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組合物、膠囊劑、糖漿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
背景技術:
泌尿系結石形成是由于腎虛致尿中殘渣難以排出,生成晶體,受其濕熱的煎熬日久成石,或因腎陽虛及濕熱蘊結、肝氣郁滯、損傷致瘀等引起氣郁血瘀,瘀久化熱,熱注膀胱,加之腎和膀胱的氣化功能失常,熱久煎熬尿中晶體成石,是一種世界范圍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不斷擴大,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泌尿系結石的病人在不斷地增加,對本病的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臨床上根據結石所在部位又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國內發病率較高。本病在未發之時,臨床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的腰腹隱痛,手足不溫等,而已發則多有突作腰腹劇痛如絞,牽及少腹或血尿或尿道刺痛或砂石從尿中排出。雖然目前已有多種手段應用于臨床治療,且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包括藥物排石和手術取石。藥物排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炎止痛,確實有緩解癥狀的作用,進口藥物也能夠緩解癥狀,但都不能夠完全根除,因而排石效果都不明顯。而手術取石療法以其痛苦大、費用高,一般不被患者所接受且手術無法消除形成結石的原因,因此手術后極容易復發再生結石,不少病例需要再次手術,而采取碎石機體外震波碎石造成局部粘膜嚴重損傷幾乎不可避免,這些因素均不利于結石的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不足,利用我國寶貴的中醫學知識和中醫藥資源,提供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病情不反復的中藥,從而對治療泌尿系結石起到良好的效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燈芯草、虎杖、桔梗、三七、茜草、水紅花子、冬葵果、車前草、防己、南沙參、枸杞子、牛膝、赤芍、白頭翁和番瀉葉。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組分的重量分數比為,15 25重量份燈芯草、15 25 重量份虎杖、5 10重量份桔梗、20 30重量份三七、20 30重量份茜草、20 30重量份水紅花子、25 35重量份冬葵果、35 45重量份車前草、25 35重量份防己、50 70 重量份南沙參、65 80重量份枸杞子、20 30重量份牛膝、20 30重量份赤芍、15 25 重量份白頭翁和15 25重量份番瀉葉。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組分的重量分數比為,20 25重量份燈芯草、20 25 重量份虎杖、8 10重量份桔梗、25 30重量份三七、25 30重量份茜草、25 30重量份水紅花子、30 35重量份冬葵果、40 45重量份車前草、30 35重量份防己、60 70 重量份南沙參、75 80重量份枸杞子、25 30重量份牛膝、25 30重量份赤芍、20 25 重量份白頭翁和20 25重量份番瀉葉。
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可以為顆粒劑、蜜煉丸劑、滴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煎劑、糖漿劑。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中藥組合物制成的膠囊劑,所述膠囊劑的制備方法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 (60 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崩解劑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或制成顆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或制成微丸;最后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所述賦形劑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氫鈣及其他藥用輔料;所述的崩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及具有遇水膨脹性的藥用輔料;所述的助流劑(潤滑劑)為硬脂酸鎂、微分硅膠及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藥用輔料。賦形劑、崩解劑、助流劑(潤滑劑)在藥物中的重量含量為5 70%、1 30%、0. 1 10%。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中藥組合物制成的糖漿劑,所述糖漿劑的制備方法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 (60 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 3倍的水溶解,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防腐劑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加入的矯味劑、防腐劑及其在藥物中的含量蔗糖25 70 %、山梨酸類防腐劑如山梨酸鉀0. 1 0.3%、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如尼泊金乙酯0.01 0. 05%。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膠囊劑時,其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 (60 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崩解劑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或制成顆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或制成微丸;最后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所述賦形劑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氫鈣及其他藥用輔料;所述的崩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及具有遇水膨脹性的藥用輔料;所述的助流劑(潤滑劑)為硬脂酸鎂、微分硅膠及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藥用輔料。賦形劑、崩解劑、助流劑(潤滑劑)在藥物中的重量含量為5 70%、1 30%、0. 1 10%。