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氣囊壓迫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042066閱讀:698來源:國知局
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氣囊壓迫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主要涉及到膝關節置換術后采用氣囊壓迫的固定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已經逐漸發展并成熟應用于臨床,目前,全球每年進行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就達60多萬人。就診患者多為長期膝關節病變的中老年人,術前膝關節由于疾病常呈屈曲狀,術后由于傷口疼痛膝關節也易屈曲,這種情況如不糾正,患肢膝關節易發生屈曲攣縮,影響患肢的活動范圍,因此術后要求在患者不進行功能鍛煉時,應保持膝關節的伸直位;術后關節出血腫脹也是膝關節置換術常見并發癥,有研究顯示,膝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率達44%,減少術后關節出血、腫脹,可極大的促進患者的康復;同時,在患者臥床恢復期間,保證患肢功能位同樣是一項重要的護理要求。
[0003]針對以上問題,目前臨床上常采用以下方式護理方式:1、針對防止膝關節屈曲攣縮的問題,常采用術后在患肢膝關節上放置重量不等的沙袋、膝關節支具、石膏固定的方式;2、針對減少術后關節出血、腫脹的問題,現臨床上采用術后24小時內冰袋冷敷,有專利研究使用冷敷和壓迫聯合使用;3、針對保證患肢功能位的問題,一般采用患肢周圍放置物品來維持功能位,或者依靠護士經常提醒患者自己進行踝部屈伸運動保持功能位,現市面上也有出售的各種類型的丁字鞋。以上方式的不足之處在于:其中膝關節支具和石膏固定,操作繁瑣,作用單一,患者經濟負擔重,用具可重復使用率低;沙袋相比膝關節支具和石膏作用稍廣,一方面依靠重力作用起到壓迫膝關節伸直作用,另一方面可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但沙袋壓迫膝關節,易滑落,不易固定,同時沙袋依靠的是垂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因此沙袋對于膝關節上方和側方的壓力極其不均勻;并且膝關節所受壓力無法測量、評估;冷敷在術后24小時內效果顯著,但不宜長期使用;患肢周圍堆放物品無疑影響床單元的整潔;依靠護士提醒患者維持患肢功能位,既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丁字鞋的發明是維持患肢功能位的一項進步性工具,但其也有不足之處,普通的丁字鞋阻礙了患者術后的腳踝屈伸運動。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氣囊壓迫固定裝置,該裝置通過結構形狀符合膝關節生理外形的氣囊對膝關節進行壓迫,保證氣囊與膝關節接觸緊密,而且采用氣囊壓迫,保證了氣囊對膝關節各受壓部位壓力均勻;壓力表可以隨時顯示膝關節所受壓力大小;腳托可以保持腳的功能位,同時可以保證膝關節不發生左右旋轉,也不會影響患者腳踝的屈伸運動。該裝置將壓迫伸直、壓迫輔助以及保持患肢功能位三種作用集合于一體。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氣囊壓迫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支架、中央支桿、氣囊壓迫裝置和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水平橫板,水平橫板中央有卡槽,水平橫板一端有加長結構,水平橫板兩端末尾有與水平橫板垂直焊接的套桿,套桿插于下方與其匹配的中空的套筒內,套筒上有頂部可達套桿的鎖緊螺釘,套筒下方設計有鉗樣固定夾,固定夾兩末端裝有水平的鎖緊螺釘;所述中央支桿包括頂端鋼球,鋼球下方為圓柱短頸,圓柱短頸下方為直徑大于卡槽寬度的圓柱盤,圓柱盤下方為一直徑小于卡槽寬度的套桿,套桿近圓柱盤處有螺紋,套桿頂端有與螺紋相匹配的鎖緊螺帽,套桿下方為與其匹配的中空的套筒,套筒上有頂部可達套桿的鎖緊螺釘,套筒下方為一中空的半包結構的裝置盒,裝置盒下方開口處分別設有可以改變角度的左、右膝關節外殼,兩外殼邊緣分別設有尼龍粘扣;所述氣囊壓迫裝置包括壓力表、打氣球、氣囊,壓力表固定在裝置盒內,氣囊與壓力表下方相通,并從裝置盒下方開口處伸出,位于膝關節外殼內,打氣球與氣囊相通,安置于裝置盒側面開口處;所述腳托包括托具及彈性固定帶。
[0007]水平橫板中央的卡槽寬度為水平橫板的1/2,長度為水平橫板的2/3 ;水平橫板一端的加長結構設計為雙層板,雙層板上層為水平橫板,水平橫板此處為中間分隔的兩塊板拼接起來,雙層板下層為加長橫板,雙層板上有均勻分布的孔,孔上有4處用螺絲釘和匹配的螺絲帽固定。
[0008]壓力表上刻度從0?0.4Mpa,均勻分布。
[0009]打氣球與氣囊之間設有排氣旋鈕。
[0010]腳托托具設計為包裹足跟為主的半包結構,托具足底長度為10cm,兩側為扇形結構;彈性固定帶成Y型,一端固定于扇形結構頂部,一端固定于足底部,兩條固定帶最后匯合為一條,左右兩側分別匯合的帶子最后連接;固定帶的長度足以到達圓柱短頸。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主要優點:
[0012]1.水平橫板上設置有加長結構,可以調節固定支架的長度,從而適用于不同寬度的病床。
[0013]2.氣囊形狀據人體膝關節生理外形設計而成,與膝關節接觸緊密,使膝關節受力部位均勻。
[0014]3.壓力表可以顯示膝關節所受壓力大小,便于監測。
[0015]4.腳托可以維持患肢功能位,而且托具的半包結構,不影響患者術后的腳踝屈伸運動。
[0016]5.整個裝置可以起到壓迫伸直、輔助壓迫止血、維持患肢功能位三項作用。
[0017]6.腳托可與裝置分離,單獨使用。
[0018]7.本裝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可重復使用,用途廣泛。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腳托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圖中所示:1.水平橫板;2.卡槽;3.加長結構;4.套桿;5.套筒;6.鎖緊螺釘;7.鉗樣固定夾;8.加長橫板;9.鋼球;10.圓柱短頸;11.圓柱盤;12.套桿;13.螺紋;14.鎖緊螺帽;15.套筒;16.尼龍粘扣;17.裝置盒;18.外殼;19.壓力表;20.打氣球;21.氣囊;22.托具;23.彈性固定帶;24.孔;25.螺絲釘;26.螺絲帽;27.排氣旋鈕。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3]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膝關節置換術后氣囊壓迫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支架、中央支桿、氣囊壓迫裝置和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水平橫板1,水平橫板1中央有卡槽2,水平橫板1 一端有加長結構3,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病床兩床擋之間的長度調節水平橫板1 ;水平橫板1兩端末尾有與水平橫板1垂直焊接的套桿4,套桿4插于下方與其匹配的中空的套筒5內,套筒5上有頂部可達套桿4的鎖緊螺釘6,可以根據患者床擋高低調節到合適高度;套筒5下方設計有鉗樣固定夾7,固定夾兩末端裝有水平的鎖緊螺釘6,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