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來促進循環和預防與dvt有關的郁積的便攜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71453閱讀:24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來促進循環和預防與dvt有關的郁積的便攜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促進四肢內的血液和淋巴流動并且預防深層靜脈血栓(DVT)的形成。具體說來,本發明涉及便攜式的、獨立的機械裝置,其用來促進四肢內的血液流動,促進淋巴和靜脈從四肢返回,尤其是從下肢返回心臟,目的是減小DVT形成和浮腫形成的危險,并且在不動期間改善在四肢內通常的循環。
背景技術
在四肢內特別是在下肢內的“血液凝塊”或者深層靜脈血栓(DVT)的發展,成為了主要的健康危險。這可以導致局部的癥狀和跡象,例如受影響的四肢的充血、疼痛和腫脹。通過將血塊的較小部分輸送到肺部,就會阻塞經過肺部的循環(稱作肺阻塞),從而導致肺部功能的衰減,有時是心臟功能的衰減,這可以是生命危險。通過疼痛、呼吸急促、心率增加和其他的臨床跡象和癥狀,可以發生這種情況。
確信DVT的發展在病理上與Virchow三聯征有關。具體說來,如果在脈管系統中符合三個條件,即郁積(Stasis,降低的血液流速),高凝固性(在正常狀態下在血管中凝塊增加的趨勢),以及內皮的損壞(對血管內層的損壞促進了凝塊的形成),那么說明增加了DVT的發病率。
在能走動的人群中,腿部肌肉按壓腿部的深層靜脈系統,將血液壓向心臟。這種現象被稱為“肌肉泵”。傳統上小腿的肌肉包含在該“肌肉泵”機構中。
在不動期間,郁積被認為是形成DVT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動包括缺乏身體行為的任何期間,無論是處于仰臥或者站立位置,例如在長途汽車旅行、長途飛行、在站立位置長時間的工作等期間,臥床或者坐在椅子上的人員。
近來,醫療團體把長途旅行期間形成的DVT稱作“旅行者血栓”。相信大約5%出現DVT的患者是發病于旅行期間。已經確信其發生是由于長時間的不動,尤其是在座位上的時候。由于在座位上時肢體內的靜脈扭轉,所以這種位置進一步危害血液的流動。還顯示當用在飛機服務員身上時,在飛行期間促進靜脈血液流動(通過擠壓裝置)可以減小不舒服感、肢體腫脹、疲勞和疼痛。
在例如乳房切除術之后導致的淋巴郁積的狀況下以及減弱淋巴返回心臟能力的其他情況下,也會出現肢體腫脹和不適。
已經證明,在不動期間增加肢體內的血液流動是預防在肢體內形成DVT的方法。還能輔助預防通常由DVT引起的肺阻塞(PE)。在不動期間增加靜脈血液從下肢的返回也可以防止在肢體內的浮腫、疼痛和不適的形成。
通常是通過較大的、笨重的裝置來達到有關郁積的DVT的預防。這些裝置中的大多裝置只能由經過訓練的醫療人員才可以使用。使用下面兩種方法中的任一種可以操作這樣的裝置氣動/液壓間歇擠壓或者“肌肉泵”的直接電刺激。氣動/液壓裝置使用帶有氣囊的套筒或者袖帶,通過氣體或者液體壓縮機可以使氣囊膨脹或者縮小,從而刺激生理學上的“肌肉泵”。該氣動/液壓裝置通常需要一整套完善的管子和閥門、壓縮機、流體源以及改進的計算機控制。另外,當操作時該裝置會發出實質上的噪音。通過釋放電脈沖,該電刺激器對小腿肌肉進行作用。這些裝置需要完善的電裝置,并且可能給病人帶來痛苦或者刺激病人。
用于預防DVT的大多現有裝置設計成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在醫療站點使用。這樣的裝置通常不是便攜式的。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置,其用來促進在肢體內的血液和淋巴的流動,并且在不動期間防止DVT的發展,其模仿肢體的間歇肌肉擠壓,并且是便攜式的、獨立的,不用外部電源接替,但是可以與外部電源配合,其容易攜帶、較小且較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這樣一種裝置,其易于被外行而不是在醫療領域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所操作,易于用帶子捆扎或者附著在肢體上并且易于調節,以適合任何尺寸的人員。