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刷鞋底膠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刷鞋底膠裝置。
背景技術:
鞋子的制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材料就是膠水,膠水是一種混合物溶劑,膠水里面的溶劑一般是石化有機物,這些都是強揮發性的有機物,并且都帶有毒性,像苯就是有劇毒的物質。車間工人對鞋底進行刷膠時,大部分為手動操作,故其危害性極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自動刷鞋底膠裝置,特別適用于工廠車間生產鞋子時進行底面刷膠。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動刷鞋底膠裝置,包括工作臺、膠水釋放機構、刷膠機構以及MCU,
所述工作臺上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傳輸通道,所述傳輸通道兩端設有兩個齒輪,一封閉式傳送帶內側與兩個所述齒輪嚙合并張緊,通過齒輪的轉動帶動所述傳送帶在所述傳輸通道中運行,
所述傳送帶上設有用于放置鞋底的鞋模型區,所述齒輪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轉動,
所述膠水釋放機構設置在所述傳輸通道的上方并與所述MCU連接,當所述膠水釋放機構檢測到鞋底時,所述MCU控制其將膠水釋放到鞋底上,
所述刷膠機構設置在所述傳輸通道上方并與所述MCU連接,當沾有膠水的鞋底經過所述刷膠機構的下方時,刷膠機構自動對鞋底上的膠水進行涂抹,
工作時,將鞋底放置在鞋模型區并由傳送帶傳送依次經過膠水釋放機構和刷膠機構完成刷膠工作。該工作臺和傳送帶的長度可根據需要定制,節省相應的成本,當工廠產量大時,可定制比較長的工作臺和與工作臺長度匹配的傳送帶,在傳送帶上設置多個鞋模型區,對應設置多個膠水釋放機構和刷膠機構,構成一條比較長的由多個工人操控的操作流水線;當工廠產量比較小時,設置較短的工作臺,傳送帶上僅設置一個鞋模型區,對應設置一個膠水釋放機構和刷膠機構,由一名工人操控。
所述刷膠機構包括由一殼體封裝的稱重傳感器,兩支撐部分別連接在所述殼體兩端,將所述殼體橫跨架設在所述傳輸通道上方,一膠刷懸掛設置在所述殼體下方并與所述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連接,且所述膠刷的刷毛端部貼近所述傳送帶,當沾有膠水的鞋底被所述傳送帶傳輸至所述膠刷下方時,所述鞋底推動膠刷的刷毛使其彎曲,對鞋底上的膠水進行涂抹,
所述稱重傳感器與所述MCU連接,所述稱重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膠刷的重量,并將膠刷的重量信號發送給所述MCU,所述MCU判斷所述膠刷的重量是否超過設定值,如果是,則發出報警信息,提醒工人更換膠刷。長期使用后,膠水刷上會沾有大量膠水,影響鞋底上膠水的涂抹效果,通過稱重傳感器實時檢測膠刷的重量,當超重時,通過報警信息提醒工人及時更換或清洗膠刷,避免膠水涂抹效果不佳,對后道工序產生的影響,降低次品率。
一圓管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殼體下方且與所述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連接,
所述膠刷包括刷桿和刷毛,所述刷桿包括共同構成“匚”形結構的上橫桿、下橫桿和豎桿,所述刷毛沿所述下橫桿的長度方向分布,所述上橫桿穿過所述圓管,所述刷桿的開口端通過按壓鎖扣封閉,當沾有膠水的鞋底被所述傳送帶傳輸至所述膠刷下方時,所述鞋底推動膠刷的刷毛,使膠刷繞所述上橫桿向上擺動。
所述支撐部為長度可調的伸縮桿,通過伸縮桿可根據鞋底的厚度調節膠刷的高度,使膠水涂抹效果更好,不會太厚也不會太薄。
