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配制品,具體涉及一種中藥復方制劑。
背景技術:
便秘是現代社會常見的一種疾病,其成因復雜,多與胃腸道功能、攝食種類及習慣、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精神狀態等有關。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氣機郁滯、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目前,尚無特效藥物用于治療各種便秘,祖國醫學在便秘的防治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由于便秘的發生率較高,這就要求對其防治手段和方法必須大眾化,因此,尋求一種既能發揮中醫特色又大眾化的便秘防治方法是客觀需要。由于影響便秘的因素多且復雜,因此針對各種因素而研制的多環節、多層次的中藥復方制劑成為一種趨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該貼膏劑起效快,透皮吸收效果好,療效確切。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該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由密封袋和包在其內的上下粘合在一起的膏藥和自熱袋組成,其中,所述自熱袋是由透氣袋和包在其內的鐵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發熱材料組成;所述膏藥由背襯層、藥物貯庫層、防粘層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貯庫層由藥學上可以接受的基質和相當于基質重量40%的原料藥的有效成分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冰片1.5% -3%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大黃20% -40%、枳實10% -30%、萊菔子10% -20%、牛膝10% -30%, 肉桂 10% -20% ο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最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冰片2%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大黃30%,枳實20%,萊菔子15%,牛膝 20%,肉桂 13%。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中所述的水提物可采用本領域常用水提取方法制備得到,本發明人推薦的方法如下所述按配比取合大黃、枳實、萊菔子、牛膝、肉桂,先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過濾;濾渣再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過濾; 合并兩次濾液,濃縮干燥成浸膏粉即可。將冰片加入所制得的浸膏粉中,拌勻,即得所述的有效成分。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中所述的基質可以是常規貼劑的基質,如, 中國藥典2005版第一部附錄I制劑通則關于貼膏劑中所述巴布膏劑的基質,即聚丙烯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明膠、甘油和微粉硅膠等。本發明人所推薦的基質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粘著劑6. -26. 5%,保濕劑20% _80%,填充劑0.5% _1.5%,交聯劑 1.9% _6.5%,其余為水;其中,所述的粘著劑為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壓敏膠和卡波姆中的三種或三種以上;所述的保濕劑為丙三醇(甘油)和丙二醇,或者為丙三醇(甘油)、丙二醇和聚乙二醇與丁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所述的填充劑為高嶺土、氧化鋅和微粉硅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所述的交聯劑為檸檬酸、檸檬酸鈉和三氯化鋁中的兩種或三種。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中所述的藥物貯庫層的理想制備方法為將所述有效成分溶于水中,加入所述的保濕劑混勻,得混合液;然后,將所述的粘著劑成分中的任一種溶于混合液中,充分溶脹,調PH至8,得組分一;將除組分一中所用粘著劑成分外的1-6種粘著劑成分溶于1/6混合液中,充分溶脹,得組分二 ;將所述的填充劑溶于 1/6混合液中,加入除組分一和組分二中所用粘著劑成分外的任一種粘著劑成分,混勻,得組分三;將所述的交聯劑溶于1/6混合液中,混勻,得組分四;將組分二和組分三混勻后加入組分一混勻后與組分四混合均勻即可;其中,當所述組分一中所含粘著劑成分為卡波姆時,便加入三乙醇胺、碳酸氫鈉或磷酸氫二鈉調PH至8 ;所述組分一、組分二和組分三中所用粘著劑成分重量之和等于上述基質中粘著劑的含量。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中,所述背襯層為常用的無紡布;防粘層(膏體表面的隔離膜)為常用的錫箔紙或玻璃紙;所述的透氣袋由無紡布制成;所述的密封袋由聚乙烯薄膜制成。將上述藥物貯庫層涂布于背襯層上,干燥,加蓋防粘層即得所述膏藥。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中所述的化學發熱材料是一種常見的遇氧發生氧化反應而發熱的還原鐵粉氧化發熱材料,通常由還原鐵粉、水和催化劑組成,如,青島愛都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自熱袋的內包裝(即去掉密封的外包裝),或者按公開號為 CN1172143A、CN1181482A、CN119U94A或CN1760310A的發明專利申請所披露的方案自行生產。本發明人推薦的化學發熱材料由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原料組成還原鐵粉40-70%、活性炭5-25%、濃度為15%的氯化鈉溶液5-25%、高嶺土 5-30% ;最好由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原料組成還原鐵粉57%、活性炭12. 5%、15%氯化鈉溶液10. 5%、高嶺土 15%。上述化學發熱材料的用量和配比可根據所需要的發熱溫度和發熱時間進行調整,合適的發熱溫度以35-50°C為宜,理想的發熱時間以7-11小時合適。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氣機郁滯、津液不足所引起。本中藥復方由大黃、 枳實、大腹皮、皂角、牛膝、生地、肉桂、冰片等組成,其君藥為大黃,枳實,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功;臣藥為肉桂,牛膝,能行氣活血;佐藥為萊菔子,能消食除脹;使藥為冰片,能清熱開竅,具有引藥之功。全方六味相須、相佐,達到潤腸通便,改善胃腸功能等作用。使用時,將本發明所述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的密封袋拆開,粘貼于便秘者的腹部, 透氣袋的化學發熱材料遇氧便發生氧化反應而發熱,熱能使肌膚血液循環暢通且加快,進一步促進有效成分透皮吸收,有效刺激全身的全息反射區,調節臟腑功能,進而達到改善便秘的目的。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用本發明自熱式中藥貼膏劑改善便秘的臨床試驗來說明其效果。
臨床實驗一、一般資料所有病例為有便秘癥狀的志愿者,男性30例,年齡40-76歲;女性30例,年齡37 74歲。隨機分為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組30例(男15例,女15例);空白對照組30例(男15 例,女15例)。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癥狀積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二、納入標準以羅馬標準II為納入標準,即在過去的12個月內,至少有12周(不必連續)發生以下2項或2項以上的情況①1/4以上的排便有緊迫感;②1/4以上的排便干結或堅硬;
