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豆漿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豆漿機,特別是一種便于機頭放置、容易清洗的豆漿機, 屬于現有豆漿機的改進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家用豆漿機, 一般都在出漿口設有用于阻止豆渣的過濾網。 這類豆槳機的設計存在至少以下兩種缺陷第一,不能充分地粉碎大豆,形成 較多豆渣;第二,豆渣容易殘留在過濾網上,不便于清洗。中國專利CN200410036418. 4揭示了一種豆漿機的新結構,該結構通過設置一個導流器, 并在導流器上設置導流孔或者機頭上蓋上設置導流槽,制漿物料(如大豆)可 從導流孔或導流槽流出,從而在導流器與桶體之間形成循環,進而被充分粉碎。但該設計存在以下不足導流器直接安裝在機頭上,制漿結束后會在導流器上 留下較多殘留物,不便于機頭放置;此外,導流孔或導流槽上的豆渣等殘流物 不易清洗。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目前豆漿機的缺陷,提供一種操作方 便且易清洗的具有導流裝置的豆漿機。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電機的機頭、刀片、杯體以及置于杯體內的導流裝置, 刀片安裝在電機旋轉軸上并置于導流裝置內,導流裝置固定在所述杯體內底部 或側壁上且導流裝置上端與機頭下端之間設有間距。所述導流裝置為上下都呈敞開開口的旋轉體。且導流裝置的上下開口的直徑都大于其中部的直徑。上述技術方案中,導流裝置的固定是導流裝置與杯體一體成型,為杯體的 一部分。上述導流裝置也可以是通過卡持結構固定在杯體底部或內側壁上。 所述卡持結構可以是設置在杯體底部的卡槽,導流裝置直接卡置在卡槽內。所述卡持結構也可為設置在導流裝置下開口向下伸出的卡持部和設置在 杯體底部的能與卡持部配合卡接的卡槽,卡持部卡入卡槽內;或者是將卡持部 和對應的卡槽的位置對換,即卡槽設置在導流裝置下開口上,而卡持部則設置 在杯體底部。所述卡持結構還可以是設置在導流裝置下開口外沿的卡持部和設置在杯 體內側壁上的凸筋,導流裝置通過卡持部卡置在凸筋上而實現固定。上述機頭上還可設置一向外周伸出的遮擋件,該遮擋件可防止從導流裝置 上開口流出的制槳物料的飛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亍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導流裝置不是固定在機頭 上,而是固定在杯體底部或內側,在制槳完成后可方便機頭放置;此外,本實 用新型豆漿機的導流裝置不設導流孔及導流槽等容易流下殘留物的結構,因此 清洗更為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導流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導流裝置的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的杯體與導流裝置一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省略了與本實用新型設計要點無關的其它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l、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電機的機頭2、刀片3、杯體4以 及置于杯體4內的導流裝置5,刀片4安裝在電機旋轉軸6上并置于導流裝置 5內,導流裝置5固定在所述杯體4底部或內側壁且導流裝置5上端與機頭2 下端之間設有間距。所述導流裝置5呈圓筒狀(也可為其他旋轉體),其上開口51以及下開口 53的直徑都大于其中部直徑,從外型上看兩端呈喇叭狀;用于粉碎制槳物料(大 豆等)的刀片3-位于導流裝置5中部直徑最小處;導流裝置5在其下開口 53 向下延伸形成至少一卡持部52,該卡持部52與杯體4底部可通過扣合或其他 方式固定在一起。此外,也可在杯體4底部設置與所述導流裝置5上的卡持部 52配合固定的卡持裝置,例如卡槽。當然,也可僅在杯體4底部設置固定導流 裝置5的卡槽。所述機頭2周圍延伸形成一遮擋件21,遮擋件21的外沿直徑不小于導流 裝置5上開口 51的直徑,所述遮擋件21用于阻擋從導流裝置上開口 51噴出 的制漿物料,從而使制槳物料較為快速地流入杯體4內,加速制漿物料在杯體 內的循環流動。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刀片3高速旋轉,制漿物料通過導流裝置的下開口 53 進入導流裝置5內,再經導流裝置5內的刀片3粉碎,然后經過導流裝置5的 上開口 51流出,再經機頭2上設置的遮擋件21的阻擋后流入杯體4內,從而 形成一個循環。由于導流裝置5的上開口 51以及下開口 53的直徑都大于其中 部直徑,因此制漿物料可較為容易地流入及流出導流裝置5;此外,機頭2上 的遮擋件21可防止制漿物料過度噴濺,還對從導流裝置5上開口 51流出的制 漿物料有導流作用,從而提高了物料在導流裝置5和杯體4間的循環速度。實施例二如圖3、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大體相同,兩個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本實施例中,導流裝置5固定在杯體4內側壁上。在杯體4內側設有凸筋41,導流裝置5下開口 53的外側設有與所述凸筋41配合的卡持部521, 導流裝置5通過卡持部521卡置在凸筋41上而實現固定。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二不同的地方在于導流裝置5和杯體 4是一體成型,導流裝置5為杯體4的一部分。在加工制作時,若杯體4為塑 料材料時,可采取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若杯體4為金屬材料時,導流裝置5 可采用焊接或滾邊等方式與金屬杯體4連接成一體。
權利要求1、一種豆漿機,包括帶有電機的機頭(2)、刀片(3)、杯體(4)以及置于杯體(4)內的導流裝置(5),刀片(3)安裝在電機旋轉軸(6)上并置于導流裝置(5)內,其特征是導流裝置(5)固定在所述杯體(4)內底部或側壁上且導流裝置(5)上端與機頭(2)下端之間設有間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導流裝置(5)為上下都 呈敞開開口的旋轉體。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導流裝置(5)的上開口 (51)和下開口 (53)的直徑都大于其中部的直徑。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導流裝置(5)的固定是 導流裝置(5)與杯體(4) 一體成型,為杯體(4)的一部分。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導流裝置(5)是通過卡 持結構固定在杯體(4)內底部或側壁上。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卡持結構是設置在杯體(4) 底部的卡槽,導流裝置(5)直接卡置在卡槽內。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卡持結構為設置在導流裝 置(5)下開口 (53)向下伸出的卡持部(52)和設置在杯體(4)底部的能與 卡持部(52)配合卡接的卡槽,卡持部(52)卡入卡槽內。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卡持結構為設置在導流裝 置(5)下開口 (53)上的卡槽和設置在杯體(4)底部的能與卡槽配合卡接的 卡持部,卡持部卡入卡槽內。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所述卡持結構是設置在導流裝 置(5)下開口 (53)外沿的卡持部(521)和設置在杯體(4)內側壁上的凸筋(41),卡持部(521)卡置在凸筋(41)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豆漿機,其特征是上述機頭(2)上設置一向外周伸出的遮擋件(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豆漿機,包括帶有電機的機頭(2)、刀片(3)、杯體(4)以及置于杯體(4)內的導流裝置(5),刀片(3)安裝在電機旋轉軸(6)上并置于導流裝置(5)內,其特征是導流裝置(5)固定在所述杯體(4)內底部或側壁上且導流裝置(5)上端與機頭(2)下端之間設有間距。本實用新型由于導流裝置不是固定在機頭上,而是固定在杯體底部或內側,在制漿完成后可方便機頭放置;此外,本實用新型豆漿機的導流裝置不設導流孔及導流槽等容易流下殘留物的結構,因此清洗更為方便。
文檔編號A23L1/20GK201101104SQ20072005806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9日
發明者王力勇, 黃桂團 申請人:美的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