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囊擠壓充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具有保護腳部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適用于裝置在鞋底而制成各式鞋子,例如球鞋、運動鞋、休閑鞋或類似結構產品上。
背景技術:
鞋子的設計除了美觀為第一要務外,功能性的考量亦是另一重視的要件,例如在鞋子底層增設氣墊,據以提供避震緩沖的作用,讓使用者在行走、運動跑跳的過程中,足部可以獲得最佳的襯墊保護。
而常用具有可充氣氣囊及安全泄氣閥的鞋子設計,如美國專利第6,189,172號案所示,該泵浦與該泄氣閥所構成的組件,包含一氣囊泵浦,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該出口是用來將流體排出至氣囊內;一泄氣閥,具有一輸入口及一輸出口,該輸入口與氣囊作流體互通;其中該泄氣閥包含閥體,由非柔性材料所構成,該閥體具有一從入口延伸至出口的內孔;一上端向內延伸的凸緣,該凸緣包含一底部表面、一頂部表面及一貫穿底部表面至頂部表面的內孔,該底部表面用作為一氣閥座;一柱塞,貫穿該閥體的內孔,該柱塞具有一小直徑的上段部以使其能通過該上端向內延伸的凸緣的內孔,該柱塞更設有一具有較大直徑的下段部以使其無法通過該上端向內延伸的凸緣的內孔,該柱塞的下段部具有一與該上端向內延伸的凸緣的底部表面并列的頂部表面及一底部表面;一環圈,以柔性材料制成,配置在該柱塞下段部與該上端向內延伸的凸緣之間。
然,上述的鞋子可充氣氣囊其泵浦與該泄氣閥與氣囊為以導管銜接,使用上必需于腳部穿鞋后再以手部按壓泵浦而充氣漲大鞋內氣囊,于鞋體外甚至暴露出泵浦與泄氣閥,外觀上無法達到簡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氣囊擠壓充氣裝置,能于穿上鞋子后當行走過程下便子然達成氣囊的充氣效果,毋需額外再以手來按壓而達成充氣效果,于氣囊完全充氣后可全方位保護足部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氣囊擠壓充氣裝置,達到于腳部穿鞋后利用行走動作腳底自然反復下壓,可自動對氣囊施以充氣,而當氣囊脹大飽合時氣囊可自動泄氣而控制氣囊充氣量。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設有下、上膠片、海綿、充氣嘴以及泄氣開關,其中下膠片設有兩穿孔,供泄氣開關與海綿置設,且海綿前方置放一充氣嘴,該充氣嘴為一設于一底板的單向閥,該充氣嘴的底板上下相對側各設有一進氣流道及一出氣流道,再將上膠片由上而下對合于下膠片,以壓合成一端具有數個連通氣室、另端設有充氣結構的囊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一種可安裝于運動鞋體內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其穿鞋方法一如常態普通鞋子的穿著習慣,使得穿鞋者于腳部穿鞋后,利用自然行走的過程便可達到氣囊的充氣,使鞋內空間膨脹緊緊包覆住腳掌,使腳部與鞋子更密合,對于腳部急劇運動時更顯得合腳的舒服感受,以提供消費大眾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點及具體實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圖的詳細說明中,進一步了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構造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立體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局部剖示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5為充氣嘴的立體外觀圖。
圖6為充氣嘴的構造分解圖。
圖7為充氣嘴的作動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構造分解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立體外觀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圖1、圖2,本實用新型主要設有下膠片10,上膠片11,海綿15、上、下薄片16,17、充氣嘴20及泄氣開關30。該下膠片10,上膠片11為同狀片體,且材質為柔軟的塑料材料制成,于其中下膠片10板體上設有一較大穿孔12及較小穿孔13。
該海綿15設為適當大小,供置放于下膠片10設有較小穿孔13的位置處。
上、下薄片16,17為薄質材料制成,較佳實施例可為紙片,使上、下薄片16,17受熱壓后不會與PU塑料材料制膠片黏結一起,故于兩物質不黏結處將形成空氣可流通的通道。
該充氣嘴20為一單向閥,請同時參第5、6圖,該充氣嘴20構造設有一底板21、一管體22、一柱塞23、一濾網24及蓋體25。其中該底板21為以PU塑料材料制成薄膜,于底板四周設有注料孔211,底板中央設有一中央孔212。管體22外側中段設有粗糙部221,管體22于中央設有通氣孔222,并于管體22前后兩端管壁上設有多數缺口223,管壁末端因缺口223的設置而具有管外徑彈性伸縮的功能。柱塞23于一端設有大形傘頭,于傘頭的末端緣制設呈薄板的密封緣231,一心柱設于柱塞中央,端處設有勾端232,心柱兩側設溝槽233連通于柱塞前后兩端。使得于模具中固定管體22后,加以塑膠射出成型加工結合管體粗糙部221于底板的中央孔212上,再將柱塞23使其心柱由一側穿入于通氣孔222,造成通氣孔穿入端由密封緣231止擋,另一穿出端則由勾端232扣固結合(如圖7所示)。而管體22兩側各置設一不織布濾網24后再與蓋體25蓋合,且令完成組合的管體22與一底板21結合,透過管體22的粗糙部23,令管體22結合底板21時可為緊密結合而不致脫落。
