿、竹筍以及細米糠、麥麩皮,攪拌混合后,配制成初期營養飼料基底;按質量稱取粉碎后的當歸、川貝子、艾葉、白芍、甘草以及螺旋藻,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按照質量稱取大豆粉、小麥粉及粉碎后的黨參、黃芪、厚樸、迷失香,攪拌均勻混合,配制成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
(2)飼料基底預處理:將初期營養飼料基底、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和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置于高溫蒸鍋中,進行二個階段低溫蒸料處理:第一階段,殺菌時間4-5min,溫度122℃-125℃,低溫蒸料時間1-2h,溫度75℃-80℃;第二階段,殺菌時間2-3min,溫度105℃-110℃,低溫蒸料時間1-2h,溫度60℃-65℃;將經過低溫蒸料后的三種飼料基底,分別使用896mhz微波設備加熱,加熱時間均為15-20min;
(3)飼料配制:向初期營養飼料基底中,加入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和磷酸氫鈣、發酵劑,以及混合酶成分,配制成初期營養飼料,將初期營養飼料置于恒溫箱中,設置溫度28℃-32℃,放置48-56h進行初發酵;向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中加入乳清粉、葉酸、微量元素、氨基酸,配制成懷孕期添加飼料,其中懷孕期母羊喂養時,初期營養飼料與懷孕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為7:3;向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中加入微量元素、魚骨粉,配制成哺乳期添加飼料,其中哺乳期喂養時,初期營養飼料與哺乳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為3:1;
(4)飼料喂養:母羊授精前2個月,使用初期營養飼料喂養母羊,直至授精懷孕;母羊懷孕后,按照初期營養飼料與懷孕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7:3,混合后喂養懷孕母羊;羊羔出生后,按照初期營養飼料與哺乳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3:1,混合后喂養哺乳期母羊,喂養1-2個月。
進一步的,步驟(3)所述的初期營養飼料,有以下質量計數的成分組成:
玉米50-60份,大豆粕21-24份,青草20-25份,紅豆渣14-16份,苜蓿15-17份,竹筍7-9份,細米糠8-10份,麥麩皮5-7份,磷酸氫鈣1-2份,發酵劑1-3份,混合酶(植酸酶:果膠酶:纖維素酶為3:2:2)1-2份,維生素a0.1-0.3份,維生素c0.1-0.3份,維生素e0.1-0.2份,維生素d0.1-0.2份。
進一步的,步驟(3)所述的懷孕期添加飼料,有以下質量計數的成分組成:乳清粉24-27份,氨基酸20-25份,當歸7-9份,白芍6-8份,甘草9-11
份,川貝子3-6份,螺旋藻4-6份,艾葉1-3份,葉酸1-2份,微量元素(zn:mg:se:fe:cu=7:25:9:35:24)0.5-1份。
進一步的,步驟(3)所述的哺乳期添加飼料,有以下質量計數的成分組成:
大豆粉34-36份,小麥粉12-15份,黨參6-9份,黃芪3-5份,魚骨粉3-4份,迷失香2-3份,厚樸1-3份,微量元素0.5-1份。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在母羊飼料營養方面,在母羊授精前2個月開始至哺乳期1-2個,及時為授精前、懷孕及哺乳期母羊提供含有豐富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強母羊體質,提高受孕機率,避免流產等狀況發生,同時,也為發育和生長中羊羔,提供豐富和合理的營養成分,促進羊胎發育成長,提高羊羔免疫力及存活率。