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 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如今,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的階段,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增加。關 節置換手術對于嚴重的膝關節病變,具有有效解除關節疼痛,保持關節靈活性,并保證關節 的穩定性,不影響甚至能修復肢體長度等優勢。但由于多種原因,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會不 同程度的出現假體周圍骨丟失和骨溶解現象。雖然隨著假體材料的不斷優化和手術技術的 不斷進步,假體周圍骨量丟失的發生率降低,但比以前,其基數卻在逐年增加。術后假體周 圍的骨質丟失造成的假體周圍骨折、松動,是影響手術療效和患者滿意度的主要原因,是人 工關節置換手術災難性的并發癥之一。甚至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相關研究表明,關 節翻修手術造成的創傷更大、費用更高昂,其療效遠不如首次手術。如何有效地來預防和治 療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和促進術后功能恢復將成為關節外科領域的研究熱點。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治 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的中藥。
[0004]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成: 峨參11-19份、刺五加11-19份、太白參5-13份、土黨參8-16份、波緣橡木4-8份、過江 龍子6-14份、窄葉南蛇藤5-13份、紫荊木6-14份、邪蒿3-7份、紫蘇6-14份、腰子草6-14 份、蛇尾草5-13份、甘草4-8份。
[0005] 優選的,上述的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藥組成: 峨參13-17份、刺五加13-17份、太白參7-11份、土黨參10-14份、波緣橡木5-7份、 過江龍子8-12份、窄葉南蛇藤7-11份、紫荊木8-12份、邪蒿4-6份、紫蘇8-12份、腰子草 8-12份、蛇尾草7-11份、甘草5-7份。
[0006] 更優選的,上述的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 的中藥組成: 峨參15份、刺五加15份、太白參9份、土黨參12份、波緣橡木6份、過江龍子10份、窄 葉南蛇藤9份、紫荊木10份、邪蒿5份、紫蘇10份、腰子草10份、蛇尾草9份、甘草6份。
[0007]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經過科學篩選得到的,對于特殊病人,如重癥或輕癥,肥胖 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應調整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減少不超過100%,藥效基本不變。
[0008] 上述藥物的重量份,若以g為單位,通常是1劑的用量。
[0009] 本發明中藥的適應癥:用于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丟失。
[0010] 本發明中藥的禁忌事項:治療服藥期間禁食油膩、生冷、腥膻、有刺激性及不易消 化的食物。
[0011]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 峨參出處別名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廣三七、胡蘿卜七、南田七、水田七、土當歸、土 田七,為傘形科植物峨參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 [Chaerophyllum syluestre L.]的根。味甘;辛;性溫;胃;肺經。功能益氣健脾;活血止痛。主脾虛腹脹,乏力食少,肺 虛咳嗽;體虛自汗;老人夜尿頻數;氣虛水腫;勞傷腰痛;頭痛;痛經;跌打瘀腫。
[0012] 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的干燥、根及根莖或莖。味辛、微苦,性溫。歸脾、腎、心經。功能益氣健脾,補腎安神。 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0013] 太白參別名太白洋參、黑洋參。為玄參科植物大衛馬先蒿、粗野馬先蒿、鄧氏馬先 蒿、美觀馬先蒿等的根莖。甘微苦,溫。滋陰補腎,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治身體虛弱,腎虛 骨蒸潮熱,關節疼痛,不思飲食。
[0014] 土黨參別名浮萍參、香浮參、蔓人參、土人參、奶參。來源為桔梗科金錢豹屬植物 大花金錢豹 Campanumoea javanica Blume 或金錢豹(土黨參)C. javanica Blume var. japonica Makino的根。味甘,性平。功能補中益氣,潤肺生津。用于氣虛乏力,脾虛腹瀉, 肺虛咳嗽,小兒疳積,乳汁稀少。
