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感冒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癥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便秘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有許多種。由于中成藥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的特點,故很受人們青睞。但臨床實踐證明,如果中成藥選用不當,也可延誤病情。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種類型。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藥物治療。風熱型感冒患者一般選用中成藥進行治療,但是目前市售的感冒顆粒經臨床實踐證明療效差,有時吃上兩周都不見好轉。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產品中有效成分量、療效好的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第一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荊芥5 8份、羌活6 10份、川芎8 10份、 桔梗10 15份、魚腥草10 15份、桑白皮10 15份、黃芩10 15份、苦杏仁5 8份、 甘草3 5份、柴胡10 15份、百合20 30份。優選,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荊芥6份、羌活6份、川芎10份、桔梗15份、魚腥草15份、桑白皮10份、黃芩10份、苦杏仁6份、甘草3份、柴胡12份、百合25份。為了解決上述第二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原料藥荊芥5 8份、羌活6 10份、川芎8 10 份、桔梗10 15份、魚腥草10 15份、桑白皮10 15份、黃芩10 15份、苦杏仁5 8份、甘草3 5份、柴胡10 15份、百合20 30份;備用;(2)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3 5倍,煎煮提取lh,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 3倍,煎煮提取30min,每次煎煮后均進行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進行減壓濃縮至含5g生藥/ml的浸膏,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藥物。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配方科學,能提高產品中有效成分量,經過臨床使用證明,藥品的療效顯著。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荊芥6 份、羌活6份、川彎10份、桔梗15份、魚腥草15份、桑白皮10份、黃芩10份、苦杏仁6份、 甘草3份、柴胡12份、百合25份。首先按照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原料藥,然后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5倍,煎煮提取lh,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3倍,煎煮提取30min,每次煎煮后均進行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進行減壓濃縮至含5g生藥/ml的浸膏,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藥物。實施例2 —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荊芥5 份、羌活8份、川彎8份、桔梗10份、魚腥草10份、桑白皮15份、黃芩15份、苦杏仁8份、甘草5份、柴胡15份、百合30份;備用;首先按照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原料藥,然后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3倍,煎煮提取lh,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倍,煎煮提取30min,每次煎煮后均進行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進行減壓濃縮至含5g生藥/ml的浸膏,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藥物。實施例3 —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荊芥8 份、羌活10份、川彎10份、桔梗12份、魚腥草12份、桑白皮12份、黃芩12份、苦杏仁5份、 甘草4份、柴胡10份、百合20份;備用;首先按照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原料藥,然后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倍,煎煮提取lh,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3倍,煎煮提取30min,每次煎煮后均進行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進行減壓濃縮至含5g生藥/ml的浸膏,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藥物。下面通過臨床試驗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根據患者病情選擇100名風熱型感冒患者進行系統臨床觀察,將患者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人,試驗組按照實施例1或者實驗例2中的藥方進行治療;對照組服用市售的感冒藥治療;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2次。7天為一療程,共3個療程。療效評定標準顯效一個療程后無發熱、頭脹、咳嗽、咽喉腫痛、鼻塞、流涕的現象。有效一個療程后無發熱、頭脹、咳嗽、咽喉腫痛的現象,兩個療程后癥狀全消。無效兩個療程后癥狀仍無明顯改善。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試驗的療效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荊芥5 8 份、羌活6 10份、川芎8 10份、桔梗10 15份、魚腥草10 15份、桑白皮10 15 份、黃芩10 15份、苦杏仁5 8份、甘草3 5份、柴胡10 15份、百合20 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荊芥6份、羌活6份、川芎10份、桔梗15份、魚腥草15份、桑白皮10份、黃芩10 份、苦杏仁6份、甘草3份、柴胡12份、百合2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原料藥荊芥5 8份、羌活6 10份、川彎8 10份、桔梗10 15份、魚腥草10 15份、桑白皮10 15份、黃芩10 15份、苦杏仁5 8份、 甘草3 5份、柴胡10 15份、百合20 30份;備用;(2)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3 5倍,煎煮提取lh,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 3倍,煎煮提取30min,每次煎煮后均進行過濾, 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進行減壓濃縮至含5g生藥/ml的浸膏,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藥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荊芥5~8份、羌活6~10份、川芎8~10份、桔梗10~15份、魚腥草10~15份、桑白皮10~15份、黃芩10~15份、苦杏仁5~8份、甘草3~5份、柴胡10~15份、百合20~30份。它的制備方法為稱取各原料藥備用;然后加水煎煮兩次,每次煎煮后均進行過濾,得濾液,合并兩次濾液,進行減壓濃縮至含5g生藥/ml的浸膏,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藥物。本發明的優點是配方科學,能提高產品中有效成分量,經過臨床使用證明,藥品的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2274393SQ20111023248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5日
發明者俞洋 申請人:江蘇蘇南藥業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