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7621閱讀:5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骨科植入物,具體涉及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
背景技術
在針對骨科置換手術中,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是實難避免的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并發癥,會給患者精神上造成很大痛苦,身體上造成很大傷害,家人造成很大擔心,經濟上造成很大損失,同時也給醫生也造成很大壓力。目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治療的方法是首先取出原來的假體徹底清創,利用手工制備的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塊作為臨時膝關節阻隔體置于關節處進行消毒,待感染控制后再次置入新的人工膝關節。利用這種手工制 備的骨水泥塊作為臨時膝關節阻隔體,存在制作時間長、不能使關節活動,并且減少了再次置入新的人工膝關節手術成功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給外科醫生在由于膿毒或消毒失敗等原因時,可直接置入膝關節,且使膝關節具有可活動性、高強度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它包括有股骨元件和脛骨基座,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以關節方式交互連接。上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采用骨水泥制成。上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制作中加入適當抗生素。上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用骨水泥固定在關節端。上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是以適合任何患者的不同大小成形的。本發明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的優點是I、本發明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符合人體生物力學,根據假體形態運用石膏模具塑形,符合人體形態盡最大可能保護患者膝關節功能。2、本發明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性,其他類似手術花費巨大,給病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3、本發明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原材料易找,制作過程相對簡單,省時省力。4、本發明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利用該關節間隔裝置可以在再次置入新的人工膝關節前為新的人工膝關節保持適當的關節空間,減少兩次手術之間的間隔期產生的瘢痕、關節囊軟組織痙攣以及廢用性骨量丟失,并且可對感染處進行消毒,并且該關節間隔裝置可提供關節式活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圖I為本發明的股骨元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脛骨基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2、3所示,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它包括有股骨元件I和脛骨基座2,股骨元件I近似“U”形的形狀,底部具有外部接觸面6 ;脛骨基座2近似馬蹄形的形狀,頂部具有內接觸面5 ;外部接觸面6與內接觸面5經拋光,具有低摩擦系數的優異表面從而提供關節活動性。在使用中,外科醫生首先除去以前感染的關節假體并清潔關節空間,再選擇適合患者大小的股骨元件I與脛骨基座2安裝在除去關節假體的空間內,外科醫生將股骨元件I通過骨水泥固定在股骨3的底部,脛骨基座2通過骨水泥固定在脛骨4的頂部。股骨元件I與脛骨基座2以關節方式交互連接,也就是外部接觸面6與內接觸面5的結合,從而給關節提供活動性。股骨元件I和脛骨基座2采用骨水泥制成,同時加入了適量的抗生素,起到一定消毒作用。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股骨元件和脛骨基座,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以關節方式交互連接。
2.根據權力要求I所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采用骨水泥制成。
3.根據權力要求2所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制作中加入適當抗生素。
4.根據權力要求3所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用骨水泥固定在關節端。
5.根據權力要求I所述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是以適合任何患者的不同大小成形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股骨元件和脛骨基座,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以關節方式交互連接。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采用骨水泥制成。所述的股骨元件與脛骨基座制作中加入適當抗生素。本發明提供一種給外科醫生在由于膿毒或消毒失敗等原因時,可直接置入膝關節,且使膝關節具有可活動性、高強度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用可活動性關節間隔裝置。
文檔編號A61F2/38GK102860887SQ20121034136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趙振洪, 于野, 陳詩本, 陳書本 申請人:青島城陽古鎮正骨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