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等風寒痹癥,皆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如不及時醫治,病邪侵入經絡或筋骨,將導致關節、脊柱病變,誘發炎癥,引起腰背或髖膝酸痛,兩足麻木不能行走。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各類抗風濕類藥物,縱然品種繁多,但也只能達到減輕或占時緩解癥狀的效果,而不能完全控制和根除,且部分西藥尚有毒副作用,在給患者治療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危害和不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的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藥物是選擇威靈仙、細辛、白芥子、斑蝥、天南星、川烏、草烏、馬前子、乳香、沒藥、白芷、防風、桂枝、樟腦、冰片和麝香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種藥物功效產生協調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疾病的復發。其中選用威靈仙是因為威靈仙性味辛咸濕,入十二經,有散風去濕、行氣通絡功能,可治風濕痹痛、癱瘓、麻木等癥。選用細辛,是因為細辛,辛、溫,歸心、肺、腎經。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痰功能,可治療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白芥子,別名辣菜子、芥未子,性味辛、溫,入肺經,祛痰、散寒、消腫、止痛,可治療胸肋脹滿、咳嗽氣喘、陰疽痰核等癥,醋調外敷可治腫毒痹痛。斑蝥,性味辛、寒,有破血積、蝕死肌,利尿、攻毒功能,內服主治淋病、瘋狗咬傷,外用治療惡瘡瘰疬,療毒疥癬等癥。天南星,性味辛、苦、溫,入肺、肝、脾經;燥濕化痰,鎮驚祛風,主治中風痰壅、風痰眩暈、濕痰咳喘,外敷消腫痛。草烏,為常用中藥,《本草綱目》列于毒草類,“烏頭”項下,原名“草烏頭”,性味大熱,辛,有大毒,入脾、肺、膀胱三焦四經,祛風除濕,通經絡,可治療風濕引起的關節痛,寒疝腹痛,半身不遂。馬前子,別名馬錢,性味苦寒,有毒,入肝、脾經,有祛風定痛、舒筋活絡,散血熱,消腫毒功能,主治四肢麻木、筋骨拘攣、關節腫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等癥。乳香,定病追毒,調氣活血,治療跌打損傷,氣血凝滯,癰瘡腫毒。白芷,別名香白芷,性味辛溫,入肺、胃經,發表散風,消腫止痛,主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癰腫瘡瘍。防風,性味辛,甘溫,發表散風,勝濕解痙,主治外感風寒或風濕所致的頭痛,目眩骨節疼痛,破傷風等癥。桂枝,性味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有助陽解表、溫通經脈的功能,主治風寒濕痹、痰飲蓄水、表虛自汗。樟腦,別名洋冰,性味辛、熱,除濕殺蟲,開竅止痛,外用治寒濕腳氣,瘡毒疥癬,齲齒等癥。冰片,性味辛、苦,微寒,清熱通竅,消腫止痛,可治療神志昏迷,咽喉腫痛,目赤、瘡瘍。麝香,性味辛、溫,有開竅辟移、活血散結功能,可治療熱病神昏,中風痰厥、驚癇,心腹暴痛,跌打瘡瘍。
本發明藥物組分的用量是經過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試驗總結得出自的,各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都有較好的療效。
威靈仙 8-12克 細 辛 8-12克 白芥子 25-35克斑 蝥 0.7-1克 天南星 8-12克 川 烏 8-12克草 烏 8-12克 馬前子 3-5克 乳 香 2-4克沒 藥 2-4克 白 芷 3-5克 防 風 8-12克桂 枝 7-10克 樟 腦 1-3克 冰 片 1.8-2.1克麝 香 0.02-0.04克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一、選料1、威靈仙,選取威靈仙的干燥根及根莖,以根莖小根多而細長,地上莖少者為準,剔除污面及雜質。
2、細辛,別名遼細辛,產于吉林撫松、遼寧蓋平、海城,選取根色灰黃,葉色綠,味辛辣麻舌者的遼細辛。
3、斑蝥,選取體大完整,花紋鮮明的斑蝥。
4、天南星,選取個大均勻,質堅,色白的天南星。
5、草烏,選取個大,堅實的草烏。
6、馬前子,選取個大肥厚,密生綠色毛茸的馬前子。
7、乳香,選取淡黃色,斷面半透明,質堅硬而脆,香氣濃厚的乳香。
8、白芷,選取根粗,頭部類方形,粉性足,香氣濃的白芷。
9、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選取條長均勻,不帶蘆頭,體柔,斷面黃白色,中間有黃色花紋的防風。
10、桂枝,選取枝條細嫩,色紅棕,無枯枝的桂枝。
11、樟腦,選取身干潔白,純凈,無水分及雜質的樟腦。
12、冰片,選用片大,色白,氣香涼的冰片。
二、制備1、將組分中的藥物全部清除雜質,洗凈曬干。
2、按用量取足,粉碎研為粉末。
