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類 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 膜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和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 分患者還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等。中醫稱風濕類疾病為痹癥,指正氣不足,風、 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 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目前對風濕類疾病的治療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原因是西藥長期治療的毒副 作用大,中藥雖副作用較小,但用藥時間長,療效緩慢,使患者未能堅持治療。而施行中西醫 結合治療,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可減少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癥狀,縮短用藥時間,達到較滿意 的療效。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對治療風濕類疾病的研究,發明了許多治療風濕類疾病的藥物, 為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類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專利號為CN200510043484. 9的專利, 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疾病的藥物,它是由鉤藤、羅勒多糖、白首烏、當歸、桂枝、山羊 角、虎杖、干地黃、牡蠣組成。本發明藥物的有益效果是,療效顯著,起效快,作用持續時間較 長。又如專利號為CN200510044278.X的專利,提供了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藥物,它由黑 螞蟻、烏梢蛇、天麻、麻黃、肉桂、鹿角霜、當歸、三七、防風、川烏、附子、乳香、秦艽為原料配制而成的,可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達到消炎止疼,解除 風濕、類風濕癥狀的目的。再如專利號為CN200810124772. 0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 類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由附子、馬錢子粉、續斷、全蝎、羌活、獨活、牛膝、干姜、地黃、當歸、黃 芪、甘草組成,療效確切,按各評判標準,有效率均在90%以上。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方簡單,成本低廉,對治療風濕類疾病具 有獨特療效的新型中藥制劑。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基于中醫對藥物的研究基礎,篩選 出龜甲、鱉甲、天麻、水蛭、元胡、淫羊霍、紅花七味具有治療風濕類疾病功效的中藥成藥,加 工培制成一種中藥制劑。本發明所篩選的藥物由下列組分制成(用量為重量份)龜甲10-20 鱉甲10-20 天麻10-15 水蛭3-5元胡15-45 淫羊霍15-30 紅花15-25制備本發明的藥物配方優選重量(份)配比范圍是龜甲12-18 鱉甲12-18 天麻12-15 水蛭4-5元胡20-40 淫羊霍20-25 紅花15-20本發明藥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龜甲15鱉甲15天麻12水蛭5元胡30淫羊霍20紅花18將上述各組分制成本發明藥物的加工方法是第一步進行原料藥的預處理將龜甲、鱉甲、天麻、水蛭、元胡、淫羊霍、紅花七味藥 進行滅菌干燥、炮制。
3
第二步粉碎加工將龜甲、鱉甲、天麻、水蛭、元胡、淫羊霍、紅花粉碎成60-100目 粉末。第三步配制成品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按常規制藥方法制成膠囊、水丸或 片劑。本發明藥物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一次膠囊3粒、水丸10丸,一日2次。本發明選用的各藥物組分符合國家藥典規定,并且組方簡單,成本低廉,對治療風 濕類疾病具有獨特療效,特別是在臨床上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類疾病療效更佳。
具體實施方式
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千克)龜甲15 鱉甲15 天麻12 水蛭5元胡30 淫羊霍20 紅花18將各組分藥物滅菌干燥后用中草藥高速粉碎機粉碎至100目,充分混勻,裝入膠 囊,每粒重0. 25 0. 3克,最后用聚乙烯薄膜塑封機包裝,每袋50粒。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中藥成藥龜甲、鱉甲、天麻、水蛭、元胡、淫羊霍和紅花為原料配制而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 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的龜甲10-20 鱉甲10-20 天麻10-15 水蛭3-5 元胡15-45 淫羊霍15-30 紅花15-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的優選配比是龜甲12-18 鱉甲12-18 天麻12-15 水蛭4-5 元胡20-40 淫羊霍20-25 紅花15-20。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配 比是龜甲15 鱉甲15 天麻12 水蛭5 元胡30 淫羊霍20 紅花18。
5.根據權利要求書1、2、3或4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劑型是膠囊、水丸或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制劑,它是以中藥成藥龜甲、鱉甲、天麻、水蛭、元胡、淫羊霍和紅花為原料配制而成的,對治療風濕類疾病具有獨特療效,特別是在臨床上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類疾病療效更佳。
文檔編號A61P21/00GK101926939SQ20101018746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8日
發明者彭潤海, 楊淑環, 趙文海 申請人:楊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