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頸肩腰腿疼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頸肩腰腿疼的藥物。
背景技術:
風濕骨病在西醫上稱為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 骨質增生等癥,以關節疼痛、酸困、麻木、活動受限、僵硬變形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的臥床不起,疼痛難忍,生活不能自理。祖國醫學認為此癥屬于“痹癥”的范圍。誘發本病的因素是因為人體肝、脾、腎精血不足,筋骨失養,自然界中風、寒、濕、熱之邪侵入人體,進入關節, 使氣血痹阻,引起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經絡不通或痰濁瘀血。或勞逸外傷致使瘀血停滯、經脈不通,引起關節疼痛,肢體麻木,關節僵硬,屈身不利等癥狀。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頸肩腰腿疼等癥屬于高發性持續性疾病,在目前現有的技術中,西醫治療本病常以消炎止痛、 激素、封閉、紫外線照射、牽引、手術等方法。其缺點是治標不治本,治療時間長,療效差,費用大,且手術危險性極高。中醫采用內服中藥,以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等方法,效果不明顯, 或者初服有效隨后則無作用,療效不持久,復發率高。而且內服中藥不方便,有的中藥對胃有刺激,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市場上也有各種各樣的內服中藥和外貼膏藥,但大都是效果不明顯,不能根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根治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頸肩腰腿疼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的藥物。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現依據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該藥由內服丸藥和外洗藥組成, 其中內服丸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地龍25-35份,蜂房25-35份,烏梢蛇25-35 份,全蟲20-25份,蜈蚣20-25份,白花蛇15-25份,三七22-36份,乳香25-35份,沒藥25-35 份,血竭23-36份,細辛22-37份,肉桂20-39份,威靈仙55-65份,干姜M-66份,當歸50-70 份,川芎50-70份,紅花55-69份,透骨草M-66份,尋骨風51-67份,雞血藤50-70,羌活 45-55份,獨活40-60份,秦艽40-60份,防風40-60份,,骨碎補40-60份,桂枝40-60份,元胡45-55份,金銀花40-60份,熟地45-55份,杜仲40-60份,甘草50-70份;外洗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透骨草M-66份,尋骨風51-67份,威靈仙 55-65份,海桐皮55-65份,路路通45-75份,桑枝60-75份,花椒51-67份,艾葉60-75份, 桂枝55-65份,紅花45-75份,川烏M-66份,草烏50-70份,赤芍51-67份,青風藤50-70 份,海風藤50-70份,丁香40-60份,白芷40-60份。本發明的藥物根據中醫辨證的理論,結合本病是由于肝腎精血不足,外感之邪乘虛而入,或勞逸外傷致使瘀血停滯、經脈不通,造成筋骨失養,經絡痹阻,日久而發骨質增生。因而治療本病必需采用活血化瘀,行血理氣,通竅活絡,除風祛濕,溫經散寒,消腫止痛, 軟堅散結,補腎壯陽,鎮痛消炎,清熱解毒等方法,使人體關節失血筋骨得以涵養,血脈經絡通暢,寒濕之邪得以祛除,從而達到“通則不疼”消除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癥,才能收到標本兼治、不易復發的根治效果。本發明的藥物除風祛濕、散寒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散結,對風濕、類風濕、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膝關節炎、骨質增生,有良好的作用,無任何毒副作用。本發明內服中藥丸的制備方法是按組方配比取各組分中藥原料,分別洗凈晾干、粉碎過120目制成粉末,混合均勻,按常規制成水丸,即為本發明的內服中藥丸。本發明外洗藥的制備方法如下1)、按組方配比稱取藥材備用;2)、將上述稱取好的藥材放入盛有水的鐵鍋中,藥材與水的比例為1 5,然后文火煎煮2分鐘,即得。本發明是發明人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經過反復實驗而得,因此該藥對各種風濕骨病、跌打損傷有獨特的療效。它采用多種中草藥聯合作用,內外同治,使藥物的有效成份迅速滲透病灶,改善病變部位血液循環,降低血管阻力,消除組織炎性水腫,緩解肌肉緊張及痙攣,迅速恢復頸、肩、腰、膝關節的活動作用,從而使諸癥得以消除,其組方配伍得當、嚴謹,制備方法獨特,通過使用本發明的藥物能夠快速治愈骨質增生,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費用小。