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這樣一種預防DVT的裝置,其不包括空氣擠壓,并且可以無聲地操作,從而允許在封閉居住空間內操作它,例如在飛行期間可以操作,不會引起任何的環境噪音的煩惱。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機械裝置的間歇肌肉擠壓,特別是通過桿件和輪子的系統將電能或者磁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動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這樣一種預防DVT的裝置,其易于制造且成本低。

發明內容
根據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便攜式裝置和一種方法,即通過在肢體上特別是在下肢上施加周期性的壓力,來促進肢體內的血液和淋巴流動并且減小形成深層靜脈血栓的危險。
本發明的裝置是小型的、便攜的、簡單的機械裝置,通過將能量特別是電能或者磁能轉換為機械擠壓,尤其是使用桿件和輪子的機械裝置經過條帶擠壓或者板件擠壓,它能夠對肢體內尤其是下肢內的深層靜脈系統產生間歇的機械擠壓。
該裝置包括殼體盒,最好是符合肢體彎曲的瓶狀的彎曲盒子;條帶,通過其兩端將其連接到所述殼體盒的相對兩側,從而形成環繞肢體的封閉環。該殼體盒包含電源裝置,由所述的電源裝置供給能量的馬達,以及與所述馬達聯接的機械裝置,以促使所述的封閉環的周長在收緊和放松位置之間周期性的改變。通過朝向殼體間歇地拉緊和釋放該條帶的至少一端,或者間歇地伸出和縮回位于殼體和肢體之間的壓板,可以獲得所述封閉環周長的周期性改變。可以控制在收緊和放松位置之間的周期性轉變,從而允許在每一位置上的不同時間段。循環最好包括快速收縮,其后是很長時間的放松。該裝置還包括調節裝置,用來將該環的周長調節到所述肢體的周長。
該裝置最好還包括調節裝置,用來調節所述周期性改變的頻率,并且調節在所述環的收縮和放松位置之間的長度差別。


根據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發明。在附圖中圖1是本發明的裝置的示意圖,該裝置被捆到坐著的人的小腿上;圖2A是該裝置優選的前一盒子實施形式的外部側視圖,其中通過間歇地縮短由組裝的本體和條帶形成的環圈,可以實現壓緊四肢肌肉;圖2B是表示后一盒子實施形式的側視圖,其中組裝的盒子是抵靠在小腿肌肉上起作用的間歇擠壓部分;圖3A是根據圖2A的實施例的裝置的剖面圖,表示該組裝盒子的第一內部機構;圖3B是圖3A的裝置的俯視圖;圖3C表示圖3A和圖3B的實施例的改進機構;圖4A是圖2A的實施例的另一替換機構的示意圖,其使用電磁馬達、中央鉸接的旋轉長方形板和連接該條帶兩側的縱向桿;圖4B和4C分別是在圖4A中表示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和俯視圖;圖5A和5B畫出了用于圖2A的實施例的另一機構,其借助“L”形杠桿使用增強的動力傳動機構;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7是根據圖2B的前一盒子實施形式的裝置的俯視圖,畫出了該組裝盒子的內部機構;圖8表示應用本發明獲得的例示性多普勒超聲測試結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在披露間歇擠壓手足肌肉從而促進血液和淋巴流動并且防止深層靜脈血栓的裝置。
本發明的便攜式裝置在圖1中通常標示為100,將其戴在坐著的人的小腿上,可以直接將裝置100戴在裸露的四肢上,或者由使用該裝置的人將其戴在衣服上,例如褲子上。
裝置100包括兩個主要的部件,即組裝的盒子2,其包含負責該裝置的操作的所有機械部件;以及連接到所述組裝盒上的條帶1,從而形成包圍一個人肢體的封閉環(見圖2A,標記為50)。該裝置的供能裝置可以是內部供能形式,例如可以再充電或者不能再充電的低壓直流電池,或者是外部供能形式,例如通過3-12伏、1安培變換器這樣的交流/直流變換器連接的外部能量輸出,通過電線將電能輸送給該裝置內的插座(未示出)內。