所述支撐部一端連接所述殼體,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在所述工作臺上。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維修。
所述膠水釋放機構包括相互垂直連接的膠水臺和支撐臂,所述支撐臂一端可拆卸安裝在所述傳輸通道的外側,另一端與膠水臺連接并使膠水臺位于所述傳輸通道上方,
所述膠水臺下方安裝一與所述MCU連接的紅外線傳感器,用于感測鞋底,所述膠水臺上開設儲放膠水的膠水槽,所述膠水槽底部開設供膠水流出的通孔,一與所述MCU連接的自動開合單元設置在膠水臺下方,用于開合所述通孔,當所述紅外線傳感器感測鞋底時,所述MCU控制所述自動開合單元打開所述通孔,使膠水流出,當所述紅外線傳感器未感測鞋底時,所述MCU控制所述自動開合單元封堵所述通孔。
所述自動開合單元包括與所述MCU連接的步進電機以及處于同一水平面且互成120度的三根等長的支桿,三根所述支桿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步進電機輸出軸的端面的同一處,另一端均固定一擋片,初始狀態時,所述通孔由一所述支桿上的擋片封堵,當所述紅外線傳感器感測到鞋底時,所述MCU控制所述步進電機按設定方向旋轉60度,所述擋片離開所述通孔,膠水流出,當所述紅外線傳感器不能感測到鞋底時,所述MCU控制所述步進電機按所述設定方向再旋轉60度,使另一所述支桿上的擋片封堵所述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操作方法簡單,具備快速,自動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刷膠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膠水釋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膠刷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自動開合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識為:1、工作臺,2、傳送帶,3、刷膠機構,4、膠刷,5、鞋模型區,6、膠水槽,7、紅外線傳感器,8、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2所示,一種自動刷鞋底膠裝置,包括工作臺1、膠水釋放機構、刷膠機構3以及MCU,
工作臺1上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傳輸通道,傳輸通道兩端設有兩個齒輪,一封閉式傳送帶2內側與兩個齒輪嚙合并張緊,通過齒輪的轉動帶動傳送帶2在傳輸通道中運行,
傳送帶2上設有用于放置鞋底的鞋模型區5,齒輪在MCU的控制下轉動,
膠水釋放機構設置在傳輸通道的上方并與MCU連接,當膠水釋放機構檢測到鞋底時,MCU控制其將膠水釋放到鞋底上,
刷膠機構3設置在傳輸通道上方并與MCU連接,當沾有膠水的鞋底經過刷膠機構3的下方時,刷膠機構3自動對鞋底上的膠水進行涂抹,
工作時,將鞋底放置在鞋模型區5并由傳送帶2傳送依次經過膠水釋放機構和刷膠機構3完成刷膠工作,工人取下經刷膠的鞋底,鞋模型區5經傳送帶2的傳送又被傳送至另一端,工人繼續放置下一個鞋底,如此循環操作。該工作臺1和傳送帶2的長度可根據需要定制,節省相應的成本,當工廠產量大時,可定制比較長的工作臺1和與工作臺1長度匹配的傳送帶2,在傳送帶2上設置多個鞋模型區5,對應設置多個膠水釋放機構和刷膠機構3,構成一條比較長的由多個工人操控的操作流水線;當工廠產量比較小時,設置較短的工作臺1,傳送帶2上僅設置一個鞋模型區5,對應設置一個膠水釋放機構和刷膠機構3,由一名工人操控。