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糖漿劑時,其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 (60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 3倍的水溶解,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防腐劑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加入的矯味劑、防腐劑及其在藥物中的含量蔗糖25 70 %、山梨酸類防腐劑如山梨酸鉀0. 1 0.3%、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如尼泊金乙酯0.01 0. 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克服現有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不足,利用我國寶貴的中醫學知識和中醫藥資源,提供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病情不反復的中藥,從而對治療泌尿系結石起到良好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祖國醫學對泌尿系結石癥論述頗詳,屬“淋證”范疇。早在《諸病源候論》中就有“石淋”的記載,并且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石淋的成因和其他淋病一樣,大多是濕熱蓄于下焦,腎氣虛弱,膀胱氣化不利,濕熱內生,煎熬水液雜質而成結石。《中藏經》所云“虛傷正氣,邪熱漸深,結聚成砂,又如水煮鹽,火大水少,鹽漸成石”,腎虛為本,濕熱氣血交阻為標。泌尿系結石的病因病機在《諸病源候論》載“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的影響,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腎虛膀胱氣化無力失司,濕熱蘊結,煎熬津液,日久月累,聚而成石。《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出“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浙不宣,出少且數,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屎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古論醫統》說“熱在脬中,煎熬日積,輕則凝如脂膏,甚則結為砂石。”《外臺秘要》也有“腎虛熱所乘,熱則成淋”,“濕熱蘊結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積月累,尿中雜質結為砂石”之說。總之,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腎虛,氣滯血瘀是形成結石的條件,膀胱濕熱為病理基礎,所以在治療上就要抓住腎虛這一主要矛盾,以補腎養陰為主,輔以行氣破瘀、清利濕熱之法,以達化石、排石之目的。基于此原則,本發明的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制劑包括燈芯草、虎杖、桔梗、三七、茜草、水紅花子、冬葵果、車前草、防己、南沙參、枸杞子、牛膝、赤芍、白頭翁和番瀉葉。方中各組分藥理如下燈芯草性微寒,味甘、淡,入心、肺、小腸、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的功效,主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尿少澀痛、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痹、口舌生瘡、創傷等證,《藥品化義》燈心,氣味俱輕,輕者上浮,專入心肺;性味俱淡,淡能利竅。使上部郁熱下行,從小便而出。主治咳嗽咽痛,眼赤目昏,淋閉水腫,小便不利,暑熱便濁,小兒夜啼,皆清熱之功也。世疑輕淡之物,以為力薄而忽略之,不知輕可去實,淡主于滲,惟此能導心肺之熱,自上順下,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其力獨勝。虎杖味微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有祛風利濕、散瘀定痛、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關節痹痛,濕熱黃疸,經閉,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桔梗味苦、辛,性微溫,入肺經,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膿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等證。三七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胃經,具有止血,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等證,現代藥理證明,三七能夠止血、抗血栓、促進造血、抗炎、保肝、抗腫瘤、鎮痛、對心血管有良好的作用。茜草性寒,味苦,歸肝經,功效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熱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經閉;產后瘀阻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黃疸;瘡癰;痔腫,茜草對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對黃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有抑制作用。水紅花子味成,性微寒,入肝、胃經,具有行氣活血,軟堅散結的功效,用于脘腹脹痛,肝脾腫大,頸淋巴結核,清熱明目等證。
冬葵果味甘、濯,性涼,歸膀胱、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利尿、下乳消癰、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淋證,水腫,小便不利,乳汁不下,乳癰等證。車前草味甘、淡,性微寒,歸肺經、肝經、腎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喘,車前草有利尿、排石的作用。白頭翁味苦、性寒,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主要用于胃腸有濕熱積滯之發熱腹痛、下痢膿血,里急后重等證;對大腸血熱之熱痢下血效果更好,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黃金色葡萄球菌、沙氏門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防己味苦、辛,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止痛的功能,用于水濕內停所致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等證,防己能使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泵功能各項指標降低,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經,有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陰虛肺燥、干咳少痰、勞嗽痰血,胃陰不足、口感咽燥、大便秘結、舌紅少苔等證,可提高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力,抑制體液免疫,具有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益肝腎、養血補血、益精明目、潤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耳鳴、自汗乏力;腎陽不足之陽痿、不育;陰精虧損、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陰虛勞嗽等證,枸杞子能夠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牛膝味苦、酸,性平,入肝、腎經。