如圖1中所示,條帶1最好在中間寬,而在連接到組裝盒2上的兩邊窄。然而,條帶1可以呈現任一其他形狀,并且形成為等寬的帶子。可以用任何不刺激皮膚的柔性材料來制造該條帶,例如薄塑料、針織品等等。可以由一種材料來制造條帶1,或者作為替換實施形式,可以將多于一種的材料結合起來。例如,可以用不可伸長的材料和可以伸長的材料來制造條帶1,其中將它們布置成這樣例如橡膠織物的可伸長材料位于條帶1的中央,例如塑料的不可伸長的材料在可伸長的材料側面并且構成條帶的剩余部分。這樣的布置有利于在條帶上更加均勻的伸展力,也可以防止該條帶滑離肢體。
根據在圖1中示出的優選實施例,下面稱作前一盒子實施形式,將條帶1抵放在肌肉上,同時將組裝盒子2抵放在小腿骨頭上。然而,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下面稱作后一盒子實施形式,可以將組裝盒2抵放在肌肉上。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裝置的兩個可能的實施例。圖2A表示該裝置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其中,通過拉動和釋放條帶1,由此斷續地縮短圍繞該肢體的環50的有效長度,從而擠壓該肢體肌肉以促進在該肢體內的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最好將該實施例用作本發明的前一盒子實施形式。然而,顯然,圖2A的裝置也可以用于后一盒子實施形式。
圖2B表示該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其中該組裝盒通過連接到盒子上的移動板3成為起作用的間歇擠壓件。后面將結合圖6來說明僅僅用作后一盒子實施形式的該實施例。
回到圖2A,組裝盒2包括薄的、彎曲的瓶狀殼體25,它容納負責間歇地拉動和釋放條帶1的所有內部機械部件。殼體25優選由模壓的塑料、輕質金屬或者較輕的、不刺激皮膚且制造成本低的任何其他材料來制造,但是不限于上述這些材料。
通過在殼體25兩側的兩個帶扣4和42將條帶1的兩端連接到組裝盒2上(未示出帶扣42)。至少一個所述的帶扣(在此為帶扣4)為可移動帶扣,它可以通過切槽(開口)61移動進入殼體25內或者從殼體25中出來,從而在收緊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拉動和放松條帶1。這種收回伸長運動使得條帶1的有效長度縮短或者增加,從而導致對皮下肌肉的間歇擠壓,并且促進在皮下血管內的血液和淋巴的流動。下面結合圖3到6來描述負責激發條帶1的間歇拉動的可能的內部機構。
條帶1可以調節成適合肢體的尺寸,在肢體上操作裝置100,使其至少一端自由地穿過對應的帶扣,從而由所述端拉緊該條帶,以便環繞所述的肢體繃緊條帶。然后,在合適的位置上扣牢所述端。在這里所示的例子中,將條帶折回自己上面,并且通過例如維可牢尼龍搭扣(VelcroTM)帶這樣的緊固裝置、卡合緊固裝置或者固定裝置將重疊區域彼此扣緊。作為替換實施形式,可以用例如維可牢尼龍搭扣帶、在殼體25和條帶1上相對的齒狀凸起等等這樣的緊固裝置將所述條帶末端固定該殼體25上。
可以用諸如打結或者螺釘這樣的連接裝置以永久的方式將條帶1的第二端可以連接到相應的帶扣上,或者以與上述方式相似的方式使其能夠調節,從而允許同時拉動并且扣牢兩端,以達到較好的裝配。
但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條帶可以繞著位于殼體25一側的收緊機構纏繞。條帶的自由端可以設有帶扣,從而通過前述方式中一種或者通過快速連接件允許其連接到殼體25的相對一側。
外殼盒25也包括打開/關閉開關6;力調節器5,用于調節條帶1施加到小腿肌肉上的力的大小;以及頻率調節器7,用于調節間歇擠壓的頻率。作為替換實施形式,力調節器5和打開/關閉開關6可以結合成為一個按鈕。通過控制在收緊位置和伸長位置之間的條帶差異的長度,可實現對力的調節。在收緊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的長度差別最好為1-50mm,但是不限于此。通過調節內部機構的速度可以實現頻率的調節,但是不限于此。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理解到本發明能夠用于促進在肢體內(上肢和下肢)動脈和靜脈血液以及淋巴的流動。在下面描述中提供的例子只是作為例子,不能認為是對本發明應用的限制。
