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潰瘍病屬于我國中醫學中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范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饑飽癆"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漬瘍。胃酸和胃蛋白酶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醫生有時難以區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潰瘍。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那就可直接診斷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漬瘍可以用相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在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治療過程中,中藥的藥效比西藥毫不遜色,但是目前的中藥在治療潰瘍的時候,還存在著治標不治本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發明克服了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在家傳秘方的基礎上,經多年的實踐經驗,反復修改配方,使配方更加的完善和合理,提供了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其特別之處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黨參4.08.0,黃芪4.08.0,白芨3.06.0,白芍3.06.0,茯苳1.03.0,何首烏1.03.0,魚腥草1.03.0,山藥1.03.0,黃精1.03.0,仙靈脾0.82.8,熟地0.82.8'枸杞子1.54.0,丹參1.54.0。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它包括的各原料的重量為黨參60g,黃芪60g,白芨45g,白芍45g,茯苓21g,何首烏21g,魚腥草21g,山藥20g,黃精20g,仙靈脾18g,熟地18g,枸杞子27g,丹參27g。部分藥物的的作用黨參、黃芪用于氣虛不足,倦怠乏力,氣急喘促,脾虛食少;白芨可治療肺、胃出血;白芍、茯苓有抗菌、健脾寧心作用;魚腥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山藥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黃精起.止血作用;丹參主治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治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治療療程段且不易反彈;副作用小。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l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漬瘍的中藥制劑的配方為黨參50g,黃芪50g,白芨40g,白芍40g,茯苓15g,何首烏15g,魚腥草15g,山藥15g,黃精15g,仙靈脾16g,熟地16g,枸杞子25g,丹參25g。稱量好各藥材原料后,然后按如下方法來制備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1)把1.5kg淡水倒入小瓷鍋內,把稱量好的全部藥物用清水進行清洗,把藥物表面上的塵土或其他雜質洗掉,然后放入到瓷鍋內蓋好蓋子進行加熱。(2)加熱到水開之后,繼續進行加熱,一直到鍋內的水剩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即為500g左右的時候停止加熱。G)把藥水中的藥物撈出并放入到干凈的器皿中,以便下次繼續使用;等到藥水冷涼,此時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已經制備完畢。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功效及主治胃絞痛、急(慢)性胃炎、胃脹、胃酸、胃疼、腸炎、胃痛、胃漲、膽汁返流性胃炎、胃粘膜糜爛、胃潰瘍、胃出血、胃竇炎、十二指腸潰瘍(球炎)、胃下垂、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癌、食道癌。用法與用量每一次新的藥物可供煮藥三次,每次煮的藥分兩次早晚口服服用,六天一個療程。禁忌體質過敏者慎用;孕婦、嬰幼兒忌服實施例2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配方為黨參70g,黃芪70g,白芨55g,白芍55g,茯苓25g,何首烏25g,魚腥草25g,山藥25g,黃精25g,仙靈脾26g,熟地26g,枸杞子35g,丹參35g。本發明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和實施例1中所述的制備方法一致。實施例3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配方為黨參60g,黃芪60g,白芨45g,白芍45g,茯苓20g,何首烏20g,魚腥草20g,山藥20g,黃精20g,仙靈脾20g,熟地20g,枸杞子30g,丹參30g。本發明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和實施例1中所述的制備方法一致。實施例4本發明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配方為黨參60g,黃芪60g,白芨45g,白芍45g,茯苓21g,何首烏21g,魚腥草21g,山藥20g,黃精20g,仙靈脾18g,熟地18g,枸杞子27g,丹參27g。本發明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和實施例1中所述的制備方法一致。本發明的臨床試驗報告本試驗報告是在經過近6個月對60例癌癥患者臨床用藥情況觀察的條件下作出的。在臨床試驗期間,把60例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劃分為兩個組別。療效評定,痊愈為在不依賴藥物的條件下,沒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表現;顯著為在服用藥物的條件下患者的病情有明顯的好轉;好轉為病人在服用該藥物的條件下,比不服用藥物是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無效即病人服用藥物后沒有發現病情的改觀。<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由上面的臨床試驗報告可以看出,服用本發明藥劑的胃潰瘍病例的痊愈的百分比數為56.1%,顯著的百分比數為26.8%、好轉的百分比數為12.2%、無效的百分比數為4.9%;服用本發明藥劑的十二直腸潰瘍病例的痊愈的百分比數為68.4%,顯著的百分比數為15.8%、好轉的百分比數為10.5%、無效的百分比數為5.3%。即服用本發明藥劑的胃潰瘍病例總的痊愈率為60.0%,顯著率為23.3%、好轉率為11.7%、無效率為5.0%。由上面的臨床試驗數據可以看出,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黨參4.0~8.0,黃芪4.0~8.0,白芨3.0~6.0,白芍3.0~6.0,茯苓1.0~3.0,何首烏1.0~3.0,魚腥草1.0~3.0,山藥1.0~3.0,黃精1.0~3.0,仙靈脾0.8~2.8,熟地0.8~2.8,枸杞子1.5~4.0,丹參1.5~4.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的各原料的重量為黨參60g,黃芪60g,白芨45g,白芍45g,茯苓21g,何首烏21g,魚腥草21g,山藥20g,黃精20g,仙靈脾18g,熟地18g,枸杞子27g,丹參27g。全文摘要本發明是在經過多年實踐經驗、反復修改配方、使配方更加的完善和合理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制劑,其特別之處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黨參4.0~8.0,黃芪4.0~8.0,白芨3.0~6.0,白芍3.0~6.0,茯苓1.0~3.0,何首烏1.0~3.0,魚腥草1.0~3.0,山藥1.0~3.0,黃精1.0~3.0,仙靈脾0.8~2.8,熟地0.8~2.8,枸杞子1.5~4.0,丹參1.5~4.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治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治療療程段且不易反彈;副作用小。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612314SQ200910017300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申請日期2009年8月7日優先權日2009年8月7日發明者馮德義申請人:馮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