請參圖1、圖3,本實用新型組合時將充氣嘴20置于海綿15前端,該上薄片16置于底板21的上側,使充氣嘴管體22上的柱塞23該密封緣231一側接近于海綿15,另一下薄片17搭接于底板21的下側,使勾端232一側接近于下薄片17,再將下膠片10設于充氣嘴20及海綿15底端,另上膠片11設于頂端,經由加熱后以模壓技術將下膠片10、上膠片11壓合成囊體1(如圖2),于囊體1上因模具壓合形成數個相通的氣室2,所壓制成的擠壓充氣氣囊囊體1于囊內上薄片16設置處,因紙制薄片不會與下膠片10、上膠片11相互黏結,故形成一進氣流道18,同樣地于囊內下薄片17設置處形成一出氣流道19(如圖3)。而因充氣嘴20上設有多數的注料孔211,當上下兩片的下膠片10、上膠片11被熱壓結合時,于注料孔211處將可使下膠片10、上膠片11更緊密黏結。
請參圖1,一泄氣開關30供裝設于下膠片10的穿孔12處,當旋緊時可密閉使囊體1上氣囊因各氣室2充氣而膨脹;而當旋松該泄氣開關30的外蓋,則可開啟其通道達氣囊泄氣功能。
請參圖3、圖4、圖7,當按壓海綿15時,該海綿15透過穿孔13將外部空氣吸入,海棉15于腳底行走時踩壓并將穿孔13堵住,而使海棉中空氣由經上薄片16所形成的通道18而通過蓋體25,且經不織布濾網24將灰塵、毛絮等臟物過濾后,空氣通過柱塞23上溝槽233及密封緣231后由出氣流道19排出,所排出的氣體遂充入各氣室2內部,進而使下膠片10、上膠片11間的各氣室充滿空氣,形成一充氣裝置。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于密封緣231及出氣流道19之間再設有一層濾網24及蓋體25,達到二次過濾空氣作用,避免氣室中如有灰塵、毛絮卡附于密封緣231,確實達到柱塞23單向止漏氣體的功效。
而將第一實施例擠壓充氣裝置裝設于鞋體內時,該海綿15恰置于腳跟部位下方,而可供腳跟行走時踩踏按壓或提腳放空,該下膠片10、上膠片11所形成的各氣室將腳掌的底部及兩側包覆住,使鞋內空間與腳掌緊密結合。
請參圖8、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該下膠片10、上膠片11大致設為長形,該下膠片10前方設有一穿孔12,供泄氣開關30裝設,而上膠片11的后方設有一穿孔14,該海綿15置于設有穿孔14的位置,而充氣嘴20的底板21兩側則同向后方翻折,令充氣嘴20的管體22呈水平放置,將下膠片10、上膠片11結合成一體,同樣透過海綿15的按壓,而可將外部空氣透過充氣嘴20充入前方氣室,而泄氣開關30同樣在欲泄氣時,可旋松而排放氣體。
惟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凡常于本業的人士所作明顯的變化與修飾,皆應視為不悖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
權利要求1.一種氣囊擠壓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下膠片、上膠片、一海綿、一充氣嘴以及一泄氣開關,其中該下膠片上前后端分別設有較大穿孔及較小穿孔,較大穿孔上設有泄氣開關,較小穿孔上設有海綿,于海綿前方設一充氣嘴,該充氣嘴為設有一底板的單向閥,充氣嘴垂直設于下膠片與上膠片之間,于充氣嘴的底板上下側各設有下薄片與一上薄片,結合下膠片與上膠片,于下薄片周邊形成一進氣流道及于上膠片周邊形成一出氣流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充氣嘴構造設有一底板、一管體、一柱塞;其中底板為以PU塑膠材料制成,于底板四周設有注料孔,底板中央設有一中央孔,于中央孔結合管體,管體于中央設有通氣孔;柱塞于一端設有密封緣,一心柱設于柱塞中央,端處設有勾端,心柱兩側設溝槽連通于柱塞前后兩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充氣嘴的兩端開口各設有一濾網及蓋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充氣嘴外緣中段處設有方便結合的粗糙部。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囊擠壓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充氣嘴上的管體前后兩端管壁上設有多數缺口。
專利摘要一種氣囊擠壓充氣裝置,設有下、上膠片、海綿、充氣嘴以及泄氣開關,其中下膠片上設有兩穿孔,供泄氣開關裝設與海綿置設,且海綿前方為置放充氣嘴,該充氣嘴為一設于一底板的單向閥,該充氣嘴的底板上下相對側各設有一薄片,再將上膠片由上而下對合于下方的下膠片以包覆充氣嘴、下、上薄片及海綿,以壓合成一端具有數個連通氣室的囊體。
文檔編號A43B13/18GK2935895SQ20052004349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5日
發明者李正庸 申請人:李正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