現在參考圖3A和3B,它們分別表示圖2A的裝置的第一內部機構的側視圖和俯視圖。在這兩幅附圖中標號是對應的。根據該實施例,使用例如螺釘、結扣膠(knots glue)等裝置,通過固定裝配42將條帶1的一端連接到組裝盒2上。通過活動的帶扣4來連接第二端,該帶扣4穿過位于殼體25一側的切槽61。如上所述,帶扣4經過開口61可以收緊或者伸長。通過與剛性推拉桿24的連接,可以將活動的帶扣4連接到內部機構上。
這里描述負責可移動帶扣4的運動的內部機構。
例如低壓DC電池的能源20通過例如電線這樣的電氣聯系將電能供給電動馬達21,該電動馬達例如可以是3-12V的DC馬達,但是不限于此。
電動馬達21把電能轉換為動能,旋轉帶有螺旋槽的中心軸22(蝸桿)。軸22與(減速)輪子23聯接,該輪子具有互補的反螺旋圓周槽或者齒,致使輪子23繞著其中心旋轉,該中心固定在與它的表面垂直的軸線18上。細長的連板26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在輪子23上離開中心的點53上,并將其第二端在點54處連接到桿件24上,從而通過輪子23的旋轉以曲軸的形式驅動連板26間歇地推拉桿件24。結果,通過切槽61可以間歇地向殼體25內和向殼體25外拉動活動的帶扣4,從而斷續地縮短環50的周長。
參考圖3A和3B,在圖3C中表示的改進機構包括下述變化。電動馬達21和旋轉蝸桿軸22由電磁馬達21’(例如Shindengen電氣有限公司銷售的推拉線圈191C)取代,該線圈具有往復運動的中心桿22’,在其末端帶有向上傾斜的釘齒凸起50。桿22’通過凸起50與輪子23聯接,并具有互補齒。由于往復桿22’從馬達本體略微伸出并且縮進馬達本體,當它伸出時凸起50閉鎖輪子23的順序齒,當它縮回時拉動輪子23,從而引起輪子23繞其軸線旋轉。圖3C的機構產生較大力的輸出,而將能量輸入降到最小。這樣的機構在成本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上面的描述清楚地說明了提出的該裝置的內部機構是如何作用以便間歇地縮短環圈50,在腿部或者手部肌肉的間歇擠壓中達到極點,并且導致增加靜脈回流,并且有助于防止深層靜脈血栓的形成。
在圖4A、4B和4C中畫出了圖2A的裝置實施形式的另一替換機構。圖4A是表示殼體25的前面部分可以取下的組裝盒2內部的透視圖。圖4B和4C分別是在圖4A中示出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和俯視圖。根據該實施例,通過兩個活動的帶扣4和34,將條帶1的兩端都連接到組裝盒2的內部機構上,這兩個帶扣經過切槽61和61’可以分別向殼體25內部移動和向殼體25外面移動。
該替換實施例包括下面的元件位于接近殼體25一側壁處的長方形板件33,其鄰近切槽61。板件33具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形表面、兩個標號為45和46的窄的垂直邊緣以及兩個窄的水平邊緣。在其窄的水平邊緣,板件33通過樞轉裝置39可樞轉地裝到殼體25的頂壁和底壁上,從而允許板件繞著連接在樞轉裝置39之間的垂直軸進行旋轉運動;通過其往復運動的中心桿32,推拉電磁馬達31(例如Shindengen電氣有限公司銷售的推拉管狀線圈190)連接到中心鉸接的長方形板件33的一條垂直邊緣45上;縱向桿35橫跨殼體25的長度,所述的縱向桿35在其一端連接到板件33相對的垂直邊緣46上,在其第二端連接到位于殼體25另一側的可移動帶扣34上。
這樣,中心鉸接的長方形板件33在一邊通過中心桿32連接到電磁馬達31上,另一邊連接到縱向桿35上(在圖4C中最佳地畫出)。活動的帶扣4也連接到板件33的窄邊緣45上,并且通過切槽61沿著與桿32和35相反的方向向外伸出。
如圖4C中最佳看到的那樣,桿32的往復運動引起板件33繞著其中心軸前后轉動,最好該角度位移在20到60度的范圍內。結果,可以同步地朝向殼體25的內部和外部推拉帶扣4(直接與板件33連接)和34(通過連桿35),從而導致間歇地縮短肢體纏繞環。