牛膝用于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產后血瘀腹痛;癥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活血祛瘀。赤芍味苦、微苦,入肝經,有瀉肝火,清熱涼血,祛瘀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肝火旺盛之目赤腫痛,頭暈目眩,胸脅疼痛,溫熱病熱入血分之身熱舌絳,斑疹出血,以及血瘀經閉;火熱熾盛迫血妄行之吐血尿血;婦女血熱之行經過多;血行阻滯所引起的各種疼痛;血熱毒盛之瘡癤癰腫等癥狀。番瀉葉味甘、苦,性寒,入大腸經,有瀉熱通便,行滯利水之功,主要用于熱結積滯腸胃之便秘,食積不化之腹脹腹滿,不思飲食等癥狀。進一步優選,所述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制劑僅由上述組分構成。所述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制劑中,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可優選為15 25重量份燈芯草、15 25重量份虎杖、5 10重量份桔梗、20 30重量份三七、20 30重量份茜草、20 30重量份水紅花子、25 35重量份冬葵果、35 45重量份車前草、25 35重量份防己、50 70重量份南沙參、65 80重量份枸杞子、20 30重量份牛膝、20 30重量份赤芍、15 25重量份白頭翁和15 25重量份番瀉葉。所述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制劑中,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也可進一步優選為20 25重量份燈芯草、20 25重量份虎杖、8 10重量份桔梗、25 30重量份三七、25 30重量份茜草、25 30重量份水紅花子、30 35重量份冬葵果、40 45重量份車前草、30 35重量份防己、60 70重量份南沙參、75 80重量份枸杞子、25 30重量份牛膝、25 30重量份赤芍、20 25重量份白頭翁和20 25重量份番瀉葉。所述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制劑的劑型可以為顆粒劑、蜜煉丸劑、滴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煎劑、糖漿劑,給藥方式優選為口服。所述治療泌尿系結石進一步優選治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當本發明中藥制劑的劑型為膠囊劑時,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 (60 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崩解劑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或制成顆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或制成微丸;最后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所述賦形劑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氫鈣及其他藥用輔料;所述的崩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及具有遇水膨脹性的藥用輔料;所述的助流劑(潤滑劑)為硬脂酸鎂、微分硅膠及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藥用輔料。賦形劑、崩解劑、助流劑(潤滑劑)在藥物中的重量含量為5 70%、1 30%、0. 1 10%。當本發明中藥制劑的劑型為糖漿劑時,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 (60 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 3倍的水溶解,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防腐劑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加入的矯味劑、防腐劑及其在藥物中的含量蔗糖25 70 %、山梨酸類防腐劑如山梨酸鉀0. 1 0.3%、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如尼泊金乙酯0.01 0. 05%。以下采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實施例1本發明中藥糖漿劑1將20g燈芯草、30g冬葵果、40g車前草、60g南沙參、75g枸杞子和25g牛膝混合,加750g醇濃度為75 %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10 (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25g三七、25g茜草和25g水紅花子混合,粉碎成粉末,用300g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7 (60°C)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20g虎杖、8g桔梗、30g防己、25g赤芍、20g白頭翁和20g番瀉葉混合,加620g醇濃度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2 (600C )的膏體,于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將前面獲得的干粉混合,加900g水溶解,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200g、防腐劑山梨酸鉀2g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1。實施例2本發明中藥糖漿劑2將25g燈芯草、35g冬葵果、45g車前草、70g南沙參、80g枸杞子和30g牛膝混合,加850g醇濃度為75 %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10 (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30g三七、30g茜草和30g水紅花子混合,粉碎成粉末,用360g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7(60°C)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25g虎杖、IOg桔梗、35g防己、30g赤芍、25g白頭翁和25g番瀉葉混合,加720g醇濃度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2 (600C )的膏體,于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將前面獲得的干粉混合,加IlOOg水溶解,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200g、防腐劑山梨酸鉀2g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2。