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可以組織有關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終止細胞組織的癌變過程,降低癌癥的發生率;辣椒強烈的香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欲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過促進脂肪的新陳代謝,防治體內脂肪的堆積,有利于降脂減肥防病。辣椒醬作為中國傳統的作料食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使用方便,居家旅行隨時隨地可以食用,很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中國有廣大的市場。
但是,辣椒中還含有稱為辣椒堿的生物堿類物質,是引起辣椒辛辣味的主要化學質是辣椒中的主要活性物質。辣椒素是一種極度辛辣的香草酰胺類生物堿,約占辣椒堿46% ~77%。辣椒中的辛辣成分是由多種結構相似的同類物組成,它們的結構和性質與辣椒素非常類似,稱為辣椒素類物質。該類物質導致辣椒醬吃多了不僅會上火(眼睛紅腫濕痛、咽喉腫痛、口腔潰瘍、尿黃便秘等),而且還會引起胃腸上的一些疾病,通常表現為頭重腳輕,而且煩躁易怒,嚴重時會出現出血、過敏或者是炎癥,對于一些不適合吃辣椒醬的人如果食用后就會加重病情。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后不會上火,還可以滋陰潤燥的辣椒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50-60份、中藥粉10-15份、香味油15-25 份、豆豉20-30 份、酒5-8份、蒜蓉10-15份、豉油40-50份。
優選地,所述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50份、中藥粉10份、香味油15 份、豆豉20份、酒5份、蒜蓉10份、豉油40份。
優選地,所述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55份、中藥粉12份、香味油20份、豆豉20份、酒6份、蒜蓉12份、豉油45份。
優選地,所述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60份、中藥粉15份、香味油25 份、豆豉30 份、酒8份、蒜蓉15份、豉油50份。
所述滋陰潤燥辣椒醬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將紅辣椒分撿、去蒂、清洗、烘干、剁碎,制得辣椒粉備用;
S11、小火下蒜蓉炸至微黃色,加入豆豉、油炸2-3 分鐘,加入豉油煮至沸騰,制得豆豉醬;
S12、將步驟S10制得的辣椒粉與步驟S11制得的豆豉醬混合攪拌均勻,加入香味油、中藥粉、酒,文火煮10-15分鐘至水分蒸發,然后起鍋、裝罐、殺菌、冷卻即可。
所述的中藥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得:以重量份計,取麥冬20份、沙參20份、石斛15份、百合30份、玉竹20份、用5-10 倍量的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蒸煮1小時,用100目濾布過濾提取,將提取液噴霧干燥,得到中藥粉。
所述香味油的制備過程是將菜籽油加熱至180-200℃,然后降溫至150-160℃,加入潤濕的花椒,慢火油炸至花椒呈黑褐色后撈起去除油炸后的花椒;隨后加入姜絲炸至酥而不糊,最后加入洋蔥油炸至洋蔥呈黃褐色,去渣后即得香味油。
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粉具有以下功效:
麥冬:麥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養陰生津 、潤肺止咳功效。藥理實驗證明,麥冬有升高白細胞,延長抗體存在時間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進抗體、補體、干擾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質產生。因此麥冬有增強正氣、加強抗邪作用,從而減少疾病的產生。
沙參 :沙參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效。
石斛: 石斛具有滋陰補虛、養肝護肝、消炎功效。
百合: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可用于肺癆咯血、肺虛久咳、虛煩驚悸、失眠及熱病后余熱未清、心煩口渴等癥,百合是一味滋補妙晶,補益而兼清潤,最適宜于內有虛火之虛弱癥者。