因為縱向桿35允許帶扣34和4彼此同時接近,這樣提高了該裝置的效率(通過增加電磁馬達31的往復位移),并且需要很少的能量,所以該圖5A和5B示出了圖2A的裝置實施形式的另一替換的機構。圖5的實施形式也使用推拉電磁馬達作為驅動力,但是允許將“L”形杠桿條40附加到在圖4中示出的實施例的所述中心移動桿32上來增加力。根據該實施例,條帶1的一邊緣連接到固定的帶扣42上,而第二端連接到活動帶扣4上,該活動帶扣穿過側邊切槽61橫越殼體25。以結合圖4描述的類似方式將活動的帶扣4連接到中心鉸接的長方形板件33上。
根據該實施例,電磁馬達31在其后端通過樞轉裝置99可樞轉地裝到基座上。“L”形杠桿條40的長臂端通過樞轉裝置39可樞轉地安裝到往復桿32上,短臂端通過連接裝置42以允許其在窄邊緣46上上下滑動的方式、連接到板件33的窄邊緣46上。例如,通過例如沿著杠桿40的短臂邊刻出的凹槽這樣的導軌裝置以及從板件33的窄邊緣46延伸的匹配的凸出導軌,可以獲得這種連接裝置。通過與該杠桿條表面垂直的軸41,將“L”形杠桿條40的直角角部可樞轉地錨固到殼體25上。
圖5A表示“放松”模式(即,帶扣4處于伸長位置),而圖5B處于“縮短”模式(帶扣4處于縮回位置)。為了理解該實施例的動作,在此提供按照該“縮短”模式說明的“放松”模式的靜態描述。
在圖5A中的“放松”模式示出了處在與殼體25的基座垂直位置上的電磁馬達31以及位于與往復桿32垂直位置上的“L”形杠桿41。
在圖5B中示出了“縮短”模式。當往復桿32縮進電磁馬達31內時,它引起“L”形杠桿繞著軸41旋轉,從而連接點69朝著電磁馬達31、也朝著長方形板件33移動。由于電磁馬達31的樞轉裝置99和“L”形杠桿條40的樞轉連接41,所以允許這種旋轉。“L”形杠桿條40的另一端沿著向上的方向在長方形板件33邊緣46上滑動,同時推動板件33,引起其逆時針轉動,從而將邊緣45拽進殼體25內,結果將帶扣4更深地拉進殼體25內。
當往復桿32重復其運動時,“L”形杠桿條41返回到其“放松”位置(圖5A),結果邊緣45與帶扣4一道被推向外。
因此,這樣的作用鏈導致肢體纏繞環50的間歇縮短,并且導致皮下肌肉的間歇擠壓,從而促進血液流動。
圖6示出了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例,包括允許不對稱的收緊一放松循環的裝置,尤其是允許跟在較長時間的放松之后快速地收緊。發現這樣的循環方式對于促進血液和淋巴的流動具有最有利的效果。根據該實施例,負責間歇地拉緊和釋放條帶1的機械部件包括帶有蝸桿軸122的馬達121;由齒輪124和126構成的減速齒輪,它們與軸122聯接;具有不規則周長的圓盤128,偏心地裝到齒輪126上。使雙齒圓盤128成形為具有曲率半徑變化的兩個相同的半部分,每一半在一端具有逐漸傾斜的斜面,在第二端半徑從最大到最小突然改變的地方具有尖端129,其中在兩端之間的曲率半徑幾乎是恒定的。包括馬達和齒輪的機械部件被容納在殼體25的中心艙室120內。
兩個側邊艙室110和140分別在側面容納活動的條帶連接件105和145。艙室110和140設置有側面切槽114和141,通過這些切槽條帶1可以滑進或者滑出。根據在此示出的實施例,條帶1可縮回地裝在殼體25的一側(艙室110),并且在其自由端提供有快速插入連接件,從而進入艙室140內互補的包容連接件中并與之接合。這種條帶緊固裝置允許快速和簡單地把條帶調節到肢體的尺寸,并且將初始壓力施加給肌肉。因此,連接件105包括可旋轉地安裝在兩水平梁116和117之間的垂直桿102,允許桿102繞著其軸線旋轉,從而卷起或者展開條帶1。條帶1在一端固定到桿102上,并且纏繞在該桿上。作為條帶1的卷軸的桿102設置有縮回機構(未示出)。該縮回機構可以是任意的彈簧加載的縮回機構,或者是在本領域公知的任意其他縮回機構,例如與坐椅安全帶、檢測帶等類似物一起使用。例如,該縮回機構可以包括一端固定到桿102上的螺旋片簧,以便當條帶1縮回時提供作用在桿上的力矩,并且一旦釋放其自由端就使該條帶卷回。桿102的上端結束于頭部115,并且較大直徑的蓋子116裝在彈簧118上。蓋子116的內表面裝配在頭部115的外表面上,以便當蓋子116向下壓時,它鎖緊頭部115,防止桿102的自由旋轉,從而防止條帶1卷起或者展開。條帶1的第二自由端結束于帶扣111,其裝入連接件145的互補的接收凹槽142內,以允許快速地接合進入殼體25的第二側。在這里示出的例子中,帶扣111具有箭頭的形狀,而連接件145具有互補的箭頭型凹槽142,該凹槽142設有裝在彈簧146上的傾斜凸起144。當朝凹槽142推動帶扣111(僅僅為了說明起見將其復制在圖6的右側)時,將凸起144壓到一邊,然后凸起落入帶扣111上的箭頭后面,從而鎖住帶扣。