該藥對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 肩周炎、四肢麻木、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乳腺增生、各種疼痛頑癥、骨折后遺癥也有獨特的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按組方稱取原料其中內服藥丸各藥為地龍25-35份,蜂房25-35份,烏梢蛇 25-35份,全蟲20-25份,蜈蚣20-25份,白花蛇15-25份,三七22-36份,乳香25-35份, 沒藥25-35份,血竭23-36份,細辛22-37份,肉桂20-39份,威靈仙55-65份,干姜M-66 份,當歸50-70份,川芎50-70份,紅花55-69份,透骨草份,尋骨風51-67份,雞血藤 50-70,羌活45-55份,獨活40-60份,秦艽40-60份,防風40-60份,,骨碎補40-60份,桂枝 40-60份,元胡45-55份,金銀花40-60份,熟地45-55份,杜仲40-60份,甘草50-70份;外洗藥為透骨草M-66份,尋骨風51-67份,威靈仙55-65份,海桐皮55-65份,路路通45-75份,桑枝60-75份,花椒51-67份,艾葉60-75份,桂枝55-65份,紅花45-75份, 川烏M-66份,草烏50-70份,赤芍51-67份,青風藤50-70份,海風藤50-70份,丁香40-60 份,白芷40-60份。本發明內服中藥丸的制備方法是按組方配比取各組分中藥原料,分別洗凈晾干、粉碎過120目制成粉末,混合均勻,按常規制成水丸,即為本發明的內服中藥丸。本發明外洗藥的制備方法如下1)、按組方配比稱取藥材備用;2)、將上述稱取好的藥材放入盛有水的鐵鍋中,藥材與水的比例為1 5,然后文火煎煮2分鐘,即得。本發明的內服中藥丸使用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個月為1療程,一般患者單獨服用1-4個療程可痊愈。本發明外洗藥使用方法是將藥液加熱至常溫,直接外洗或用熱毛巾外敷患部30 分鐘,每日數次。本發明的中藥丸可以與外洗藥配合使用,效果更佳。一般2-10年的病程,內服加外洗2個療程天可以痊愈,并無復發。為表明本發明的藥物對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疼、骨質增生的治療效果,本發明人對200例病例臨床觀察,其中男性150人,女性50人,年齡20歲一80歲,病程30天一20年,其中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45例,腰椎間盤突出70例,肩周炎50例,頸椎病35例。通過使用本發明的內服、外洗藥物,標準藥效10-12天,進行1—4個療程用藥, 185人治愈,治愈率達92%,196人有效,有效率為98%。典型臨床病例病例1、楊聘,55歲,女,空塚郭鄉召堂村人,2002年患腰椎間盤突出,臥床不起,疼痛難忍,病情嚴重,其家屬抬著來就診,僅以48天時間使用本發明藥物內服加外洗,治愈5 年頑疾。病例2、陳霞,觀歲,女,漯河自由貿易區,2005年6月10號,類風濕關節炎,手腳關節全部變形,服肌素藥全身浮腫,身體活動受限,本發明藥物內服加外洗,1天1次,兩方同用7天生活能夠自理,服藥半月,一切正常,共治一個月,完全變樣,病情緩解,繼續治療3個月,臨床痊愈。病例3、王女士,65歲,平頂山市河東路人,患頸椎增生,頭痛、四肢麻木,無法干一切家務活,使用本發明藥物3療程治愈。又介紹弟弟胡述君,住平頂山新華區,患肩周炎3 年,多年四處求醫不能醫治,來我處治療2個療程痊愈,贈錦旗一面,表示感謝。病例4、華秀英,女.60歲,舞陽上理寨莊,2010年5月9號,類風濕關節炎,手骨節變形,腰腿痛,頭疼還有月子病,使用本發明藥物7天,疼痛減輕,不硬,頭痛好轉,繼續使用本發明藥物5個療程,關節疼痛消失,能下地干活,隨訪無復發。病例5、可會玲,女,34歲,家住正陽縣蘭青鄉,胡二中村李樓,類風濕關節炎,游走性疼痛,兩年前生孩子得了月子病,2010年7月16號,使用本發明藥物,加月子湯藥劑2個月,病情痊愈。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頸肩腰腿疼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內服丸藥和外洗藥組成,其中內服丸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地龍25-35份,蜂房25-35份, 烏梢蛇25-35份,全蟲20-25份,蜈蚣20-25份,白花蛇15-25份,三七22-36份,乳香25-35 份,沒藥25-35份,血竭23-36份,細辛22-37份,肉桂20-39份,威靈仙55-65份,干姜M-66 份,當歸50-70份,川芎50-70份,紅花55-69份,透骨草份,尋骨風51-67份,雞血藤 50-70,羌活45-55份,獨活40-60份,秦艽40-60份,防風40-60份,,骨碎補40-60份,桂枝 40-60份,元胡45-55份,金銀花40-60份,熟地45-55份,杜仲40-60份,甘草50-70份;外洗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透骨草M-66份,尋骨風51-67份,威靈仙 55-65份,海桐皮55-65份,路路通45-75份,桑枝60-75份,花椒51-67份,艾葉60-75份, 桂枝55-65份,紅花45-75份,川烏M-66份,草烏50-70份,赤芍51-67份,青風藤50-70 份,海風藤50-70份,丁香40-60份,白芷40-6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頸肩腰腿疼的藥物,該藥由內服丸藥和外洗藥組成,內服丸藥是由地龍,蜂房,烏梢蛇,全蟲,蜈蚣,白花蛇,三七,乳香,沒藥,血竭,細辛,肉桂,威靈仙,干姜,當歸,川芎,紅花,透骨草,尋骨風,雞血藤,羌活,獨活,秦艽,防風,骨碎,桂枝,元胡,金銀花,熟地,杜仲,甘草制成;外洗藥是由透骨草,尋骨風,威靈仙,海桐皮,路路通,桑枝,花椒,艾葉,桂枝,紅花,川烏,草烏,赤芍,青風藤,海風藤,丁香,白芷制成。本發明的藥物內外同治,除風祛濕、散寒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散結,對風濕、類風濕、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膝關節炎、骨質增生,有良好的作用,無任何毒副作用,具有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費用小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5/58GK102397523SQ20111038269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呂會辰 申請人:呂會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