[0015] 波緣橡木別名紅刺腦包、頂天刺、龍牙橡木、三百棒、紫紅傘,為五加科植物波緣橡 木Aralia undulata Hand. - Mazz的根。味苦;辛;性涼。功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祛風 除濕。主跌打損傷;骨折;痞塊;經閉;痛經;勞傷疼痛;風濕痛。
[0016] 過江龍子為豆科植物九龍藤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 Benth. [Phanera championii Benth. ;Bauhinia hunanensis Hand. Mazz. ;B. championii(Benth.) Benth. var. acutifolia L. Chen]的種子。味苦辛;性溫。歸肝經;胃經。功能行氣止痛;活血化 瘀。主脅肋脹痛,胃脘痛,跌打損傷。
[0017] 窄葉南蛇藤別名倒披針葉南蛇藤。為衛矛科植物窄葉南蛇藤Celastrus oblanceifolius Wang et Tsoong的根、莖。味辛;苦;性微溫。功能祛風除濕;活血行氣; 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疝氣痛;瘡瘍腫毒;帶狀皰疹;濕疹。
[0018] 紫荊木為豆科植物紫荊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木部。味苦;性平;無毒。歸 肝、腎經。功能活血;通淋。主婦女月經不調,瘀滯腹痛,小便淋瀝澀痛。《綱目》:活血行氣, 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水凝澀。
[0019] 邪蒿為傘形科植物香序 Libanotis seseloides (Fisch. Et Mey. Ex Turcz.) Turcz. ; Seseli seseloides (Fisch. Et Mey. )Hiroe]的根。味辛;性平;歸脾;胃經。功 能化濁;醒脾;通脈。主濕阻痞滿;胃呆食少;痢疾;瘡腫。
[0020] 紫蘇別名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來源于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帶枝嫩葉。味辛,性溫。功能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于風寒感 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0021] 腰子草別名雙腎草、腎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雞心貝母、人頭七,為蘭科植 物蛇尾草Herminium Lanceum( Thunb. ) Vuijk的塊根及全草。味甘;性溫。功能益腎壯 陽;養血補虛;理氣除濕。主虛勞;眼目昏花;陽痿;遺精;睪丸腫痛;白濁;白帶。
[0022] 蛇尾草別名蛇含草、雞心貝母,來源于蘭科蛇尾草Herminium angustifolium (Lindl.) Benth. var. nematolobumHand.-Mazz·,以根入藥。味甘、性平。功能潤肺抗癆, 補腎強筋。外用止血。主治肺結核,跌打筋骨損傷;外治刀傷出血。
[0023]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 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 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24] 假體周圍骨丟失雖然、是一種全面的骨原量的丟失,但它應被看作是一種局部性 骨質疏松的表現。與祖國醫學中的"骨痿"、"虛勞"、"骨瘦"之論述頗為相似,其中定性、定 位較準確的是"骨痿"。古人認為精血不足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 百骸賴以溫煦滋養。若素體虛弱,久病成虛,或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脾胃既不能運化水谷以 化生氣血而精血不足,也不能轉輸精微,五臟失其潤養,筋脈失其滋煦,故發為痿病。脾胃虧 虛是骨質疏松癥的重要病機,脾胃虧虛水谷精微生化乏源,骨髓無所養,而氣虛不固,致使 骨量丟失,另外氣虛不能行血,導致血瘀,血瘀阻塞脈絡,致使精血不能充養骨髓,進一步加 重骨丟失。骨丟失乃本虛標實之癥,治療上當以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強筋健骨為法標本兼 治。組方如下: 本發明的中藥其組方機理如下: 君藥:峨參、刺五加功以健脾益氣。
[0025] 臣藥:太白參、土黨參功以補中益氣。波緣橡木、過江龍子功以活血化瘀。
[0026] 佐藥:窄葉南蛇藤、紫荊木功以活血行氣,氣行則血行。邪蒿、紫蘇功以醒脾健胃。 腰子草、蛇尾草功以強筋健骨 使藥:甘草調和諸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