通過水平桿106將活動連接件105和145聯接到機械部件上,該水平桿穿過開口103延伸進入中心艙室120內,并且與圓盤128的周邊接觸。水平桿106末端是軸承109,當圓盤繞著其軸線旋轉時,它允許該桿沿著圓盤128的周邊平滑地滑動。因此,在桿106之間的距離以及隨之產生的纏繞肢體的環圈的周長的周期性變化模擬圓盤128的輪廓形狀。為了保持軸承109和圓盤128之間的持續接觸、并且便于條帶在收緊和放松位置之間快速轉變,桿106裝在位于壁105之間的偏壓彈簧108上,并且設置有與該桿軸線垂直且壓靠在彈簧108上的板件107。因此,彈簧108沿著向內的方向相互偏壓連接件105和145。當圓盤128繞著其軸心旋轉時,隨著圓盤128改變半徑,由板件107擠壓彈簧108。當圓盤128轉到這樣一個點時在該點處,尖端129同時面向軸承109;桿106立刻脫離與圓盤128的接觸,并且釋放儲存在彈簧105內的勢能,將桿106推向內。這樣,通過兩條桿106會引起條帶1突然向內拉動,導致肢體肌肉的強烈擠壓。顯然,在肢體纏繞環的收緊狀態和放松狀態之間的長度差以及因此施加到肌肉上的擠壓力與在尖端129的半徑改變是直接成比例的。跟隨在突然的條帶收緊之后,把桿逐漸地推向外,從而帶來條帶的放松模式,其持續基本上半個循環。因此,圓盤128繞著其軸線的一轉引起條帶兩次快速的收緊。通常從放松位置到收緊位置的轉變需要大約0.5秒,從收緊位置到放松位置的轉變需要大約5秒,并且放松位置保持大約50秒。然而,顯然可以將圓盤128的周邊成形為能夠獲得任意需要的收緊—放松循環模式。
該裝置還設有打開/關閉開關130,它包括按鈕頭部132,由導電材料制造的電氣連接件134,底部凸起36。當借助頭部132把開關130推到左邊時,連接件134將電路(用虛線表示)閉合,將機構設置為動作。同時,凸起136將蓋子116向下壓,鎖住頭部115并且防止桿102繞著其軸線轉動,以便固定條帶1的有用長度。按鈕132還可以設有力調節器,以便調節頻率。
在圖2B中畫出了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其中盒子組裝件2是起作用的間歇擠壓部件。根據該實施例,組裝盒2還包括壓板3,其位于與殼體25基本上平行且與殼體的表面隔開預定距離的位置上。根據該實施例,組裝盒2尤其是所述的壓板3壓靠在肌肉上,并且從殼體25內間歇地伸出和縮回,從而產生對小腿肌肉的間歇擠壓。
根據該實施例,通過兩個固定的帶槽插孔將條帶1連接到殼體2上,以便條帶1的至少一端穿過一個插孔68并且將折疊在自身上面,從而允許舒適的安裝,如結合圖2B所描述的那樣。以與圖2B中相同的方式將能量調節器5和頻率調節器7布置在該裝置的頂部。
在圖7中示出了根據圖2B的裝置實施形式的機構實施例的俯視圖。電源20為電動馬達10提供能量,該電動馬達具有位于中心的軸11。所述的位于中心的軸11與減速齒輪12聯接,該減速齒輪12降低桿11的轉速并且增加能量輸出。減速齒輪12具有位于中心的桿13,它與具有偏心布置的桿15的鼓輪14連接。該偏心布置的桿15垂直地連接運動傳遞器L形條16的長臂,其中所述的L形條16的短臂通過連接裝置17連接到壓板3上。連接裝置17可以是例如螺釘、銷、螺栓等。
電動馬達10將電能轉換為儲存在位于中心的桿11的旋轉中的動能。儲存在所述的位于中心的桿11的旋轉中的動能由所述的減速齒輪12轉換為能量。儲存在與所述的減速齒輪12連接的位于中心的桿13內的能量轉換為所述鼓輪14的旋轉,該鼓輪具有所述的裝配的偏心布置桿件15。通過所述的運動傳遞桿16和連接裝置17,所述的偏心布置桿件15的圓周運動被轉換為所述壓板3的伸出和縮回。
根據這種布置,該偏心布置桿件15的圓周運動轉換為板件3的周期性運動。所述的板件3的周期性運動是沿著伸出—縮回方向(即,增加和減小在板件3和殼體25之間的距離)的第一周期性運動和與所述第一周期性運動垂直的第二周期性運動的結合。(根據圖6,該第二周期性運動沿著與畫面垂直的方向)。