實施例3本發明中藥膠囊劑1將20g燈芯草、30g冬葵果、40g車前草、60g南沙參、75g枸杞子和25g牛膝混合,加750g醇濃度為75 %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10 (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25g三七、25g茜草和25g水紅花子混合,粉碎成粉末,用300g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7(60°C)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20g虎杖、8g桔梗、30g防己、25g赤芍、20g白頭翁和20g番瀉葉混合,加620g醇濃度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2 (600C )的膏體,于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將前面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淀粉50g、崩解劑羧甲基纖維素鈉8g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硬脂酸鎂8g,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1。實施例4本發明中藥膠囊劑2
將25g燈芯草、35g冬葵果、45g車前草、70g南沙參、80g枸杞子和30g牛膝混合,加850g醇濃度為75 %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10 (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30g三七、30g茜草和30g水紅花子混合,粉碎成粉末,用360g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7(60°C)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200目,獲得干粉;將25g虎杖、IOg桔梗、35g防己、30g赤芍、25g白頭翁和25g番瀉葉混合,加720g醇濃度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2 (60°C )的膏體,于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將前面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淀粉50g、崩解劑羧甲基纖維素鈉8g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硬脂酸鎂8g,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2。實施例5臨床實驗臨床資料2009 2010年我科收治的泌尿系結石患者,139例,男75例、女64例,年齡12 74歲,病程1周至25年,患者均有典型的臨床癥狀且均經B超檢查診斷為泌尿系結石,其中腎結石73例、輸尿管上段結石四例、輸尿管下段結石20例、膀胱結石17例,結石橫徑0. 4cmX0. 4cm 1. 6cmXl. 5cm。本組患者均在門診及多家醫院治療過,均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將139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90例,對照組49例),兩組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結石排出,B超或CT復查腎積水消失,結石征象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結石大部分排出,B超或CT復查腎積水減輕,結石縮小;好轉腰痛癥狀減輕,結石部分排出,B超或CT復查腎積水減輕,結石縮小;無效腰痛癥狀間或時發,B超或CT復查腎結石無明顯縮小,或經碎石后又聚集。治療方法以B超診斷儀(意大利百勝公司 黑白超聲診斷儀AU4型)檢查結石并定位。碎石機采用慧康-5型水囊式體外震波多功能碎石機(中外合資,廣東深圳)。體位俯臥位。工作電壓10. 9 Ilkv0沖擊次數2700次。時間40 45min。需再次碎石者,根據情況間隔15 20d。治療組以本發明實施例2的中藥糖漿劑治療。每次IOOmL,每日3次,服藥后再緩慢飲水500mL,1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每日飲水4000mL,1周為1個療程,年輕者可適當作逆行運動(人體倒立),適時為止。結果治療組服藥時間最短1周,結石排盡,最長觀山平均結石排盡時間8d ;對照組結石排盡時間最短3周,最長時間145d,平均結石排盡時間47d。兩組療效見表1。表1兩組療效情況比較(例,η = 139)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燈芯草、虎杖、桔梗、 三七、茜草、水紅花子、冬葵果、車前草、防己、南沙參、枸杞子、牛膝、赤芍、白頭翁和番瀉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組分的重量分數比為,15 25重量份燈芯草、15 25重量份虎杖、5 10重量份桔梗、20 30重量份三七、20 30重量份茜草、20 30重量份水紅花子、25 35重量份冬葵果、35 45重量份車前草、25 35重量份防己、50 70重量份南沙參、65 80重量份枸杞子、20 30重量份牛膝、20 30重量份赤芍、15 25重量份白頭翁和15 25重量份番瀉葉。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組分的重量分數比為,20 25重量份燈芯草、20 25重量份虎杖、8 10重量份桔梗、25 30重量份三七、25 30重量份茜草、25 30重量份水紅花子、30 35重量份冬葵果、40 45 重量份車前草、30 35重量份防己、60 70重量份南沙參、75 80重量份枸杞子、25 30重量份牛膝、25 30重量份赤芍、20 25重量份白頭翁和20 25重量份番瀉葉。
4.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可以為顆粒劑、蜜煉丸劑、滴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煎劑、糖漿劑。