③1/4以上排便時有排便不盡感;④1/4以上排便時有肛門直腸的梗阻或阻塞感;⑤1/4以上排便者要額外幫助(如手指摳挖、盆底按摩);⑥每周排便<3次,沒有排稀便現象,且不足以診斷IBS。三、方法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組將實施例一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規格為10cm*10cm)貼于腹部,每日一次,每次6h,連續1周。空白組不含有效成分的空白基質貼(規格為10cm*10cm)貼于腹部,每日一次,每次他,連續1周。四、療效觀察臨床癥狀評分標準采用2005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編制的“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該問卷共分6方面問題①排便困難;②糞便性狀;③排便時間;
④下墜、不盡、脹感;⑤排便頻度;⑥腹脹。每個問題評分均為4級標準,分別為無0分,輕度 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根據不同程度分別計分,得分越高代表該問題癥狀越重,6方面問題得分相加便為便秘癥狀總分。評估時間分別在治療開始前和治療結束后。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具體執行時先按公式——臨床癥狀積分分值改善率=(治療前癥狀積分分值-治療后癥狀積分分值)/治療前分值X 100%計算出改善率,然后采用下述標準評定療效。 顯效癥狀積分值減少> 70 % ;有效癥狀積分值減少> 50% ;無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或反見惡化,癥狀積分值減少< 50%。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采用SPSS 13. 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士標準差(X士S)表示。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均采用t檢驗,兩組受試者臨床療效比較采用X2檢驗。試驗結果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組和空白組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從表2可知,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組顯效20例,有效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6. 67%,空白組顯效0例,有效 6例,無效對例,總有效率為20%。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組效果明顯高于空白組。表1 表 3中的η表示人數。表1兩組貼敷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χ士 s,分)
權利要求
1.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該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由密封袋和包在其內的上下粘合在一起的膏藥和自熱袋組成,其中,所述自熱袋是由透氣袋和包在其內的鐵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發熱材料組成;所述膏藥由背襯層、藥物貯庫層和防粘層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貯庫層由藥學上可以接受的基質和相當于基質重量40%的原料藥的有效成分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冰片1. 5% -3%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大黃20% -40%、枳實10% -30%、萊菔子10% -20%、牛膝10% -30%、肉桂 10% -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冰片2%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大黃30%,枳實 20%,萊菔子15%,牛膝20%,肉桂1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提物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按配比取合大黃、枳實、萊菔子、牛膝、肉桂,先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過濾;濾渣再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過濾;合并兩次濾液,濃縮干燥成浸膏粉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質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粘著劑6. -26.5%,保濕劑20% -80%,填充劑 0. 5% -1. 5%,交聯劑1. 9% -6. 5%,其余為水;其中,所述的粘著劑為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壓敏膠和卡波姆中的三種或三種以上;所述的保濕劑為丙三醇和丙二醇,或者為丙三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與丁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所述的填充劑為高嶺土、氧化鋅和微粉硅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所述的交聯劑為檸檬酸、檸檬酸鈉和三氯化鋁中的兩種或三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貯庫層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將所述有效成分溶于水中,加入所述的保濕劑混勻,得混合液;然后,將所述的粘著劑成分中的任一種溶于1/2混合液中,充分溶脹,調PH至8,得組分一;將除組分一中所用粘著劑成分外的1-6種粘著劑成分溶于1/6混合液中,充分溶脹, 得組分二 ;將所述的填充劑溶于1/6混合液中,加入除組分一和組分二中所用粘著劑成分外的任一種粘著劑成分,混勻,得組分三;將所述的交聯劑溶于1/6混合液中,混勻,得組分四;將組分二和組分三混勻后加入組分一混勻后與組分四混合均勻即可;其中,當所述組分一中所含粘著劑成分為卡波姆時,便加入三乙醇胺、碳酸氫鈉或磷酸氫二鈉調PH至8 ;所述組分一、組分二和組分三中所用粘著劑成分重量之和等于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質中粘著劑的含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學發熱材料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還原鐵粉40-70%、活性炭5-25%、濃度為15% 的氯化鈉溶液5-25%和高嶺土 5-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復方制劑,具體涉及一種改善便秘的自熱式中藥貼膏劑,該自熱式中藥貼膏劑由密封袋和包在其內的上下粘合在一起的膏藥和自熱袋組成,其中,所述自熱袋是由透氣袋和包在其內的鐵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發熱材料組成;所述膏藥由背襯層、藥物貯庫層和防粘層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貯庫層由藥學上可以接受的基質和相當于基質重量40%的原料藥的有效成分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冰片1.5%-3%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大黃20%-40%、枳實10%-30%、萊菔子10%-20%、牛膝10%-30%、肉桂10%-20%。本發明所述自熱式中藥貼膏劑具有起效快、透皮吸收好和療效確切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9/70GK102370762SQ20111031332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6日
發明者劉林, 方惠新, 方永奇, 方若鳴, 薛中鋒 申請人:廣東養美醫藥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