因此,另外為了通過板件3的伸出—縮回運動而獲得間歇作用在肢體上擠壓的明顯效果,本實施例也給予該裝置類似按摩的作用,由此增加擠壓效果。
顯然,在圖3-7中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例子,并且結合特定實施例分開描述了不同的特征,但是在設計本發明的裝置時可以將它們結合起來。例如,在圖6中示出的可縮回的條帶特征可以與任何其他的實施例結合。同樣的,例如圖6的圓盤128這樣的不對稱部件可以添加到任何其他實施例上,以允許收緊—放松循環的特定形式。
圖8示出了應用本發明獲得的例示性的多普勒超聲測試結果。通過將根據圖6的實施例的裝置應用到處于仰臥位置上的49歲健康婦女的身上,得到在此示出的該結果。將該裝置應用到接近腹股溝的右側大腿上。圖8的右邊是所述裝置啟動之前病人的多普勒超聲檢測結果。白色區域代表在大腿的深層靜脈內的血液流動。在此將這些白色區域作為患者的基線。在圖8的左邊圖片中示出了用所述裝置進行治療之后在同一患者的深層靜脈中的血液流動。圖8清楚地表明在該裝置的作用下,立即促進了用白色區域的較高峰描繪的上面所述基線的靜脈血液的流動。上面的多普勒超聲例子顯示了本裝置的功效。
除了上述的例子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顯然,本發明的裝置可以容易地用于在許多情況下促進血液流動。這包括長時間坐著或者躺著的人(例如,在長途飛行或者汽車旅行或者在座位上長時間的工作,或者在醫院或康復中心里不動,等等)。顯然,它也可以用來促進有例如糖尿病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病人的血液流動。還有,用來促進乳房切除術后的病人手部內的淋巴流動。這里不再描述其他的應用,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是顯然的。為了清楚起見提供了這些例子,但并非為了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裝置,其用來促進肢體內的血液和淋巴流動并且預防與病癥有關的郁積,該裝置包括殼體盒,它容納有電源裝置、由所述的電源裝置供給能量的馬達以及與所述馬達聯接的機構;條帶,它可以連接到所述殼體盒的相對兩側以環繞所述肢體,從而形成圍繞所述肢體的封閉環;其中,所述的機構致使所述的封閉環的周長在收緊和放松位置之間周期性地改變預定的長度差,從而將間歇的壓力施加到肢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條帶是可以調節的條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條帶的至少一端連接到所述機構上,通過間歇地拉緊和釋放所述的至少一端進出所述殼體盒,可以致使所述封閉環周長的周期性改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條帶的兩端都連接到所述機構上,通過間歇且同時地拉緊和釋放這兩端進出所述殼體盒,可以致使所述封閉環在所述的收緊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間周長的周期性改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還包括壓板,該壓板從該殼體盒的一面上基本上平行于該面伸出,并且當該裝置纏繞在肢體上時所述的壓板壓靠在所述肢體的肌肉上,所述的壓板與所述的機構聯接,通過從所述殼體盒內間歇地伸出和縮回壓板,可以致使所述環的周長的周期性改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癥為靜脈疾病。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脈疾病為深層靜脈血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癥為動脈疾病。