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藥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感冒俗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感冒雖多發于初冬,但任何季節,如春天、夏天也可發生,不同季節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樣。因此,需要療效明確的藥劑。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藥物。本發明的中藥,配方合理,療效明確,有清熱利濕、祛風除痰、宣肺解表、益氣固本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療感冒病癥,本發明的藥物為純中藥配方,無副作用、可長期使用。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木通3?9份、陳皮2?6份、黎蘆1?5份、連翹2?8份、細辛3?9份、枇杷葉4?12份、桑葉3?8份、藿香2?8份、憲活4?10份、牛蒡子5?10份、黃苳2?6份和桔梗1?5份。
[0005]本發明所采用的中藥原料的功效分別為:
[0006]木通,味苦,性寒,歸心、小腸、膀胱經,有瀉火行水、通利血脈之功效;陳皮,味辛、
苦,性溫,歸脾、肺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黎蘆,味苦、辛,性寒,歸肺、胃、肝經,有催吐、祛痰、殺蟲之功效;連翹,味苦,性涼,歸心、肝、膽經,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細辛,味辛,性溫,歸肺、腎經,有祛風、散寒、行水、開竅之功效;枇杷葉,味苦,性涼,歸肺、胃經,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之功效;桑葉,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之功效;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有養胃健胃、補氣、祛濕之功效;羌活,味辛、苦,性溫,歸膀胱、腎經,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之功效;牛蒡子,味辛、苦,性涼,歸肺、胃經,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黃芩,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之功效;桔梗,味辛、苦,性平,歸肺經,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功效。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8]進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數為:木通6份、陳皮4份、黎蘆3份、連翹5份、細辛6份、枇杷葉8份、桑葉5份、藿香5份、羌活7份、牛蒡子8份、黃芩4份和桔梗3份。
[0009]—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分別稱取以下重量份數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木通3?9份、陳皮2?6份、黎蘆1?5份、連翹2?8份、細辛3?9份、枇杷葉4?12份、桑葉3?8份、藿香2?8份、憲活4?10份、牛蒡子5?10份、黃苳2?6份和桔梗1?5份,分別粉碎,過篩后,混合均勻,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藥。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1]進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數為:木通6份、陳皮4份、黎蘆3份、連翹5份、細辛6份、枇杷葉8份、桑葉5份、藿香5份、羌活7份、牛蒡子8份、黃芩4份和桔梗3份。
[0012]進一步,所述過篩的目數為100目。
[0013]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將上述的中藥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物。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5]進一步,所述藥物的劑型為膠囊、片劑、丸劑或沖劑。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發明的中藥,配方合理,療效明確,有清熱利濕、祛風除痰、宣肺解表、益氣固本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療感冒病癥。
[0018](2)本發明的藥物為純中藥配方,無副作用、可長期使用。
[0019](3)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市場前景廣闊,適合規模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21]實施例1:
[0022]—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木通3kg、陳皮6kg、黎蘆1kg、連翹8kg、細辛3kg、枇杷葉12kg、桑葉3kg、藿香8kg、憲活4kg、牛蒡子10kg、黃苳2kg和桔梗5kg。
[0023]—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分別稱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木通3kg、陳皮6kg、黎蘆1kg、連翹8kg、細辛3kg、枇杷葉12kg、桑葉3kg、藿香8kg、羌活4kg、牛蒡子10kg、黃芩2kg和桔梗5kg,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后,混合均勻,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藥。
[0024]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將上述的中藥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物,所述藥物的劑型為膠囊。
[0025]實施例2:
[0026]—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木通6kg、陳皮4kg、黎蘆3kg、連翹5kg、細辛6kg、枇杷葉8kg、桑葉5kg、藿香5kg、憲活7kg、牛蒡子8kg、黃苳4kg和桔梗3kg。
[0027]—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分別稱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木通6kg、陳皮4kg、黎蘆3kg、連翹5kg、細辛6kg、枇杷葉8kg、桑葉5kg、藿香5kg、羌活7kg、牛蒡子8kg、黃芩4kg和桔梗3kg,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后,混合均勻,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藥。
[0028]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將上述的中藥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物,所述藥物的劑型為片劑。
[0029]實施例3:
[0030]—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木通9kg、陳皮2kg、黎蘆5kg、連翹2kg、細辛9kg、枇杷葉4kg、桑葉8kg、藿香2kg、憲活10kg、牛蒡子5kg、黃苳6kg和桔梗1kg。
[0031]—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分別稱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木通9kg、陳皮2kg、黎蘆5kg、連翹2kg、細辛9kg、枇杷葉4kg、桑葉8kg、藿香2kg、羌活10kg、牛蒡子5kg、黃芩6kg和桔梗lkg,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后,混合均勻,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藥。
[0032]—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將上述的中藥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物,所述藥物的劑型為沖劑。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木通3?9份、陳皮2?6份、黎蘆1?5份、連翹2?8份、細辛3?9份、枇杷葉4?12份、桑葉3?8份、藿香2?8份、憲活4?10份、牛蒡子5?10份、黃萃2?6份和桔梗1?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木通6份、陳皮4份、黎蘆3份、連翹5份、細辛6份、枇杷葉8份、桑葉5份、藿香5份、羌活7份、牛蒡子8份、黃芩4份和桔梗3份。3.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分別稱取以下重量份數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木通3?9份、陳皮2?6份、黎蘆1?5份、連翹2?8份、細辛3?9份、枇杷葉4?12份、桑葉3?8份、藿香2?8份、憲活4?10份、牛蒡子5?10份、黃芩2?6份和桔梗1?5份,分別粉碎,過篩后,混合均勻,即得所述治療感冒的中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數為:木通6份、陳皮4份、黎蘆3份、連翹5份、細辛6份、枇杷葉8份、桑葉5份、藿香5份、羌活7份、牛蒡子8份、黃芩4份和桔梗3份。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篩的目數為100目。6.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物。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劑型為膠囊、片劑、丸劑或沖劑。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藥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所述中藥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木通3~9份、陳皮2~6份、黎蘆1~5份、連翹2~8份、細辛3~9份、枇杷葉4~12份、桑葉3~8份、藿香2~8份、羌活4~10份、牛蒡子5~10份、黃芩2~6份和桔梗1~5份。本發明的中藥,配方合理,療效明確,有清熱利濕、祛風除痰、宣肺解表、益氣固本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療感冒病癥,本發明的藥物為純中藥配方,無副作用、可長期使用。
【IPC分類】A61P11/00, A61P31/16, A61K36/896
【公開號】CN105288060
【申請號】CN201510701566
【發明人】趙麗, 馬國才
【申請人】趙麗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