玉竹:玉竹 屬滋陰養氣補血之品,古人稱玉竹平補而潤,兼有除風熱之功,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壽。
本發明所得的辣椒醬無化學添加劑,產品綠色健康,由于添加了多種滋陰生津潤燥的中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吃辣椒易上火的問題,為想吃辣椒而又怕上火的消費人群提供了選擇,為辣椒產業及中藥材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案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
實施例1
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50份、中藥粉10份、香味油15 份、豆豉20份、酒5份、蒜蓉10份、豉油40份。
所述滋陰潤燥辣椒醬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將紅辣椒分撿、去蒂、清洗、烘干、剁碎,制得辣椒粉備用;
S11、小火下蒜蓉炸至微黃色,加入豆豉油炸2分鐘,然后加入豉油煮至沸騰,制得豆豉醬;
S12、將步驟S10制得的辣椒粉與步驟S11制得的豆豉醬混合攪拌均勻,加入香味油、中藥粉、酒,文火煮10分鐘至水分蒸發,然后起鍋、裝罐、殺菌、冷卻即可。
所述的中藥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得:以重量份計,取麥冬20份、沙參20份、石斛15份、百合30份、玉竹20份、用5倍量的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蒸煮1小時,用100目濾布過濾提取,將提取液噴霧干燥,得到中藥粉。
所述香味油的制備過程是將菜籽油加熱至180℃,然后降溫至150℃,加入潤濕的花椒,慢火油炸至花椒呈黑褐色后撈起去除油炸后的花椒;隨后加入姜絲炸至酥而不糊,最后加入洋蔥油炸至洋蔥呈黃褐色,去渣后即得香味油。
實施例2
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55份、中藥粉12份、香味油20份、豆豉20份、酒6份、蒜蓉12份、豉油45份。
所述滋陰潤燥辣椒醬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將紅辣椒分撿、去蒂、清洗、烘干、剁碎,制得辣椒粉備用;
S11、小火下蒜蓉炸至微黃色,加入豆豉油炸3 分鐘,然后加入豉油煮至沸騰,制得豆豉醬;
S12、將步驟S10制得的辣椒粉與步驟S11制得的豆豉醬混合攪拌均勻,加入香味油、中藥粉、酒,文火煮15分鐘至水分蒸發,然后起鍋、裝罐、殺菌、冷卻即可。
所述的中藥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得:以重量份計,取麥冬20份、沙參20份、石斛15份、百合30份、玉竹20份、用10 倍量的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蒸煮1小時,用100目濾布過濾提取,將提取液噴霧干燥,得到中藥粉。
所述香味油的制備過程是將菜籽油加熱至200℃,然后降溫至160℃,加入潤濕的花椒,慢火油炸至花椒呈黑褐色后撈起去除油炸后的花椒;隨后加入姜絲炸至酥而不糊,最后加入洋蔥油炸至洋蔥呈黃褐色,去渣后即得香味油。
實施例3
一種滋陰潤燥辣椒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紅辣椒60份、中藥粉15份、香味油25 份、豆豉30 份、酒8份、蒜蓉15份、豉油50份。
所述滋陰潤燥辣椒醬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將紅辣椒分撿、去蒂、清洗、烘干、剁碎,制得辣椒粉備用;
S11、小火下蒜蓉炸至微黃色,加入豆豉油炸3 分鐘,然后加入豉油煮至沸騰,制得豆豉醬;
S12、將步驟S10制得的辣椒粉與步驟S11制得的豆豉醬混合攪拌均勻,加入香味油、中藥粉、酒,文火煮12分鐘至水分蒸發,然后起鍋、裝罐、殺菌、冷卻即可。
所述的中藥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得:以重量份計,取麥冬20份、沙參20份、石斛15份、百合30份、玉竹20份、用6倍量的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蒸煮1小時,用100目濾布過濾提取,將提取液噴霧干燥,得到中藥粉。
所述香味油的制備過程是將菜籽油加熱至185℃,然后降溫至155℃,加入潤濕的花椒,慢火油炸至花椒呈黑褐色后撈起去除油炸后的花椒;隨后加入姜絲炸至酥而不糊,最后加入洋蔥油炸至洋蔥呈黃褐色,去渣后即得香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