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膽汁反流性胃炎亦稱堿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行降低幽門功能的手術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壞胃粘膜屏障,引起H+彌散增加,而導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癥。明確其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和胃吸出物測定,同位素測定可了解反流程度。汁反流性胃炎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胃炎,常見于胃切除、胃腸吻合術后,總發病率約5%左右。胃-幽門-十二指腸協調運動失調被認 為是該病的主要發病機制,協調運動失調引起的十二指腸逆蠕動增加、幽門關閉功能減弱、胃排空延遲,均可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過量反流入胃。對于膽汁反流性胃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沒藥來源橄欖樹科植物地丁樹、哈地丁樹,樹干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分為天然沒藥和膠質沒藥。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腫定痛。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癥瘕、經閉、癰疽腫痛、痔漏、目障。雞血藤來源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莖。功能主治性甘,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通絡。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牛膝來源覓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I.的干燥根。牛膝根揀去雜質,洗凈,潤軟,去蘆,切段,曬干。酒牛膝取牛膝段,用黃酒噴淋拌勻,悶潤后,置鍋內炒至微干,取出放涼即得。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地骨皮來源為爺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內含桂皮酸,多種酹類物質,甜菜堿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其性寒,味甘、淡。功能主治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適用于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核和聞血壓癥等。
青黛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寥科植物寥藍Polygonumtinctorium或十字花科植物蔣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葉或莖葉經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團塊或顆粒。功能主治性寒味咸,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之功效。用于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腿,喉痹,小兒驚癇。密蒙花來源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功能主治味甘,性微寒。歸肝,膽經,清熱養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夏枯草來源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內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齊墩果酸,揮發油及維生素,氯化鉀等。功能主治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適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用于痰火郁結所致的瘰癘,癭瘤等。金腰來源虎耳草科金腰Chrysosplenium grayanum Maxim.,以全草入藥。功能主治排膿解毒。外用治黑頭疔瘡。當歸來源學名Angelica 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帶紫色。各地均有栽培。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功能主治抗缺氧、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癌、護膚美容、補血活血、抑菌、抗動脈硬化。地龍來源環節動物門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功能主治性寒,味咸。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于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麻痹,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癥。吳茱萸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的近成熟果實。功能主·治其性熱味苦寒,有散熱止痛、降逆止嘔之功,用于治療肝胃虛寒、陰濁上逆所致的頭痛或胃脘疼痛等癥。蛤蚧來源該品呈扁片狀,頭頸部及軀干部長9 18cm,頭頸部約占三分之一,身密被圓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澤的細鱗,氣腥,味微咸。功能主治補肺益腎,納氣平喘,助陽益精。治療肺虛咳嗽,腎虛作喘,虛勞喘咳。冬蟲夏草來源是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是一種傳統的名貴滋補中藥材。功能主治有陰陽雙補,起萎固精,益陰補肺之功,抗癌、滋補、免疫調節、抗菌、鎮靜催眠等功效。補腎壯陽,補肺平喘,止血化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t匕,達到安全有效治愈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沒藥12份、雞血藤12份、牛膝8份、青黛14份、密蒙花13份、夏枯草12份、金腰8份、當歸14份、地龍8份、吳茱萸12份、蛤蚧10份、冬蟲夏草I份。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發明人2009年3月-2010年5月間共收集80例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門診患者,年齡16-54歲,病程O. 5-7年。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空白組30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2.I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I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30天。2. 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30天。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I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3.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表I兩組療效比較
組別 η痊愈_好轉__總有效率(%)
治療組 1010(20%) ~34 (68%) 6 (12%)88%_
空白組 |3θ|θ|5 (16.7%) |25 (83.3%) |l6.7%
可見,本發明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膽汁反流性胃炎。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I
稱取沒藥12克、雞血藤12克、牛膝8克、青黛14克、密蒙花13克、夏枯草12克、金腰8克、當歸14克、地龍8克、吳茱萸12克、蛤蚧10克、冬蟲夏草I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I天用量的膠囊劑。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具體實施例2
稱取玄沒藥12克、雞血藤12克、牛膝8克、青黛14克、密蒙花13克、夏枯草12克、金腰8克、當歸14克、地龍8克、吳茱萸12克、蛤蚧10克、冬蟲夏草I克,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濃縮,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I天用量的散劑。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具體實施例3
稱取沒藥12克、雞血藤12克、牛膝8克、青黛14克、密蒙花13克、夏枯草12克、金腰8克、當歸14克、地龍8克、吳茱萸12克、蛤蚧10克、冬蟲夏草I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干燥,再加入適量糊精和矯味劑,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包裝,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I天用量的顆粒劑。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 沒藥1 2份、雞血藤12份、牛膝8份、青黛14份、密蒙花13份、夏枯草12份、金腰8份、當歸 14份、地龍8份、吳茱萸12份、蛤蚧10份、冬蟲夏草I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沒藥12份、雞血藤12份、牛膝8份、青黛14份、密蒙花13份、夏枯草12份、金腰8份、當歸14份、地龍8份、吳茱萸12份、蛤蚧10份、冬蟲夏草1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文檔編號A61P1/04GK102895381SQ20121045237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李新欣 申請人:李新欣