母羊喂養方式方面,在母羊繁育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營養配比的飼料,以滿足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授精前,提供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等基礎營養物質,為母羊長膘增強體質;懷孕期,通過懷孕期添加飼料與初期營養飼料配比混合后喂養,懷孕期添加飼料中葉酸成分可以降低羊胎發育畸形率,中藥成分當歸、白芍等成分具有安胎保胎作用;哺乳期,通過在飼料中增加蛋白成分和微量元素,為哺乳期母羊提供豐富營養,并通過加入黨參等中藥成分,提高母羊和羊羔免疫能力。飼料處理方面,植物性原料成分經過二個階段殺菌和低溫蒸煮,既保持原料蒸煮效果,消除大部分抗營養因子活性,又能起到降解原料作用,保持大部分營養物質活性,有利于羊對營養物質吸收;原料成分經過微波處理,微波產生的熱能具有使蛋白質毒素和抗營養因子失活的功效,同時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飼料中加入植酸酶:果膠酶:纖維素酶混合酶,植酸酶可以降解抗營養因子植酸,而果膠酶和纖維素酶可以破壞植物細胞壁,使細胞內營養物質釋放,更有利于營養物質吸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原料處理及初配制:對原料分別進行篩選,剔除腐敗變質部分;然后,將玉米、紅豆渣和大豆粕粉碎至細顆粒狀,青草、苜蓿等植物性原料粉碎至2-4cm的長度;按照質量稱取粉碎后的玉米、紅豆渣、大豆粕、青草、苜蓿、竹筍以及細米糠、麥麩皮,攪拌混合后配制成初期營養飼料基底;按質量稱取粉碎后的當歸、川貝子、艾葉、白芍、甘草以及螺旋藻,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按照質量稱取大豆粉、小麥粉及粉碎后的黨參、黃芪、厚樸、迷失香,攪拌均勻混合配制成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
(2)飼料基底預處理:將初期營養飼料基底、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和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置于高溫蒸鍋中,進行二個階段低溫蒸料處理:第一階段,殺菌時間4min,溫度123℃,低溫蒸料時間1.5h,溫度76℃;第二階段,殺菌時間2min,溫度107℃,低溫蒸料時間1.5h,溫度62℃;將經過低溫蒸料后的三種飼料基底,分別使用896mhz微波設備加熱,加熱時間均為16min;
(3)飼料配制:按照質量稱取玉米52份,大豆粕21.4份,青草21份,紅豆渣14.6份,苜蓿15.5份,竹筍7.2份,細米糠8.4份,麥麩皮5.3份,磷酸氫鈣1.2份,發酵劑1.5份,混合酶(植酸酶:果膠酶:纖維素酶為3:2:2)1.2份,維生素a0.13份,維生素c0.13份,維生素e0.14份,維生素d0.15份,配制成初期營養飼料,將初期營養飼料置于恒溫箱中,設置溫度29℃,放置50h進行初發酵;按照質量稱取乳清粉24.5份,氨基酸21份,當歸7.4份,白芍6.5份,甘草9.3份,川貝子3.2份,螺旋藻4.5份,艾葉1.3份,葉酸1.2份,微量元素(zn:mg:se:fe:cu=7:25:9:35:24)0.56份,懷孕期母羊喂養時,初期營養飼料與懷孕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為7:3;按照質量稱取大豆粉34.6份,小麥粉12.4份,黨參6.5份,黃芪3.2份,魚骨粉3.4份,迷失香2.2份,厚樸1.6份,微量元素0.6份,配制成哺乳期添加飼料,其中哺乳期喂養時,初期營養飼料與哺乳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為3:1;
(4)飼料喂養:母羊授精前2個月,使用初期營養飼料喂養母羊,直至授精懷孕;母羊懷孕后,按照初期營養飼料與懷孕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7:3,混合后喂養懷孕母羊;羊羔出生后,按照初期營養飼料與哺乳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3:1,混合后喂養哺乳期母羊,喂養1-2個月。
實施例2:
(1)原料處理及初配制:對原料分別進行篩選,剔除腐敗變質部分;然后,將玉米、紅豆渣和大豆粕粉碎至細顆粒狀,青草、苜蓿等植物性原料粉碎至2-4cm的長度;按照質量稱取粉碎后的玉米、紅豆渣、大豆粕、青草、苜蓿、竹筍以及細米糠、麥麩皮,攪拌混合后配制成初期營養飼料基底;按質量稱取粉碎后的當歸、川貝子、艾葉、白芍、甘草以及螺旋藻,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按照質量稱取大豆粉、小麥粉及粉碎后的黨參、黃芪、厚樸、迷失香,攪拌均勻混合配制成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
(2)飼料基底預處理:將初期營養飼料基底、懷孕期添加飼料基底和哺乳期添加飼料基底,置于高溫蒸鍋中,進行二個階段低溫蒸料處理:第一階段,殺菌時間5min,溫度124℃,低溫蒸料時間2h,溫度78℃;第二階段,殺菌時間3min,溫度108℃,低溫蒸料時間2h,溫度64℃;將經過低溫蒸料后的三種飼料基底,分別使用896mhz微波設備加熱,加熱時間均為18min;
(3)飼料配制:按照質量稱取玉米57份,大豆粕23份,青草24份,紅豆渣15份,苜蓿16.5份,竹筍8.4份,細米糠9.6份,麥麩皮6.3份,磷酸氫鈣1.8份,發酵劑2.4份,混合酶(植酸酶:果膠酶:纖維素酶為3:2:2)1.2份,維生素a0.16份,維生素c0.25份,維生素e0.17份,維生素d0.17份,配制成初期營養飼料,將初期營養飼料置于恒溫箱中,設置溫度28℃-32℃,放置48-56h進行初發酵;按照質量稱取乳清粉26.7份,氨基酸24份,當歸8.6份,白芍7.4份,甘草10.2份,川貝子5.6份,螺旋藻5.3份,艾葉2.5份,葉酸1.6份,微量元素(zn:mg:se:fe:cu=7:25:9:35:24)0.7份,配制成懷孕期添加飼料,懷孕期母羊喂養時,初期營養飼料與懷孕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為7:3;按照質量稱取大豆粉35.6份,小麥粉14份,黨參8份,黃芪4.5份,魚骨粉3.6份,迷失香2.6份,厚樸2.3份,微量元素0.8份,其中哺乳期喂養時,初期營養飼料與哺乳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為3:1;
(4)飼料喂養:母羊授精前2個月,使用初期營養飼料喂養母羊,直至授精懷孕;母羊懷孕后,按照初期營養飼料與懷孕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7:3,混合后喂養懷孕母羊;羊羔出生后,按照初期營養飼料與哺乳期添加飼料質量配比3:1,混合后喂養哺乳期母羊,喂養1-2個月。
對比1:
本對比1與實施例1比較,未進行步驟(3)中初期營養飼料配制及使用,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2:
本對比2與實施例2比較,未進行步驟(3)中懷孕期添加飼料配制及使用,其他步驟與實施例2相同。
對比3:
本對比3與實施例1比較,未進行步驟(3)中哺乳期添加飼料配制及使用,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4:
本對比4與實施例2比較,未進行步驟(2)中預處理,其他步驟與實施例2相同。
對比5:
本對比5與實施例1比較,未進行步驟(3)中混合酶使用,其他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對照組:
母羊飼料懷孕前、懷孕期及哺乳期均使用相同傳統飼料,飼料不經過預處理和添加混合酶。
評價方式:對實施例1、實施例2、對比1、對比2、對比3、對比4、對比5及對照組,樣實驗樣本容量為400只,統計母羊受孕率、羊羔存活率、懷孕前母羊體重增加及羊羔出生后重量。
實驗結果:
綜合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各實施例與對比例數據,均優于對照組數據;通過母羊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可以增加母羊營養供應,提高母羊受孕率、羊羔存活率,也可增加母羊體重和羊羔出生體重;通過對飼料原料采用預處理和混合酶,可以使飼料熟化、降解成分,降低飼料中抗營養因子,提高母羊對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達到提高母羊受孕率、羊羔存活率,也可增加母羊體重和羊羔出生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