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腸蠕動監測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 用新型涉及一種簡便實用的腸蠕動監測儀,具體的說是一種及時判斷病人腸 蠕動是否已恢復的儀器,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醫學的發展,對病人的各項指標的監測也越來越細致。對于腹部手術后的病 人,或腸梗阻的病人,一旦腸蠕動恢復,就要及時進食,加強營養。因此,及時發現病人的腸 蠕動是否恢復是非常重要的觀察項目。現在臨床上均是通過聽診器在病人的腹部進行聽診來判斷病人是否已有腸鳴音, 這存在以下不足①由于腸蠕動是間歇性的,在聽診的幾十秒內,不一定有腸鳴音發生,② 如果腸鳴音弱,周圍噪音大的時候,很可能漏聽。③一次一般聽幾十秒鐘,不能反映一段時 間內腸蠕動的頻率。因此,需要一種能及時監測病人的腸蠕動是否已恢復,以及恢復的程度 的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腸蠕動監測儀。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的其由電源開關、電極、放大器、AD轉換器、單片機、U盤存儲系統、外殼、電池供電系 統、報警燈組成。電極由電極A、電極B、電極C組成,電極固定在肛管上,間隔一定的距離, 并通過一根長導線與放大器相連,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AD轉換器的信號輸出 端相連,AD轉換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相連。單片機連接并控制U盤存儲系統, 可以向其輸入轉化后的腸蠕動時的電信號。U盤中的信號可以在電腦上進行分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長時間紀錄腸道蠕動時的電信號,及時判斷是否 已恢復蠕動,及蠕動的程度。這對于及時給病人進食,加強營養有重要的意義。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示意圖。其中,1、U盤存儲系統,2、轉化芯片,3、單片機、4、報警燈,5、AD轉換器,6、放大器, 7、電極。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做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腸蠕動監測儀,包括電極7、放大器6、AD轉換器5、單片機3、U盤存 儲系統,電極7通過一導線與放大器6相連,放大器6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AD轉換器 5的信號輸入端相連,AD轉換器5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3相連,單片機3連接并 控制U盤存儲系統1,向其輸入轉化后的腸蠕動時的電信號。單片機3還與報警燈4連接。[0012]所述電極7由電極A、電極B和電極C組成,各電極固定在肛管上,間隔一定的距罔。使用時, 將U盤插入U盤存儲系統1的接口,將三個電極7固定在肛管上,相互間 隔約3cm,并放置在病人的肛門內約15cm,打開電源開關。此時,電極7采集的信號輸入放 大器6,信號經放大后輸入AD轉換器5,經AD轉換器5后輸入單片機3,單片機3處理信號 度通過轉換芯片2將信號存入U盤。此時U盤中存儲的數據即為腸蠕動時的電信號。當U 盤存滿或系統出現故障時,單片機3會控制報警燈4閃爍,此時可以更換U盤或關閉電源。 U盤中的信息可以在電腦中進行分析。這比短時間聽診器所獲得的信息更準確和全面。
權利要求1.腸蠕動監測儀,包括電極、放大器、AD轉換器、單片機、U盤存儲系統,其特征在于電 極通過一導線與放大器相連,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AD轉換器的信號輸入端相 連,AD轉換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相連,單片機連接并控制U盤存儲系統,向其 輸入轉化后的腸蠕動時的電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蠕動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由電極A、電極B和電極 C組成,各電極固定在肛管上,間隔一定的距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蠕動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還與報警燈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腸蠕動監測儀。它包括電極、放大器、AD轉換器、單片機、U盤存儲系統,電極通過一導線與放大器相連,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AD轉換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AD轉換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相連,單片機連接并控制U盤存儲系統,向其輸入轉化后的腸蠕動時的電信號。本實用新型可以長時間紀錄腸道蠕動時的電信號,及時判斷是否已恢復蠕動,及蠕動的程度。這對于及時給病人進食,加強營養有重要的意義。
文檔編號A61B5/04GK201831890SQ201020553650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9日
發明者于復生, 呂寶, 周明香, 杜慶, 步雪梅, 王光強, 鄒雪燕 申請人:王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