5.采用權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制成的膠囊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囊劑的制備方法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 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 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 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 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崩解劑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或制成顆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或制成微丸;最后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所述賦形劑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氫鈣及其他藥用輔料;所述的崩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及具有遇水膨脹性的藥用輔料;所述的助流劑(潤滑劑)為硬脂酸鎂、 微分硅膠及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藥用輔料。賦形劑、崩解劑、助流劑(潤滑劑)在藥物中的重量含量為5 70%、1 30%、0. 1 10%。
6.采用權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制成的糖漿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漿劑的制備方法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 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 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 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 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 3倍的水溶解, 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防腐劑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加入的矯味劑、防腐劑及其在藥物中的含量蔗糖25 70%、山梨酸類防腐劑如山梨酸鉀0. 1 0.3%、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如尼泊金乙酯0.01 0. 05%。
7.權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膠囊劑時,其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 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 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 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 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入賦形劑、崩解劑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劑;或制成顆粒干燥,加入潤滑劑;或制成微丸;最后裝入膠囊中,得到膠囊劑,所述賦形劑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氫鈣及其他藥用輔料;所述的崩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及具有遇水膨脹性的藥用輔料;所述的助流劑(潤滑劑)為硬脂酸鎂、 微分硅膠及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藥用輔料。賦形劑、崩解劑、助流劑(潤滑劑)在藥物中的重量含量為5 70%、1 30%、0. 1 10%。
8.權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糖漿劑時,其包括,第一步,將燈芯草、冬葵果、車前草、南沙參、枸杞子和牛膝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2 4倍的醇濃度為65% 7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 4次,每次回流提取1 小時 2小時,合并提取液,用管式離心機離心除雜,將除雜后的提取液于60°C 70°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1. 05 1. 10(60°C ),將濃縮后的濃縮液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100 200目,獲得干粉;第二步,將三七、茜草和水紅花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作為溶劑,浸漬M小時 36小時,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27 (600C )的膏體,用噴霧干燥器干燥,隨后粉碎成 100 200目,獲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質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質量的3 5倍;第三步,將余下組分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 6倍量醇濃度為75 % 8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 4次,每次2小時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 1. 20 1. 22 (600C )的膏體,于55°C 65°C減壓真空干燥,得干粉;第四步,將第一步至第三步獲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 3倍的水溶解, 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隨后加入矯味劑蔗糖、防腐劑混合均勻,即得糖漿劑,加入的矯味劑、防腐劑及其在藥物中的含量蔗糖25 70%、山梨酸類防腐劑如山梨酸鉀0. 1 0.3%、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如尼泊金乙酯0.01 0. 0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燈芯草、虎杖、桔梗、三七、茜草、水紅花子、冬葵果、車前草、防己、南沙參、枸杞子、牛膝、赤芍、白頭翁和番瀉葉。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克服現有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不足,利用我國寶貴的中醫學知識和中醫藥資源,提供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病情不反復的中藥,從而對治療泌尿系結石起到良好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K9/48GK102552571SQ2012100592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趙志鳳 申請人:趙志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