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是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
背景技術: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它的特點是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患者表現為突然發燒、咽痛、干咳、乏力、球結膜發紅、全身肌肉酸痛。一般持續數日全身不適,嚴重時可致病毒性肺炎或肺部繼發感染。對于年老體弱者來說,流感是一個威脅極大的傳染病,因為它除了可引起發燒和周身不適外,還易使病人發生并發癥,使原患有肺心病,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據有關資料報道,世界上最近幾次的流感爆發中,都有千萬人因患流感而死亡。目前的預防措施一般是個人預防注射流感疫苗,或用中藥熏蒸或服用板藍根,后兩種措施效果不明顯,不能有效的預防流行性感冒。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在流行性感冒的爆發季節服用,具有很好的效果,且成本低。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方銀花藤3-4份山甘草3-4份火炭母1.5-2份野菊花3-4份豬肝菜3-4份黃皮葉1-1. 5份。優選地各原料的重量份為銀花藤3份山甘草3份火炭母1.5份野菊花3份豬肝菜3份黃皮葉1份。藥理分析銀花藤清熱解毒,疏風通絡。山甘草甘淡微苦,涼,解表,消暑,利濕,解毒,活血。主治感冒,中暑,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火炭母酸、甘,寒。歸肝、脾經。清熱利濕, 涼血解毒。常用于濕熱泄瀉、痢疾,黃疸,咽喉腫痛,濕熱瘡疹。野菊花功能清熱解毒,消腫。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蒺疾桿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臨床常用于治療和預防上感、流感。黃皮葉疏風解表,除痰行氣。上述諸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 疏風通絡和疏風解表的綜合功效,對治療和預防上感、流感具有很好的療效。本發明的藥物可以用制備中藥的各種常規方法制備成各種劑型,如丸劑、膏劑、水劑或沖劑,但都不影響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上上述諸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和疏風解表的綜合功效,對治療和預防上感、流感具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實施例1組方1劑銀花藤1500g 山甘草1500g火炭母750g野菊花1500g豬肝菜1500g黃皮葉500g。劑型合劑。制備方法加100斤水用煎煮的方法煎煮至藥液60斤,供100人服用。服用方法每天1劑,每周服用3次,連服3-4周。療效分析用此方在流感流行季節服用,與不服用的100人對比,發病率減少85%。
權利要求
1.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方 銀花藤3-4份山甘草3-4份火炭母1.5-2份野菊花3-4份豬肝菜3-4份黃皮葉1-1. 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各原料的重量份為 銀花藤3份山甘草3份火炭母1.5份野菊花3份豬肝菜3份黃皮葉1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藥,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方銀花藤3-4份,山甘草3-4份,火炭母1.5-2份,野菊花3-4份,豬肝菜3-4份黃皮葉1-1.5份。上述諸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和疏風解表的綜合功效,對治療和預防上感、流感具有很好的療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上上述諸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和疏風解表的綜合功效,對治療和預防上感、流感具有很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P31/16GK102416060SQ201010501948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7日
發明者姚昂 申請人:姚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