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主要適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和胃寒痛。
背景技術:
胃病屬常見病和多發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胃疼或者是胃不舒服的狀況。 胃病是種多病因疾病,諸如遺傳、環境、飲食、藥物,細菌以及吸煙,過度飲酒,胃寒等都可引起胃病。上述這些因素可導致胃酸過度分泌而破壞胃、十二指腸的保護層,從而產生潰瘍和胃痛。一般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治療,方可獲得療效或痊愈。目前治療胃病的中成藥較多, 但是其治療療程長,藥物的組成較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可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和胃寒痛。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肉桂1. 5-2份,干姜1-2份,沉香2-3份,元胡2-3份。優選的肉桂1. 5份,干姜1份,沉香2份,元胡2份。藥理分析肉桂味辛、甘,性熱;功效溫中補陽,散寒止痛;能抗潰瘍,其提取物對水應激潰瘍、幽門結扎潰瘍、消炎痛加乙醇所致潰瘍、鹽酸所致潰瘍等潰瘍模型,均有明顯的或較強的抗潰瘍作用。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于脘腹冷痛,寒嘔,冷瀉的治療;因本品辛熱燥烈,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沉香性微溫,味辛、苦,功能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用于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等。元胡辛、苦,溫,入肝、脾、心經;功效活血,利氣,止痛。本發明的藥物可以用制備中藥的各種常規方法制備成各種劑型,如丸劑、水劑或沖劑,但都不影響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諸藥配伍,和胃溫中、消炎止痛、見效快,治療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1人一日用量肉桂15g,干姜10g,沉香20g,元胡20g。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連服15日。治療結果總有效率100%,治愈率6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肉桂 1. 5-2份,干姜1-2份,沉香2-3份,元胡2-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肉桂1.5份,干姜1 份,沉香2份,元胡2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可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和胃寒痛。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肉桂1.5-2份,干姜1-2份,沉香2-3份,元胡2-3份。優選的肉桂1.5份,干姜1份,沉香2份,元胡2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諸藥配伍,和胃溫中、消炎止痛、見效快,治療成本低。
文檔編號A61P1/04GK102416149SQ201010501918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7日
發明者鮑貴震 申請人:鮑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