3、分包包裝,每包為30克。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動物試驗資料A、取本地家兔10只,雌雄兼用,體重2-3kg。
B、拔凈腹部、臀部絨毛各3-5cm2。
C、用白開水將藥粉調為稠膏狀,待冷涼后,將藥膏貼于腹部及臀部的無毛處,藥膏的厚度為0.5cm,然后用薄膜覆蓋于藥膏外。
D、一周后揭除藥膏,10只家兔均無異常反應。
臨床觀察資料1、收治門診(1)風濕、坐骨神經痛;(2)筋骨麻木、各類關節痛疼、類風濕關節炎;(3)強直性脊柱炎、無菌性骨壞死;(4)肩周炎、骨質增生,4類患者各30例。其中年齡20-30歲6例,31-40歲8例,41-50歲11例,50歲以上者5例。
2、診斷標準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強自性脊柱炎及各種類形的骨關節疾病皆因風寒侵襲經絡或筋骨,肌體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病灶多發生于肢體關節,肩周,頸椎,脊椎等處,輕者關節疼痛,酸楚麻木,重者可導致關節變形,肌肉萎縮,不能直立,根據患者病情,臨床可分為三種類型。
輕度患者疾病初期,病程短,治療及時可獲痊愈。
中度患者發病2-3年,患者關節疼痛,酸楚并伴有麻木感。
重度患者病程3年以上,患者關節變形,扭曲,肌肉萎縮,活動受限,不能行走。
3、治療方法冼凈患者部位,將藥物用白開水調成膏狀,等藥膏不燙后,貼于疼痛部位,藥的厚度約為0.3-0.5cm,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藥膏外,每次敷藥時間60-90分鐘,換藥間隔為10天,一般一次見效。
注意事項A、少數患者用藥后偶有輕度紅點或小泡癥狀,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二天后自然消失,也可口服或外用抗過敏藥。
B、如發現起水泡的患者,水泡小的不作處理,水泡大時,可作皮膚消毒后用無菌針放水,不會有感染現象。臨床驗證,起水泡的患者效果更佳明顯。
4、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用藥后,肌體功能恢復正常,關節、腰背、頸椎、肩周無疼痛,三年內無復發現象。
好轉患者肌體逐步恢復正常,關節、頸椎、腰背疼痛明顯減輕,病體部位逐步好轉。
5、治療結果經用藥一個月后療效觀察
在一個月的治療中,針對4種不同類型疾病的治療,其療效結果是①風濕、坐骨神經痛,治愈25例,好轉4例,無效1例,治愈率為83.3%,好轉率為13.3%,總有效率為96.6%。
②筋骨麻木、各類關節疼痛、類風濕關節炎,治愈27例,好轉2例,無效1例,治愈率為90%,好轉率為6.6%,總有效率為96.6%。
③強直性脊柱炎,無菌性骨壞死,治愈15例,好轉6例,無效9例,治愈率為50%,好轉率為20%,總有效率為70%。
④肩周炎、骨質增生,治愈25例,好轉2例,無效3例,治愈率為83.3%,好轉率為6.6%,總有效率為89.9%。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用量的組分組成威靈仙 8-12克 細 辛 8-12克白芥子 25-35克斑 蝥 0.7-1克天南星 8-12克川 烏 8-12克草 烏 8-12克 馬前子 3-5克 乳 香 2-4克沒 藥 2-4克 白 芷 3-5克 防 風 8-12克桂 枝 7-10克 樟 腦 1-3克 冰 片 1.8-2.1克麝 香 0.02-0.04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一)選料(1)威靈仙,選取威靈仙的干燥根及根莖,以根莖小根多而細長,地上莖少者為準,剔除污面及雜質;(2)細辛,別名遼細辛,產于吉林撫松,遼寧蓋平,海城,選取根色灰黃,葉色綠,味辛辣麻舌者的遼細辛;(3)斑蝥,選取體大完整,花紋鮮明的斑蝥;(4)天南星,選取個大均勻,質堅,色白的天南星;(5)草烏,選取個大,堅實的草烏;(6)馬前子,選取個大肥厚,密生綠色毛茸的馬前子;(7)乳香,選取淡黃色,斷面半透明,質堅硬而脆,香氣濃厚的乳香;(8)白芷,選取根粗,頭部類方形,粉性足,香氣濃的白芷;(9)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選取條長均勻,不帶蘆頭,體柔,斷面黃白色,中間有黃色花紋的防風;(10)桂枝,選取枝條細嫩,色紅棕,無枯枝的桂枝;(11)樟腦,選取身干潔白,純凈,無水分及雜質的樟腦;(12)冰片,選用片大,色白,氣香涼的冰片;(二)制備(1)將組分中的藥物全部清除雜質,洗凈曬干;(2)按用量取足,粉碎研為粉末;(3)分包包裝,每包為30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它主要是由威靈仙、天南星、斑蝥、馬前子、防風、桂枝、樟腦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本發明外用于患者,藥物具有通絡、散寒、祛風強筋,消腫定痛的功能作用,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見效快,治愈率高。
文檔編號A61P29/00GK1720938SQ20051008169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4日
發明者陳明東 申請人:陳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