作為一種實施例,如圖3所示,刷膠機構3包括由一殼體封裝的稱重傳感器,兩支撐部分別連接在殼體兩端,將殼體橫跨架設在傳輸通道上方,一膠刷4懸掛設置在殼體下方并與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連接,且膠刷4的刷毛端部貼近傳送帶2,當沾有膠水的鞋底被傳送帶2傳輸至膠刷4下方時,鞋底推動膠刷4的刷毛使其彎曲,對鞋底上的膠水進行涂抹,
稱重傳感器與MCU連接,稱重傳感器用于檢測膠刷4的重量,并將膠刷4的重量信號發送給MCU,MCU判斷膠刷4的重量是否超過設定值,如果是,則發出報警信息,提醒工人更換膠刷4。長期使用后,膠水刷上會沾有大量膠水,影響鞋底上膠水的涂抹效果,通過稱重傳感器實時檢測膠刷4的重量,當超重時,通過報警信息提醒工人及時更換或清洗膠刷4,避免膠水涂抹效果不佳,對后道工序產生的影響,降低次品率。
由于長期使用,沾有過多的膠水,膠刷4的刷毛會向鞋底運動的方向彎曲變形,因此,在殼體下方沿殼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一圓管且與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連接,同時,相應的膠刷4結構如圖5所示,膠刷4包括刷桿和刷毛,刷桿包括共同構成“匚”形結構的上橫桿、下橫桿和豎桿,刷毛沿下橫桿的長度方向分布,上橫桿穿過圓管,刷桿的開口端通過按壓鎖扣封閉,當沾有膠水的鞋底被傳送帶2傳輸至膠刷4下方時,鞋底推動膠刷4的刷毛,使膠刷4繞上橫桿向上擺動。
進一步的,支撐部為長度可調的伸縮桿,通過伸縮桿可根據鞋底的厚度調節膠刷4的高度,使膠水涂抹效果更好,不會太厚也不會太薄。支撐部一端連接殼體,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在工作臺1上。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維修。
作為一種實施例,如圖4所示,膠水釋放機構包括相互垂直連接的膠水臺和支撐臂,支撐臂一端可拆卸安裝在傳輸通道的外側,另一端與膠水臺連接并使膠水臺位于傳輸通道上方,
膠水臺下方安裝一與MCU連接的紅外線傳感器7,用于感測鞋底,膠水臺上開設儲放膠水的膠水槽6,膠水槽6底部開設供膠水流出的通孔8,一與MCU連接的自動開合單元設置在膠水臺下方,用于開合通孔8,當紅外線傳感器7感測鞋底時,MCU控制自動開合單元打開通孔8,使膠水流出,當紅外線傳感器7未感測鞋底時,MCU控制自動開合單元封堵通孔8。
具體的,如圖6所示,自動開合單元包括與MCU連接的步進電機以及處于同一水平面且互成120度的三根等長的支桿,三根支桿的一端均固定于步進電機輸出軸的端面的同一處,另一端均固定一擋片,初始狀態時,通孔8由一支桿上的擋片封堵,當紅外線傳感器7感測到鞋底時,MCU控制步進電機按設定方向旋轉60度,擋片離開通孔8,膠水流出,當紅外線傳感器7不能感測到鞋底時,MCU控制步進電機按設定方向再旋轉60度,使另一支桿上的擋片封堵通孔8。不管什么時候開合通孔8,步進電機每次只需按同一方向旋轉60度即可,因此,MCU每次只需發送相同數量的脈沖數量,因此只需在MCU中寫入一段程序循環調用即可,節省了程序存儲空間,也就是說,假如需要通過不同數量的脈沖控制,則需要多段程序,占用更多的存儲空間。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初始位置時,鞋模型區5位于工作臺1的一端,工人將鞋底放置在鞋模型區5,啟動電源按鈕,鞋底由傳送帶2進行傳輸,當紅外線傳感器7檢測到鞋底時,給MCU發送一鞋底檢測信號,隨即MCU給步進電機發送脈沖信號,使得電機旋轉60度,膠水槽6下的通孔8打開,膠水流出至鞋底上,鞋底由傳送帶2向前傳輸,當紅外線傳感器7檢測不到鞋底時,給MCU發送另一檢測信號,隨即MCU給步進電機發送脈沖信號,使得電機繼續旋轉60度,膠水槽6下的通孔8被圓片堵住,鞋底由傳送帶2繼續向前傳輸至膠刷4位置時,膠刷4刷動鞋底上的膠水使其均勻,從而完成一次自動刷鞋底膠的工作,在工作臺1的另一側,工人將刷膠完成的鞋底取下,鞋模型區5被傳送帶2又傳送到工作臺1的操作端,如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