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盒抵靠放在所述肢體的肌肉上,并且所述條帶抵靠住所述肢體的骨頭。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盒抵靠住所述肢體的骨頭,并且所述條帶抵靠放在所述肢體的肌肉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盒是具有符合所述肢體彎曲的曲率的彎曲的瓶狀盒子。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體是腿,并且所述的裝置圍繞小腿放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還包括用來調節所述周期性改變的頻率的調節器。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還包括用來調節在所述收緊和放松狀態之間的長度差的調節器。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期性改變包括從放松狀態到收緊狀態的快速轉變,隨后是短時間的收緊狀態和較長時間的放松狀態。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帶是可縮回條帶,其可縮回地纏繞在該殼體盒的一側。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帶的自由端設有插入元件,并且該殼體盒的第二相對側設有互補的包容元件,以允許該條帶環繞肢體快速緊固。
1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馬達是具有旋轉蝸桿軸的電動馬達,并且所述機構包括與所述軸聯接的減速齒輪和曲軸裝置,該曲軸裝置與所述的齒輪聯接,并且通過可橫向活動的連接件與該條帶的至少一端連接,從而間歇地拉緊和釋放所述條帶進出殼體盒。
1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馬達是具有往復桿的推拉電磁馬達,并且該機構包括通過從所述往復桿凸出的釘齒與所述往復桿聯接的齒輪;曲軸裝置,它與所述的齒輪聯接,并且通過可橫向活動的連接件與該條帶的至少一端連接,從而間歇地拉緊和釋放所述條帶進出殼體盒。
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馬達是具有旋轉蝸桿軸的電動馬達,并且該機構包括與所述軸聯接的減速齒輪;具有不規則周邊的圓盤,它安裝在所述的減速齒輪的中心上;與該條帶的至少一端連接的至少一個活動連接件,所述的連接件與該圓盤的周邊聯接,從而當該圓盤繞著其軸線旋轉時,該活動連接件根據所述的不規則周邊在伸長和縮回位置之間橫向地移動。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連接件設置有偏壓彈簧,從而允許在伸長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的快速轉變,以便致使肌肉的急劇擠壓。
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能裝置是封閉在所述殼體內的可以再充電或者不能再充電的直流電池。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攜式裝置和方法,即通過在肢體上尤其是在下肢上施加周期性的壓力,來促進肢體內的血液流動并且減小形成深層靜脈血栓(DVT)的危險。該裝置包括瓶狀的殼體盒(25)和連接到所述殼體的相對兩側(4,42)形成環繞肢體的封閉環的條帶(1)。所述的盒子包含致使所述的封閉環的周長在收緊和放松位置之間周期性改變的機構。
文檔編號A61H11/02GK1536981SQ02805945
公開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5日
發明者大衛·溫特勞布, 大衛 溫特勞布, 阿夫尼, 尤瓦爾·阿夫尼 申請人:大衛·溫特勞布, 大衛 溫特勞布, 尤瓦爾·阿夫尼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